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池养殖河豚的五个技术要点_第1页
土池养殖河豚的五个技术要点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鳍东方鲀( Fugu rubripes)俗名廷巴鱼,河豚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在红鳍东方鲀成鱼养殖成活率上,各养殖单位或个人高低不等,高的可达 90%以上,低的则只在 50%左右。小编就红鳍东方鲀在成鱼上池养殖中保持较高成活率的几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 10亩 50亩为宜,并配套有单独的进排水闸各 1 处,每个池塘备有水泵。池塘要彻底清除淤泥,特别是多年养殖用的旧池塘,苗种放养前要严格清除多年积累的腐殖质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用消毒药物处理晒干后再进水,水深保持在 1.8m 以上为好。 二、苗种放养 1.苗种质量 外观看,无论是多大规格的苗种,其体质要求健壮、活力强、肥满度大、色泽鲜亮、无畸形、规格整齐。 2.放养密度 规格为 800 尾 /kg 1000 尾 /kg 的苗种,放养密度为 4000 尾 /亩5000 尾 /亩;规格为 0.5kg/尾的苗种,放养密度为 80 尾 /亩 100 尾 /亩;规格为 0.7kg/尾的苗种,放养密度为 60 尾 /亩 80尾 /亩。 3.苗种消毒 苗种经过高密度的温室越冬,于放养前必须用甲醛溶液消毒鱼体后,方可入池。 三、饲料投喂 成鱼 养殖期,饲料的投喂是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饲料多采用冷藏的杂鱼或从港口收购的新鲜杂鱼,笔者提倡以新鲜的杂鱼为主,冷藏的杂鱼为辅,每周增加投喂 1 次杂虾,以调节鱼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正常情况下,投喂量为养殖鱼体体重的 5% 7%,在高温季节可以适当减少投喂量;为了降低饵料的浪费和便于观察,可在池塘中设点投喂,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减投喂量。 四、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环境,可以使鱼体生长快、发病率低而饲料利用率高。在红鳍东方鲀养殖过程中,大潮期间每隔 3 天换水 100%以上,小潮期间可以根据情况添加一定的新鲜海水,特 别是在高温季节更要加大换水量,以保证池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五、鱼病防治 疾病防治工作贯穿于从苗种放养到成鱼出池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针对多年出现的鱼病,笔者认为,在养殖期间除了选择优良苗种、管理好水质、科学投喂以外,还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 E、维生素 C 和胆碱,每隔 10 天 15 天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以提高鱼体的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