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某教学楼B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一 、毕业设计任务书(一)目的要求1. 了解并妥善解决本设计中建筑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实用性。了解并掌握教学建筑的设计原则,柱网、层高的确定依据,消防及环保的要求。2. 合理安排平面功能布局,交通空间明确、流畅。灵活运用构图法则,从体型到立面,从整体到局部完成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3. 绘制建筑施工图。熟悉收集和查找有关部门标准构件和规范资料。4. 应用结构基本理论,计算框架结构、梁板结构、楼板结构的内力、配筋。5. 根据所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合理选择基础类型进行基础设计。(二)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某教学楼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室内外高差0.3m,层高3.5m。设计底层室内标高0.000。本工程0.000为相对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值为448.8。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其建筑平面布置(见图1所示)。其中第四层只有两间小教室。 图1 平面布置图 2、气象条件:地面风压0.6KN/m,地面粗糙度B类,风荷载体形系数1.3。3、抗震设防烈度:拟建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表1.2m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2.0m厚砂质粘土,再下为砾石层。砂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m2,砾石层允许承载力特征为312400kN/m2。详见表1-1。无冻胀影响。5、抗震设防烈度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二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表1-1 工程地质条件土层土层描述厚度/m层底深度/m孔隙率e液性指标IL承载力特征值fak/kPa重度kN.m-31素填土1.21.218.72砂质粘土2.03.20.540.6525020.03粉土3.80.450.5631240021.26、材料供应及施工能力均能得到保证。7、不计上人屋面活荷载。(三)设计要求1. 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承重及抗震方面的要求、场地地质条件、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等,合理进行结构及其构件(楼面板、屋面板、过梁等)的选型和结构布置,应尽可能使计算简便,统一构件的编号,确定构件的定位尺寸,正确标注构件的结构标高。2. 进行框架及其柱下基础计算时,应有正确的计算简图,选择合理的构件尺寸。内力计算步骤要完整。内力计算可用手算或计算机计算,手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得计算方法。进行内力组合,确定截面的配筋,并且满足构造要求。施工图中,结构及构件尺寸的标注要齐全,受力钢筋、箍筋及构造钢筋的编号要清楚、正确。 受力钢筋的锚固、连接及截断位置要清楚正确;箍筋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的范围要详细准确,配置的数量要正确,横断面的选取位置及数量要合理。3. 现浇楼梯的设计可采用板式或梁楼梯,要有正确的计算简图,构件的截面尺寸要合理。内力计算及配筋要正确。施工图中,各构件的代号、尺寸的标注要齐全,配筋图要正确,结构标高要标注在相应位置。4. 现浇板的设计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采用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分清楚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板的厚度要合理,受力筋(板底与板面)及非受力筋的配置和标注要正确,并标注板的底部及顶部的结构标高。定位轴线、构件尺寸的标注要齐全。(四)拟做的工作在任务书和已给建筑方案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 绘制建筑施工图2. 应用PKPM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分析3. 选取一榀框架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计4. 楼盖、楼梯、基础设计计算5. 绘结构施工图二、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关键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又创造出良好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四层教学楼的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楼梯设计。根据建筑类型、层数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合理地进行各使用房间的平面组合。设计过程中参考现行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教学楼的使用要求、采光要求、结构要求等因素,所有的房间开间要适中,进深根据房间的具体要求及内部格局的布置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安排,以尽量满足使用功能为首要任务。我在此次设计过程中将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 设计阶段划分由于初步设计阶段已基本完成,现主要进行施工图设计,即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核实核对,把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反映在图纸中,做到整套图纸齐全统一,明确无误。2.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物的合理性不仅体现在单个房间上,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层各个房间按功能要求使用的组合上。因此,必须在熟悉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具体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各种制约因素确定合理的功能分区。绘出建筑施工图(底层平面、南立面、1-1剖面图)如下:图2-1 建筑底层平面图图2-2 建筑南立面图图2-3 建筑1-1剖面图三、一榀框架结构设计(取3-3轴框架为例)(一)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1. 结构平面布置某教学楼B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建筑平面为倒L形,层高均为3.5m,室内外高差为0.3m。确定柱网尺寸,绘制框架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3-1所示。图3-1 结构平面布置图2. 建筑构造做法楼盖及屋盖均浇钢筋混凝土结构。(1)使用荷载标准值屋面活荷载应取均布活载与雪荷载之间的较大值,即非上人屋面取;抗震计算时,计算屋面重力荷载代表值时不考虑屋面活荷载,雪荷载为0。楼面活荷载为,楼梯为消防楼梯,活荷载为。(2)屋面做法:高分子卷材4mm , 1:3水泥砂浆找平20mm ,憎水珍珠岩保温层60mm , 1:3水泥砂浆找平 20mm , 1:6水泥焦渣找坡50mm , 钢筋混凝土楼板80mm,板底20厚粉刷抹平20mm;(3)楼面做法:缸砖楼面缸砖面层10mm , 纯水泥浆一道2mm , 1:2水泥砂浆结合层20mm ,钢筋混凝土楼板80mm , 板底20厚粉刷抹平20mm;(4)材料混凝土: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钢筋:柱、主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用HPB235级钢筋。填充墙:所有墙体均为空心砖,240mm厚。3构件截面尺寸确定由于该结构平面布置非对称结构,在此取受力较大的3-3轴框架进行结构计算。(1)梁截面尺寸边跨(AB、CD)梁: 中跨(BC)梁:取 A轴、B轴、C轴、D轴、E轴框架梁: 取 h=500mm 3-4轴间连系梁:取 h=500mm (2)柱截面尺寸柱截面尺寸可根据下式估算: (3.1) (3.2)查表可知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其轴压比限值n0.9;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边柱的负载面积有以下几类:( 为地震作用后的轴压比增大系数)1) 4.06.0/2=12 =1.32) 4.010.01/5=83) 4.010.01/5+4.06.01/4=14中柱的负载面积和:=1.21) 4.010.01/5+4.06.01/4+2.04.01/2=182) 4.06.0/2+2.04.01/2=16由上式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边柱: AC11.312141034/(0.914.3)=67879mm2 AC21.38141033/(0.914.3)=33939 mm2AC31.314141034/(0.914.3)=56566 mm2中柱: AC11.216141034/(0.914.3)=83543 mm2 AC21.218141034/(0.914.3)=93986 mm2由于在结构第四层处没有大教室,造成结构刚度变化较大,在地震作用下引起的扭转效应较强,故为增强扭转刚度,减少层间位移,边柱和中柱的截面尺寸均取比实际计算值较大的尺寸即400400mm。惯性矩I0=bh3/12=2.133109mm4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底,24层柱高度即为层高,为3.5m;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顶,即h1=3.5+0.3+0.5=4.3m。并根据以下假定: 各榀框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很小;楼板为刚度无限大平板。得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2所示:图3-2 一榀框架杆件编号(3)板厚现浇楼板厚,取(4)梁柱跨度1)梁: 边跨:4.0m、6.0m; 中跨: 2.0m、6.0m。2)柱: 底层柱高: 其它层柱高:、(二)框架的计算简图1确定计算单元(如图3-3所示) 图3-3 计算单元2计算梁、柱线刚度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4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3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3-4。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为(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1) 梁: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边跨梁AB线刚度:边跨梁DE线刚度、中跨梁CD线刚度:中跨梁CD线刚度:(2) 柱:,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非底层柱线刚度:底层柱线刚度:图3-4 梁、柱线刚度(单位:)(三)荷载计算1. 竖向恒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40mm厚高分子卷材 120.004=0.05 KN/m2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 200.02=0.40 KN/m2 60mm厚憎水珍珠岩保温层 40.060=0.24 KN/m2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 200.02=0.40 KN/m2 50mm厚1:6水泥焦渣找坡 150.05=0.75 KN/m2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0 KN/m220mm厚板底粉刷抹平 170.02=0.34KN/m2屋面恒载标准值: 边跨AB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AB梁上1.2m高女儿墙自重 女儿墙侧粉刷 边跨梁AB上恒载: 边跨DE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边跨梁重: 边跨BC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BC梁上1.2m高女儿墙自重 女儿墙侧粉刷 中跨梁BC上恒载: 中跨CD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中跨梁重: 图3-5 均布荷载向梁传递图示由图3-5板上恒载向梁传递图可以求得框梁上的恒载为: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10mm厚缸砖面层 2mm厚纯水泥浆一道 20mm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 12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0mm厚板底粉刷抹平 楼面恒载标准值 边跨(AB、DE)框架梁自重及梁侧粉刷 边跨填充墙自重 墙面粉刷 边跨梁重 中跨BC框架梁自重及梁侧粉刷 中跨填充墙自重 墙面粉刷 中跨BC梁重 中跨CD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中跨CD梁重: 由图3-5板上恒载向梁传递图可以求得框梁上的恒载为:(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A-3轴边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1.2m高女儿墙自重 墙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A-3轴边节点集中荷载 E-3轴边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1.2m高女儿墙自重 墙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E-3轴边节点集中荷载 B-3轴中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1.2m高女儿墙自重 墙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 B-3轴中节点集中荷载 C-3轴中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1.2m高女儿墙自重 墙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 C-3轴中节点集中荷载 D-3轴中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 D-3轴中节点集中荷载 (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荷载计算方法同上)A-3轴边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窗自重 窗上墙体自重 窗上墙侧粉刷 窗下墙体自重 窗下墙体粉刷 窗边墙体自重 窗边墙体粉刷 梁传来楼面自重 框架边柱自重 柱侧粉刷 中间层A-3轴边节点集中荷载 E-3轴边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窗自重 窗上墙体自重 窗上墙侧粉刷 窗下墙体自重 窗下墙体粉刷 窗边墙体自重 窗边墙体粉刷 梁传来楼面自重 框架边柱自重 柱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中间层E-3轴边节点集中荷载 B-3轴中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窗自重 窗上墙体自重 窗上墙侧粉刷 窗下墙体自重 窗下墙体粉刷 窗边墙体自重 窗边墙体粉刷 梁传来楼面自重 框架中柱自重 柱侧粉刷 中间层 B-3轴中节点集中荷载 C-3轴、D-3轴中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门M-1自重 门上墙体自重 门上墙侧粉刷 门边墙体自重 门边墙体粉刷 梁传来楼面自重 框架中柱自重 柱侧粉刷 中间层C-3轴、D-3轴中节点集中荷载 恒载作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3-6所示。将非均布荷载转化为均布荷载的形式,计算简图如图3-7所示。图3-6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计算简图图3-7 等效恒载作用下框架的计算简图其中,由梯形转化为均布荷载的公式为:由三角形转化为均布荷载的公式为: 2. 竖向活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活载标准值边跨梁AB均布活载: 边跨梁DE均布活载: 中跨梁BC均布活载: 中跨梁CD均布活载: 边跨梁A节点集中活载: 边跨梁E节点集中活载: 中跨梁B节点集中活载:中跨梁C节点集中活载:中跨梁D节点集中活载:(2)楼面框架梁线活载标准值边跨梁AB均布活载: 边跨梁DE均布活载: 中跨梁BC均布活载: 中跨梁CD均布活载: 边跨梁A节点集中活载: 边跨梁E节点集中活载: 中跨梁B节点集中活载:中跨梁C节点集中活载:中跨梁D节点集中活载:活载作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3-8所示。将非均布荷载转化为均布荷载的形式,计算简图如图3-9所示。其中,由梯形转化为均布荷载的公式为:由三角形转化为均布荷载的公式为: 图3-8 活载作用下框架的计算简图图3-9 等效活载作用下框架的计算简图3. 地震作用计算(1)自振周期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T1=0.33+0.00069H2/B1/3 =0.33+0.0006916.82/18.01/3 =0.388s(2)集中于质点i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由以下重力荷载代表值公式:屋盖Gi =1.0恒载+0.5雪=1.0屋盖+0.5雪+1.0女儿墙+1.0墙(顶层半层高)楼盖Gj=1.0楼盖+1.0活+1.0墙(上下各半)各墙扣除门窗洞口加门窗粉刷的自重计算及计算表公式如下: 表3-1:墙荷载计算表墙间轴墙宽墙间门窗尺寸门窗容重KN/m2顶层半墙总重KN中间层墙总重KN第一层半墙总重KNB-1C-15.61.51.5(2)0.4533.242=66.4866.4773=199.4344.9793=134.935D-1E-1D-5E-5A-1B-13.61.52.10.4520.754=8341.57=290.528.2957=198.071-A2-A2-A3-A1-E2-E2-E3-E3-E4-E4-E5-E1-D2-D3.61.51.5 1.02.10.4517.886=107.2835.766=214.5625.4256=152.552-D3-D3-D4-D4-D5-D1-C2-C2-C3-C3-B4-B3.60.60.6(2)0.4526.5753.1434.1153-C4-C3.61.02.1(2)0.4518.23736.47425.7824-B5-B3.62.11.50.4520.7541.5-2.42.10.45-28.295A-3B-33.6-0.45-56.59235.841B-3C-35.6-44.015=22088.0325=440.255.755=278.8D-3C-3B-4C-4B-5C-5B-C3-4C-1D-11.60.91.50.459.342=18.6818.692=37.312.72=25.4C-5D-5另突出屋面的顶层楼梯间墙梁荷载:43.387+67.492+33.33+3.45.62+3.43.62=206.8KN总计561+206.8=767.81369.7913.788得各楼层集中于质点i的重力荷载代表值A、第4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屋面恒载: 横梁自重+横女儿墙自重: 纵梁自重+纵女儿墙自重: 半层柱自重: 半层柱粉刷自重: 顶层半层墙自重: 屋面雪载为0,屋盖=1.0恒载+0.5雪=1.0屋盖+0.5雪+1.0女儿墙+1.0墙(顶层半层高)B、 第3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楼面恒载: 横梁自重+横女儿墙自重:纵梁自重+纵女儿墙自重: 上下半层墙重: 上下半层柱: 半层柱粉刷自重: 楼面活荷载: 楼盖=1.0楼盖+1.0活+1.0墙(上下各半墙)C、 第2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楼面恒载: 横梁自重: 纵梁自重: 上下半层墙重: 上下半层柱: 上下层柱粉刷自重: 楼面活荷载: 楼盖=1.0楼盖+1.0活+1.0墙(上下各半墙)D、第1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楼面恒载: 横梁自重: 纵梁自重: 上下半层墙重: 上下半层柱: 上下层柱粉刷自重: 楼面活荷载: 楼盖=1.0楼盖+1.0活+1.0墙(上下各半墙)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二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按抗震规范可查得: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衰减指数 阻尼调整系数 于是可以算得结构弹性总水平地震作用(底部剪力标准值)质点i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见表3-2。表3-2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楼层hi/mHi/mGi/kNGiHi/kNmGiHi/GHFi= FEK GiHi/GHi层底水平地震作用F43.514.82544.837663.00.306264.5264.533.511.33674.541521.90.338292.1556.623.57.83736.429143.90.237204.8761.414.34.3399314589.90.119102.9864.314.8-13948.71229171.000864.3-4. 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因结构高度H=14.8m30m,且高宽比H/B=14.8/18=0.8221.5,可取;对于矩形截面,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查建筑荷载规范表7.2.1,当地面粗糙类别为B类时,查得的z10m时,取。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表3-2所示。表中z为框架节点至室外地面的高度,A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计算简图如图3-10所示,计算结果见表3-3。表3-3 风荷载标准值楼层41.01.314.31.120.811.8013.7531.01.310.81.020.814.014.8521.01.37.31.000.814.014.5611.01.33.81.000.814.615.18 图3-10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四)框架内力计算1. 竖向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基本假定:(1)多层框架的侧移很小可忽略不计;(2)每一层框架梁上的竖向荷载只对本层的梁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框架柱产生弯矩和剪力,忽略对其他各层梁、柱的影响。在此基本假定的基础上,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为了减小误差,在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上层柱和中层柱的线刚度取0.9倍,顶层和中间层向柱端的传递系数取1/3,底层柱的线刚度仍取1.0倍,向柱底的传递系数仍取0.5。梁柱线刚度如图3-11所示。框架的节点梁柱弯矩分配系数计算如图3-12所示。图3-11 半框架梁柱线刚度示意(单位:) 图3-12 框架节点分配系数利用分层法计算,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13所示。(a)顶层 (b)第3层 (c)第2层 (d)底层图3-13 分层后恒载作用的计算简图- 116 -(1)用分层法计算顶层,计算过程如下:(计算结果见表3-4 和图3-14(a)所示)计算杆端固端弯矩: 表3-4:恒载作用下框架顶层各节点弯矩分配表节点B11C11D11E11杆端位置B10B11B11B10B11C11C10C11C11C10C11B11C11D11D10D11D11D10D11C11D11E11E10E11E11E10E11D11弯矩分配系数0.4040.5960.1450.2140.6410.1450.6410.2140.4040.596固端弯矩-54.5454.54-3.33.3-61.2661.26第一次弯矩分配22.03432.506-7.43-10.965-32.8458.437.1512.41-24.75-36.51弯矩传递-5.48316.25318.575-16.423-18.2556.205第二次弯矩分配2.2153.268-5.05-7.453-22.3255.02822.2297.421-2.614-3.591结 果8.08624.249-24.249-4.16-12.4852.375-39.8954.47613.42846.256-59.684-9.121-27.36427.364 (2)用分层法计算第3层,计算过程如下:(计算结果见表3-5和图3-14(b)所示)计算杆端固端弯矩: 表3-5:恒载作用下框架第3层各节点弯矩分配表节点A8B8C8D8E8杆端位置A7A8A8A7A8B8B7B8B8B7B9B8B8B9B8A8B8C8C7C8C8C7C9C8C8C9C8B8C8D8D7D8D8D7D9D8D8D9D8C8D8E8E7E8E8E7E9E8E8E9E8D8弯矩分配系数0.3110.6890.1760.1760.3890.2590.1260.1260.1880.560.1260.1260.560.1880.2880.2880.424固端弯矩-21.5621.56-96.6396.63-3.83.8-96.6396.63第一次弯矩分配6.7051614.854813.212313.212329.202219.44-11.6966-11.6966-17.452-51.984811.696611.751.984817.5-27.8294-27.8294-40.9711弯矩传递14.67.428-8.759.7225.99-25.99-20.4868.75第二次弯矩分配-4.5406-10.05940.232670.232670.514260.3424-4.49946-4.49946-6.71348-19.99765.855985.8559826.02668.73749-2.52-2.52-3.71结 果0.722.165-2.1654.4813.454.4813.4558.7-85.6-5.4-16.2-5.4-16.282.18-49.795.8517.555.8517.5555.82-90.88-10.1-30.35-10.1-30.3560.7(3)用分层法计算第2层,计算过程如下:(计算结果见表3-6和图3-14(c)所示)计算杆端固端弯矩: 表3-6:恒载作用下框架第2层各节点弯矩分配表节点A5B5C5D5E5杆端位置A4A5A5A4A6A5A5A6A5B5B4B5B5B4B6B5B5B6B5A5B5C5C4C5C5C4C6C5C5C6C5B5C5D5D4D5D5D4D6D5D5D6D5C5D5E5E4E5E5E4E6E5E5E6E5D5弯矩分配系数0.24 0.24 0.53 0.18 0.18 0.39 0.26 0.13 0.13 0.19 0.56 0.13 0.13 0.56 0.19 0.29 0.29 0.42 固端弯矩-32.16 32.16 -96.63 96.63 -3.80 3.80 -96.63 96.63 第一次弯矩分配7.62 7.62 16.92 11.35 11.35 25.08 16.70 -11.70 -11.70 -17.45 -51.98 11.70 11.70 51.98 17.45 -27.83 -27.83 -40.97 弯矩传递12.54 8.46 -8.73 8.35 25.99 -25.99 -20.49 8.73 第二次弯矩分配-2.97 -2.97 -6.60 0.05 0.05 0.10 0.07 -4.33 -4.33 -6.46 -19.23 5.86 5.86 26.03 8.74 -2.51 -2.51 -3.70 结果1.55 4.65 1.55 4.65 -9.30 3.80 11.39 3.80 11.39 65.80 -88.59 -5.33 -16.02 -5.33 -16.02 81.07 -49.02 5.85 17.55 5.85 17.55 55.82 -90.93 -10.10 -30.34 -10.10 -30.34 60.69 (4)用分层法计算底层,计算过程如下:(计算结果见表3-7和图3-14(d)所示)计算杆端固端弯矩: 表3-7:恒载作用下框架底层各节点弯矩分配表节点A2B2C2D2E2杆端位置A1A2A2A1A3A2A2A3A2B2B1B2B2B1B3B2B2B3B2A2B2C2C1C2C2C1C3C2C2C3C2B2C2D2D1D2D2D1D3D2D2D3D2C2D2E2E1E2E2E1E3E2E2E3E2D2弯矩分配系数0.22 0.24 0.54 0.16 0.18 0.40 0.26 0.12 0.13 0.19 0.57 0.12 0.13 0.57 0.19 0.27 0.30 0.44 固端弯矩-32.16 32.16 -96.63 96.63 -3.80 3.80 -96.63 96.63 第一次弯矩分配7.08 7.81 17.27 10.38 11.54 25.53 17.02 -10.77 -11.88 -17.54 -52.63 10.77 11.88 52.63 17.54 -25.90 -28.60 -42.13 弯矩传递12.77 8.63 -8.77 8.51 26.32 -26.32 -21.07 8.77 第二次弯矩分配-2.81 -3.10 -6.85 0.02 0.02 0.05 0.04 -4.04 -4.46 -6.58 -19.75 5.50 6.06 26.87 8.96 -2.35 -2.60 -3.82 结果2.13 4.27 1.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本信息信息安全培训课件
- 车站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法律援助法讲座课件
- 工业互联网背景下2025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智能环保设备中的应用报告
- 烹饪与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 消防培训内容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潜力区域分析及供给拓展路径研究报告
- 盐湖提锂技术成本优化策略与2025年产能扩张产业布局优化研究报告
- 2025年微服务架构性能测试报告: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传输效率优化策略
- 2025年宠物宠物宠物宠物宠物宠物寄养市场细分需求与产品创新服务研究报告
- 金属热处理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会课件
- GB/T 21415-2025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建立校准品、正确度控制物质和人体样品赋值的计量溯源性要求
- 患者走失应急演练脚本(2篇)
- 安徽省2025年公需科目培训测验答案(科目一)
- 高中数学-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 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
- 农作物植保员职业技能竞赛题库及答案
- T梁湿接缝及横隔梁施工方案
- (完整)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责任书
- 石群邱关源电路课件(第8至16单元)白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