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各位家长光临 感谢各位家长的配合我们的目标都是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注意力训练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 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 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把自己的感觉 知觉 理解 记忆 思维等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的能力 也就是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学习内容的集中性 稳定性 持久性 抗干扰性 主动转移性 注意宽度和广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集中性 稳定性 持久性 抗干扰性 主动转移性 宽度广度 手眼协调能力 集中性 能够主动的把注意力集中在上课或学习上的能力 稳定性 能够主动把注意力稳定在上课或学习上 不会分神 持久性 能够把注意力长时间保持在上课或学习上的能力 抗干扰性 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被外界信息干扰的能力 主动转移性 能够把注意力主动转移到当前学习过程的能力 宽度广度 有能力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 手眼协调能力 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与身体器官的协调能力是一致的 打靶糖果雨注意力测试题 9大注意力问题 1 注意力集中性缺失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专注力差 2 注意力稳定性缺失 上课或学习时分神 小动作多 课堂讲话 3 注意力持久性缺失 上课或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4 注意力转移性缺失 不能及时把注意力从课间转移到课堂 5 注意力抗干扰缺失 学习时容易受到外界信息干扰 6 注意力宽度广度缺失 听课或学习时吸收信息量有限 7 手眼协调能力差 听课或学习时 脑 眼和手不能很好的配合 8 大脑内感官问题 粗心马虎 作业慢 做事拖拉 阅读障碍 大脑反应慢 记忆力差等 9 心理诱因问题 心神不宁 不知所措 漫不经心 主动性差 上课走动 跟同学说话 丢三落四 爱发脾气 习惯不好等 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4大根源 根源一 注意能力缺陷0 7岁是脑细胞活动频繁 神经元网络链接的旺盛时期 神经元网络的链接依赖身体感觉器官的刺激 刺激后的大脑发挥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 大脑 身体 感官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 于是就造成神经元网络链接及其不稳定 那么 大脑神经元网络链接的不稳定是造成注意力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 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4大根源 根源一 7大注意力能力缺陷症状表现为 注意力不集中 走神 集中时间短 易受外界信息干扰 小动作多 做事困难 手眼协调能力差 根源二 大脑内感官能力不足内感官主要是指内视觉 内听觉 内感觉 其中视觉接受外界图像信息 把获得的信息进入大脑 在大脑内部加工处理 让我们学到知识 获得线索 内听觉 处理听觉信息 尤其是言语信息 内感觉 处理味觉 嗅觉和触觉的信息 也包括本体感觉 空间感觉 情绪感受等 内感觉能力不足时 大脑在筛选分析内感官接受到的信息时 会受到不良干扰 信息会出现差错 遗漏 速度慢 从而出现马虎 粗心等现象 根源二 大脑内感官能力不足症状表现为 粗心马虎 作业慢 做事拖拉 阅读障碍 大脑反应慢 记忆力差等 根源三 心理状态不稳定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 比如 缺少陪伴 过度包办代替 在各个敏感期的时候 孩子的行为受到限制 阻止 使得各个敏感期延迟 或者孩子专注某件事 家长总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去干预和打断等 以及在不良的环境中成长 比如 环境杂乱 单亲家庭 教育理念不一致等 都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 缺少安全感 过分依赖 缺乏耐心 缺乏规则意识或者被不良情绪困扰 而这些心理状态的不稳定会导致注意能力缺失 根源三 心理状态不稳定症状表现为 自信心不足 责任心不够 自我管理能力差 情商低 学习动力不足 主动性差 心神不宁 不知所措 漫不经心 上课走动 跟同学说话 丢三落四等 根源四 生理方面原因 一 前庭平衡功能失调 二 本体感失调 三 触觉失调 1 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表现 1 多动不安 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不专心 爱做小动作 调皮任性 兴奋好动 容易违反课堂纪律 容易与人冲突 爱挑剔 很难与他人同乐 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 说话词不达意 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感不良 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 玩电动玩具 却无法流利的阅读 经常出现跳读 漏读或多字少字 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 甚至不认识字 学了就忘 不会做算术 常抄错题 抄漏题等 3 听觉感不良 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 丢三落四 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或留的作业等 二 本体感失调本体感不足的表现 手脚笨拙 动作缓慢拖拉 消极 没有上进心 缺乏自信心 脾气暴躁 粗心大意 三 触觉失调触觉失调是因为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佳 从而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 即所谓触觉敏感 防御过当 或触觉迟钝 防御过弱 1 触觉过分敏感 喜欢在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 人际关系紧张 胆小 害羞 缺乏自信 注意力不集中 难以专心等 2 触觉过分迟钝 反应慢 动作不灵活 笨手笨脚 大脑的分辨能力弱 学习困难 缺乏自我意识 学习积极性低下 缺乏安全意识 对打骂不在乎 注意力能力的发展阶段 1 注意力能力的形成阶段 学前 0 3岁阶段 4 6岁阶段 2 注意力能力的强化和稳定阶段 小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神经元网络连接的活跃程度相对降低 而且连接极其不稳定 尤其是孩子进入小学后 面对以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学习生活 学生的注意力问题越来越明显 很多学前没有培养注意力能力的学生 表现出许多注意力能力缺陷 由于注意力的缺陷 使得孩子自信心越来越低 家长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 给孩子和家长都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 一定要在这阶段及时强化和训练孩子的注意能力 3 注意力能力的矫正阶段 中学 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神经元网络连接趋于平稳状态 在小学阶段形成的注意力能力也基本成为习惯 这个阶段的学生释放个性 因此会出现 叛逆 对抗 等行为 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注意力能力缺陷 成为中学阶段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2大根本原因 因此 针对这个阶段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必须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来矫正 训练内容 一 课堂行为习惯训练纠正不良的坐姿 举手姿势 站立姿势 看书姿势 书包桌子凌乱 翻书速度慢的训练目标 二 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通过催眠 冥想 心理剧等训练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 是一种要求个人充分发挥自主性的自我改变历程 也就是让一个人自己掌握自己 而不是被环境 习惯和以往经验所控制 从而提高人的心理活动强度 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增强心理的耐受力 改善社交能力 增强心理的自我康复能力 大树集中法 注意力集中性训练 稳定性训练好 现在 请大家做深呼吸 请你开始想象 你就是一棵大树 你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 你的树干向上长啊长 长得又粗又高 你始终静静地挺立在那里 任凭风吹雨打 虫吃鸟落 你仍岿然不动 你牢牢的抓住大地母亲的手依然一动不动 你就是那棵大树 好 现在 请你慢慢地睁开眼睛 和你身边前后左右的人握一握手 告诉他 我是大树 我不动 二 内视觉训练 1 视觉敏捷力训练2 视觉集中训练3 线条追踪训练4 视觉分辨训练5 视听组合训练6 视动协调训练7 舒尔特方格训练 11 14 16 8 5 0 4 31 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加号 请问一共有多少个1 请问最终的结果是多少 请大家看以下这道题 你的注意力集中吗 三 内听觉训练 1 听觉分辨能力训练2 听觉记忆能力训练3 听觉理解能力训练4 听动协调能力训练 听觉能力训练题 请在1分钟内数出下面文章中共有多少个 的 字 活动二 你数对了吗 为什么你能数对呢 17个 你数出文章中共有多少个 的 字了吗 四 记忆与编码能力训练 1 图形特征记忆2 纸牌记忆3 记忆编码4 信息增减训练 5 9 1 3 6 8 刚才你看到了哪几个数字 1 3 5 6 8 9 你还记得这些形状中的数字是什么吗 五 阅读和思维训练 阅读训练包括 寻找数字训练眼动扫描训练文章阅读思维训练包括 连续加法训练变化加法训练数独训练逻辑推理训练 看谁的速度快 在下面方格中 有1 88的88个数字 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按顺序找出来 这样反复练习能培养人的注意广度和注意转移的品质 倒数数 假如你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经常做这样一些练习题 对你的注意集中能力有很大提高 请你从201开始隔两个数倒数至1 如201 198 195 192 189 注意 如果数错了必须从头开始重数 加数字 下面有128个数字 请你一个一个地加起来 要用心算 不能用笔算 相加的结果 只要记住个位数就可以 十位以上的数不用记 例如8 9 17只记住7 7 6 13 只记住3 就这样加下去 最后得出结果 89674657839145536783196084771957327481701410671235678712502124257964472213897636578110468746665242168799821024586792315292347120 六 克服作业磨蹭训练 磨蹭的原因 1 生理原因 握笔不正确 小肌肉运动不协调2 视觉间距过短 造成视觉疲劳3 课堂学习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4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5 课堂注意力分散 专注力不持久6 学习环境不佳 干扰因素过多7 家长包办学习 过度溺爱 克服作业磨蹭的具体操作步骤 1 作业前准备2 握笔训练3 视觉广度训练4 视觉记忆5 视觉间距训练6 视觉扫描7 时间观念培养8 听课效果检查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提供安静的环境孩子生活中虽需要团体生活的机会 但也有个人活动的时候 在安静的环境中 使心灵逐渐沉静 发掘学习的兴趣 以增进专心度 此外 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 大人不宜随便打搅 应在告一段落时 再提出要求 2 建立秩序感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 从学习物归原处 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 逐渐建立秩序感 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规律 生活规范要建立 在执行过程中 家长要严格而不严厉 3 劳逸结合 该玩就玩家长和老师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 时间不宜太长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5 7岁的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5分钟 7 10岁儿童20分钟 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 应让孩子放松或休息一下 此外 让孩子玩的时候 就应该让孩子充分享受玩耍的乐趣 对于低龄段的孩子 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比如玩拼图 搭积木等 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 养成专注的习惯 对于高龄段的孩子 他们更加有自己的主见 只要是健康的兴趣爱好 家长都应该积极支持 而当孩子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游戏和活动中时 家长都切不可随意打扰 4 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 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也不要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那样等于强化孩子不集中的特点 孩子也会在心里认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5 在关键期内加强培训 科学研究表明3 10岁是儿童各项能力提升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时期训练孩子的提升速度最快 呈直线上升趋势 超过最佳年龄段 训练效果呈下降趋势 6 加强孩子意志锻炼 培养其形成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做事之前 父母应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 并引起做事的兴趣 在做事过程中 孩子遇到困难 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 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责任感 这样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 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难 久而久之 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 完成一件事的时候 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 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 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