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如何拒绝他人.doc_第1页
第四章 如何拒绝他人.doc_第2页
第四章 如何拒绝他人.doc_第3页
第四章 如何拒绝他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如何拒绝他人 有些同学看到这个标题,也许会很感兴趣,也许会感到惊讶,但也许也有同学会不屑一顾,“拒绝”谁不会呀?的确,每天我们都要在现实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拒绝,因为对于别人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够尽自己的能力予以满足,但有时我们不得不表示拒绝,因此我们每个人确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说“不”。在这种意义上,没有谁不懂拒绝。但是,纵览历史,古今中外,因拒绝不得法而酿成历史悲剧的例子并不少见。现实生活中,因为没有注意拒绝方法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友谊疏远破碎,甚至反目成仇的事例也时有发生。所以,当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拒绝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有人说,拒绝也是一门艺术。事例1: 海瑞一次严厉地处罚仗势侵夺民田的董其昌。一些官员来替董其昌解围,对海瑞说:“圣人不做过分的事。”海瑞说:“诸公岂不知海瑞非圣人耶!”就把说客顶了回去。巧妙的一句话既表达了海瑞秉公执法严办董其昌的决心,也使得说客碰上了软钉子,无言以对。事例2: 丁磊同学是班上成绩很好的学生,他也十分热心公益活动。近一段时间,每天放学后,他都准时和另外两个同学“隐姓埋名”地去帮助一位孤寡老人。一天放学后,他正准备出发,成绩比较差的张剑拉着他讲解一道数学题,他一看那道题很简单,便说:“这道题这么简单,你自己想吧,我还有事呢!”然后走了。张剑为此十分生气,再也不理丁磊了。如果你是丁磊同学,你当时会怎么说呢?一、 拒绝他人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其中,有许多积极的,也有许多消极的;有符合自己意愿的,也有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有我们赞成的,也有我们反对的;有我们乐意接受的,也有我们需要拒绝的。究竟如何处理这些事情,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并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拒绝他人也显得十分重要,它对于我们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处理好我们同各种不同的人之间的关系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1 做自己该做的事,从不必要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人在社会之中,就难免要与别人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不同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的具体角色不一样,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职责,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我们又可能要面对各种压力或违背意愿的事情,如果我们懂得拒绝,就能巧妙地将自己从一些不必要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比如说,有些同学成绩好,能力强,乐于助人,老师和同学都喜欢找这样的同学帮忙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当然,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应该努力去做,这样既团结同学,又锻炼能力。但有些时候,这些事情之间或这些事情与学习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或者我们实在不愿意参加得太多,这时候妥善友好地拒绝就显得很重要。 作家尤今在生病时就发出了“谢绝探访”的禁令。她不愿意听那些“腻得如吞了大碗肥肉,重复又重复那些说过千百次的话。”她拒绝朋友的方法有效且有趣。她主动给一位要来看望她的女友打电话:“听说你要来看病?”“是是是,今晚就来看。”“可是,我动手术的哪个部位实在不方便让你看呀!”对方哑然失笑,拒意尽在不言中。2 增强自立自律能力,避免滑入不良行为习惯的误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朋友可能并非出于恶意,甚至是出于朋友之间的亲密与友好,邀请你参加一些无益于身心的活动,或者请你帮助他采用一些不恰当的手段度过暂时的难关。比如同桌要你答应在考试时给他看答案;同学聚会,有人劝你一起抽烟酗酒;朋友或同学有免费的票,拉你旷课去看一场很有吸引力的电影;放学路上,同学邀你一起去玩电游等等,面对这些消极的压力,我们当然需要明辨是非、严格自律,但是硬邦邦地拒绝可能会被对方扣上一些不好听的“帽子”,影响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但明知不好却又碍于情面勉强而为之,不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就会染上一些不良习惯甚至是不良习气,也可能违反校规校纪,甚至可能由于一时的冲动或糊涂,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适时脱身,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许多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不能抵制一时诱惑或碍于情面参加一些不该参加的活动而逐步陷入深渊不能自拔的。 快毕业了,李柯的一些好友发起组织了一个同学聚会,他应邀参加,在酒宴上,他原本不想喝酒,也喝不了多少酒,但是想到这么多同学难得聚会,便在好友的强烈要求下,和大家一起喝了起来,谁知这么多同学在一起,越喝越来劲,越喝越多,最后大家都醉醺醺的,到了大街上,和别的一群年轻人发生了冲突,最后和对方打了起来,酿成一起流血事件,当事双方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而当时参加聚会的另一名同学肖宇采取了一种巧妙的办法离开了聚会,避免卷入这起事件。他当时看到大家越喝越多,又不听劝阻时,便考虑怎样离开,他借上厕所的机会,到服务台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叫家里人马上拨此电话说找他有急事。正当大家喝得热火朝天时,服务员一句“谁是肖宇,你家里人找你有急事。”肖宇名正言顺地“安全撤退”。 3 完善自我,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决不是源自于美丽的外表,而主要在于渊博的学识,优雅的谈吐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取决于一个人拒绝他人的艺术。可以想象,一个不会拒绝他人的人,很可能就是一个人际关系紧张、人缘差的人。能审时度势,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懂得拒绝的艺术,就能使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较好地保全自己,并能协调和与别人的关系。二、 拒绝他人的技巧拒绝的艺术性在于其技巧的灵活性,要学会友好地拒绝他人,关键是掌握拒绝的技巧,下面列举了一些拒绝的方法与技巧,我们应该在领会的基础上考虑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盲目照搬。1 先扬后抑法也可称作“先承后转法”,这是一种避免正面表述,采用间接出击的技巧。对于别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先用肯定的口气表示赞赏,再来表达你的拒绝,这样不会直接伤害对方的感情和积极性,而且使对方容易接受,并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通常,你可以采用下面一些话表达你的意见,“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只可惜由于我们不能马上采用它”;“这个主意太好了,但我担心眼下的条件使我们不得不放弃它,我想以后肯定会有用的”;“你是一个体谅朋友的人,我知道,如果不是十分信任我,并认为我有能力做好这件事,你是不会找我的,但是我实在忙不过来了,下次有什么事情我一定尽力”等等。 有些事情如果碍于情面,你也可以当场答应下来,没有必要当场非得表明你的态度,以使得双方比较难堪,你可以说“这件事很好,但由于某些原因,我还得仔细考虑考虑”,为自己认真思考或寻求对方可以接受的借口,对方也会认为你在严肃认真地对待他们的意见,从而对你稍后作出的选择或行为表示谅解。 有时对方有急事相求,而你的确无法抽身相助,考虑到对方的实际情况与当时的心情,为了避免对方恼羞成怒,造成误会,你可以首先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你只能换个时间办理,而对方必须立即办好,此时他就会另找对策。 小佳是学校艺术团的首席小提琴手,经常参加一些大型的演出活动。一次,一位朋友对他说:“我很想到剧院现场欣赏你演奏小提琴,可惜售票处的票已经卖光了。”小佳手头没有票,又不愿意在演出前为一张票劳神,影响情绪,不想答应他的要求,但是,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先承后转,把拒绝间接化。他平静地答道:“遗憾得很,我手上一张票也没有。不过,在大厅里我有一个坐位,如果你高兴”朋友非常高兴地问道:“在哪里?”小佳答道:“不难找就在小提琴后面。”2 沉默暗示法有时候,拒绝也可以巧借一些典故进行暗示,如有个人藏书颇丰,但是经常为别人借书不还而苦恼,有一天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位名家对付别人借书的做法是在书柜上贴上“借书者,傻瓜;还书者,傻瓜。”的标签,于是他把这个做法引用,并对借书者遗憾地说,我不想让你做傻瓜,也不希望自己被人称作傻瓜。有时候,有些人喜欢通过陈述困难等方法暗示以投石问路,这时,你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示你的拒绝,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表达“不”意最好是通过他们心神领会的办法。这个办法常用于朋友借钱,一般借钱者喜欢陈述自己的困难,这时你也可以接过话题,大谈自己的苦处,一般对方是会明白的。你也可以采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历数你的困难,让对方从你的话中感受到你的意思。当然,与此同时,你可以表示出深深地同情与理解,也可以表达你的关心与无能为力,同时在对方离开时,你还可以送上自己的良好祝愿。 小故事:有一天,萧伯纳收到一份有钱人寄来的大红请贴:“某女士将于星期二下午四时到六时在家恭候。”萧伯纳退回请贴,并在底下注了一笔:“萧伯纳先生同样时间在家恭候。”3 以攻为守法如果在对方提出某项要求之前我们已经从别的途径获知此事或在谈话中已洞悉对方的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予以拒绝。比如同学找你借钱去做一些不正当的事情(如赌博),你可以在对方之前率先提出要求:“可巧碰上你了,我正准备去找你借点钱”对方一听这话自然不会在向你开口借钱,还会懊悔自己到和尚庙借拢梳走错门了。4 自我贬低法 对于那些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又浪费时间与精力的活动,采用这种方法在玩笑的气氛中使自己全身而退。比如说,朋友邀你一起去玩电游,你就可以说:“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学了几年始终玩得不象样子,你们看了都会觉得可怜,为了不影响你们的玩兴,我还是不去好些。”又比方说,同学聚会,你确实不想喝酒,你可以说,“我是爸妈的乖儿子,在家里根本没有地位,要是喝了酒,回去会被我爸揍死去,大家就饶了我吧。”同时,你还可以辅以其他的事例进行说明,或者找一些比较好的借口增强这种自我贬低的效果。5 模糊应答法在现实生活中,出于某种原因或目的,有些人要求我们对一些事情或人物作出评价或发表看法,以探明我们的态度,而事实上,我们又不宜把评价或看法具体化,这时,如果我们不能机智地应付,巧妙地作答,就可能陷入被动局面以致于无所适从。比如说,有些人喜欢背后谈论他人,说长道短,碰上这种人,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尽量少发言,少评论,让自己的发言少带倾向性。这时,采用模糊应答的方法,可以避免卷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之中,这对于我们走上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很有益处的。 一天,同学甲神秘兮兮地对同学乙说:“我总觉得咱们班的某某同学有点那个,你对他的印象如何?”同学乙沉思片刻回答道:“我对他的印象挺深刻的。”回答巧妙而且天衣无缝。6.顺水推舟法对于某些问题,我们可以巧妙地把对方设置在同样的情景,引诱对方作出判断,从而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处境或意思,以巧妙地拒绝对方的要求。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有一个经典的范例:一次,一位记者问艾森豪威尔将军一个有关军事机密的问题,艾森豪威尔将军作耳语状说:“这是一个机密问题,你能替我保密吗?”记者连忙说:“能!”将军回答道:“我也能!” 小刘从旅游局朋友处借了一架照相机,一边走一边摆弄,恰巧“王蛮头”迎面走来。“王蛮头”有个毛病:见了熟人有好玩的东西,非得借去玩几天不可。这次见了小刘的照相机又非借不可。尽管小刘百般说明情况,“王蛮头”依然不肯放过。小刘灵机一动,故作姿态地说:“好吧,我可以借给你,不过我要你不要借给别人,你做得到吗?”“王蛮头”一听,正中下怀。忙说:“当然,当然。我一定做到。”“绝不失信?”小刘追加一句。“绝不失信。失信还能叫做人?”“王蛮头”斩钉截铁。“我也不能失信,因为我也答应过照相机的主人绝不外借。”听到这,“王蛮头”目瞪口呆,只好作罢。 有些同学看了以上方法,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难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非得拒绝别人不可吗?我们的拒绝都要采用这些委婉的方法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在现实生活中,关于拒绝我们还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在平时,我们应该真诚地对待朋友和同学,积极地帮助他们,我们所讲的方法主要应用于那些的确违背我们意愿的事情,我们应该明确一个简单的道理“平时帮人,拒人才不难”。第二,如果是能力与客观的原因,我们应该坦诚直言,说明实际情况,同时,要积极帮助对方想办法。第三,对于某些事情,直接说“不”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应坚决拒绝。对于那些可能引起误解的事情,也应该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