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2).ppt_第1页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2).ppt_第2页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2).ppt_第3页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2).ppt_第4页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六章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2 第一节不完全竞争理论 国家之所以贸易和专业化生产的两个原因 1 技术 资源存在差别 生产擅长产品 2 规模经济或边际收益递增 有限产品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模型假定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超额利润为0 现实是 边际收益递增 出现垄断 寡头垄断随着规模经济概念进入贸易领域 不完全竞争 3 一 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完全市场假定包含三含义 竞争的完全性 信息的完全性 成本和收益的完全内生性完全竞争市场 众多买者卖者 商品同质 厂商是P接受者 如种植小麦的农场主 但如只有少数厂家生产一种产品 如波音 空客 多生产 供给增加 可能P 或要想多卖飞机 只要 P 就能促销 不完全竞争是贸易起因之一 4 保罗 克鲁格曼 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经济学教授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 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 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 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953年 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 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 从约翰 F 肯尼迪高中毕业后 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 学习经济学 5 二 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的两个特征 同行业厂家数小 产品有差别 消费者 差异产品 同类不同质 基本功能相同 但在性能 品牌 选型等不能相互替代的产品 6 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需求曲线比较 P Q 完全竞争厂商 垄断竞争 垄断 图1 7 三 垄断简要复习最简单的不完全市场竞争结构 与完全竞争完全相反 基本含义是市场上仅存一个厂商 整个市场供给方 竞争消失 垄断产生的原因 3点 规模经济产生垄断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一个厂商U形平均成本在达到市场有效规模前 可能一直处于下降阶段 如让一个厂商向市场提供所有供给可能是成本最低的 最有效率的 8 自然垄断 基于一个厂商平均成本在市场可容纳产量范围内不断下降而产生的垄断局面 水 电 气 电信等 如技术革命性变化 垄断局面随之改变 固话受光纤材料 移动通信出现而动摇垄断地位 9 市场竞争产生垄断a 技术发明 专利垄断 b 网络效应 需求方面的规模经济因素所起作用 当一种产品给某个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或效用与其他使用这一产品的消费者人数成正向关系时 经济学家认为存在网络效应 梅特卡夫定律 windows的市场控制能力依托于需求方面的规模经济 而不是平均成本降低带来的供给方面的规模经济 行政权力产生垄断 10 垄断价格制定与生产决策 D AC MR MC QM Q P PM AC D向下 表明只要降价 厂商就能多卖MR总是在D之下垄断厂商会选择MR MC时的产量QM 图 垄断价格制定与生产决策 11 MR和P对垄断厂商 总存在MR P原因 为了多销售1单位产品 厂商必须降低所有产品价格 所以MR总是位于D下 MR总是小于p 用数学求证设p f q 需求曲线而TR p q q f q AR TR q f q p 12 dp dq0故MR AR而AR p MR p边际收益低于价格 但低多少 设D为直线 那么垄断厂商的总销售量Q与价格P之间关系Q A BP A B为常数经变换P A B 1 B Q厂商的收益R就是单位价格P与其销售量Q的乘积R PQ A B 1 B Q Q讨论R如何随Q的变化而变化 13 设稍微增加一点销售量dQ 那么新的销售水平为Q Q dQ厂商新的收益R P Q R A B 1 B Q dQ Q dQ A B 1 B Q Q A B 1 B Q dQ 1 B QdQ 1 B dQ 2 R PdQ 1 B QdQ 1 B dQ 2 R R P 1 B Q dQ而MR P 1 B QMR R R dQ MR P 1 B Q P Q B 14 那么P MR Q B由此可见 边际收益MR与价格P的关系取决于两点 厂商销售量Q 需求曲线斜率B a 如果销售量Q很大 MR就低 因为削价会给厂商带来较大损失 b 如果需求曲线很陡峭 为了多销售1单位产品 垄断厂商不得不大幅度降价 MR离P就远 反之近 15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根据图3 AC 厂商的平均成本 C Q 向下倾斜反映出规模经济的假定 Q AC MC 追加1单位产出的成本 从微观经济学知MC AC根据MR P Q B 那么C F MC Q 2 其中F是与产量不相关的固定成本 2 称为线性成本函数 16 AC C Q F Q MC 3 上式中的固定成本F使生产出现规模经济 Q AC 例 F 5 Q1 10 MC 1则AC 5 10 1 1 5F 5 Q2 25MC 1则AC 5 25 1 1 2 AC MC AC Q 图 AC与MC的关系 17 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概述 概念 EconomicsofScale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 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市场规模扩大而下降或产出水平的增长大于要素投入的增长 见图 规模经济的类型 以成本弹性度量EC规模经济 成本增长率小于产量增长率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不变 18 19 举例 投入从15到30 增加1倍 而产出从10到25 产出增加1 5倍如果两国都分别产出10 则耗费30才能产出20 集中到一国 投入30则能产出25 20 利用规模经济 每国集中生产有限类别产品 如A国生产1 3 5类 B国生产2 4 6生产规模扩大且品种丰富 国际贸易是如何产生 各国用比以往更有效的规模来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 同时 相互贸易又使消费所有产品成为可能 不牺牲消费的多样性 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必然导致一个不同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上面例子并没有说明生产力的提高源自何处现有厂商生产规模扩大 行业中厂商数目增加 规模经济分外部和内部规模经济 21 外部规模经济 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内部规模经济 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非所在行业的规模 例子来说明区别 10家厂商 每家生产100件 总产量10001 如行业扩张1倍 厂商数为20 但每家仍生产100 若效率 则外部规模经济 2 总产量仍为1000 但厂商减为5 每家生产200 若单位成本 则内部规模经济 22 外部规模经济 分析可追溯到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时代 行业地区现象 无法用自然资源来解释的地理集中 华尔街 金融机构集中硅谷 计算机信息产业集中好莱坞 娱乐业中心好吃街 餐饮业集中北京的中关村温州的打火机县 纽扣县 23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三个 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 随着行业集中 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渐完善起来 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干中学 Learningbydoing 效应 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 来自于实践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 因此 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劳动力资源共享 24 外部 内部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影响 外部规模经济影响 厂商数大 完全竞争 内部规模经济影响 由于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 不完全竞争内部规模经济导致完全竞争市场失灵很难在同一个贸易模型中包括外部和内部这两种规模经济 故分别讨论 25 一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概念 行业规模扩大即企业数增大使企业平均成本下降 问题 外部规模经济为什么会导致国际贸易 要点 产品同质 行业完全竞争 分析工具 与 的移动 26 坎姆模型 规模经济和同类国家间贸易MurrayC Kemp 美国经济学家模型要点 假设许多相同点 技术 资源禀赋 需求偏好完全相同 PPF CIC也相同 PPF凸向原点 生产点变动 规模经济使相对成本变化进而产生贸易 极端情况是专业化生产 27 28 QT 29 外部规模经济时的生产和贸易 q1 q2 Q1 Q2 图 行业 企业 1 1 1 1 LRAC 1 Q q 30 国际分工格局的确定 偶然或历史因素 先行优势 FirstMoveradvantage 在发展初期 领先一步 的优势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 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 从而限制了 后来者 的进入 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 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 X 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 Y 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的采用 31 不完全竞争和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模型 32 二 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注意点 以企业为基础进行研究 垄断竞争企业 产品差异性 垄断性 产品可替代性 竞争性 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平均经济利润为零 33 34 参与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 长期影响 短期 需求突然增加使企业AC比P下降快 有垄断利润 长期 更多企业进入 垄断利润消失 AC P 内部规模经济 垄断竞争企业与行业内贸易 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 而不是技术或资源配置不同 35 一 垄断竞争和贸易 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的思想成为垄断竞争模型在贸易中运用的基础 n Q SA垄断竞争模型可说明贸易是如何解决各国所面临的规模与种类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Sn一个更大的市场如何导致P 和n 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在垄断竞争行业中n和它们的定价P受市场规模的影响 市场规模大即S大 n大 Q大 而消费者能以较低P买到商品 36 允许差异产品 differentiatedproduct 存在 原来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转变为垄断竞争市场 假设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 即消费者希望供选择的消费商品种类越多越好 产品差异性使同类厂商的产品之间不具有完全替代性 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 厂商在扩大规模和产品多样化之间做出平衡 市场可自由进入 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 厂商数目达到均衡 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1 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37 新厂商的进入会对原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影响 一是原有厂商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会下降 即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 二是原厂商所面对的需求弹性越来越大 即其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 这是因为差异产品的数目增加导致原有厂商的产品被其他产品替代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新厂商的进入最终导致行业内所有厂商的利润为零 这时市场结构达到均衡 市场中厂商数目随之确定下来 38 2 垄断竞争企业参与贸易的短期影响 39 3 垄断竞争企业参与贸易的长期影响 Q P P1 AC1 Q1 MR1 D1 MC AC o C D2 MR2 Q2 P2 AC2 MR3 D3 P3 AC3 Q3 40 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 开放贸易的短期结果是企业产量增加 平均成本下降 出现短期利润 价格下降 从而使得本国消费者也受益 消费者剩余增加 开放贸易的长期影响是 企业产量增加 比没有贸易时增加但不一定比短期内的产量多 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都下降且两者相等 企业经济利润回到零 本国消费者消费量增加 消费者剩余增加 从社会福利角度考虑 无论短期还是长期 整个社会福利都比没有贸易时要提高 41 4 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 厂商数目 均衡状态下 市场规模大小与厂商数目 或差异产品数目 以及厂商产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市场规模越大 则其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 n 就会越多 其次 厂商数目越多 与单个厂商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需求曲线就越平坦 这意味着厂商的均衡产量 q 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由于所有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和需求条件均完全相同 该行业要素投入总量固定不变 市场总需求完全无弹性 所以均衡时 所有厂商的产量与产品价格也均相同 若用M表示整个市场规模 那么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均为 q M n 42 均衡时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之间所有可能组合的轨迹 RC曲线 RC曲线向上倾斜 曲线上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市场规模M越大 因而对应的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就越大 qw 43 5 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A国与B国 两个国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 例如人口规模的差别导致了市场规模的差异 外 在生产技术条件 要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假设都完全相同 假设A国是小国 B国是大国 44 市场规模扩大 世界均衡点为W 厂商数目为nw 所有厂商的均衡产量均为qw A B 分别表示A B两国开放后的新均衡点 各国厂商的产量均为qw A B两国的厂商数目之和等于nw 封闭条件下 A B两国的市场均衡分别为A点与B点 图6 6 A qw 45 开放后的情形国际分工格局 同一行业里 一国只生产某些种类的产品 另一国则生产其他类型的产品 我们不能肯定每个国家生产产品的种类 也许是竞争的结果 也许是协议性分工的结果 贸易形态 产业内贸易 消费品一部分由本国厂商提供 另一部分则完全来自于国外 市场扩大产生两种积极效应 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 贸易的福利效果 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 使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 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 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 带来更多的满足 46 47 结论 1 一体化市场n Q P 2 消费者从一体化市场中得到好处是更多商品选择 更低价格3 为了实现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各国必须参加贸易 为了实现规模经济 各厂商必须集中生产在两个市场销售 48 6 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前面所谈到的规模经济没有论及贸易模式 例如 一体化市场容纳10家汽车厂家 但其分布不清楚 可能10家全在国外规模经济模型与要素比例模型的区别 多家厂商组成的生产多种产品的垄断竞争行业和生产单一产品的行业 49 制造品 X 粮食 Y A国 K丰裕 B国 L丰裕 图1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时的贸易 制造品 X 粮食 Y A国K丰裕 B国L丰裕 行业间 行业内 图2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下的贸易 X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Y属于完全竞争市场 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A 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 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 50 垄断竞争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1 行业间贸易反映比较优势 2 行业内贸易不反映比较优势即使KA LA KB LB 但由于生产差异产品 消费者会需求差异产品促使两国进行行业内贸易 所以规模经济不再使各国生产所有产品 由此 规模经济本身成为国际贸易的独立动因 3 行业内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家之间的相似性 51 第三节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 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一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在市场结构上表现为厂商数目很少 但不止一个 产品同质的特征 在这种市场上 厂商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手什么样的反应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 厂商的行为有两种矛盾的倾向 一种是敌对 一种是妥协 52 二 双寡头市场 古诺模型 假设市场中只有两个厂商 和F 假设两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 边际成本为常数 厂商行为模式是非合作型的 厂商的决策变量为产量 厂商对对方的产量并不了解 假设厂商同时做决策 但可根据对对方的猜测 来作出自己的各种选择 图6 7描述了厂商H是如何作出产量决策的 53 D P 为市场总需求曲线 厂商H假设对方的产量qF给定不变 曲线RDH即为厂商H的剩余需求曲线 厂商H的边际收益曲线MRH与边际成本的交点 决定了厂商H最佳产量选择为qH 54 由图可知 对于不同的qF 厂商H的产量选择也会不同 如果把该厂商的最佳产量选择与对方各种可能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用一条曲线描述出来 就是该厂商的反应曲线 Reactioncurve 另一个厂商也有一条反应曲线 厂商H反应曲线的确定 图6 8给出了在两种特殊情形下厂商H的产量选择 在图6 8 a 中 假设对方的产量为零 这意味着厂商H是一个完全垄断厂商 市场总需求曲线就是其剩余需求曲线 在这种情形下 厂商H的最佳产量就是垄断产量qM 图6 8 b 说明厂商F的产量对应于什么样的水平时 厂商H的最佳反应是退出市场或将产量定为零 如图 当qF等于完全竞争下的市场需求量qc时 厂商H的剩余需求曲线及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纵轴 此时厂商H的最佳产量选择为零 55 56 图6 9中的两条直线HH FF 分别表示厂商H和F的反应曲线 H厂商反应曲线在图中要比F厂商的反应曲线更陡一些 57 三 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假设世界上只有A B两国 两国在某一共同行业中各只有一个厂商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