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法ppt课件.ppt_第1页
雾化吸入法ppt课件.ppt_第2页
雾化吸入法ppt课件.ppt_第3页
雾化吸入法ppt课件.ppt_第4页
雾化吸入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化吸入技术 呼吸内科 1 一 什么是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指 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 经鼻或口吸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 雾化治疗效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雾化颗粒的大小和稳定性 2 二 雾化吸入有什么优点 1 奏效快 2 药物用量小3 不良反应轻 3 三 雾化吸入的目的 湿化气道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4 四 雾化吸入的分类 1 超声雾化吸入2 氧气雾化吸入 临床最常用 3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 5 五 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 2受体激动剂 特步他林 沙丁胺醇 抗胆碱药物 爱喘乐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地塞米松 祛痰药 沐舒坦 碳酸氢钠 糜蛋白酶 抗生素 庆大霉素 局麻药 利多卡因 注意 如果同时使用几种药物 应先用扩张大气道的 再用扩张小气道的 最后用激素和祛痰药 6 超声雾化吸入 7 超声雾化吸入 应用超声波声能 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 由呼吸道吸入 达到治疗目的 其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 雾滴均匀 可达鼻 咽 喉 上部气道或支气管 8 超声雾化吸入器的基本结构 口含嘴 定时器 出雾罐 雾量调节器 电源开关 指示灯 水槽 9 超声雾化吸入器的原理 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高频电能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透过透声膜罐底的液体微细雾滴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0 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规范 11 一 操作准备 1 护士自身准备 衣帽整洁 洗手 戴口罩2 用物准备超声雾化器 连接管 口含嘴 水温计 弯盘 药液 冷蒸馏水 或灭菌用水 治疗碗 一次性注射器 50ml 无菌棉签 砂轮 碘伏 75 乙醇 生理盐水 治疗巾 12 二 评估患者 询问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方法 目的并取得其配合进行必要的环境评估 要求环境清洁 安静 13 三 基本操作 两准备 1 雾化器准备 将超声波雾化吸入器主机与各附件连接 在水槽内加入冷蒸馏水或灭菌用水 至浮标浮起 液面高度约3cm 要求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 但具体具雾化器而定 浮标 14 2 药液准备 将药液稀释至20 50ml后加入雾化罐内 检查无漏水后 雾化罐放入水槽内 盖紧水槽盖 15 3 吸入治疗 a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核对床号 姓名 并解释操作 并取合适的体位b 接通电源 打开电源开关 预热3min 调整定时开关至15 20分钟处指示灯亮后 调节雾量开关至合适雾量 七对 16 C 口含 气雾喷出后 协助患者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 用面罩亦可 嘱病人闭嘴作深而慢的吸气 用嘴吸气 用鼻呼气 勿吞咽 d 治疗毕 取下口含嘴 或面罩 关雾化开关 再关电源开关 17 4 整理 擦干患者面部 协助其取舒适的体位 整理床单位分类清理用物 倒净水槽内余水并擦干 雾化罐 螺纹管 口含嘴 或面罩 浸泡于消毒液中1小时 再洗净晾干备用 护士洗手 18 5 记录观察记录操作时间 必要时记录治疗效果及反应 19 注意事项 1 治疗前 检查机器各部件 确保性能良好 连接正确 机器各部件的型号一致 2 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脆 安放时动作要轻 以免破损 20 3 水槽和雾化罐内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连续使用时应间歇30分钟 使用中注意测量水温 超出60 时应关机换冷蒸馏水 4 治疗过程需加药液时 不必关机 直接从盖上小孔内添加药液即可 21 氧气雾化吸入 22 氧气雾化吸入 氧气雾化吸入法 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 使药液形成雾状 再由呼吸道吸入 并且氧气又可解决缺氧问题 达到治疗的目的 23 氧气雾化吸入法 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 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而产生疗效 目前市售氧气雾化器 亦称射流式雾化器 有数种 基本构造及性能大致相同 其基本原理是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 将药液由接邻的小管吸出 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 成气雾喷出 24 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规范 25 1 护士自身准备 衣帽整洁 洗手 戴口罩2 物品准备雾化吸人器 玻璃制品或一次性塑料制品 氧气装置一套 湿化瓶内不装水 药物及5ml注射器 生理盐水 一 操作准备 26 二 评估患者 询问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氧气雾化吸入的方法 目的并取得其配合进行必要的环境评估 要求环境清洁 安静 温湿度适宜 27 以玻璃制品氧气雾化吸人器为例 药液 雾化器准备 向病人解释治疗目的 并讲解和示范操作方法 协助病人漱口 取坐位或半坐位 三 基本操作 28 将药液稀释至5ml 注入雾化器 雾化吸入器接气口连接氧气筒或中心吸氧装置的输氧管上 调节氧流量6 10L min 29 病人手持雾化器 把口含嘴含入口中 嘱病人吸气时示指堵住出气口 紧闭嘴唇深吸气 呼气时示指松开 一般10 15分钟可将5ml药液雾化完毕 30 吸人毕 取出吸入器 关闭氧气开关 安置病人 清理用物 雾化器浸泡于消毒液中1小时 再清洗擦干备用 31 雾化吸入过程中的问题 雾化器雾量过小或不出雾检查雾化器的喷雾孔是否堵塞以氧气作动力时 注意是否会因氧气的流速过低或漏气 而导致雾速减低 流量减少雾化器一定要保持与地面垂直 倾斜也可导致不出雾 32 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雾化前先漱口 清除口腔内分泌物 食物残渣 雾化时应做深而慢的吸气 使药液充分吸收 观察病人有无呛咳或气管痉挛 并及时报告医生 雾化吸入后应漱口 防止激素在咽部聚积 用面罩者应洗脸 氧动雾化吸入应注意安全用氧 33 四 临床应用 1诱导痰检 适用于留取痰标本 用法 患者清晨未用抗生素前 嘱其先漱口 于雾化罐内加入4 的NaCl溶液8ml 吸入高渗盐溶液15 25min 嘱病人漱口 用力咳出深部痰 取得需要的痰标本 诱导痰检查方法具有无创 简便 重复性好等优点 可获取高质量的痰液为检查之用 痰液肿瘤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的自然痰细胞学检查 34 临床应用 2用于纤维支气管镜 FB 检查术前麻醉用法 先肌肉注射安定和阿托品后 再用2 利多卡因5 8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15分钟 插管前5分钟 鼻 咽部常规喷洒利多卡因两次 雾化麻醉喷出气雾颗粒小 而且喷在粘膜表面分布均匀 弥散效应好 且患者易于配合 在FB受检之中不需要再追加麻药 操作简便 省时间 同时麻醉药物耗量少 也减低了麻醉药物的副作用 35 临床应用 3 治疗咯血咯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 目前治疗咯血的药物不少 比较有效的有脑垂体后叶素 副作用较多 忌用于合并高血压患者 常用的促进凝血过程的药物如止血敏及抗纤溶芳酸等效果也有限 过量时有血栓形成的危险 这些都需静脉给药 止血时间比较长 雾化吸入具有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疗效快 无任何危险等优点 凝血酶雾化吸入可随患者的吸气被吸到终未支气管及肺泡 使受损的毛细血管凝血而起到止血作用 36 临床应用 4 哮喘用药对轻度哮喘患者可单独使用短效的舒喘灵 间羟舒喘灵雾化制剂 中度患者可加强吸入激素类及色甘酸钠雾化制剂 重度患者除给予大剂量激素吸入外 还可加用长效舒喘灵雾化制剂 如疗效仍不满意 可连续口服大剂量激素强的松3 7天 然后逐渐改为吸入性激素应用 37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 38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39 手压式雾化器 主要适用于雾化吸入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 如沙丁胺醇气雾剂 药液预置于雾化器内的送雾器中 由于送雾器内腔为高压 将其倒置 用拇指按压雾化器顶部时 其内的阀门即打开 药液便从喷嘴喷出 雾滴平均直径为2 8 4 3 m 其喷出速度甚快 80 雾滴会直接喷洒到口腔及咽部粘膜 药物经粘膜吸收 40 41 吸入器的种类 干粉吸入器由于可与吸气同步 吸入效果较好 且不含氟里昂 主要有旋转式 碟式和涡流式3种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气雾吸入方式是很重要的 吸入气雾之后须屏气10s 若屏气不足将降低雾化吸入的效果代表 普米克令舒 布地奈德 舒利迭 42 普米克 布地奈德气雾剂 43 44 舒利迭 沙美特罗 45 准纳器的用法 打开 用一只手握住外壳 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放在手柄上 向外推动拇指直至完全打开 推开 向外推动滑动杆发出咔嗒声 一个标准计量的药物已备好以供吸入 尽量呼气 但切记不要将气呼入准纳器中 吸入 将吸嘴放入口中 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 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 继续屏气约10秒钟 缓慢恢复呼气 关闭 关闭准纳器 将拇指放在手柄上 往后拉手柄 发出咔嗒声表示准纳器已关闭 滑动杆自动复位 准纳器又可用于下次吸药时使用 46 雾化吸入疗法中的注意事项 1 超声波雾化和喷射式雾化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不应超过20min 2 预防呼吸道再感染 由于雾滴可带细菌入肺泡 故有可能继发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细菌来源 口腔 上呼吸道 雾化液的感染 所以不但要加强口 鼻 咽的护理 还要注意雾化器 室内空气和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 3 有增加呼吸道阻力的可能 当雾化吸入完后 呼吸困难反而加重 除警惕肺水肿外 还可能由于气道分泌物液化膨胀阻塞加重之故 即治疗矛盾现象 雾化吸入后 再辅助肺叩打 吸痰等护理 4 如超声波雾化和喷射式雾化用液体过多 液体量应归入液体总入量内 特别是患儿 若盲目用量过大有引起肺水肿或水中毒的可能 47 雾化吸入疗法中的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