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_第1页
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_第2页
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_第3页
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_第4页
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贝多芬是享誉全球的艺术家。其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仅有的小提琴协奏曲,多年以来被尊称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为探讨其作品的特点,首先先由贝多芬的一生及其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进行简介。然后分别对作品的三章从创作特征,旋律,节奏,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剖析,最后对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价值与影响进行了分析。关键词: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特征;价值与影响ABSTRACTBeethoven was an extremely well-known composer from Germany, especially in piano, all over the world. One of his masterpiece,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the only one Violin Concerto work, is regarded as the king of Violin Concerto. 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briefly the biography of Beethoven and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of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Then, three movements a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from creation characteristics, melody, rhythms and structure points of views. Finally, the value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music industr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Creation characteristics; values and influence.题 目浅谈贝多芬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 贝多芬生平和创作背景(一) 贝多芬生平简介贝多芬生于1770年和于1829年59岁去世,他从小就在德国的波恩地区生活,其爷爷的职业是乐队的队长,爸爸从事宫廷歌唱者1。他自幼就生活在一个矛盾繁多的家庭里,父亲经常酗酒,让贝多芬从小被迫承担照顾妈妈与兄弟的责任。他的爸爸非常渴望把其培训为另一个莫扎特,自幼就强迫他练习钢琴与小提琴,10岁多时,贝多芬于教堂内从事助理风琴手,不就后,边被提拔为乐队的古钢琴演奏家。7年后,他非常幸运地见到其非常崇拜的大艺术家-莫扎特,数年前贝多芬基于莫扎特提出的一个内容谱写了出色的即兴曲谱,让莫扎特震惊地告诉他游人:“相信贝多芬,终有一日他会引起整个艺术界的注意”。贝多芬从小便十分热爱自学,他阅读古文,研究世界历史与探讨艺术作品,囊括了莎士比亚及歌德的作品,另外还钻研哲学类2。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让他从中在思想上获得了很多灵感,这些历史重要事情确立了贝多芬世界观的立场。他崇尚生而平等,热爱正义与自由,厌恶封建专制的强权。他的艺术著作品显著地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注意的渴求与希望,深化了他作品的思想涵义,让其小提琴协奏曲成为映射社会环境的不可缺少的形式。他将海顿研制的双管乐队编制加以发展,让演奏时的音效呈现非常显著的区别和启发思想的力量。贝多芬令艺术从教堂、上等阶层的沙龙及顶层活动中迈向了普罗百姓,将英雄与平民中水乳交融的关系写进了乐谱,让艺术由于蕴含了的思想和情绪而形象化和具体化。贝多芬是一名音乐界的巨人,他伟大表现在其专注于古典音乐的精髓,创造了浪漫艺术的第一个声音。浪漫主义艺术起源于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在1920年左右3。浪漫主义艺术最突出的特征为强调个人思想和情绪的表现,乐曲自由豪放,体裁可以自由施展。艺术家舒伯特和舒曼等基于古典乐派的特点上,在浪漫主义文化熏陶下谱写了大量充满着浪漫情怀与富有浓郁诗意的作品。贝多芬的年轻时创作的音乐有古典的,也有浪漫的,其音乐中最为感人的是其所尊敬的英雄、对自然及自我,在不同社会状态下的每个不被发现的角度一直实行的思想的表达和情绪的呐喊。(二)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背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 36岁时受维也纳剧院乐队队长的邀请而编写的,那年代是贝多芬的人生巅峰阶段,这首作品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4。与贝多芬众多气势磅礴的作品不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确显示出他细腻柔情的一面。 贝多芬早在 1790 年就萌生了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念头,当时贝多芬对瑟芬尼布伦斯维克产生了感情,并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夏天。由于贝多芬之前写过 9 首小提琴奏鸣曲和2 首浪漫曲因此在写这首协奏曲时技巧更加成熟。此曲婉转优美的旋律初次欣赏会让人联想起这段感情,认为是感情的写照,其实意义更深远,其不用来对恋人的表白倾诉,更像是梦中所要求的情侣与怜爱形象。那年此作品在维也纳剧院第一次演绎时,反馈意见十分让人感到惊讶,普遍评价道乐曲结构很无力,不断地反复着一些平淡的乐段引起疲倦。其实,贝多芬的创作拥有自己的风格,作品结构按照莫扎特的古典协奏曲原则,又吸收了法国学派的创作风格,再加上严谨磅礴的德奥传统,让那个时代的某些人们一时难以接受,时间滴答滴答地流失,听众的喜好和态度发生了改变,在一直诞生炫技乐曲的环境下,听众慢慢希望倾听到有内涵的作品,这首的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被重新认识与接受,逐渐奠定了在小提琴协奏曲界不可撼动的地位。二、 第一乐章分析首章采取不快不慢的快板形式,应用了D 大调和4/4 拍,采取了具备两个呈示部的曲式来创作。188小节为第一呈示部,89223 小节为第二呈示部,224364 小节为展开部,365510 小节为再现部,511535 小节为尾声。第一呈示部由乐队进行演奏5。118 小节为主部主题,第一小节由定音鼓单独敲击四个音开始,紧接着由单簧管和双簧管奏出,平静而又意味深长且带有田园风味。从18到42小节部分作为连接段,第26到29 节由pp到f 的显著区别使全连接段聆听起来激烈与热情,第28到38 节演奏再用全奏的方式表达,声音慢慢转强,第39 节起整首乐曲慢慢安静,从鼓声带起副部主题,即第43到76 小节,副部具有很好的歌唱性,优美而又宁静,自由而又平衡,一步一步慢慢变强。地77到88 节看作为结束段,力度从强转为弱,接下来独奏小提琴演绎将会出现。图. 1 第一乐章结构后面的呈示部出现了独奏小提琴和乐队的之间的共融,从第89 小节其,独奏小提琴采取 D 大调属七和弦分解八度,为了营造旋律的波浪起伏感,大部分旋律没有使用乐队伴奏,但更能显现出独奏小提琴华彩式的引入方式。演奏这八个八度音时,首先注意音准,左手要固定好八度框架,运弓的手臂注意要保持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全弓演奏,换弦要果断,装饰音要非常短,手腕保持住不动,大臂和琴弓形成一个整体,随着换弦的幅度摆动,旋律要美且连贯,左手带上揉弦6。图. 2 谱例193100 小节由三连音转换成十六分音符要注意节奏,不要拖拍子,每个音都要演奏清楚且一气呵成。101 小节第四拍弱起,运用上半弓很好的为主部主题(102117 小节)的旋律做铺垫,华丽的装饰让主题更加生动,演奏时音色要嘹亮而柔美,这就需要弓毛紧贴住琴弦,以最恰当的弓速和力度奏出小提琴最美的声音。从第118节到142 小节,起到连接部的作用,乐队负责开头,之后交给独奏声部,126 小节,独奏小提琴再次以八度形式进入,十六分音符演奏时节奏要准确且逐渐渐强的效果要表现出来,装饰音、变化音、回旋音、三连音都要注意音准以及右手手腕的运用,要做到灵活而不僵硬。143 小节旋律开始平静下来,转为 A 大调进入副部主题,独奏小提琴在演奏四句之后把主旋律交给乐队,自己则加入装饰变奏为乐队伴奏,在练习此段时,尤其要注意三连音的节奏,右手不要过于紧张,应保持同一速度的平稳运弓,换弓幅度要小,不要破坏旋律的走向,170 小节开始渐强,琴弓尽量拉的长一点,173 小节的回旋音可适当加重音并演奏清晰7。在段落的结尾处旋律的逐渐渐强塑造出了呈示部的高潮(174177 小节),要保持持续有力的十六分音符,178 小节副部主题结束。从178节到223 节是结束部,采用 A 大调,181 小节开始旋律由低到高要有层次感,第185 节的演奏风格要热情和活泼,使整个作品到达高潮,在 第217到223 小节的数个连续连音的变奏装饰中以一个高点结束第二部分8。庞大的展开部由乐队引出,60 小节的乐队间奏由连接部(224238 小节)、副部主题(239271 小节)和结束部(272283 小节)组成9。从第227 节开始,A大调与 a 小调轮番切换,副部的主旨采用 A 大调进行,到了第247 节转到 a 小调,而到了第262节切换到 F 大调,待到第267 小节切换到 C 大调。独奏小提琴采用 C 大调开头,284 小节开始在 D 大调下属七和弦的基础上奏出同开头一样的八度旋律。300 小节以一个#f 音(b 小调)引出主部主题,第305 节切换到 e 小调,到了第311节使用 G 大调,再到第315 节时切换到 g 小调,大小调的轮番转换让音色波澜起伏,再加上大段的三连音,是非常优美的的抒情乐段,演奏时不能太硬,也不能太强,要细腻、柔和、均匀,317328 小节升降记号偏多,要注意音准。331 小节起,旋律变得安静,重复的节奏型要注意演奏上的清晰度,342 小节的回旋音逐渐渐强且均匀,348 小节旋律又变得安静,直到 357小节,作曲家再次以琶音式的三连音形式,把听众从平静中拉扯出来,由弱到强,此段在演奏时可以不揉弦,一定要坚定有力。再现部回到 D 大调上,由乐队伴奏部分引入,独奏小提琴还是以八度开始,换弦的时候需要自然和连贯,采取中弓弹奏,和呈示部里的连接段对比,再现部中的连接部多了 14 小节。418451 小节为副部主题,426436 小节都是八度的三连音,444 小节的回旋音用全弓来演奏,446497 小节为三连音和十六分音符的转换,要演奏的流畅、清晰,大连弓的部分要注意琴弓的分配,每个音都要使用同样的力度和弓速,从而保持同样的音色。 随着乐队连接部(497510 小节)的结束,迎来了乐曲第一乐章的尾声,独奏小提琴完整的奏出了副部主题(511526 小节)并进行了发展,529533 小节把乐曲推向了高潮,在演奏时要把音符奏的清晰连贯,越来越强,最后在辉煌的 D 大调主和弦和一个平稳的 D音上结束,使整个乐章结束在崇高而辉煌的气氛中10。三、 第二乐章分析第二乐章,小广板,G 大调,4/4 拍,用变奏曲式写成。从第1到10 节是乐队演奏的部分,第11到20 节是变奏一,随后的第21到30 节是变奏二,3140 小节为变奏三,第40到45 小节作为连接部和第46到55 节是插部主旨,第56到64 小节作为变奏四,第65到70 小节作为连接部,第71到78 节同样是插部主旨,第79到83 节是连接部,8491 小节为尾声。 图. 3 第一主题谱例图. 4 第二主题谱例乐曲由弦乐以 pp 的力度演奏主题,平静而抒情。变奏一由圆号和单簧管映衬着独奏小提琴一起演奏,独奏小提琴在演奏时要把柔美安静的旋律表现出来且不失嘹亮的音色,琴弓紧紧贴住琴弦,巧妙运用上弓,每一个音都要用频率较慢的揉弦11。图. 5 谱例2变奏二由大管和独奏小提琴一起演奏,并加以装饰,此段演奏时最重要的是节奏。变奏三为乐队全奏,连接部由独奏小提琴演奏,在演奏十六分音符时,每个音的间隔需要一定的时间差,不需要十分连贯,体现出逐个音的颗粒性。随后开始一个崭新的部分,好像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旋律流畅,用全弓演奏,饱满有力,换弓轻柔无痕迹。变奏四在演奏时要注意 5864 小节的切分音。65 小节开始的连接部,仍然是自如的连弓,注意音准和换弦时右手臂幅度不要太大。7178 小节第二主题再现并进行了拓展,加入颤音和回旋音,与第一遍演奏时不同的是,要有色彩变化,力度要更强,在若干快的音其后到达尾声,第84到88 节慢慢衰弱,86 小节四组音完全相同却要演奏出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8788 小节注意音准,使用上半弓极弱且平稳的演奏12。四、 第三乐章分析最后一个乐章采取的是回旋曲式结构。此章的结构为A-B-A-C-A-B1-A1-D-A,包括一个基本主题和三个插部。图. 6 主题此为十分欢快的乐章,首个主题是小提琴的G弦上第一把位。此处开头D音为第六拍,采取上和中弓演绎,弓可压住弦,旋律轻快,第一指从A到D音不是很容易,要求音准和速度。其后小结再由D音到A音,需要留意音准。第4小节中的颤音D,采用高速回旋音,到达利索的效果。然后后面三节(5-7)是1-3小节的重现。第8小节的音B找准。第9小节的A音滑到第五把位的E音, F音要演奏出回旋音。第10小节从第六拍小提琴开始演奏,接着第11小节的A音采取二指泛音,A音为两拍子,演奏到此处弓子音色要合适,第10到第18小节和第一把位相像。接着,整个乐队再现主题13。第45到92 小节是副部,采取A大调,弹奏要做到气势的效果,节奏高速但不凌乱,第59到67 小节采取乐队与独奏小提琴互动的形式表达,使听众听到色彩的转换,双音的音准十分关键,从68 小节其高速的弹奏十六分音符,切换弓留意,控制幅度,切忌过大,保证逐个音都明晰不拖泥带水,记得强弱记号之间的区别,第92 小节延长音记号突出,切换到D大调,为后面的主题反复作下铺垫。图. 7 第一插部(60-92小节)接着,独奏小提琴再次采取小调色彩表达十分温柔,温馨而动人的主旨。 第122小节到135小节要求达到十分抒情和优美的一个乐段,此处应用全弓,其与先前第一、第二主题在色彩方面构成一个了明显的却别,可以看出贝多芬追忆一生中甜美的爱情。第136到141小节,独奏小提琴转变为装饰性。起起伏伏的、不断改变和变幻莫测的节奏,好比情感的波澜,幸福而又舒服。第142到150小节是中间部分尤其动听的一部分,采取装饰性回旋音渲染氛围,143小节由F音到第五把位的D音要求音准准确,其后回旋音切忌拖沓。此部分的连弓需要演奏得丰满和热烈。图. 8 第二插部(122-173小节)第151到157小节,采用大管表现此主题,小提琴演奏出快速的音乐为作为副乐。此为12个音构成的大连弓,此处变化音十分繁多,音准把握上难度较大,需要留意。 第158到161小节,该部分慢慢变弱,到达接下来的一个小部分。第162到167小节,此部分既高速和频繁的大连弓。拉奏的要求是连贯和清楚。 第168到173小节采取八度快速的连弓,特别要注意音准,另外就是手腕不拖沓自然地换弦。接下来6小节是作为过渡部分,174小节的作用是再现部,是第一、第二主题的再次出现。第218到279小节,此长乐段的演绎实质上是第45小节到92小节第一插段B主题采用低八度的复现。然后,于280小节采用独奏小提琴作为一次“华彩乐段”。此处的演奏需要高水平的双音技术,色彩斑斓,其又一次彰显了独奏者出色的小提琴功底,同时将整首乐曲推向另一个崭新的情绪巅峰。跟随者的是第280到291小节,乐队开始演奏,小提琴的左手演绎的是颤音,要求手指放松,颤音的密度要较大。再接下来是独奏小提琴开始,此处重现第一主题的变奏A 1,由于采取了转调形式,因此必须要把握好音准。高速变化音金穗其后,手腕换弦的节奏要自然和快速,听众聆听起来觉得舒服和没有故意修饰的痕迹。然后是乐队接奏,第316到322小节是高把位主题的变奏,此处的声音的十分快速、自然,弓子的力度稍微较小。第323到328小节,此处为第五把位的高音区,弓子要靠近琴马,切忌噪音的发生,连弓要平稳,音乐慢慢变强。第343到349小节中,整个氛围已经爬升到了整个作品的情绪巅峰。采取ff来演绎,最好采取大弓子来演绎,右手十指加大力度。此处伴奏部分为切分音,小提琴出现时的节奏与音准均要把握好。在前面几个小接的铺垫下,小提琴于第356小节处采取pp的音量出现,第一主题采取变奏方式又一次演奏三小节,最终氛围在十分快活、热烈的情绪中终止了演奏。第三乐章的音乐中从头到尾瞒着幸福和欢喜的氛围,这是一曲温和、优美、倾情和浪漫的恋爱诗集。五、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价值与影响小提琴爱好者一般熟知的以下四首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和贝多芬的D大调还有门德尔松创作的e小调。普遍认为最佳的协奏曲属于贝多芬先生所创作的。贝多芬的作品为何有这么广泛的受欢迎程度,依靠的不是贝多芬的资历,而是其创作作品时的态度与精神。他在创作时一丝不苟,每一个乐句和配器的应用是否恰当都心思熟虑,因此与其同年代的艺术家比较,其他生前获得发表的是相对较少的,尽管比一般的作曲家多14。贝多芬的老师海顿先生,在交响曲方面创作高达104首,而贝多芬的小提琴创作仅有一首。基于这个原因,贝多芬的部分乐曲被认为是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乐曲形式和主题具有当时代其他人难以触及的深度。贝多芬创作此首乐曲时,根据其传记正在与爱人堕入爱河。因此次小协曲不但融入了惯有的坚毅特征外,还有让首次聆听的听众能切身体会到音乐里带有的柔和的气息。音乐里有个常识,就是旋律或许会淹没思想的深度,然而贝多芬却能每次达到了旋律和主题的完美柔合与统一,此优点无论在哪个年代,贝多芬所完成的都可堪称为出自大师之手。因此评价此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旋律与思想上的水乳交融都可谓是经典中经典。 这部作品在 19 世纪把小提琴这件乐器推上了历史的顶峰,加上这部作品创作于贝多芬创作生涯成熟的中期,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也是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所以在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中也折射出了作曲家丰富细腻的情感、大调明亮色彩的转换运用,如歌般旋律的进行,音乐中四处都洋溢着无比欢乐的情绪,这都为听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田园诗歌般的美的享受。贝多芬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精心安排了三个乐章的内容,每个乐章之间的乐思都环环相扣,结构十分完整,这首乐曲渲染的氛围不止给听众送去希冀,更让听众的灵魂到达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乐曲中所勾勒的那优美的情景和心旷神怡的田园风景曼妙地出现在听众的眼前了,让听众有如身临其境。作品旋律中那浓郁的欢快和幸福完美地将这首暖人的爱情诗篇主动地呈现在听众眼前。此小提琴协奏曲为后面同类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是贝多芬繁多乐曲中受欢迎程度最广的一件艺术。贝多芬这三个将永远地刻在艺术史的扉页,任时间的一分一秒过去,不仅不会被后世忘记,反而像陈年老酒一样,越久越浓香。11参考文献1沈婷.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华彩段版本整理及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2谢婷婷.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