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基础.doc_第1页
中国文学基础.doc_第2页
中国文学基础.doc_第3页
中国文学基础.doc_第4页
中国文学基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比较分析庄子散文与屈原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30分1屈原、庄子浪漫主义的相同点 他们都是在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物的热烈向往的基础上孕育自己的浪漫主义精神并表现于他们的诗篇中的 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二者的作品都渗透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屈原、庄子浪漫主义的不同点 浪漫主义精神上看就感情之悲愤而言庄子抒发的是永恒的人生之悲是绝望的、深永的而屈原主要表现不遇之怨虽然后来绝望了但给人的情感是执着的强烈的。 屈原的作品没有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他主要批判的是是非颠倒蔽美称恶的统治集团主要不满昏君和腐朽的贵放而庄子则彻底怀疑否定批判了社会的一切政治状况和俗理道德规范。 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有一种贵族气息这不仅表现在九歌、离骚中的祭祀和神游场面铺排得雍容华贵也不仅表现在他把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君主的明智上甚至也不在于他时时流露出孤芳自赏的清高而主要是指诗篇对人民苦难生活的直接反映不够直接代表和体现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的成分不多而庄子的作品则处处表现出一位民平知识分子生活的困顿对统治阶级的极端憎恶对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新近熟识。庄子一书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人情味可以从中闻到了泥土的气息。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较庄子而言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为了自己的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在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不可并存时以死来维护真理精神的纯洁性这种执着的精神是庄子九歌是非、美丑、善恶的界限。对人世采取虚无、悲观、宿命的态度所不可比拟的。 他们对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庄子才是中国浪漫主义特征在浪头上的主要体现者。 对于理想的追求屈原不外革新弊政以图富强随着社会历史车轮的推移这种具体的社会理想的蓝图已逐渐暗淡下去真正吸引人的是他对于理想的上天下地的追求精神。而庄子描述的原始自然社会的理想王国无剥削无束缚充满了个性自由千百年来作为剥削制度的对立物却永远闪耀着异彩。 在美的人格形态上庄子崇尚自然率真、反对后天的人工雕饰而屈原则接受了儒家文质彬彬的影响强调内美与修能的统一。这一人格修养的方式引申到艺术美可以说屈原的审美观既强调天然本质之美但更重视后天的人工雕饰之美既强调内在的道德之美又重视外在的形式之美力求做到自然与人力美与善的和谐统一。 屈原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而庄子散文中的浪漫主义多属消极的浪漫主义。 二、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的论辩风格的异同表现在哪些方面。30分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的论辩风格1从论辩的方法上看孟子的论辩主要采用多种形式的逻辑推理方法往往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中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作者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结论而后类推使得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 庄子则表现出形象诙诡的论辩风格常以寓言代替哲学的观点阐述用比喻象征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于哲理中寓言中让读者从荒诞生动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哲理。 荀子擅长论辩也贯用逻辑推理方法说理清晰逻辑周密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别具一格如性恶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先提出性两个概念并明确界定性是天之就也。伪即人为即后天通过礼义的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在区分了性伪之后再韩非子常使用二难推理和类比推理来驳倒对方。论辩透彻逻辑严密。 2论辩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荀子使用大量的排比句法或以韵语描写抒情增强了气势调谐了音节更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庄子则运用大量的寓方故事来说理。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孟子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浅近简短而又贴切深刻这些使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峭刻犀利遒劲尖锐幽默隽永的特点形成了他驳斥论敌宣扬自己政治主张最有力的武器。 3个人在论辩中的独特风格。荀子在文辞中也相互呼应如劝学中积善成德的观点和至人化性为伪的观点相能总之荀子文思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服观点层层论述反复推理一篇中首尾一贯一气呵成。庄子中某些纯粹的论述其逻辑相当严密与其说读者被其逻辑推理所征服不如说是被奇远的艺术境界充沛的感情所感染韩非子为使论辩且待条理清晰常使用数字这一点非常明显如初秦十过八阡等这种方式类似于归纳推理使得文章的主旨一目了然。 三、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如何理解这一评价20分1不拘于史法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创造了五种体例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作为古代修史的范式史记一直被后代史家推崇从汉书到明史这些被公认的正史二十四史体例虽略有改变大体总是遵循史记的成规。 2进步的历史见解大一统思想据史直录批判性评价历史的方法。 3空前的规模篇幅长结构严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人物之多前所未有。 就文学而言 1开创了传记文学与离骚在文学上地位同等。诗史创造散文史创造。 2与屈原有相近遭遇并在屈原的鼓舞中吸取力量。 3与屈原遭忧作辞发愤抒情一致在作品中寄予了愤恨不平。 四、分析焦仲卿、刘兰芝的艺术形象。20分刘兰芝是一个劳动妇女在她身上集中了古代妇女的一切优点。她不仅有鲜明的共性特征而且在同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势力的斗争中发展了光辉的独特的个性即对爱情的忠贞和不妥协的反抗斗争精神其主要性格特征为 1. 美丽、温柔、善良、勤劳而又倔强的兰芝能织素、会裁衣、懂音乐、通诗书、知礼义、谙妇道又长得精妙世无双。出嫁后尽管竭力以封建妇道自勉孝敬婆婆尊重丈夫与小姑情同姐妹但是却不得婆婆的欢心。她敏锐地从故嫌迟的刁难中察觉到婆婆有意要驱遣自己立即忍受着内心巨大的悲痛勇敢地承担一切不幸的后果主动请归。离家时的仔细打扮从容告别表现出她的倔强与反抗的个性。 2. 对爱情的坚贞。她与丈夫离别时不仅以自己全部财物相赠而且提出爱情的保证妾当作 蒲苇蒲苇纫如丝。回娘家后尽管寄人篱下处境困难但是她对焦仲卿的爱情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她豪不犹豫地拒绝了县令家的求婚太守公子的权势地位也没能使她动心。当爱情绝望的时候她又首先提出黄泉下相见以死殉情的誓约最后又是她举身赴清池第一个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3.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兰芝不堪奴役主动请归。辞别婆母时尽管内心十分痛苦却从容镇定不在婆婆面前掉一滴眼泪。面对哥哥的凶恶逼嫁深知自己处境的不利她勇敢地迎接悲剧的到来仰起头来理直气壮地回答哥哥的挑战假意屈从以赢得殉情的时机。当她与焦仲卿相约以死与封建势力相抗争时反抗的性格发展到光辉的顶峰以后她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点痛苦和悲哀。封建势力夺去了她的生命却没能夺去她的纯洁的爱情她是一个强者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焦仲卿是诗中另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他对爱情忠诚专一在兰芝和母亲的斗争中始终站在兰芝一边。为了保护兰芝和保护自己的爱情跟自己的母亲作抗争。焦母曾用为他续娶美女进一步论辩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及其严密的诱使他屈服但他严正地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态度是很坚决的但仲卿毕竟是个府吏受封建礼教毒害更深所以性格有软弱的一面如最初他对封建势力的残酷认识不清向母亲求情幻想母亲能转变态度收回成命。最后严酷的现实终于使他清醒过来他冲破了封建孝道的束缚同兰芝一道以死来表示他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抗争。 7、。 1、修竹篇序是陈子昂 作的。 2、在诗歌中还残留有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痕迹的著名诗人有 王维 、孟浩然 。 3、盛唐边塞诗人有高适 、岑参 、李颀、王昌龄 。 4、王维的边塞诗有 从军行 、 老将行 、使至塞上。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 6、对白居易诗歌创作有明显影响的是儒家思想 。 7、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韩愈 、柳宗元 。 8、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 9、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唐传奇有 任氏传、霍小玉传、柳毅传、李娃传、莺莺传。 10、阳春集的作者是冯延已 。 11、最早从理论上反对宋初浮靡文风的是柳开 、穆修 。 12、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写出后当时唱和的诗人有欧阳修 、梅尧臣、刘敞 。 13、宋代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作家是柳永。 14、北宋时在诗、文、词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有欧阳修、苏轼 。 15、北宋后期著名词人有 秦观贺铸周邦彦 16、张孝祥的词学苏东坡其念奴娇过洞庭词俨然是一篇小型的赤壁赋。 17、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指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18、南宋时江湖派代表性诗人是刘克庄 、戴复古 。 19、萧观音是辽国的一位女诗人。 1、初唐四杰是对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的合称。旧唐书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扬卢骆号为四杰。 他们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而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2、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 3、一祖三宗江西诗派黄庭坚等写诗以杜甫为宗元人方回撰瀛奎律髓崇奉江西诗派倡一祖三宗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坚庭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4、辛派词人 南宋中后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出现的一批词人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用词呼吁抗金、倾吐山河破碎的哀思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激情。艺术上不拘格律以文为词借助议论直抒胸臆具有豪放恣肆粗犷悲壮的特点。 1高适与岑参诗歌的异同。 高适、岑参同以边塞诗擅名同长于七言歌行诗风同样豪放但也有不同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高适的诗超过岑参在题材丰富新奇方面岑参超过高适。高适诗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把苦难与崇高相对照表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岑参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奇伟壮丽之美。艺术上高适诗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殷璠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岑参诗意奇、语奇、调奇殷璠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2何谓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因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的花间集而得名该集所选十八名词人大多为西蜀词人。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或花间词派。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 但花间词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只是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作家群其风格情趣并不完全相同。在以绮罗香泽、浓丽香软如温词为主的同时也还有疏淡、质直如韦词等风格的作品。有一部分花间词也间接受民歌的影响有的就接近民歌。如孙光宪的风流子表现南国渔村的风俗人情清疏质朴而他的谒金门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苎青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上承韦庄的白描手法词风清疏健朗。 3欧阳修提倡的诗文革新运动胜利的原因。 北宋初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逐渐形成并日趋尖锐而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艳文风却日益盛行文学逐渐远离了现实主义道路王禹称等人提出了继承杜、白现实主义传统的思想且其创作也体现了这一精神这为诗文革新运动的展开吹响了序曲。 仁宗、神宗年间为了处理解决已经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先后出现了以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政治革新必然要求文学关注现实解决社会矛盾这自然也就涉及到对文风的改革如范仲淹批评西昆体上不主乎规谏下不主乎劝诫认为文学要必以理实为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王安石提出了文贵致用要求文学切实反映社会生活等。因此政治革新对诗文革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实质就是要求文学反映社会现实文者务有补于世要以适用为本同时也是注重文学的艺术价值要达意、辞达这些理论和实践是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因而也可以认为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 宋仁宗及其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包括其后的王安石、三苏以及曾巩等人先后出现在文坛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作家队伍他们把诗文革新的思想、理论运用到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对诗歌进行了改革拉近诗歌与政治与社会的距离在艺术上进行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等新的尝试并在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巩固了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使自唐代出现的古文运动到此取得真正的胜利从而将文学引入了新的方向并促进了宋代文学的繁荣。 4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李清照的词在主题情感上可用愁字来概括虽然前后期愁的具体含义不同但表现的手法、艺术特色基本相似 1、善于表现和塑造抒情主人公多情善感缠绵凄婉的自我形象。 2、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用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