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测评卷(八)(含解析).docx_第1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测评卷(八)(含解析).docx_第2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测评卷(八)(含解析).docx_第3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测评卷(八)(含解析).docx_第4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测评卷(八)(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2019届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测评卷(八)(含解析)(满分:300分 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冰劈作用是指充填在基岩表层深浅不同、长短不一的节理或裂隙中的水,当气温在0度上下变动时,时而冻结,时而融化,导致岩石沿裂隙扩张破碎(见左图),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在基岩周围。冰劈地貌主要分布在中高纬的高山地区。右图是某区域冰劈作用地貌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从地质作用来看,冰劈作用属于A. 内力作用B. 风化作用C. 侵蚀作用D. 搬运堆积作用2. 右图所示地貌中,冰劈作用强度最小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冰劈作用是指充填在基岩表层的节理或裂隙中的水,当气温在0度上下变动时,时而冻结,时而融化,导致岩石沿裂隙扩张破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在基岩周围形成的。据此分析,冰劈作用是水体在岩石中的冻融风化,属于风化作用,选B。【2题详解】结合上题及材料可知,气温低、风化时间长、水体填充多,冰劈作用强。图中所示的四地中,甲丁岩石年龄最新,冰劈时间较短;同时,甲的地势较高且属于地势较高的地区,一方面地表存留水体较乙地多,同时海拔高,气温低,水体的冻融风化也较丁地强烈;丁本身海拔低,缺少冻融作用的低温,但丁地比周边地区的地势高,水体存留少,冰劈作用的水源较少,冰劈作用强度最小,据此分析选D。【点睛】冰劈作用是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增大9%左右),因而它对围限它的岩石裂隙壁产生很大的压力,可达9602000kg/cm2,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更深入地渗入岩石的内部,同时水量也可能增加,并再次冻结成冰。这样冻结、融化频繁进行,使裂隙不断扩大,以至使岩石崩裂成为岩屑。这种作用叫冰劈作用。又称冻融风化。雷阵雨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阵雨现象,产生于雷暴积雨云下,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得多,还伴有放电现象。海南岛那大市是我国“雷都”,平均一年有130天雷雨天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 雷阵雨的分布特点是A. 温带多于热带B. 上午多于下午C. 平原多于山地D. 夏季多于秋季4. 那大市全年雷雨日多的主要原因是A. 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B. 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沉气流显著C. 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充沛D. 东南季风长时间控制,水汽充足【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雷阵雨是一种天气现象,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常见于夏季的午后。一般是热带高于温带;下午的午后较容易出现,故下午多于上午;山地天气复杂,雷阵雨现象多于平原;夏季温度高,云层上升作用更强,更易发生雷阵雨,夏季多于秋季,据此分析选D。【4题详解】那大市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烈,云层上升幅度大,容易发生雷阵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下沉气流显著,不会形成降水;赤道低压影响不到那大市;季风是形成降水天气的条件,不是形成雷阵雨的必要条件,同时,东南季风在此地登陆但不会长时间控制此地,据此分析选A。【点睛】从雷雨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冷暖空气汇合时造成的,称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称热雷雨。锋面雷雨范围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往往是先下雨后打雷,而热雷雨则范围小,常常是先雷后雨,持续时间短,下了就停,雨量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指的就是热雷雨。蜡染,是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其工艺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植物染料)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贵州安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长期自给自足的生活,使蜡染技艺保持至今,成为著名的“蜡染之乡”。近年来,蜡染制品从少数民族日常服饰用品逐渐转变为工艺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 古代,安顺能进行蜡染的必要条件,除了有充足的染料之外,还需要A. 平坦的地形B. 丰富劳动力C. 充足的水源D. 适宜的气候6. 安顺的“蜡染之乡”将蜡染技艺保持至今的原因,最可能是A. 织布业发达B. 对外联系少C. 工艺精湛D. 政府的支持7. 蜡染制品从少数民族日常服饰用品逐渐转变为工艺品,说明蜡染制品A. 工艺更精湛B. 不受当地人喜爱C. 有文化蕴含D. 被工业染布取代【答案】5. C 6. B 7. C【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蜡染需要以蓝靛浸染,浸染离不开水源,因此古代安顺能进行蜡染的必要条件,除了有充足的染料之外,还需要充足的水源,据此分析选C。【6题详解】根据材料,贵州安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长期自给自足的生活,使蜡染技艺保持至今,成为著名的“蜡染之乡”,因此,安顺的“蜡染之乡”将蜡染技艺保持至今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长期闭塞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对外联系少,近乎与世隔绝,使得技艺得以保留和传承,选B。织布业发达、工艺精湛、政府支持都不是传统工艺得以保留且独具特色的原因。据此分析选B。【7题详解】工艺品往往具有某种文化品味,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代表了某个时代的某些领域的造诣。蜡染制品从少数民族日常服饰用品逐渐转变为工艺品,说明蜡染制品具有丰厚的文化蕴含,值得收藏或参观。该制品并非因为工艺更精湛而成为工艺品;该产品是当地人的日常服饰,深受当地人喜爱,其工艺也没有被工业染布取代。据此分析选C。当地时间2017年8月24日23时,中国海军174舰艇编队在合肥舰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即同时跨越赤道和格林尼治天文台经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 174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时A. 亚洲大部分地区白昼变长B. 舰挺跨越了东南西北四个半球C. 处于24日地区小于一半D. 太阳直射北纬7. 8,西经1659. 174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所在的海域A. 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B. 东部比邻非洲C. 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D. 台风频繁发生【答案】8. D 9. B【解析】【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74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时,为当地时间(零时区)2017年8月24日23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亚洲大部分地区白昼变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故舰挺跨越了南北半球,但没有跨越东西半球;此时,处于24日的地区为15E向西到180,其范围大于一半;此时距秋分日大约一个月,太阳直射点每月在球面上大约移动8左右,根据0为23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2点所在的经线可以推测出此时12点所在的经线大约为165W,据此太阳直射的坐标可能为8N,165W,与D选项最为接近,选D。【9题详解】根据材料,174舰艇编队举行跨越“双零点”仪式所在的海域即(0,0),位于大西洋几内亚湾一带的海域,这里没有寒暖流交汇;该地的东部比邻非洲;这里位于非洲板块,地壳不活跃;该地位于赤道无风带,风暴较小,而且台风发生于太平洋海域,这里不会有台风。据此分析选B。【点睛】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杭州湾与亚马逊河口、恒河河口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有钱塘江大潮等奇特景观,气候环境非常复杂,台风或者强风、乱流,大风大浪非常常见。2008年5月1日通车运营的杭州湾大桥,借鉴了杭州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理念,以不走寻常路的“S”型线路闻名于世。大桥全长36千米,海上长32千米,而实际连接桥头两端的直线距离是26公里。下图为杭州湾大桥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 该桥设计为“S”型大桥的主要原因是A. 桥梁跨度大,中途设置休息站B. 地质条件复杂,预防地震C. 顺应水流方向,抵抗路面横风D. 增加美学价值,提高旅游收入11. 大桥多处设计为拱形桥面的作用有减缓行车速度,保障行车安全提升设计美感,体现建筑美学尽量为潮水进出留出通道增加桥身重量,保障桥体牢固A. B. C. D. 【答案】10. C 11. A【解析】【10题详解】该桥设计为“S”型大桥是指桥身的形状,并不是因为要在中途设置休息站而建;海上环境复杂,并非地质条件复杂,且该设计并不能预防地震;该区域的潮水潮差大且来势汹汹,建成S形可以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垂直,可以减少潮水对于桥墩的冲击作用,确保大桥的安全,同时该设计还可以顺应水流方向,抵抗路面横风;该设计是为了交通,并不是为了旅游,据此分析选C。【11题详解】大桥多处设计为拱形桥面,可以减缓行车速度,保障行车安全;可以提升设计美感,体现建筑美学;拱形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为潮水进出留出通道;增加桥身重量不是优势,桥身整体设计成S形状可以保障桥体牢固。据此分析选A。【点睛】杭州湾大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形优美、生动活泼。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钱塘潮潮水汹涌,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垂直可以减少潮水对于桥墩的冲击作用,确保大桥的安全。第卷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43 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藏自治区的普兰县位于山间河谷地带,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常住人口9000多。当地蔬菜奇缺,需要从千里之外的喀什或拉萨调入。为解决此问题,国家拨付专项扶贫资金,并派来农业科技人员,在当地建设大棚蔬菜基地。获得成功后,普兰不仅蔬菜能自给,还能部分外销。近年,科研人员在大力研究室外种植桃、李、杏等水果,发现这些水果品质特别优良。目前人们逐步减少蔬菜种植,增加水果类种植。下图为普兰县位置示意图。(1)简要分析普兰蔬菜奇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2)从国家政策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两方面简述普兰大棚蔬菜基地成功的主要原因。(3)分析普兰地区减少蔬菜种植、增加水果种植的原因。【答案】(1)自然原因:普兰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适合蔬菜生长的时间短,且天气多变,不利于蔬菜的生长;高原地区土层薄,土壤贫瘠。社会经济原因:普兰地区经济落后,缺乏建设大棚蔬菜的资金和技术;普兰地区地处我国偏远的边境地区,远距离调入运输成本高(或当地经济落后,消费水平低,外菜需求量小)。(2)国家政策支持:解决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问题。因地制宜:利用高原盆地在地形和光照方面的优势,利用大棚解决热量不足的问题。(3)减少蔬菜:当地人口总数少,本地对蔬菜的需求量较少;大棚种植蔬菜,成本较高,外销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在外地竞争缺少价格优势。增加水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人对水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好,病虫害少,水果的品质优良;室外苗木的种植能增加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能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解析】【分析】以西藏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对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自然条件:普兰县“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蔬菜种植时间短;高原地区天气多变,土壤发育差,土层薄,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蔬菜。社会经济条件:普兰县经济落后,发展大棚蔬菜的资金、技术短缺;位置偏远,从东、中部地区调入蔬菜的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当地既不利于种植蔬菜,也不利于从外地购买蔬菜,因此蔬菜奇缺。(2)国家精准扶贫方面:“国家拨付专项扶贫资金,并派来农业科技人员”,国家给予了及时、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为当地蔬菜大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因地制宜方面:普兰县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充足,发展大棚农业有利于改善热量条件,并充分地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普兰县地处山间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利于发展种植业。(3)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减少蔬菜种植是因为蔬菜规模过大经济效益较差,原因为:当地人口总数少,本地对蔬菜的需求量较少;大棚种植蔬菜,成本较高,外销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在外地竞争缺少价格优势。增加水果种植与市场需要、生态保护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人对水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原冰雪融水水质好,病虫害少,水果的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室外苗木的种植能增加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学生应熟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及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活动的具体影响。(1)自然区位因素及其影响(见下表):自然区位因素分析要点气候光照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热量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降水量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旱灾(旱涝)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地形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土壤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水源既包括天然的河流、湖泊等,也包括水库等蓄水工程,是对降水的调节、补充。(2)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影响(见下表):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农业。交通运输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政策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着产品成本和质量农业技术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是提高单产的最主要方式。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产量提高冷藏扩大了销售范围13.阅渎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刚果(布)西南部的马约科地区铁矿资源丰富,品位约为65%。某公司自2017年开始在该地区开采铁矿。2019年4月19日,该公司开采的2.3万吨铁矿砂作为该国第一批出口中国铁矿砂在港口装箱,运往中国山东省日照市。目前,由于中国需求增加国际市场的铁矿砂价格处于两年来最高位。马约科铁矿的开采与出口不仅将提振该国经济,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目前公司在该国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预计随着年产量提高到1200万吨,将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下图为马约科位置示意图。(1)简述马约科地区开采铁矿砂的优势条件。(2)随着产能的增加,该国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证铁矿砂的顺利出口。(3)有人认为,该公司铁矿砂的主要出口方向应当是欧洲及北美,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1)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低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有铁路联通港口,运输便利且运费较低;国际合作,政策支持等。(2)完善港口基础设置,增加吞吐能力;完善铁路、公路网建设,便于矿石、设备运输及人员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寻求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劳动者专业技能;加大新兴市场开发力度,拓宽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等。(3)同意。欧洲及北美距离较近,运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开采初期产能不足,难以供应新兴市场;经贸联系历史较长等。不同意。欧洲及北美市场竞争大,市场需求增加空间较小;当前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市场需求增加空间较小;中国经济发展稳定,市场需求较大;海运价格较低,距离增加对成本影响不大。【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马约科地区的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这是开采铁矿的物质基础条件;中国等国家的需求增大说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这是刺激该地发展中铁矿开采的市场条件;材料“国际市场的铁矿砂价格处于两年来最高位”说明国际铁矿砂价格上涨,刺激铁矿开采业的发展;采矿需要大量劳动力,而该地劳动力成本低廉;图中显示,该地有河流流经,可以提供采矿的水源;当地的市场狭小,需要寻求国际市场,而该地有铁路联通港口,便利而廉价的交通条件可以将铁矿运往海外市场;另外国际合作及国家政策支持等也为其开采铁矿砂提供了优势条件。(2)随着产能的增加,该国应在外运能力及国际合作、开拓市场方面改进。一方面要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品运输能力并加强人员往来交流;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状况,要积极争取多方国际合作,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率,提高产品质量,要提升产业的科技素养,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开拓新兴市场;打造品牌形象等。(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无论支持那种观点,只要论据具有说服力即可。如果同意,一般是从该地与欧洲及北美的地理位置出发,从双方地缘优势、经济的互补性分析。双方距离较近,运费较低;欧洲及北美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对矿产品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双方经贸历史较长,早期产能少,新市场供给能力不足等。若选择不同意,则从欧洲及北美经济发达,市场竞争大且近些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对该地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空间较小;而中国经济发展稳定且近年经济发展快,市场需求较大,对该地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空间较;中国与该地间的海运便捷且海运价格较低,虽路远但总成本并不高。【点睛】(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两道地理选考题、三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4.乡村旅游是把乡村的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位于城乡结合部,打造了以“五朵金花”为品牌的生态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示范区。“五朵金花”其实是三圣乡的五个各有特色的村子:“花乡农居”红砂村主要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产业;“幸福梅林”幸福村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以认种的方式,将土地给城里人认种,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东篱菊园”附马村突出菊花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律,形成“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万福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创作、音乐开发的艺术村。“五朵金花”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业”的格局,现已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简述“五朵金花”景区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其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借鉴意义。【答案】优势条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组合好;景区等级高,知名度高;靠近成都市,客源市场大;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接待能力强等。借鉴意义:“一村一品一业”,旅游景观和项目各具特色不雷同,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满目跟风等。【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五朵金花”景区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集中在五村发展的旅游资源各有特色,交相辉映,地域组合好;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等级高,知名度高;景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城乡结合部,靠近都市,客源市场有保障;靠近城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等。该做法开创了乡村旅游开发的新路子,尤其是因地制宜,采取 “一村一品一业”合作且各有侧重点的开发,使得地域虽近但景点各有出彩之处并不雷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这也体现了该地区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