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障碍 第一节心理障碍的概述 一 心理障碍的概念 心理障碍 mentaldisorder 与心理健康一样 是一种状态 对于心理健康来说 表现为心理功能的一致性 协调性 稳定性 和谐性 对于心理障恰恰相反 表现为不协调 不稳定 扭曲甚至分裂 心理障碍 是指个体的心理偏离了常规标准或准则 并伴有个体痛苦体验或心理损害 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的心理异常状态 社会适应标准 统计学标准 二 心理障碍的判定 自知力标准 经验标准 医学标准 三大原则 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所处情境对其所提出的要求 现实性 个体自身的心理活动是否完整协调统一 个体的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 医学标准 医学标准 又称症状和病因学标准 这一诊断标准认为 异常的心理现象或行为都能找到其病理生理改变的依据 像躯体疾病一样 可以运用医学检查 诊断的手段及标准判断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 二 统计学标准 这一标准源于对普通人群的心理测量 对一般人群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 其结果常常呈现出正态分布 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 远离均值 处于两端的人则被认为是心理异常 三 经验标准 经验标准 是指以自身的认识和经验为依据 或者以一般人的心理状态为标准 去判断他人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并作出被观察者心理正常与否的判断 四 社会适应标准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具有社会属性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是符合社会准则的 能按照社会的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与否就可以以社会准则作为标准去衡量 五 自知力标准 自知力标准又称内省经验标准 是指通过患者自己的主观体验为依据 去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障碍 一般来讲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着自己的判断系统 总的来说 以上每一种判定标准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但同时也都存在一定的特性 几乎都不能单独地完全解决判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问题 因此 各种标准应相互补充 通过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最终判断是否存在心理障碍 社会文化理论 整合理论 二 心理障碍的理论模型 心理学 生物学 超自然理论 一 生物学模型 心理障碍的生物学模型是运用生理学或生物学的因素 去解释各种心理活动或行为的异常 希波克拉底 精神疾病都来源于躯体因素或大脑损伤躯体疾病 遗传因素及神经生理生化改变 二 心理学模型 1 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认为 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冲突是导致心理障碍产生的直接原因 个体的异常心理活动和行为仅仅是长期不能解决的潜意识冲突的外在表现 一 潜意识理论 二 人格结构理论 三 性心理发展理论 四 防御机制理论 五 心理病理学理论 unconscious preconscious conscious 深层无意识 动力无意识 被压抑的无意识 2 认知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们认为 所有的行为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 学习 过程固定下来的 包括异常的行为 并且这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予以 否定 从而使这种行为得以消除或改变 该模型对人的行为异常现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释 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而不仅仅是依据推论 但是 在强调可观察到行为的同时 该模型忽略了个体思维 情感 动机等内在心理活动对异常心理和行为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对行为理论模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并由此产生了认知 行为主义理论模型 该模型在遵循行为模型观点的同时 将关注的重点转到了个体行为内在的认知过程 根据该理论模型 个体的内在认知特点及其对环境 对自身行为的认知评价误差才是引起异常行为的原因所在 当个体由于自身错误的认知模式 对外界事物作出不现实的估计或评价 从而出现不恰当的反应 当这种反应超过一定的限度 便以心理障碍的形式出现 3 人本主义以马斯洛 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特别强调人的价值主义 认为发挥潜能的自我实现是个体的最高动机 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 个体能够发挥潜力自我实现 而心理障碍究其根源 不过是自我实现的潜能遭到压抑 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 一个人如果遭遇虐待或重大生活事件时 自我就会发生创伤或裂痕 内在的潜能不能释放出来 自我实现受阻 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心理失衡 进而出现心理障碍 三 社会 文化理论模型 社会 文化理论模型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在心理障碍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个体是在各种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影响下 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 并以相对恒定的形式保留下来 当个体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 而个体所形成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不能作出适应性改变 或者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变化过于迅速 频繁或过于强烈 超出个体所能适应的范围 这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情况 并会导致个体出现心理异常 进而形成心理障碍 四 整合理论模型 20世纪上半叶 美国精神病学领袖梅耶 A Meger 提出了多重因素影响心理病理的观点 生物 心理 社会等因素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同样重要 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可能是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不可分割 第二节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一 心理障碍分类理论 现象学分类病因症状学分类 认识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识障碍 ICD 10DSM lVCCMD 3 二 心理障碍诊断 诊断步骤诊断标准多轴诊断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轴 轴 轴 轴 轴 内涵标准排除标准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多因素的交互作用 第三节心理障碍的成因 第四节临床常见心理障碍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概念 又称为情感障碍 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二 成因 1 遗传因素 2 神经生化改变 3 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4 心理社会因素 三 类型 1 抑郁发作 2 躁狂发作 3 其他类型 四 治疗 药物 心理治疗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概念 是一种根深蒂固的 持久的 广泛的内在体验和行为 导致了患者痛苦或社会功能的明显损坏 二 成因 1 遗传学 2 神经病理学 3 儿童期发育 4 精神动力学理论 5 认知行为理论 三 类型 类别性分类 四 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动力学治疗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概念 以两性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 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 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二 成因 1 生物学因素 2 心理社会因素 3 整合模式 三 临床分类及表现 1 性身份障碍 2 性偏好障碍 3 性指向障碍 四 治疗 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概念 分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 二 成因 1 神经生物学因素 2 心理因素 3 社会文化因素 三 常见临床类型及表现 1 酒精依赖 2 烟草依赖 3 药物依赖 四 治疗 1 生物治疗 2 心理治疗 3 联合治疗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概念 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 二 理论模型 1 ACE模型 2 认知行为模型 3 阶段模型 4 整合模型 三 分类 1 网络性成瘾 2 网络关系成瘾 3 网络强迫行为 4 网络信息超载 5 计算机成瘾 四 诊断 1 扬的标准 2 陈淑慧的标准 五 治疗 心理治疗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焦虑障碍 二 抑郁 三 恐怖症 四 学校恐怖症 五 强迫性障碍 一 焦虑障碍 什么是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 anxietydisorder 指儿童在无明显客观原因下出现发作性紧张和莫名的恐惧感 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表现 1 病因 1 心理社会因素 2 遗传因素2 临床表现 1 焦虑发作性紧张恐惧 2 行为胆小 3 躯体症状3 治疗 1 行为治疗 2 家庭辅导治疗 3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治疗为主 返回 二 抑郁 什么是抑郁 是心境障碍 mooddisorder 的极端表现形式 以持久而显著的情绪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病症 多为年长儿童 无明显性别差异 青春期后女性较多 1 病因 1 遗传 2 生物化学因素 3 社会心理因素2 表现 1 情绪情绪低落 悲伤 哭泣 自我评估过低 不愿上学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 易激惹 想死或自杀 2 行为动作迟缓 活动减少 退缩萎靡 严重者可呈类木僵状态 3 躯体症状头痛 头昏 疲乏无力 胸闷气促 食欲减退 出现睡眠问题等 3 治疗 1 药物治疗 2 其他治疗 3 行为治疗 返回 三 恐怖症 什么是恐怖症 恐怖症 phobia 是指儿童对某些事物和情景产生过分的 与年龄不符的 无原因的恐惧情绪 并出现回避与退缩的行为 可影响儿童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1 病因 突发或意外事件 如自然灾害或某次重大生活事件的发生 的惊吓可造成心理应激 引起过度而持久的恐惧反应 2 分类 1 特异性恐怖症 specificphobia 2 社交恐怖症 sociaIphobia 3 疾病恐怖 diseasephobia 3 表现 1 恐惧反应 2 回避行为 3 急性焦虑反应4 治疗 1 心理治疗 2 药物治疗 返回 四 学校恐惧症 什么是学校恐惧症 学校恐怖症 schoolphobia 是儿童情绪障碍 特别是焦虑 恐惧和抑郁出现有意回避上学的行为 为恐怖症的一个特殊类型 1 病因 1 分离焦虑 2 儿童性格 3 环境因素2 表现 儿童开始借故头痛 腹痛 食欲不佳 浑身无力等不上学 但在家表现正常 3 治疗 1 药物治疗严重者可服用氟西汀 fluoxetine 又名百忧解 阿普唑仑 alprazolam 治疗 2 心理治疗主要有系统脱敏法 阳性强化法 暴露疗法 心理剧等 返回 五 强迫性障碍 什么是强迫性障碍 强迫性障碍 obsessive compulsivedisorder OCD 又称强迫症 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 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心理障碍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 可单独表现也可合并出现 患病率为2 3 1 病因 1 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 2 神经递质异常 3 应激与压力 4 父母性格特征2 表现 1 强迫观念 2 强迫动作 compulsion 3 治疗 1 药物治疗 2 心理治疗 3 家庭治疗 返回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孤独症 二 阿斯佩格综合症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概念 是指父母 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施以躯体暴力和性暴力 造成儿童躯体和情感的伤害 甚至导致死亡 忽视儿童日常照顾 情感需求 生活监护 医疗和教育 二 原因 1 儿童原因2 家庭原因3 社会原因 三 表现 取决于受虐方式 四 治疗干预 1 社会干预和家庭危机干预2 治疗儿童3 治疗父母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 一 概念 以注意力不集中 活泼过度 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的综合症 二 成因 1 遗传2 神经系统3 神经递质因素4 家庭 社会因素5 其他 三 表现 1 过度活动2 注意力不集中3 行为冲动4 学习困难 四 治疗 1 药物治疗2 行为治疗 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物质依赖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虐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彭阳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央遴选真题及参考答案(b类)
- 淮安清中开学考试卷及答案
- 母婴护理师考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真题分类及答案
- 医学生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东春季高考考试卷子及答案
- 九江编制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法规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如何提升科室医疗安全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基础政策解读与医保报销比例调整试题
-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中医学专业教案》
- 中级货币鉴定师资格考试题(附答案)
- DB32T 5018-2025专业戒毒大队建设与工作规范
- 基于用户行为的精准推送策略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16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60题)
- 老人骨折术前护理
- 压裂返排液的深度处理及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