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当代文学与文化一PPT课件.ppt_第1页
三讲当代文学与文化一PPT课件.ppt_第2页
三讲当代文学与文化一PPT课件.ppt_第3页
三讲当代文学与文化一PPT课件.ppt_第4页
三讲当代文学与文化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当代文学的分期 一 十七年 时期 1949 1966 二 文革 时期 1966 1976 三 新时期 1976至今 1 二 新的文学方向 一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 经济基础 与 上层建筑 的辩证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阶级性重视 生活 的重要性继承与变革 2 二 文学新方向 的确立 1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2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 3 三 新的文学体制 1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组织领导2 领导机构宣传部 文化部3 文学团体文联 作协等4 刊物5 出版 4 四 矛盾与冲突 一 可不可以为小资产阶级服务 讨论1949年8 9月 文汇报 冼群 张毕来 陈白尘等 冼群 不是可不可以或应不应该写小资产阶级的问题 是要求我们 写的人 不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 而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去研究 去描写的问题 如果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也可以写反动派 也可以写四大家族 也可以写帝国主义 关于 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 问题 文汇报 1949年8月27日 5 张毕来 一个作家 或者一件作品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基本上 是由这作者 如何写 他的题材而决定 不是由他写 如何的题材 而决定 应不应该写小资产阶级呢 文汇报 1949年8月31日 6 陈白尘 在新解放区的上海 这样断章取义地 可以描写小资产阶级 的意见 将被若干人所大大欢迎的 冼群兄文章一开头就说 好些朋友 就担心着 是不是还可以写知识分子 小资产阶级呢 就是个最好的证明 我不知道这些 朋友 为什么独独担心于知识分子 小资产阶级 是不是还可以写 为什么就不担心于如何与工农兵相结合等等问题 从问题的提出 就显然潜伏着避重就轻 投机取巧的隐衷 在要求 加强学习 向工农兵学习 的口号之下 可以写小资产阶级 的提出 我担心着会被若干人利用做写作的避难所 陈白尘 误解以外 文汇报 1949年9月3日 7 夏衍 当时文艺界从上到下都有一个统一的口号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大家都这么讲 谁也没有提出过疑问 可是到了解放后的上海 就有一位党外的老作家向我提出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就是除了工农兵之外 文艺可不可以为小资产阶级服务的问题 由于我过去一直在蒋管区工作 写的剧本也都是给小市民看的 所以满不在乎地回答说 可以 还拿出一本毛主席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指出其中的一段说 毛主席明确地讲 文艺的服务对象有四种人 第一是工人 第二是农民 第三是士兵 第四是为城市的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 他不是还说 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 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 吗 懒寻旧梦录 8 二 武训传 批判 1 武训与 武训传 武训 山东堂邑县人 生于清道光十八年 公元1938年 卒于清光绪二十二年 公元1896年 武训通过行乞和苦行积钱 并把积下来的钱存放在乡绅那里放贷生息 陆续兴建了三所 义学 为此 清王朝封他为 义学正 给他立了 乐善好施 的牌坊 并赐他穿黄马褂 武训死后 从清末一直到解放前 许多军政要员 文化名流都对他赞誉有加 热心地鼓吹武训和 武训精神 9 影片 武训传 1944年夏 陶行知推荐孙瑜拍摄 武训传 1948年 武训传 由国民党中国制片公司投拍 导演孙瑜 主演赵丹 11月停拍 1949年2月 昆仑 以150万金元券低价购得 武训传 拍摄权及已拍好的底片 1949年7月 孙瑜问周恩来对武训的看法 周并不完全赞同 对孙产生冲击 1949年底 昆仑编导委员会陈白尘 蔡楚生 郑君里 陈鲤庭 沈浮 孙瑜 演员赵丹 蓝马等召开了多次会议 讨论修改 武训传 剧本 把剧本从原来歌颂武训 行乞兴学 劳苦功高的 正剧 改为武训兴学失败的 悲剧 1950年1月初 昆仑公司约请上海电影事业管理处领导夏衍 于伶 陆万美等三位讨论 武训传 能否拍摄问题 夏 于 陆三位都不赞同 但迫于 昆仑 经济方面的压力 勉强同意 1951年初 武训传 拍竣并上映 广获好评 10 2 毛泽东 应当重视电影 武训传 的讨论 1951年5月 对武训本人的批判 对影片 武训传 的批判 对文化界的批判 对共产党员的批判 11 对武训本人的批判 像武训那样的人 处在满清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 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 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 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 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 这种丑恶的行为 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 武训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个比一个严重 首先 他生活的时代 中国人民发动了反外国侵略 反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 但是他没有参与这一斗争 其次 他兴办的 义学 宣扬的是封建文化 再次 他为达到兴 义学 目的而使用的手段丑恶 12 对影片 武训传 的批判 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 甚至打出 为人民服务 的革命旗号来歌颂 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 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 电影 武训传 也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也是一个比一个严重 首先 它歌颂了武训 其次 它把武训当作 为人民服务 的楷模 我们知道 中国共产党的口号就是 为人民服务 这样一来 武训和中国共产党的区别很容易被混淆 再次 它赞扬武训办 义学 否定周大领导的农民斗争 这一点是关键 它决定了电影 武训传 的改良主义性质 13 对文化界的批判 电影 武训传 的出现 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 武训传 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 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14 对共产党员的批判 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 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 历史唯物论 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 具体的历史人物 如像武训 具体的反历史的思想 如像电影 武训传 及其他关于武训的著作 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 有些人则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 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一些共产党员自称已经学得的马克思主义 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15 3 武训历史调查记 武训历史调查团 江青 钟惦棐 袁水拍等 武训历史调查记 人民日报 7月23日到28日连载 武训历史调查记 把武训定性为 大流氓 大债主 大地主 16 4 批判改良主义 毛泽东 武训自己怎样想是一件事 武训的后人替他宣传又是一件事 武训自己一个人想得不对 是极小的事 没有什么影响 后人替他宣传就不同了 这是借武训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而且要拍成电影 写成著作或论文 向中国人民大肆宣传 这就引起了根本问题了 钟惦棐说 在武训历史调查团出发之前 毛主席的指示也异常明白 武训本人是不重要的 他已经死了几十年了 武训办的义学也不重要 它已经几经变迁 现在成了人民的学校 重要的是我们共产党人怎么看待这件事 对武训的改良主义道路 是应该歌颂 还是应该反对 17 2020 1 4 18 5 小结 武训传 批判开了建国后运用政治力量开展群众运动来解决思想问题的先河 这种方式显然是有问题的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却又是一种无奈之举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武训传 批判运动基本上是一次思想批判运动 未涉及相关人员组织 人身等方面 19 三 文艺整风学习运动 1951年11月底到1952年1月 对于文化工作者及其小资产阶级文艺思想问题 中国共产党本来想通过文代会的形式温和地解决 希望他们自觉地向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方向靠拢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和工农兵相结合 改造自己的思想 感情 但是现实显然没有满足他们的期待 武训传 现象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 必须发动一场类似于1942年在延安实行过的文艺整风学习运动 20 胡乔木 虽然1949年7月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就宣布了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指示的方向 但是这并不是说 不经过像1942年前后在解放区文艺界进行过的那样具体的深刻的思想斗争 这个方向就真的会被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所自然而然地毫无异议地接受 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改造思想 11月24日在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会上的讲演 21 胡乔木批判三种现象 一 没有 为工农兵服务 的作品 已经有的作品 多数不能和劳动人民的新生活互相呼应 这些作品往往缺少新的人物 新的事件 新的感情 新的主题 并且往往因为歪曲了劳动人民的形象和斗争 或者因为把劳动人民的形象和斗争抽象化公式化了 成为反现实主义的东西 在描写历史的时候就成了反历史主义的东西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22 二 文艺工作者不与工农兵相结合 许多作家同劳动人民缺少联系 对于劳动人民的事业抱着淡漠态度 在创作上表现怠工 粗制滥造 或者放弃创作而醉心于行政事务和交际活动 个别的甚至简直饱食终日 行为放荡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23 三 文艺团体不发挥作用 许多 或者所有文学艺术团体 自从1949年成立以来 就没有认真地组织过作家的创作活动 也没有认真地组织过作家参加人民群众的斗争 也没有认真地组织过作家的学习 无论是政治或是艺术的学习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24 整风学习的方法 一方面是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清算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 一方面是与工农兵相结合 建立无产阶级感情 25 四 对俞平伯 红楼梦 研究和胡适的批判 1954 1955 俞平伯采取胡适的考据研究方法 将 红楼梦 归结为 色 空 观念 认为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具有 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 的风格 遭到李希凡 蓝翎等人的批判 认为俞平伯的观点违背了现实主义的研究原则 1954年10月16日 毛泽东在写给中央政治局的信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中 把俞平伯的观念作为清算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进行批判 以此为契机 在全国范围内 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26 五 对胡风 反革命集团 的批判 1955年 1 胡风的文艺思想主观战斗精神 精神奴役的创伤 世界进步文艺支流 2 1950年代初 胡风文艺思想受到批判3 三十万言书 1954 4 胡风反革命集团 运动中胡风及友人先后被捕 受牵连的全国有二千多人 正式定为胡风集团分子的78人 27 六 双百方针 与 反右运动 1 1956年5月2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的方针 主要内容是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竞争 利用行政力量 强制推行一种风格 一种学派 禁止另一种风格 另一种学派 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 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 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 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8 2 文学界对规范的抗争 写真实 和 干预生活 对领导体制的反抗 29 3 反右运动 1957年下半年起 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极左路线进一步发展 6月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第一次会议 批判丁玲 陈企霞等 对丁玲 冯雪峰 反党集团 进行了批判 以此揭开了文艺界反右斗争的序幕 冯雪峰 丁玲 艾青等一批老作家 王蒙 刘绍棠 流沙河等文坛新秀 一批文艺工作者被打成 右派分子 遭到批斗 30 七 1962年以来的文化批判运动 1 1960年冬 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文艺界开始了文艺政策的调整 31 新侨会议 1961年6月 中宣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 文化部同时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 因会议在新侨饭店召开 故称新侨会议 不久 中央制定了 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 即文艺八条 对党的文艺政策进行调整 提出了在创作和批评方面 在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工作领导方面要合乎艺术自身规律的主张 32 广州会议 19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