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推拿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美容推拿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美容推拿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美容推拿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美容推拿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部常见损容性疾病诊治 一 黧黑斑 1 概述 黧黑斑是发生于面部的浅褐色或深褐色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2 中医病因病机 一 肝郁气滞 二 脾虚湿蕴 三 肾阴不足 四 冲任失调 3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4 现代医学诊疗路径 5 临床表现 一 好发于中青年已婚妇女 二 好发于颜面部 尤以颧部 前额 上唇部最为明显 三 皮损为淡褐色 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 呈对称分布 大小不定 表面光滑 无炎症及鳞屑 可散发 亦可融合成片 四 色素斑可随季节 日晒 情绪及内分泌变化等因素而有变化 但往往经久不退 部分病人情绪好转及妊娠后可缓慢消退 6 7 中医辩证 一 肝郁气滞 面部黄褐色斑片多呈栗皮色 地图样 不均匀 伴月经不调 经前斑色加深 乳房胀痛 烦躁易怒 或伴有胸胁闷胀 舌质红有瘀斑 舌苔薄黄 脉弦滑 二 脾虚湿蕴 面色萎黄 面部淡褐色斑片 斑色隐隐 边界不清 伴神疲乏力 饮食不佳 脘腹胀闷 或带下清稀 舌淡苔腻 脉滑 三 肾阴不足 面色晦暗 颞颧部深褐或黑褐色斑片 边界尚清 伴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 失眠多梦 月经紊乱 五心烦热 舌质红 少苔 脉沉细 四 冲任失调型 两颧部黑褐色斑片 对称分布 伴月经紊乱 痛经血块 经前乳房胀痛 腰膝酸软 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 苔薄 脉细 8 损美评价 健康的皮肤以红润 光泽 富有弹性 颜色均匀一致为美 而黧黑斑却在面部出现色素沉着性斑片 严重影响容貌美 黧黑斑治疗应在内治的同时辅以防晒和适度的脱色等外治方法 才有望获得根治 彻底恢复皮肤的色泽美 9 鉴别诊断 一 雀斑 色素斑点较小 分布散在互不融合 青少年多见 有家族史 二 瑞尔氏黑变病 好发于前额 颧部 颈及耳后 也可发于全面部 呈灰褐 深褐或蓝灰色损害 有时呈网状 境界不清 色素斑上常有粉尘状细小鳞屑 可伴皮肤轻度发红及瘙痒 10 推拿治疗 一 治疗原则 疏肝 活血 调经是治疗黧黑斑的大法 二 基本治法1 头面部操作 1 取穴及部位 风池 印堂 太阳 迎香等 2 主要手法 一指禅推法 抹法 揉法 推法 拿法 3 操作方法 拿风池3 5遍 从印堂到太阳抹3 5遍 指揉太阳 迎香各1分钟 一指禅推面部3遍 大鱼际揉斑块局部1分钟 11 2 胸背部操作 1 取穴及部位 肺俞 脾俞 肾俞 督脉 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 2 主要手法 揉法 捏脊法 3 操作方法 指揉肺俞 脾俞 肾俞各1分钟 捏督脉及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各5遍 3 四肢部操作 1 取穴及部位 曲池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2 主要手法 按揉法 3 操作方法 按揉三阴交 血海 曲池 合谷各1分钟 12 三 辨证加减1 肝郁气滞型 1 指揉太冲1分钟 掌揉肝俞 胆俞各1分钟 2 掌擦两侧胁肋部 以达温热感为度 2 脾虚湿蕴型 1 按揉关元 气海 阴陵泉 足三里 每穴1分钟 在三阴交穴治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2 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背部脾俞 胃俞 命门穴 以透热为度 13 3 肾阴不足型 1 以轻揉手法按揉两侧肾俞 太溪1分钟 2 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背部肾俞 命门穴 以透热为度 4 冲任失调型 1 按揉太冲 气海 肾俞 三阴交各1分钟 2 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腰骶部 以透热为度 14 针法 主穴 肝俞 肾俞 风池 阿是穴 辅穴 迎香 太阳 曲池 血海 配穴 肝郁气滞加太冲 支沟 脾虚加足三里 肾虚加关元 气海 命门 以上穴除脾虚肾虚配穴用补法 其余均用泻法 每日1次 留针2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 症状好转后 改为隔日1次 2 刺络拔罐 以大椎穴为三角形顶点 以两肺俞穴为三角形两个底角 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为刺络拔罐区 用梅花针在三角区内扣刺 每次选1 2个扣刺点 每个扣刺点上形成15个左右小出血点 扣刺后用2号玻璃罐 采用闪火法于扣刺点上拔罐 每个罐内出血量一般掌握在1毫升以内 隔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 3 中药面膜 用复方当归糊或七白祛斑面膜外敷 每周两次 八次为一疗程 其他疗法 15 预防调摄 避免日晒 外出打伞或涂抹防晒霜 积极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 不滥用化妆品 尤其是劣质化妆品 面部疾患不随意使用激素类软膏 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C A E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 注意劳逸结合 心情舒畅 避免疲劳忧虑 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16 二 酒渣鼻 概述 酒渣鼻是常发生于面部中央 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点的慢性皮肤病 其特点是 颜面部中央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 伴丘疹 脓疱 鼻赘 多发生于中年人 尤以女性多见 西医也称酒渣鼻 17 18 中医病因病机 1 肺经积热 时值中年 肺经阳气偏盛 郁而化热 血热入肺 鼻渐红而致 2 脾胃积热 素有脾胃积热 复因嗜酒 过食辛辣 生热化火 火热循经熏蒸致鼻 而使鼻部潮红 络脉充盈 3 寒凝血瘀 风寒客于皮肤 血瘀凝结 鼻部先红后紫 久则变为黯红 西医认为 本病的发生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 由于某因素的影响 皮肤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本病具有家族遗传素质 19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20 现代医学诊疗路径 21 临床表现 分型红斑型 颜面中部特别是鼻尖部出现红斑 开始为暂时性 时起时消 寒冷 饮酒 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精神兴奋时红斑更为明显 以后红斑持久不退 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呈细丝状 分布如树枝 丘疹脓疱型 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痤疮样丘疹或小脓疱 但无明显的黑头粉刺形成 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 病程迁延数年不愈 极少数最终发展成鼻赘 5 鼻赘型 病程较久 鼻部结缔组织增生 皮脂腺增大 致鼻尖部肥大 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 称为鼻赘 且皮肤增厚 表面凹凸不平 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 22 好发于中年男女 好发于以鼻部为主的面中部 轻微瘙痒或无自觉症状 23 中医辨证 1 肺经积热 鼻尖或两翼红斑 压之褪色 常嗜酒 口干 便秘 舌红 苔薄黄 脉弦滑 2 脾胃积热 在红斑上出现痤疮样丘疹 脓疱 毛细血管扩张明显 局部灼热 伴口干 便秘 舌红 苔黄 脉数 3 寒凝血瘀 鼻部组织增生 呈结节状 毛孔扩大 舌略红 脉沉缓 24 损美评价 皮肤的色泽和光滑度是影响美容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酒渣鼻的红斑 毛细血管扩张影响了面部正常的肤色 丘疹 脓疱 结节破坏皮肤的平滑之美和柔软弹性之美 皮脂腺增大 鼻尖部肥厚增大 鼻赘红紫形成严重破坏了皮肤的色泽和光滑 损毁了容颜 25 鉴别诊断 1 粉刺 多发于青春期男女 常见于颜面 上胸 背部 鼻部常不侵犯 皮损为散在性红色丘疹 可伴有黑头粉刺 2 白屑风 分布部位较为广泛 不只局限于面部 有油腻性鳞屑 不发生毛细血管扩张 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26 推拿治疗 治疗原则 清泄肺胃 理气活血为治疗酒渣鼻的大法 早期及时治疗 皮疹可以消退 鼻赘型者 可采用手术治疗 肺经积热 治拟宣肺清热 脾胃积热 治拟清利脾胃湿热 寒凝血瘀 治拟祛寒通络活血 27 2 基本治法 1 头面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 太阳 迎香 鼻环 素髎 鼻部 主要手法 抹法 揉法 推法 操作方法 从鼻根部沿鼻背两侧经鼻翼推抹至迎香穴重复10遍 指揉太阳 迎香 鼻环 素髎穴各1分钟 用中指及无名指圆环形按揉鼻部1分钟 2 腹背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 大椎 风门 肺俞 脾俞 督脉 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 主要手法 揉法 捏脊法 操作方法 指揉风门 肺俞 脾俞各1分钟 捏督脉及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各5遍 28 3 四肢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 合谷 曲池 太渊 丰隆 主要手法 按揉法 操作方法 按揉合谷 曲池 太渊 丰隆各1分钟 3 辨证加减 肺经积热型 指揉尺泽 上巨虚各1分钟 掌揉隔俞 大肠俞各1分钟 脾胃积热型 按揉中脘 建里 支沟各1分钟 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背部脾俞 胃俞 大肠俞 以透热为度 寒凝血瘀型 按揉两侧肝俞 阳陵泉各1分钟 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背部肾俞 命门穴 以透热为度 29 其他疗法 针灸法 取印堂 迎香 地仓 承浆 颧髎 配禾髎 大迎 合谷 曲池 取坐位 轻度捻转 留针20 30分钟 每天1次 梅花针法 患处可用梅花针轻叩 每日1次 赘形成者 可先用三棱针刺破放血 颠倒散外敷 一周二次 30 预防调摄 避免过冷 过热 不洁物等刺激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精神紧张 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和肥甘厚腻之品 少饮浓茶 多食清淡食物及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31 三 粉刺 概述粉刺是发生于颜面 胸 背等处的毛囊 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其特点是颜面及胸背部散在针尖或米粒大小的丘疹 黑头 能挤出粉渣样物 重者可出现脓疱 囊肿 结节 瘢痕等损害 多见于青年男女 本病俗称 青春痘 暗疮 等 西医称为痤疮 32 33 中医病因病机 1 肺经风热 素体肺热 加之感受风热之邪 两热相博 熏蒸肌肤而生 2 脾胃湿热 偏嗜辛辣油腻肥甘之品 中焦湿热内生 循经上壅于颜面胸背而成 3 冲任失调 素体肾阴亏虚 相火过旺 加之七情所伤致冲任失调 肌肤失养所致 4 痰瘀互结 病程较久 气滞血瘀 加之肺胃积热生痰 痰瘀互结于面 西医认为痤疮的病因主要与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旺盛 皮脂大量分泌有关 34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35 现代医学诊疗路径 36 临床表现 1 多见于青春发育期的男女青年 部分女性患者皮疹可在月经前后加重 2 好发于颜面 尤其是面颊 前额 颏部 亦可见胸背等处 3 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 可挤出淡黄色脂栓 因感染而出现红色小丘疹 小脓疱 愈后可留色素沉着或凹陷性瘢痕 严重者可见紫红色结节 脓肿 囊肿 瘢痕 常伴面部皮脂溢出 毛孔扩大 4 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 炎症明显时局部自感疼痛 病程长短不一 青春期后可逐渐痊愈 37 38 中医辨证 1 肺经风热 面部潮红伴丘疹 或有脓疱 偶有痒痛 口渴喜饮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滑 2 脾胃湿热 颜面 胸 背部皮肤油腻 皮疹红肿疼痛 或有脓疱 伴口有异味 晨起口苦 便秘溲黄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3 冲任失调 皮疹的发生与月经关系密切 经前明显 经后减轻或消失 周而复始 月经紊乱 量少 经前乳胀 舌红苔薄 脉细 4 痰瘀互结 皮疹反复 以脓肿 囊肿 结节 瘢痕为主 经久难愈 伴纳呆腹胀 舌质暗红 苔黄腻 脉弦滑 39 损美评价 粉刺是青年美容的大敌 炎性粉刺使皮肤颜色改变 呈不均匀的鲜红或暗红 黑头粉刺使面部布满黑色小点 过多的皮脂分泌使面部皮肤显得污秽不洁 丘疹 脓疱 囊肿 结节破坏皮肤的平滑之美并可留下永久性瘢痕 40 鉴别诊断 1 酒渣鼻 多见于壮年 常发生于鼻部 皮疹以潮红丘疹 毛细血管扩张 鼻赘为主 2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多见于成年人 损害为粟粒大小紫红色结节 表面光滑 对称分布于颊部 眼睑 鼻唇沟等处 以玻片压之可呈苹果酱色 41 推拿治疗 治疗原则 宣肺 清热 散结是治疗粉刺的大法 肺经风热 治拟宣肺疏风清热 脾胃湿热 治拟清热化湿通腑 冲任失调 治拟调摄冲任 痰瘀互结 治拟消痰散结 活血化瘀 42 2 基本治法 头面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 风池 攒竹 太阳 迎香 颊车 面部 主要手法 一指禅推法 抹法 揉法 推法 拿法 操作方法 拿风池3 5遍 从攒竹到太阳抹3 5遍 指揉攒竹 太阳 迎香 颊车各1分钟 大鱼际揉面颊3 5遍 43 胸背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 风门 肺俞 胃俞 脾俞 肾俞 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 主要手法 揉法 捏脊法 操作方法 指揉风门 肺俞 胃俞 脾俞 肾俞各1分钟 捏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各5遍 四肢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 合谷 曲池 足三里 丰隆 三阴交 主要手法 按揉法 操作方法 按揉合谷 曲池 足三里 丰隆 三阴交各1分钟 44 3 辨证加减 肺经风热型 指揉尺泽1分钟 掌揉隔俞 大肠俞各1分钟 掌直擦背部两侧夹脊穴至温热为度 脾胃湿热型 指压中脘 天枢各1分钟 指揉阴陵泉 上巨虚各分钟 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背部脾俞 胃俞 以透热为度 冲任失调型 按揉气海 关元 三阴交 肾俞各1分钟 直擦背部督脉 横擦腰骶部 以透热为度 痰瘀互结型 按揉血海 丰隆各1分钟 直擦背部两侧膀胱经 横擦背部脾俞 肝俞 以透热为度 45 其他疗法 1 针法 主穴 大椎 合谷 四白 太阳 下关 颊车 配穴 肺经风热加曲池 肺俞 脾胃湿热加大肠俞 足三里 丰隆 冲任失调加膈俞 三阴交 痰瘀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