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自达(Mazda)概念车设计 江苏大学2007毕业设计调研报告江苏大学2007毕业设计调研报告产品调查报告 马自达(Mazda)概念车设计班 级:工业设计0302调查人:汪佳兴指导老师:张凯 黄黎清2007年3月20日目录 概念车的意义 (3) 概念车表现了新的汽车科技的应用 概念车预示了未来道路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 汽车结构布局 (3) 全车的整体布局 布局元素 汽车车身布局 (7) 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8) 轿车开发中人机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 (11) 前期开发 整车尺寸 跑车与轿车车型对比 (13) 汽车的造型原理 (14) 归纳起来概念车有两大主流趋势: 设计风格: 对现有的马自达 Mazda 概念车的外观和内饰分析 (16) 其他品牌概念车的外观和内饰分析 (20) 设计定位 (23)马自达(Mazda)概念车设计 概念车的意义:(概念车由英文Conception Car意译而来)所谓概念车就是尚未开始进入市场的一种设计独特且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新车型。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必须是能给人以思考、能引导新观念的汽车。一般在它刚设计出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费能力甚至于汽车制造工业的水平还难以承受。它会以其前卫的外形设计、创新材料的大胆运用、更完美的性能、全新的汽车室内设计等预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概念车表现了新的汽车科技的应用概念车的设计融入了大量现代的高新技术及手段,概念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往往都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带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开端。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为汽车的设计赋予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在概念车的开发中,汽车公司在完善汽车功能的基础上,努力使设计出的概念车更加人性化、更加聪颖、强健,富于耐力,使得汽车已逐渐由冰冷的机器变成人类交流的信息平台,如有的概念车有自己表达感情的方式,具备有喜、怒、哀、乐等表情,这些都使得概念汽车远远地超越于量产汽车,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的开端与象征,是汽车公司设计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象征。 概念车预示了未来道路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地位也在慢慢地变化,如今汽车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财富的象征和一种地位的体现,然而汽车作为一种道路交通方式的本质却被人们忽略。概念车设计正是基于汽车本质的一种具有预见性的创新设计。在概念车设计中通过对人类日常生活方式、人类于道路交通中的使用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分析,设想解决未来道路交通方式中的人与物之间的不和谐因素。比如已研发出的概念车有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车,能够随意更换车壳的汽车,能够方便地更改驾驶方式的汽车,能够在水中游的水陆两用车,能够飞的太空汽车,能够变色的汽车等。 汽车结构布局 全车的整体布局汽车的内部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很严格(如乘员/载货的空间、人体工程学的要求等),这些构成了很多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条件。因此,汽车造型设计师必须具备很清晰明确的布局观念,才能设计出具有优秀功能性的汽车外型。事实上很多突破性的布局方案都是由造型设计师在概念设计的阶段构想出来的。 布局元素 一部汽车的布局元素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座舱、行李舱、排气系统、悬挂系统、油箱、备胎等,其中前三者: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座舱是决定布局的三要素,按这“三要素”可将布局方式分为前置引擎前驱(FF)、前置引擎后驱(FR)、中置引擎(MR)及后置引擎(RR)四大类型,确定布局类型后,其它部件可采用见缝插针的原则。一个优秀的布局方案应该在使各部件工作良好的基础上满足应有的使用功能(如载人、运货、越野等)。 前置引擎后轮驱动(FR)引擎纵置于车头,纵向与变速箱相连,经过传动轴驱动后轮。最早期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FR布局,现在则主要应用在中、高级轿车。它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即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因此操控稳定性比较好。据物理原理的计算,后轮作驱动轮时,轮胎的附着利用率要优于前轮驱动,这是中、大型轿车(马力、扭力较大)都采用后轮驱动的主要原因。FR的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坐舱的地台空间。为了容纳传动轴,凡是采用FR的房车,其后座中间座椅的地台都是隆起来的,大大影响了脚部空间和乘坐舒适性,这可以说是FR的最大缺点。.前置引擎前轮驱动(FF)将引擎横置在车头,经过变速箱直接驱动前轮,就可以免去传动轴,从而解决了FR布局的车厢地台问题。这种方案称为FF布局(图B)。FF是目前绝大部分微、小、中型轿车采用的布局方式。除了车厢地台降低外,FF在操控性方面也具有优势:由于重心偏前且由前轮产生驱动力,FF的汽车在操控性方面具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这在汽车操控性评价中属于一种安全的稳态倾向,是民用车的理想特性。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但之前也提到FF的驱动轮附着利用率较小,上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的驱动兼转向结构比较复杂,引擎和传动系统(变速箱、离合器等)集中在引擎舱内,布局拥挤,局限了采用大型引擎的可能性。这是大型轿车不采用FF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近年来出现了纵置引擎的FF布局(以前FF的引擎都是横置的),从而可以采用较大型的引擎。例如配3.5升V6引擎的本田Legend和2.8升V6的奥迪A6,都属于为数不多的中大型FF轿车。.后置引擎后轮驱动(RR)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因为其结构紧凑,既没有沉重的传动轴,又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它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即高速过弯的稳定性差,容易侧滑。现在仍采用RR布局的轿车已经很少。保时捷911是其一,而它极易甩尾的操控特性也是出了名的。.中置引擎后轮驱动(MR) 即引擎放置在前、后轴之间的布局方式。最大的优点显然是轴荷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引擎占去了坐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采用MR的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一般的MR布局,引擎是置于座椅之后、后轴之前的,这样的布局在情理之中;近年出现了一种被称作“前中置引擎”的布局方式,即引擎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驱动后轮。从形式上这种布局应属于FR类型,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宝马3系列、本田S2000都属于这种类型。.四轮驱动 无论是前置、中置还是后置引擎,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由于四个车轮均有动力,附着利用率最高,但重量大、占空间是它的显著缺点。此外动力流失率比单轴驱动大。四轮驱动过去只用于越野车,近年来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经能够精确的调配扭矩在各车轮之间分配,所以出于提高操控性的考虑,采用四轮驱动的高性能跑车也越来越多。 汽车车身布局汽车车身是指在汽车上的覆盖、载客、载货等作用的部分。对承载式车身还应包括主车架部分,非承载式车身可将车架单列。覆盖部分指车前、车后的板制件,载客部分指驾驶员和乘客乘坐的车室,载货部分指货箱(厢)。在承载式结构中,以上部分连同车架构成车身本体(单独货箱不属于本体)。从结构上讲,包括车身内、外覆盖件,内、外装饰件,功能件(如隔声、防振、密封等功能件),以及盖、窗等部件。车身个总成中的许多独立功能件单列为车身附件,它们是刮水器、洗涤器、遮阳板、烟灰盒、暖风装置、冷气装置、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门锁、门锁链、门限位器、玻璃升降器、内外后视镜、扶手等。 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任务就是开发出使驾驶者感到操纵方便、高效、不易疲劳, 使乘坐者感到舒适、安全的汽车产品。由于驾驶者身材各异, 而一种汽车的布置尺寸只有一种, 要使一种操纵件的布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身材驾驶者的手脚伸及性与姿势舒适性的要求, 必须对人机工程进行仔细研究。例如, 同是操纵油门踏板, 高个子驾驶者比矮个的座椅要靠后一些,但他们的手臂和腿的长度相差并不大, 因此, 高大的男人比娇小的女人更不易触到仪表板。对操作姿势来说, 通过试验研究, 由座椅、踏板和转向盘的位置以及驾驶者姿势参数的变化得到了驾驶者的舒适特性。2.人体模板及百分位的应用人体模板是目前人机工程设计最常用的一种物理仿真模型。这种人体模板是根据人体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选择而得到的标准人体尺寸。百分位是人体工程学中表示人体的某项数据在使用对象中有百分之几的人适用, 这种表达方式已在国际上通用。常用的百分位分为三档: 第5 百分位, 表示在驾驶者中有5% 身材矮于或等于这种尺寸, 其余95% 身材较高大; 第50 百分位, 表示在驾驶者中有50% 身材矮于或等于这种尺寸, 其余50% 身材较高大; 另外还有第95百分位, 意义同上。在汽车人机工程设计中, 设计师根据设计对象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参数来选用适当百分位的人体模板。通常在确定手臂活动的可及范围和脚踏板的位置时, 宜选用小身材的人体模板(如第5 百分位) ; 而在确定内部空间尺寸时, 如腿、脚活动的占有空间、人体、头、手、脚的通过空间等, 宜选用大身材的人体模板(如第95 百分位)。 轿车开发中人机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 前期开发前期开发的流程为: 项目启动市场调查目标车型技术及经济指标分析方案设计, 这个流程确定新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设计方案。 整车尺寸轿车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人机工程的要求, 由内向外进行布置, 即由车内空间确定, 到发动机舱和行李箱的设计, 既要保证人员乘用安全和舒适的要求,又要尽可能减小整车尺寸, 确保整车性能。如用第5百分位的人体模型样板, 利用眼椭圆做前风窗下沿和发动机舱前端高点以下的盲区, 以及后风窗下沿高点和行李箱后端高点以下的盲区情况, 确定整车长度。还要考虑前后保险杠满足碰撞法规的要求, 缓冲部分伸出太长则造成浪费, 太短则影响安全。 确定最小离地间隙为进行轿车室内空间布置设计的需要, 应该先参照现有的最小离地间隙标准与路边石高度的道路建筑规范及车辆的用途来确定整车的最小离地间隙。汽车离地间隙包括的内容和设计参考值如表。设计参考值范围通过前方路边石高度最小值(mm)125 185设计载荷通过后方路边石高度最小值(mm)125 155满载状态地板离地高度最小值(mm)120满载状态接近角最小值()12 17设计载荷离去角最小值()12 14设计载荷油箱离地高度最小值(mm)150设计载荷 确定乘员设计基准点R 及座椅调整范围设计基准点R 的确定是利用第95 百分位二维H 点人体模板来描述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确定地板平面线, 一般设计成水平线。把放在加速踏板上H点人体模板的脚跟点(踵点) 作为基准点, 地毯压缩后的厚度按15mm 计算, 考虑座垫和靠背的压缩量, 踏板与小腿夹角取87, 座椅靠背角按25画出。然后根据参考数据和经验值, 初步给出R 点的位置。也可以先给定一组舒适坐姿角度确定R 点的位置。而后可以给出初步的座椅调整量以及座椅各位置的R 点运动轨迹点。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轿车座椅设计, 要考虑最后正常位置的R 点再向后的延伸范围, 这主要是考虑调整靠背角度与留有余量满足99% 乘坐者的需要, 以及生产制造的需要。因此, 实际把座椅调整至最后极限位置, 并不会得到对应R点的最后正常位置的H 点。最后将第5、第50 百分位的模板H 点, 对应座椅调整到最前最高与中间位置, 以加速踏板踵点为固定点, 观察位置与坐姿角的变化, 来修正R 点的位置和座椅的行程。同时还要考虑离合器踏板操作空间和转向盘位置等要求对H 点位置的影响。 脚踏板的布置设计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布置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 设计基准是以座椅R 点Y 平面为中心, 高度从左到右依次降低。 确定头部空间与视野校核用已确定的设计基准R 点, 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用SA E 眼椭圆模板615 画出眼椭圆确定头廓包络线。注意眼椭圆已用三维椭圆体来描述。确定头部空间与头部定位线时,可取座椅靠背角为25求出T点,头部运动空间是从T点到车顶棚内饰件的最小半径再加上762mm ,可辅助确定头部空间。而头部空间的确定, 根据座椅行程使用95%或99%的头廓包络线模板,对于可调座椅,在侧视图上把头廓包络线模板的X、Z坐标轴及交点,重合到眼椭圆模板的坐标轴中心位置(注意:头廓包络线也有614的变化, 与过去的头廓包络线模板不同)。随着座椅的调整, 这些交点会落在眼椭圆和头部定位线模板的Y 轴与眼椭圆的水平轴重合, Z轴与座椅中心线重合(注意头廓包络线模板的向外偏移)。踏板设计参考值范围(单位:mm)离合器踏板和车身内护板间距140最小值离合器踏板侧向间距100 170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间距55最小值制动踏板侧向间距100 170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间距50最小值加速踏板侧向间距100 170离合器踏板与制动踏板中心间距110 320离合器踏板中心距R点Y平面180最大值制动踏板中心距R点Y平面180最大值离合器踏板与制动踏板高度差20最大值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高度差25 60对于固定座椅, 在侧视图上要将头廓包络线模板的X、Z轴交点与对应某个靠背角的T 点及水平轴重合。在后视图上把Y 轴与T 点重合, Z轴与座椅中心线重合。这样就在侧视图和后视图上给出驾驶员与乘员的头廓包络线。由头廓包络线到内饰件的最小距离给出最小头部空间。而头廓包络线的确定依赖于眼椭圆和座椅靠背角及行程的变化。设计师使用眼椭圆来定义视觉关系, 进行布置设计及校核工作。给出驾驶者的眼睛范围, 并确定了轿车内部与外部环境中的视觉状况。应用眼椭圆进行视野校核, 对于前视野的校核按驾驶员前方视野的设计规则进行。后视镜校核则按后视镜及后视镜安装的设计规则。另外还包括仪表板的视野校核。此外, 还要进行操纵件位置及运动空间分析, 直到获得最优化的设计结果。 跑车与轿车车型对比Road&Track的汽车字典是这样定义跑车的,“是2座或22开放设计的,兼具低且流线型车体的拥有与轿车类似设计的汽车”。跑车的英文名是Sports Car或Sporty Car。跑车属于轿车类。车身一般为双门式,即只有左右两个车门,双座或22座(两个后座特别狭窄),顶盖为可折叠的软质顶篷或硬顶。发动机功率强大,加速性好,车速较高。注重操纵性,而舒适性和通过性相对要差一些,越高级的跑车,此特点越明显。前置发动机式跑车的车头较长,后面的行李箱较小;后置和中置发动机的跑车甚至没有行李箱,只是在车头的前盖下面有一个能放备胎的小空间。跑车的共同特点是动力强劲,外观新潮,造型优美。跑车与轿车的最大区别是发动机、外观和行车的舒适性。发动机外观舒适性跑车大马力、大扭矩、高转速的发动机从减少空气阻力和高速时车的稳定性上考虑,车成流线型、车身低矮舒适性比较欠缺轿车马力适中、排量小、耗油量小的发动机车内空间大,乘座的人员多,车身比较高更适合家庭及商务乘座用车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一般跑车都是用大马力、大扭矩、高转速的发动机。这是为了让车表现出速度快、提速快、再次加速性能好等优点。 而一般轿车从经济性考虑出发,选择马力适中、排量小、耗油量小的发动机。跑车的的外观从减少空气阻力和高速时车的稳定性上考虑,所以车成流线型、车身低矮。轿车则要求车内空间大,乘座的人员多,所以车身都比跑车高。跑车的目的就是跑得快,速度和车的整备质量是成反比的。所以它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把和速度无关的东西减少了。比如音响系统、空调系统等。跑车为了在高速转弯时能得到外向轮的有效支撑,它的悬挂系统也比轿车的硬。轿车由于它的空间大、悬挂系统软硬适中、加速时平稳等优点。所以轿车更适合家庭及商务乘座用车。 汽车的造型原理汽车造型是现代工业设计在概念车上的重要表现,汽车设计师采用各种设计手法,根据不同的设计目标和取向,来构造能体现汽车产品整体的功能和符合人们对审美趋向的形体。汽车美学已成为汽车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美学在汽车造型上的应用,已成为设计师必要的设计修养,汽车设计者必须按照社会不同消费群体的审美趣味和要求,来确定设计目标,使汽车产品成为知、情、意高度化的产品。近代概念车的设计理念也随着汽车产品设计内涵的扩展而发展,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动不断增进,汽车设计者必需更好满足顾客提出种种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产品造型上应具有新颖、时尚风格,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成本上也要有所突破,这就要求产品设计和市场功效能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概念车追根溯源, Y - Job1940年问世的别克牌实验跑车是汽车史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概念车,在当时绝大多数车都还是方方正正的陈旧样式的时候,这辆线条平滑、车身低矮、采用了大量镀铬件的概念车显得格外出众。从Y - Job问世到今天概念车的设计已经有了66年的历史,它吸引了数不胜数的设计师投身其中,其中的一些概念车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有不少概念车都成了过眼烟云,但是最优秀的概念车真实地反映了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概念车好比艺术舞台上五彩缤纷的时装,能用于艺术表演,不一定能流行于现实生活中,但它体现了设计师的灵感和风格。有些概念车标新立异,甚至不受生产性车辆的条件限制,可任意采用未经充分验证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计,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给人一种夸张和新奇的感受。最近两年国内也进行了几次汽车设计竞赛,以及国外一直坚持的相对成熟的汽车设计竞赛,一般此类竞赛的组织者(或赞助者)都是国际汽车行业叱咤风云的大企业,他们代表了世界汽车行业最尖端的生产技术和最先进的发展理念,或多或少代表了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从作品中,可以看到现代汽车概念设计重心在偏移,它已不单纯是载人运物的工具,而日益和人们各种生活需求相互渗透,成为未来生活方式系统中的一部分。 归纳起来概念车有两大主流趋势: 探讨汽车空间和功能利用,人本主义在其中体现无疑,其本质是将汽车描述成一种在一定时间内使主体完成相应空间位移的交通工具,注重汽车空间概念的划分和利用以及安全、舒适、便利、环保、能源和社会责任等。在既定的使用条件下还将要求更多的变化、更好的移动性以及更多的功能,此时的汽车已不再局促于交通工具,而是移动的生活空间。生活方式将继续决定汽车的内涵。此外,灵巧的进入汽车广角方式、乘员及货物空间的重新布置将以全新的、更好的方式满足人们的移动需求。汽车会成为一个集信息、通讯、娱乐于一身的设备,可与家庭或办公环境互换,驾驶变得更简单、更安全、更舒适以及更有乐趣。可视性和乘降性的改进也将对设计产生更大的影响,无需扩大汽车的整体尺寸,通过采用新材料以及新动力驱动单元(如电动机嵌于轮内的电动轮驱动)使内部留有更大的空间,这宝贵的内部空间对未来的设计师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专注于车身美学,概念车作品注重车身的每一根流畅的线条,以及在车身上流动的光影效果,刺激大众的审美欲望、情感和个性诉求,并增加了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对未来的思考。汽车设计广义来说是大型的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时尚,又称之为“样式设计”,一直在追求人情味的有机形和强调现代感的几何形之间、在复杂与简洁、曲线与直线之间螺旋上升。社会心理学认为,时尚流行有三个特征:从众原则、新奇原则、奢侈原则。公众的目光聚焦于某处一段时间后,必然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刺激点。而概念车就是那个刺激点。设计不是艺术,更不是美术,设计不排斥美术,尤其不排斥艺术,它借用了后者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却决不应沉溺于纯粹形式的更迭与变换。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潮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汽车设计,而概念车通常是在设计思潮的风高浪尖之上。不可否认,我们追求富有吸引力的设计,但也许交通工具和一般的产品不一样,制约因素太多以致于设计师不经意的一笔都会是致命的。我们期待的是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现在的概念车造型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种主流 设计风格:(1) 流行型有机形偏好曲线,比较注重面与面交接圆滑过渡,边角柔化,边线模糊。表现圆润、线条柔软的流线型和有机主义,有机形体几乎由曲面延伸围合而成,线条圆润、流畅,因而具有非常好的亲和力。(2) 随着设计思潮的涌动,追求简洁有力线条的“新锋锐”成为时尚,整体感流畅,转折角度微妙多变,还有很多产品曲直结合。“新锋锐”揉合了流线型和有机主义的某些特点,因而避免了“硬边艺术”整体几何化、机械化和冰冷的感觉。不同的平面相互交错、转折、倾斜,常形成锋锐的交线和角度,在造型中强调线条的作用。自马车型到箱型,由甲壳虫及船型以及鱼型向楔型的转变,汽车车身造型经历了众多转变。流行型有机形偏好曲线,“新锋锐”的设计者们却重新对直线条情有独钟,有机形体几乎由曲面延伸围合而成。在“新锋锐”产品中却处处可见刀削一般光洁的平面。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思潮在汽车设计中表露无疑。对现有的马自达Mazda概念车的外观和内饰分析1马自达Kabura概念车外观敏捷、果断而又整洁。没有哪两根线条之间的过渡是生硬的,整体线条相当顺畅。Kabura的侧面看上去就是很经典的双门车,挡风玻璃以及车身前部浑然一体,一直延伸到B柱为止。车内的照明灯让车厢内显得非常明快,车顶可以使用一键变色,也可以从透明变为不透明。内饰年轻一代的买家进行测试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这样的车子需要搭载一个或是两个乘客,甚至还有一些人提出三个客人的要求,它采用了3+1 座来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自由式车门,提高了马自达后座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右边的车门设计成滑动式,只要打开左边的门,驾驶者就可以使用一个按键来控制右边的车门自动滑开。2. 马自达SENKU先驱概念车外观基于转子发动机混合动力架构的全新车身比例,锐利、柔和与优雅,金属质感的银色(Ingot Silver)车身,宽大的飞翼电动侧滑门,双开电动背门(即便在车内和车外的空间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滑动车门(不同于铰链式车门)也依然能够保证车门的随意开启)。低重心的设计使它具备了更好的运动车特性和驾驶乐趣。这款概念车还进一步描绘了马自达运动轿跑车未来的设计方向内饰时尚、舒适的车内空间,非对称式仪表盘,深黑配合深红的颜色方案,顶级品质的材料,精密复杂的座椅系统,运用信息技术的辅助驾驶功能,透明的太阳能电池系统,3. Mazda飒爽(SASSOU)外观飒爽(SASSOU)”的外观设计显示出马自达的敏捷特性,并且融入了日式风格的“拉窗“构想。车上的灯类采用不照明时只能认出轮廓的车身同化式设计,只有在点灯的时候可以看出车灯的全貌。当车灯亮起的时候,就好像车子本身睁开眼睛一样具有生命感。内饰车内取消了普通车匙点火,改为USB车匙,通过USB来启动电脑,从而控制车内的各种机能。后排坐席搭载了变型能力,这种能力匙通过气压,配合后座的乗車人数,将坐席形状加以变化。后排坐席有一个人乘坐的场合,会在中央出现1个人用的坐席;有两个人乘坐的情况,将会变化为适合两人乘坐。4.马自达概念车流Nagare外观Nagare采用大型的上掀式车门,除了开启时展现犹如飞翼般的视觉效果外,也让乘员的进出更为方便。Nagare采用了独特的车色涂装,在光影的不折射之下,呈现出多样的迷人风貌,而在车身侧面,则采用了有如洋流般的设计,即便是静静的停在一旁,却仍难掩动感;而在高速奔驰之下,Nagare所呈现的身影,更让它在车阵中有脱颖而出的视觉效果;而采用LED技术的尾灯,以放射状的面貌呈现,在极简的氛围之中,创造出让人难以忽视的速度感,另外后保杆上的饰版,原厂镶上了汉字的流,展现一股浓浓的东洋气息。内饰Nagare的车内,也以和车身造形相呼应的手法呈现:波浪般的线条搭配暗红车色,在充满未来感的车舱之中,减轻了科技所带来的冰冷压迫感,中置式的驾驶座设计,加上后方宽敞的三人座空间,兼顾了乐趣与机能。5.马自达Kusabi概念车外观Kusabi有着很明显的折线造型。从车头标志的两侧开始,向发动机罩延伸,而后分散到车身两侧腰线并延伸至车尾。Kusabi四个车轮拱罩巨大而且明显向外突出,动感霸气兼具。而顶篷线条在A柱之后慢慢下沉,显露出某种攻击性。Kusabi的车尾设计很特别。它是一种介于掀背设计与阶梯背设计之间的设计。尾门的掀起点很靠前,这可以让乘员能轻易地使用行李空间,方便地装载物品。前排座椅也是特别设计的,它们可以旋转。内饰内装全部采用几何线条设计。仪表盘及前座席放脚处与高钢性全铝车架为一体设计,行李箱部分的后支撑杆加强材料为铝材。驾驶席及副驾驶席之间设有铰链装置,通过将前座席椅背向里旋转的方法,可方便地从后座席上下车。其他品牌概念车的外观和内饰分析1.大众Concept R-概念跑车外观Concept R前端夸张的V型进气口也是一个突出的创新设计,车头大灯保持了大众汽车品牌的传统特点,同时又注入了新的设计理念。整个车头灯完全采用集成LED技术,确保前方视野更为明亮。其侧面设计最突出的是一条贯穿车身的平坦腰线,自然且圆润,这种高腰设计使后轮眉的夸张程度及紧凑的车后悬垂极为突出。尾部设计充满力量,与前脸的V型设计遥相呼应,而尾灯也同样成为了锦上添花的一记妙笔。内饰内饰设计的理念以布局、操作和功能化为前提,如同一个时光隧道,清晰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前卫但不失功能性。桶形座椅的设计出类拔粹,它集成了方向盘、踏板等从动功能,全部通过电子控制程序进行调节,从而确保获得最佳的驾驶位置;副驾驶的座位则确保了最大限度的舒适性。全抛光铝的仪表与中控台是内饰最大的亮点,再衬以黑色的车内皮革内饰,其时尚、精致的气质表露无遗。2.丰田概念车FXS外观在外形上,设计概念主题则为简单性感(Simple&Sexy)的FXS,从车身尺码上来看,全长:4150mm、全宽:1870mm、全高:1100mm,宽大而低平的车身就已颇具超跑的架势;波浪造型的挡风玻璃/后座后方的防滚架/前后轮拱的丰满弧形曲线,都不难让人将之与一些经典的赛车联想在一起。车头中央相当醒目的椭圆形部分兼具有增加进气散热的功能,车底部分也装有导流板(diffuser)来增加下压力内饰FXS内装的设计是以简洁而重视机能性为原则,主要的行车情报如速度、引擎转速等都集中于方向盘前方的仪表台上,而序列式六速手排则是由方向盘上的按键来控制。3. 奥迪运动型概念跑车R8外观R8的长轴距为双座驾驶舱提供了足够充裕的空间。R8车身紧贴路面,车身尾部的肌肉感十足,车门与侧边导流风口的过渡部分的设计也很协调。在车门后方的轮拱和车顶之间,配有宽大的空气进气口,为V8发动机的进气及冷却提供足够的风量。尾部安装的自动伸展式后扰流板可帮助R8更充分地利用风力。扰流板可以产生附加的下压力,增强由车身底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吸气作用。当车辆低速行驶时,后扰流板会自动收缩,保持车身水平。内饰内饰方面,奥迪R8提供大量具有钢琴漆或碳纤维效果的装饰部件,平底的方向盘并不仅是追求个性,而能便于驾驶员出入。赛车座椅的标配材质是皮质/Alcantara组合,也可选装全皮质座椅。此外,奥迪R8还可装备由quattro部门特别开发的桶状座椅。仪表板的标示很清晰,容易读取。在R8的座椅后面有一些空间可以放置高尔夫球棒,但不是很大。4. 奔驰超级跑车SLR外观为了达到高速操纵性、运行稳定性方面的最高要求,以及超级跑车对于冷却空气的要求,SLR的设计运用了尖端的空气动力学技术,从而确保了它拥有完美的路感,以及梅赛德斯轿车传统的驾驶安全性。在经过周密的风洞试验之后,SLR的车身底部形成了极为流畅的线条设计,并且在它的尾部下面装配了专用的六通道扩压器。 鸥翼式车门设计也是SLR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虽然得益于先进的改装技术,大众高尔夫这样的车也能加装此类车门,但是看上去并不是那样协调。灵巧的鸥翼式车门配上SLR高贵不凡的气质,这才有如虎添翼的感觉。内饰BRABUS 还在内部增加了新的运动和独有的亮点。他们主要使用的是专门的黑和红色真皮组合,并用Alcantara完成制作中的最后细节部分。同时他们格外精心制作了华夫饼样式的SLR 真皮地板,它用到的细线就长达7,800 米。为了更加容易的进出,BRABUS 制造了一个可定制的BRABUS 运动方向盘,配合一个底部十分平坦、形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外缘。为了方便对SLR 的自动变速箱进行手动换档,BRABUS 方向盘在轮幅上集成了换档按钮。BRABUS 室内设计师为仪表板、中心控制台和门板开发了精确合适的应用,并完全采用暴露碳为主要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服务费收取方案模板
- 旅游主题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药物制剂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活性炭碳化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东莞网络整合营销方案
- 营养品主题营销方案模板
- 深圳建筑方案设计院
- 文献阅读打卡活动方案策划
- 福建体育培训活动策划方案
- 党团主题活动策划方案案例
- 监所防疫知识培训
- DL∕T 781-2021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PDF解密
- T∕CACM 024-2017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穴位埋线减肥
- 【ZYJ7型电液转辙机道岔工作原理与故障维修11000字(论文)】
- 学生心理健康一人一档、一人一案表
- 毕业设计(论文)-水果自动分拣机设计
- 食品科技的未来2024年的食品创新与食品安全
- 我国的宗教政策课件
- 老年抑郁量表G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1、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A3正反面手填)
- 高级微观经济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