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一、立项依据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正经历着从一般的概念性和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而承载力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和研究的评价研究的核心之一(carey d i,1993)。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了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才能进一步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进而制定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commom m et al.1992;daliy g c et al.1996)。基于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承载力研究一直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承载力研究开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不足,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系统所允许的人类活动最大强度。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研究不同,生态承载力研究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区域土地的生产能力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而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限度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包括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资源、降解和吸收各种有害废弃物、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广阔领域,其中很多方面是传统的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研究所没有或很少涉及的。因此,生态承载力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概念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承载力研究方向的开拓大大拓展了承载力研究范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化研究。以土地承载力为主要内容的资源承载力研究包含两个隐含的假设条件:研究区域是封闭的,和外界不存在资源的交换,区域范围内人口的生存完全依靠区域内部的资源;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区域内部人口的生存,不考虑系统对区域外部的生态价值。这两个假设条件决定了对于一些特殊地区,单纯依靠土地等资源的承载力分析常常难以反映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实际状况。这种情况在一些人口相对少但生态结构却脆弱的地区(例如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明显。因此,对于一些特殊地区,需要全新的承载力研究思路,而生态承载力为此提供了可能。(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后,holling等国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c s holling,1973),通过honing和guderson等学者十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化理论模型(goldstone j.1991;gunderson l, c s holling,2001;c s holling,2000;c s holling,2001)。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学者在自然生态系统对火灾、放牧、捕猎、砍伐、收获等小尺度干扰的反应,生物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生态替代状态之间的转换及其触发因素、生境破碎化和物种灭绝之间的定量关系等研究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细致而具体的工作(amitrajeet a. batabyal,1998;ehrlich p, 1981;garry peterson 2000;garry d. peterson,2002 ), peterson. 2002 ),这些学者的研究工作与holling和guderson等的研究工作共同构成了国外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基础。 王家骥是国内较早开展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学者,在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一文中(王家骥,2000),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在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上,王家骥提出通过第一性生产力来确定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根据这一思路,对黑河流域的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高吉喜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一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一书中对生态承载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高吉喜,2001),在生态承载力评价过程中,高吉喜除了考虑土地第一性生产力以外,还考虑了水资源等限制因素,并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总体状况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总体而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holling和guderson等建立的生态承载力模型还属于理论模型,要将这一模型投入实际应用,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其它国外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某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于包括社会、经济、自然各个子系统在内的区域范围的生态承载力评价则涉及较少,而这一部分内容恰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王家骥和高吉喜等中国学者对区域范围的生态承载力评价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二者的研究都没有完全摆脱原有的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很少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本身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上情况表明,区域范围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目前依然存在不少空白点,将是今后生态承载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二)科学目标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标是:以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为实例,初步建立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和体系。以当地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这三个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生态系统对历史时期以及当前人类活动的响应,了解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机制:以本区自然保护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分析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生态荷载状况以及生态荷载的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进一步分析整个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承载能力、生态荷载状况以及生态荷载的空间格局特征。本项研究试图探索的核心问题是: 指标问题: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系统特征和人类活动方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问题:建立具有普适意义的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荷载现状进行评价。 对策问题:根据评价结果系统分析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二、研究内容(一)生态承载力的基本理论研究1. 生态承载力概念的辨识和规范主要探讨生态承载力概念的定义,生态承载力与其他承载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作为一个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生态承载力目前尚无普遍认同的定义。在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已经出现了许多和承载力相关的概念,如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生态承载力和以上那些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搞清楚生态承载力和其他承载力区别、联系以及传承关系,对合理地定义生态承载力概念,明确生态承载力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2. 生态承载力的本质与形成机制 主要探讨生态承载力的本质与形成机制,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生态承载力的系统效应,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这部分内容构成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方法。3. 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主要探讨生态承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内容对生态承载力的评价具有指导性,在生态承载力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础,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考虑生态承载力的构成要素。(二)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生态承载力是一个新概念,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尤其是生态承载力评价,从评价指标体系到评价模型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生态承载力评价包括生态承载力水平估算和生态荷载状况评价两个密切相联的部分,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就是对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生态承载力水平的估算和生态荷载的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1. 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主要探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及指标体系的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的水平和质量。2. 生态承载力水平的估算生态承载力水平是生态系统在确保其主要生态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类活动的强度,生态承载力水平估算的实质就是确定系统的生态阈值,明确主要生态功能不受破坏的边界条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生态阈值表现为各个评价指标的阈值,通过估算各个评价指标的阈值来确定系统的生态阈值,生态承载力水平估算的核心是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阈值。3. 生态荷载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因此,除了确定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水平以外,还要对系统的生态荷载状况进行评价。 生态荷载状况评价方法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套普适性的生态荷载综合评价模型。在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的层次性评价模型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单因素评价结果的聚合是两个关键性问题。本项研究将着重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生态荷载综合评价模型。(三)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研究1.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基本状况分析本项研究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基本状况,尤其是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是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评价工作的基础。2.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项研究要尝试建立一套合理的、能够真实反映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水平和生态荷载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地处秦岭中段,具有独特的垂直景观带谱。同时,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而是对秦岭及我国中部生态环境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这些特点,要以整个秦岭地区的生态稳定为着眼点。3.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本项研究要尝试建立一套适合与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并对其他地区具有参考价值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要针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遥感和gis分析以及以往的研究成果,估算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水平,制定生态荷载评价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通过实际人类活动强度和生态荷载标准的对比分析,了解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荷载现状及空间格局特征。4.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通过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承载力的评价,确定当前人类活动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干扰的主要形式和强度,了解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对本区的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 生态承载力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承载力的估算和生态荷载状况的评价。生态承载能力是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最大承受能力,生态荷载是当前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承载能力对比的结果。要完成生态承载力评价,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人类活动强度的度量:要对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对人类活动强度进行测度。人类活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直接对人类活动的强度进行度量是困难的。但人类活动会导致景观格局、植被状况等生态特征的变化,如森林砍伐将导致森林覆盖率的下降、耕地开垦将导致耕地面积的增加,这些生态特征的变化是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因此,可以制定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对景观格局、植被状况等生态特征进行分析,进而估算出区域人类活动的强度。 生态承载力的估算:所谓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一般而言,生态系统要正常行使某种生态功能,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如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必须以一定水平的森林覆盖率为基础、维持人口的生存必须拥有一定面积的耕地。这些特定的条件称为生态阈值,其涵义是,如果不能达到这一阈值,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将无法正常发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常常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如果干扰强度过大,超过一定的阈值,确保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将丧失,如大量森林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过低将削弱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因此系统生态承载能力估算的实质就是确定生态阈值,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生态阈值具体体现为各个评价指标的阈值,每一个评价指标的阈值都决定了某一种或几种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如最低森林覆盖率是确保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最低限度。生态阈值决定于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在对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遥感和gis分析,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阈值,进而估算出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生态荷载状况评价:生态荷载状况可以理解为人类活动强度超过系统生态承载能力或生态阈值的程度。要对生态荷载状况进行评价首先要根据系统的生态阈值和评价的要求,确定生态荷载评价的标准,也就是生态系统超载的不同等级,通过分析、调查和计算,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现状特征值,将现状特征值和评价标准对比,运用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系统的生态荷载状况。2 技术路线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生态承载力评价涉及到生态功能和人类活动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在筛选评价指标时,要选择那些即能体现系统的生态功能又能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本项研究涉及的数据包括景观数据、坡度坡向数据、统计数据和其他调查数据。景观数据通过遥感解译获得,坡度坡向数据通过gis分析获得,统计数据和其他调查数据来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和以往文献资料的检索。生态荷载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综合评价是将单要素评价的结果聚合进而对整个研究区的生态荷载状况进行评价的过程。本项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两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建立生态荷载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模式识别完成生态荷载的综合评价。四、申请者简历及项目组主要成员(一)申请者简历李登武,男,汉族, 1968年11月生,宁夏固原人。副教授,硕导。学习简历19891993 原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攻读学士学位,林学专业。199820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植物学专业。200320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植物学专业。工作简历1993.71999.8 在西北林学院森保系工作,从事森林植物学、树木学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植物区系地理方面科研工作。1999.9至今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方面:担任研究生的药用植物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和植物区系地理学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担任本科生的药用植物学、森林植物学、植物资源学和树木学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植物区系地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及植被恢复方面的科研工作。曾经参加或主持项目情况:(1) 主持了“秦岭地区主要中草药关键栽培技术编制” (2006,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已结题。(2) 主持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20012004年,本项目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研究一个专题,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1-06,主持单位: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已结题。(3) 参加了陕北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评价研究(20032005年,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已结题。(4) 主持了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植物与植被资源研究(20022003年,陕西省林业厅资助)。已结题。(5) 主持了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植物与植被资源研究(20032005年,美国哥伦布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cloumbus zoo, usa)、中科院动物所资助项目),本项目为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大熊猫栖息地研究的一个专题。已结题。(6) 主持了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研究(20042005年,陕西省林业厅资助),已结题。(7) 参加了太白红杉异质种群动态及其濒危机理研究(20012004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sm09)。已结题。出版论著或发表论文情况及在本项目中的角色先后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参)编书12部。在本项目中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及部分内容的研究等。主(参)编书:1. 主编秦岭地区主要中草药关键栽培技术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2. 主编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国际大熊猫合作项目)3. 主编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国际大熊猫合作项目)4. 副主编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大熊猫栖息地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美国哥伦布动物园与水族馆协会(cloumbus zoo, usa)5. 主编植物资源学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6. 主编森林植物学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7. 编著西北主要乔灌木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8. 主编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副主编观赏植物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0. 参编长江上游黄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沈阳高新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森林警卫队员储备岗招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系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6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河北顺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4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贵阳学院人才引进15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地铁实业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0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国旅游课件
- 2025合作协议书模板
- 经济与社会 思维导图式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全册配套课件
- DL∕T 2033-2019 火电厂用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试验方法
- 高中数学-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 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
- 农作物植保员职业技能竞赛题库及答案
- T梁湿接缝及横隔梁施工方案
- (完整)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责任书
- 石群邱关源电路课件(第8至16单元)白底
- 个人增资入股合同
- GB/T 6579-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热冲击和热冲击强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