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 前言 各类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士的一项基本功 检验标本采集的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检验标本数据的准确性 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 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 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 80 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 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 不规范的采集 储存和运送标本 是导致标本检验结果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干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甚至可造成错诊和误诊 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又浪费了卫生资源 为了减少分析前误差 必须保证送检的标本符合分析要求 为此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确保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 避免和减少不合格标本的数量 标本的定义 是指采取患者少许的血液 排泄物 粪 尿 分泌物 痰 鼻分泌物 呕吐物 体液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和脱落细胞 食道 阴道 等样品经过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 作为判断患者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 标本采集的意义 1 协助明确疾病诊断2 推测病程进展3 制定治疗措施4 观察病情 标本的采集原则 1 按照医嘱采集标本 按医嘱执行 如有疑问 护士及时核准 核实后才可执行 2 采集前做好充分准备 采集前应明确检验项目 检验目的 选择采集的方法 采集标本量及注意事项 解释 备好物品 选择适当容器 贴好标签 护士自身准备 3 严格执行查对制 采集前 采集完毕和送检前应再次查对 4 掌握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 1 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2 保证采集标本及时且量准确3 细菌培养标本应放入无菌容器 采集时严格无菌技术 并于应用抗生素前采集 5 及时送检 避免污染或变质 一般原则 一 采集标本前了解检验项目 目的根据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容器 贴上标明患者姓名 性别 床号 检验目的及送检日期的标签 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患者的病情 向患者解释采集的目的 方法 要求 以消除顾虑 取得信任与配合 二 采集标本时严格核对 检查标本容器 容器有无破损 是否符合检验目的的要求 采集方法 采集量 采集时间准确 符合检验要求 操作规范 避免污染无菌标本 三 采集标本后标本应尽快送检 不应放置过久 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特殊标本须注明采集时间 及时查收检验报告单 整理入病历 如有异常结果 尽快通知医生 采集标本要选择最具代表性 由于患者标本采集不当 常导致阳性率降低 因此标本的采集应具有代表性 比如大便标本应采取新鲜标本 且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 如含有黏液 脓 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取3 5g送检 应避免混有尿液 消毒剂及污水等杂物 如痰液也要求新鲜 一般检查以清晨第1口痰作标本最适宜 做细胞学检查则以上午9 00 10 00留痰为好 骨髓穿刺 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渗入 还应避免凝固 血标本采集时患者应采取坐位或仰卧位 还应防止压脉带时间过长等 掌握内容 一 血液标本采集二 尿液标本采集三 粪便标本采集四 痰液标本采集五 咽拭子标本采集 一 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检查是判断体内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项目 分类 全血标本用于血沉 血常规和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 如肌酐 尿素氮 尿酸 血糖等 血清标本全血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 用于生物化学 免疫学检测等 如血清酶 脂类 电解质 肝功能 血培养标本用于查找血液中的病原菌 常用采血容器 一 真空管1 普通血清管 生化管 红色头盖采血管内不含添加剂 用于常规血清生化 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采血量为3 5ml 采血后静置 2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抗凝管紫色头盖内含乙二胺四乙酸盐防止血液标本凝固 用于血常规 糖化血红蛋白 血氨 外周血象 网织红细胞 交叉配血等 采血量为采样量0 5 1ml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 8次 3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浅蓝头盖 枸橼酸钠主要通过与血样中钙离子螯合而起抗凝作用 适用于凝血实验 凝血功能 采血量为1 8ml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 8次 4 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黑色头盖内含血沉试验要求的构橼酸钠 适用血沉检查 采血量2 0ml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 8次 5 肝素抗凝管抗凝剂 肝素锂 肝素钠 采血量5mL采血后立即颠倒180度摇匀5 8次 5 血培养瓶1 需氧血培养瓶2 厌氧血培养瓶 儿童培养瓶 采血量为5 10ml轻轻上下颠倒混匀防止血液凝固 采血量为2 5ml轻轻上下颠倒混匀防止血液凝固 血培养的相关知识一 血培养指征患者出现寒战 体温超过38 或低体温 怀疑血流感染时 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 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 医院内肺炎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h 感染性心内膜炎 骨髓炎 有严重基础疾病 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 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二 采血时机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 应立即采血做培养 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 以寒战 发热时采集为宜 三 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 最好在2h内 如果不能及时送检 宜置于室温环境 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放入培养箱前 不应暂存于冰箱内 采血前患者准备 1 一般要求 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 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 静脉血标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 采血时间以上午7 10时较为适宜 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 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 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 一般以清晨空腹抽血为宜 急症项目除外 3 输液的影响 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 规定输液时 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臂取血 4 生活方式的影响 烟 酒 咖啡及高脂 高糖饮食 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 需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 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5 葡萄糖耐量测定 试验前三天正常饮食 试验当日清晨空腹抽血3ml 将75克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中嘱病人一次服下 立即记录时间 然后分别在服糖后60 120 180分钟 各抽血3ml 注名管号 立即送检 分别测定血糖 急诊采血可不受时间限制 急诊检验采血不受时间的限制 但在检验单上应注明采血时间和急诊字样 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其特殊性综合分析检验报告 受饮食影响较少的检验项目 如某些抗原 抗体的检测 某些酶类 尿素 肌酐 胆固醇测定等 也不受时间限制 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注射器采血法和真空管采血器采血法 动脉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 毛细血管采血法用于血常规 由检验人员执行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 1 真空管准备 1 核对医嘱 执行本 检验单 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真空管 检查真空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签 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2 操作前准备 1 操作者着装整洁 洗手 載口罩 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 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3 评估 1 查对床号 姓名 2 患者病情 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 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有无水肿 结节 疤痕 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 沟通 理解及合作能力 需求等 4 告知 1 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 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3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 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5 采血 1 核对床号 姓名 检验单检验项目 采血量 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 穿刺点 上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 嘱患者握拳 3 載手套 穿刺 固定头皮针 接采血真空试管 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 反折针头 拔 换采血管 松止血带 松拳 迅速拔出头皮针 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 2min 脱手套 6 同时抽取多个标本时采血顺序 血培养 厌氧优先 枸橼酸钠凝血试验管 蓝色帽 血清管 红色帽 肝素抗凝管 绿色帽 EDTA抗凝管 紫色帽 枸橼酸钠血沉试验管 黑色帽 6 整理送检 1 再次认真查对 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 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真空采血器的优点 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颜色来标记采血管的用途 易辨认 避免采血时添加剂使用错误 2 有效地避免了医务人员在采集中接触血样 同时减少开盖时血样外溅及附着于试管外缘 防止院内感染 3 强化的玻璃管壳耐受3次以上2米高度的自由落体运动 有效防止采集 运输 试验过程中标本泄漏污染环境 4 预置添加剂 省略采血前繁杂的准备工作 同时保证检验结果更准确 5 预留真空度自动抽取标本 6 采用双向采血针 一次静脉穿刺可采集多管血样 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7 干净安全 简单快捷 准确可靠 经济有效 注射器采血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 注意事项 1 采血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 明确标本要求 2 选择部位 静脉血一般选用肘静脉 也可选用颈静脉或股静脉 采血处应避免有皮肤红肿 溃疡等现象 3 禁止在输液侧肢体采血或在输液后立即于该侧采血 4 实行一人 一针 一管 一带 一垫 防止交叉感染 5 若需空腹采血 应提前告知病人禁食 特殊类采血应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6 血管压迫时间 压脉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 以免淤血和浓缩 尤其在采集作血小板分析的标本时更应注意 血管压迫时间稍长或拍打血管即可致血小板检查结果的明显异常 7 抽血完毕后 必须先松开止血带 伸开拳再拔出针头 8 及时送检 送检途中禁忌过分震荡 二 尿液标本采集 12或24小时标本常用防腐剂的作用及用法 一次性尿杯 无菌容器 清洁带盖的广口容器 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女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会阴部分泌物过多时 应先清洁再冲洗 再收集 做早孕检查试验应留晨尿 留取尿培养标本时 无菌操作 留取12h或24h尿标本 集尿瓶应放在阴凉处 根据检验要求加防腐剂 三 粪便标本采集 意义 目的 1 了解消化道炎症 梗阻 出血 寄生虫感染等 2 了解消化道状况 粗略判断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3 粪便隐血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查试验 4 检查粪便中有无细菌感染 防止肠道感染 便盒 大便培养瓶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要点 1 常规标本排便于清洁便盆内 用竹签取异常粪便5g 蚕豆大小 放入蜡纸盒内 腹泻者取粘液部分 水样便取15 30ml放入容器内 2 隐血标本按潜血试验饮食要求病人采集方法同常规标本 3 寄生虫及虫卵标本排便于清洁便盆内 寄生虫卵检查 不同部位取带血及粘液粪便5 10g 服驱虫剂后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 取全部粪便 查阿米巴原虫 采集前将容器用热水加温 便后同容器即送检 查蛲虫 晚间睡觉或清晨未起前 将透明胶带粘贴在肛周 取下胶带 粘贴在玻璃片上或将胶带对合 4 培养标本排便于消毒便器内 用无菌长棉签或竹签取带脓血或粘液粪便2 5g 放入无菌培养管或蜡纸盒中 病人无便意时 用长棉签蘸无菌等渗盐水 插入肛门6 7cm 沿一方向边旋转边退出棉签 放入无菌培养管中 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采集培养标本 如患者无便意时 用长无菌棉签蘸0 9 氯化钠溶液 由肛门插入6 7cm 顺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后退出 将棉签置于培养瓶内 盖紧瓶塞 2 采集隐血标本时 嘱患者检查前三天禁食肉类 动物肝 血和含铁丰富的药物 食物 绿叶蔬菜 三天后收集标本 以免造成假阳性 3 采集寄生虫标本时 如患者服用过驱虫药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 应该留取全部粪便 4 检查阿米巴原虫 在采集标本前几天 不应给患者服用钡剂 油质或含金属的泻剂 以免金属制剂影响阿米巴原虫卵或胞囊的显露 5 患者腹泻时的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检 四 痰液标本采集 1 采集目的一般可用于普通培养 分枝杆菌 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 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2 一般原则1 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 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 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 连续2 3天 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送检 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 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痰液标本种类 无菌痰盒 普通痰盒 500ml的广口玻璃瓶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根据检验的项目留取不同标本 1 常规痰标本 嘱其晨起用清水漱口清洁口腔 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盛于痰盒或痰杯内 为人工辅助呼吸者吸痰时 戴无菌手套 痰液收集器分别连于吸引器与吸痰管 按吸痰法吸入2 5ml痰液于痰液收集器内 2 24小时痰标本 嘱患者将24小时 晨7时至次晨7时 的痰液全部留于清洁广口瓶内 3 培养标本 嘱患者清晨起床后先用朵贝儿溶液漱口 再用清水漱口 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培养瓶或盒内 昏迷患者用按无菌吸痰法吸取痰液 整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元和用物 注意事项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最好在清晨采集痰标本 多数患者在清晨痰较多 且含菌量也多 即使对痰量少的患者 也以清晨最为容易 对于细菌性肺炎 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 连续2 3天 不建议24小时内多次采集 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 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法 1 目的 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做细菌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