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A)卷.pdf_第1页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A)卷.pdf_第2页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A)卷.pdf_第3页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A)卷.pdf_第4页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A)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A 卷 卷 2009 2010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得分 得分 评卷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得分一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右边的括号中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右边的括号中 每小题每小题 1 1 分分 共共 1010 分分 1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 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恩格斯认为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 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4 辩证法的否定即 扬弃 它的含义是指 A 抛弃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 5 从哲学上来讲 和谐就是指 A 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 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 C 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 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6 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是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 占人口大多数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具有先进思想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过剩的危机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9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B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0 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 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得分二 多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右边的括号中 多选 少选均不给分二 多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右边的括号中 多选 少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020 分分 11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尔巴哈D 笛卡尔 12 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 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B 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D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13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 社会行动的规律 这是因为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 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14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 表现在 A 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 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 要有效地改造世界 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5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 个别劳动B 社会劳动 C 具体劳动D 抽象劳动 1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 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 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1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 利润率的提高 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 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18 垄断形成的原因 A 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 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C 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D 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19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 现阶段我党的最低纲领 B 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得分三 辨析题 判断对错 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小题三 辨析题 判断对错 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2020 分分 21 唯心史观是一种英雄史观 22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23 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24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和 90 年代初期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得分四 简答题 每小题四 简答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2020 分分 25 简述量变 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26 简述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应坚持的原则 27 简述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三种职能 28 从已有的实践中简述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 得分五 论述与材料分析题 每小题五 论述与材料分析题 每小题 1515 分 共分 共 3030 分分 29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 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 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试用唯物史观的 有关原理分析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的辩证关系 30 IBM 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 从上世纪 50 年代其致力于计算机行 业 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IBM 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 的 在某些情况下 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 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他们仍有卓越的 信誉 在整个 60 年代和 70 年代 虽然有 Control data Honeywell Sperry Univac Burroughs 和 NCR 等企业的竞争 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 到 1980 年为止 IBM 仍占据全球大型计 算机市场超过 80 的份额 大型计算机是 IBM 的 金母鸡 毛利高达 70 80 年代 随着个 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 日本 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 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 高效益的领域 在与苹果 康柏 东芝 戴尔等企业 激烈竞争中 IBM 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迫于竞争的压力 90 年代 IBM 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 降低成本 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 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 精选经营战略转型 在 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 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 实施 竞争战略调整 全面提升企业竞争里 重塑其昔日的辉煌 IBM 确立的战略目标是 在所处 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 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 并发挥领导作 用 在生产 销售 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 实现最高的效率 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 的高利润 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目前 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 开放型系统 的方向发展 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 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 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 的 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 这些组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行 在新的技术基础上 计算机 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 IBM 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 IBM 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 寻求着未来的发展 摘编自 美 JE 斯蒂格利茨 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 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1 用 IBM 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 从 IBM 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B 卷参考答案 卷参考答案 2009 2010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右边的括号中 每小题一 单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右边的括号中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1010 分分 1 A2 C3 D4 D5 D6 A7 B8 C9 D10 B 二 多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右边的括号中 每小题二 多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右边的括号中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020 分分 11 BC12 AD13 ABD14 BCD15 CD 16 ACD17 AC18 ABCD19 ABC20 ABCD 三 辨析题 判断对错 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小题三 辨析题 判断对错 并简要说明理由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2020 分分 21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 否认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因而这样的观点被成为英雄史观 22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是从广义上 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 基 本方法 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 推进到新的阶段 并由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 克思主义 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3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 公司决 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 而不是国家计划 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 虽然国家 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 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 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 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 的根本目的 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24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 社会主义在 20 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但是在发展中也发生过 许多曲折 甚至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 东欧剧变 苏联解 体 最深刻的原因是 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 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 位 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 政治 社会 民族矛盾进一步 激化 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 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但是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 会主义的失败 而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一些国家出 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 但人民经受锻炼 从中吸收教训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 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1 世纪 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 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 党的共同奋斗 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四 简答题 每小题四 简答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2020 分分 25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体 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体现了事物渐进 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果 第三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26 答案要点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应坚持如下原则 首先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其次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最后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27 答案要点 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 即生产资 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在这个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 产阶段 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 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 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 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 商品资本的职能 28 答案要点 从已有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 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第二 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三 要选择正确的改 革方式和步骤 第四 要妥善处理改革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五 论述题 每小题五 论述题 每小题 1515 分 共分 共 3030 分分 29 答案要点 人类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 又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 是合规律性与合目 的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有如下辩证关系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 一致的 互为前提和基础 其中 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 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前提 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 人 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 于人自身 来源于人创造历史的活动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不断满足人的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0 答案要点 1 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 IBM 公司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业 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很快在大型计 算机业务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垄断产生后 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竞争 IBM 公司在整个 60 年代和 70 年代掌握着 大型计算机的技术 并垄断其市场 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 但是垄断产生后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而是与竞争并存 甚至加剧了竞争 IBM 公司在 60 和 70 年代在大型计算机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 但同时还存在多家公司与其竞争 随着计算机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