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的需求及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1页
高强钢的需求及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2页
高强钢的需求及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3页
高强钢的需求及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4页
高强钢的需求及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强钢的需求及质量控制 LabofMaterialsFormingTheoryandQualityControlMSE USTB 交流内容 高强钢的需求及质量控制 1 工程机械用钢 2 汽车热轧双向钢 3 高强连续管线用钢 特殊钢 4 高品质轴承钢需求及控制 1 工程机械用钢 一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二 工程机械用钢发展应用 三 工程机械用钢国内供应厂家生产现状 四 不同级别工程机械用钢 五 质量控制 工程机械是矿山开采和各类工程施工用设备 包括 挖掘机 铲土运输机 起重机械 叉车及工业车辆 混凝土机械 桩工机械 路面机械 压实机械 凿岩机械 气动工具 装修机械 市政与环卫机械 铁路线路机械 钢筋和预应力机械 电梯与扶梯 专用零部件等 工程机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 主要有 交通运输 公路 铁路 港口 机场 能源 石油 煤炭 电站 管线等 原材料 钢铁 有色金属 建筑材料 化工原料等矿山的开采 农用水利 江河治理 林业 调水工程等 城乡建设及国防建设等六大领域 在工程机械产品成本构成中 钢材的成本是最重要的部分 全部钢材占总成本的约30 工程机械所用钢材称为工程机械用钢 工程机械行业 十二五 规划 五年产销规模翻番 行业前景依然乐观 过去十年行业保持20 左右的年均增速 从1998年到2009年 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 07 18 81 2010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速约30 以上 资料来源 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东北证券 工程机械行业1998年 2010年销售额增速 一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驱动下 工程机械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行业 十二五 规划 未来5年年均增速在17 左右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十二五 规划为行业发展提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预计到2015年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 对应的行业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17 工程机械行业历年销售收入与 十二五 增速预测 结果显示 十二五 期间工程机械行业总销售收入的复合增速预计为17 63 注 工程机械行业总销售收入 国内销售额 净出口金额 资料来源 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东北证券 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因素 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由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组成 国内需求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国外需求的增长与全球经济复苏程度相关 需求增长的重点地区是 金砖四国 等新兴经济体 未来十年 在城镇化进程等因素的驱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这将保障国内工程机械的需求 工程机械需求驱动因素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十二五 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在20 左右 这将保障国内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工程机械下游主要行业需求分布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东北证券 国内需求 十二五 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中国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城市化将促进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拉动工程机械的需求 主机产品中出口额最大的是装载机 汽车起重机 叉车 目前 国内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地区以俄罗斯 中东 非洲为主 印度 进口美 日 巴西 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及中东等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巨大 从发展规划来看 印度 巴西等地区未来五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中国相当 全球新兴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 东北证券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 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国外需求 资料来源 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09年 我国机械工业销售额达到1 5万亿美元 超过日本的1 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 跃居世界第一 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 产品结构现状 与快速发展的主机产品相比 基础零部件及优质专用材料 自控系统和测试仪器 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的发展明显滞后 已成为影响机械产品向高端升级的三大瓶颈 主机配套所需的高端零部件越来越受制于进口 我国机械工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0万多家 但进入世界500强的只有东风汽车 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三家 世界机床企业产值前20名中 中国仅占2席 而日本占7家 德国占5家 粗放的发展 经营效益偏低 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率在24 26 而发达国家在30 以上 销售收入利润率也只有6 左右 问题 我国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 目前高端装备仍满足不了需要 不得不大量进口 2010年进口机械产品用汇达2553亿美元 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 高端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2009年国际与中国工程机械主要公司出口占比 2020年发展目标主要标志为 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世界前三位 基本掌握了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 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和知名品牌 重点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进入世界前三强之列 主攻五个重点领域 高端装备产品 新兴产业装备 民生用机械装备关键 基础产品 基础工艺及技术 工程机械是长期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之一 在较长时期内都将是钢材消费的重点下游用户 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工程机械用钢尤其是高强度级别产品的大量需求 国外工程机械用钢发展应用 高强度钢 Q390MPa级以上 可有效减轻设备自重 提高工程机械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和降低原材料消耗等优点 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结构件的制造 并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低合金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系列产品 美国ASTMA514 A517 A710 A736系列 其中A710和A736为含Ni Cu和Nb的沉淀硬化型钢种 日本新日铁Welten系列高强度钢 强度为Q590 980MPa 的钢号有30多个 其中典型的钢种是Welten60和Welten80 德国代表钢种为Ste460 Ste690 Ste890 Ste960和Ste1100等 瑞典SSAB公司钢种为WELDOX700 WELDOX900 WELDOX960 WELDOX1030 WELDOX1100 芬兰Ruukki罗奇公司钢种Optim500MC Optim550MC Optim600MC Optim650MC Optim700MC Optim900QC Optim960QC Optim1100QC低碳合金结构钢 强度都很高 一般为Q590 Q1270MPa 具有很好的韧性 可焊接性和可成形性 适用板厚范围广 可满足工程机械用钢的需要 二 工程机械用钢发展应用 国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最早用于制造煤矿用液压支架 目前液压支架制造厂仍然是高强度钢板的大用户 同时 高强度钢板在挖掘机 装载机 推土机和各类起重机等结构件制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高强度钢板在工程机械行业和煤矿机械行业的需求厚度以3 80mm为主 20mm以下厚度钢板主要为卷板类产品 多数被应用于工程施工机械行业20mm以上厚度钢板主要为中厚板类产品 多数被应用于煤矿机械行业 国内开发低合金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的时间较晚 近20年陆续引进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后 我国工程机械用钢才打破了以Q235和16Mn钢为主的低级别钢的状态 形成了强度为60 70 80和100kg等多个强度级别的产品 国内工程机械用钢发展 煤矿机械用高强度钢 供需概况 我国大型煤矿基本告别了爆破采煤时代 步入了以采煤机 运输机 刮板机和液压支架为代表的综合采煤时代 其中 液压支架是综合采煤工作面机械装备的核心 约占设备投资总额的70 从生产品种看 由于液压支架为焊接结构件 所选钢材除强度级别较高以外 还要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缺口韧性及低敏感性 过去 煤矿综合采煤液压支架用高强度钢 屈服强度不小于460MPa 一般采用调质方法生产 成本较高 且生产周期长 板形难以控制 最大问题是钢的焊接性较差 不能适应国内煤矿机械制造业通常的加工工艺 目前 采用非调质工艺生产的高强度韧性焊接无裂纹钢 CF钢 在很多大型煤矿的高效综合采煤工作面得到成功应用 尤其是采用先进工艺开发的低碳贝氏体钢系列 碳含量小于0 09 焊接性和韧性均有很大提高 屈强比适中 已被用户普遍接受 液压支架主体几乎完全采用焊接结构 对支护强度要求更高 而对其自身重量又要求更轻 因此带动了用钢材料的升级换代 选用高强度钢板生产液压支架结构件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主要结构件材料以屈服强度为460 960MPa级的不同等级高强度钢板为主 正在快速取代以前的16Mn钢 宝钢 鞍钢 武钢 济钢 舞钢 太钢及首钢等已相继开发出屈服强度为460 960MPa的高强度煤机用钢 以适应煤矿和矿山机械的需要 发展趋势 今后 随着煤炭业开发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煤炭开采业的安全要求日益严格 高强度钢在煤矿机械用钢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将更加突出 尤其是高强度 高性能的中厚板需求量将快速增加 目前 综合采煤液压支架单重约为70t 井下装配运输困难 其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将钢板强度由80kg级提高到100kg级 实现设备减重到55t的目标 目前 国内煤矿机械行业高强度钢板年均用量为100万t以上 其中80kg级钢板可达15万t以上 而100kg级钢板则主要依赖进口 因此 开发并实现稳定 批量生产100kg级及以上强度级别煤矿机械用高强度钢是国内生产企业的发展目标 工程施工机械用高强度钢 高强度钢主要应用于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中的起重机械 主要指汽车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 和泵送机械 汽车起重机用高强度钢板厚度范围集中在3 16mm 以卷板开平类产品为主 履带起重机用高强度钢板厚度多在16mm以上 以中厚板产品为主 强度级别要求为Q460 960MPa 目前 主要供应厂家有宝钢 武钢 鞍钢 太钢 首钢 舞钢 济钢和湘钢等 混凝土泵车用高强度钢板对强度要求非常高 为Q900MPa以上级别 依靠进口 报道武钢 宝钢和鞍钢研发 可以生产 泵车生产企业还是以使用瑞典SSAB公司的Domex系列和Weldox系列产品为主 钢板厚度主要为4 16mm 工程施工机械用高强度钢发展趋势 从国家投资重点领域和行业发展情况看 拉动的主要是交通运输 高速铁路 公路及桥梁等 水利和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灾区震后重建等 这些项目的施工对旋挖钻机 履带式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和挖掘机的需求拉动最为明显 这几类工程施工机械产品有较快增长 也是高强度钢板的主要消费对象 因此高强度钢板的需求量也有快速增长 随着工程机械向装备大型化及参数极限化发展 对钢铁原材料的强韧性 冷成形性和焊接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强度钢板所占用钢比例和质量都将有较大提高 目前 从上述重点厂家采购情况来看 国内大吨位工程起重机吊臂等所需的Q900及以上级别超高强度钢主要从瑞典等国进口 替代进口要求较为迫切 主要用户钢材采购情况 徐工集团 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15位 是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和系列最齐全 最具竞争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一集团 生产的混凝土机械 桩工机械 履带起重机及煤炭掘进机械为国内第一品牌 其中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 目前 徐工集团主要采用Q460 Q600及Q960三种强度级别的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 卷板厚度为4 12mm Q460主要用于制造车架 全部从国内采购 月均需求量约为1万t 由宝钢 太钢 鞍钢和首钢等钢铁企业提供 Q600主要用于制造吊臂 部分用于车架 月均需求量约为7000t 主要由宝钢提供 用于制造吊臂 少部分由太钢提供 只用于制造车架 Q960用于制造50t以上吊车吊臂 卷板年需求量约为5万t 全部采用进口 分别由瑞典SSAB公司和芬兰RUUKKI公司生产 用钢品种主要为普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 全年钢材需求量为30 40万t 其中板材约占80 高强度钢板需求量占板材的20 25 以70 80kg级别的产品居多 卷板主要从宝钢和武钢采购 厚板主要从舞钢采购 三一集团在国内建有长沙 上海 北京 沈阳及昆山等五大产业园 长沙产业园 上海产业园和沈阳产业园三大园区是高强度钢板的主要需求厂 其中长沙产业园高强度钢板月均用量约为1000t 三 工程机械用钢国内供应厂家生产现状 生产现状 目前 国内工程机械用钢企业的生产和竞争主要集中在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领域 宝钢 鞍钢 武钢 济钢 舞钢 首钢 安钢 邯钢 湘钢 太钢 包钢和南钢等都相继开发了60kg级及以上不同级别的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 但是 国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各钢铁企业在实际生产时都执行各自的企业标准 牌号比较杂乱 与国外相比 我国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还没有走向成熟 宝钢 鞍钢 武钢和首钢等在中厚板和热轧板卷生产线上都已进行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的开发和生产 其他钢铁企业产品除太钢为热轧板卷外均为中厚板 从产品强度级别 规格 销量 销售渠道建设及品牌影响力方面综合来看 宝钢 武钢 鞍钢 济钢和首钢等居于领先位置 宝钢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最高屈服强度达700MPa的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 实现了对下游行业的批量稳定供应 在此基础上 宝钢又于2008年成功开发屈服强度达960MPa的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 并与徐工集团进行了小规模合作 宝钢高强度工程机械用中厚板产品也已形成不同强度级别的系列产品 为满足煤矿机械行业对超高强度钢板的要求 已研制成功屈服强度为1100MPa级的超高强度钢板 在品种方面 宝钢Mn2Mo2Nb2B系列超低碳贝氏体钢已研制成功 生产了620 690 780MPa等级别的钢板 宝钢工程机械用高强度热连轧结构钢发展现状2000年 第一代 BS600MC BS700MC 2005年 第二代 BS700MCK2 BS600MC4 BS550MCK4 2008年 研制出只有少数国际先进钢铁企业能生产的960MPa特高强度热轧工程机械用钢 宝钢工程机械用钢 宝钢工程机械用钢化学成分 wt 宝钢工程机械用钢力学性能 武钢从1986年开始进行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系列品种的研发 在高强度钢板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Q600 900MPa级Cu Nb B系列超低碳贝氏体钢已开发成功 生产出厚度为3 18mm的热轧卷板和10 50mm的中厚钢板 鞍钢是国内开发工程机械用钢最早的企业之一 鞍钢生产的工程机械用钢包括HQ系列 HQ60 HQ7O HQS0及HQ100 IE系列和DB系列 HQ420DB HQ460DB HQ500DB HQ550 DB HQ620DB HQ690DB及HQ800DB 等 供货厚度为3 0 50 0mm 热轧卷板和中厚板规格齐全 武钢工程机械用钢 鞍钢工程机械用钢 舞钢工程机械用钢 舞钢依托其装备和技术优势 应用国内外高强度钢板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研究成果 采用微合金化 控轧控冷或调质工艺先后开发了多个高强度钢板品种 其品种规格 强度级别及质量等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最大厚度达到100mm 最高强度级别达到1000MPa 塑韧性指标及焊接性能良好 已广泛应用于煤矿液压支架 大型工程机械及水电站压力钢管等设备 太钢工程机械用钢 太钢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逐年销售量 2010年太钢生产的TQ460MCD TQ600MCD TQ700MCD三个强度级别钢板 用于制造汽车起重机的数量达到13 6万吨 规格覆盖3 0 16mm 1000 2000mm 实现整车 车架 转台 支腿 伸臂等 高强钢的配套供应 2011年太钢推出的新产品750MPa级高强度耐磨热轧卷板T750GJ 钢基体硬度达到260HB 适用于制造经受轻微冲击 一般磨损的结构件 混凝土 水泥 沙石等搅拌机械 运输车辆箱体 耐磨衬板等 960MPa级超高强度热轧卷板 抗拉强度达到980MPa以上 低温韧性 40 冲击达到50J以上 较好的冷成型性 弯心直径为钢板6倍厚度时 常温弯曲90 钢板外表面完好 良好的焊接性 中等拘束的连接焊 角焊常温进行 不需预热 适用于制造大吨位起重机伸臂 随车吊伸臂 混凝土泵车支架等要求轻质重载 高安全性 高可靠性的部件 完成实验室研发 将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济钢 湘钢及南钢等企业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品种开发较快 营销灵活 产品级别和产量都有较大提高 尤其是济钢 其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的产量 品种等级和质量都得到快速提升 济钢60 70 80kg三个强度级别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并形成了具有济钢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系列和专有生产工艺技术 100kg级高强度钢板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在国内煤矿机械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 研究了120kg级Q1030的成分及热处理工艺 采用低碳 加入Mo Ni Cr Nb Cu Ti B提高淬透性 其他钢铁企业工程机械用钢 首钢工程机械用钢 首钢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中厚板产品主要是煤矿机械用钢 产量较高 在前期开发的高性价比的Q46OC及SQ5500品种的基础上 近年来又开发Q50OCFD Q550CFD及Q690CFD等高强度级别产品 规格在80mm及以下产品可实现稳定批量生产 Q960已研发成功 在热轧卷板方面 首钢迁钢公司460MPa卷板已批量供货 并已取得徐工集团生产使用上的认可 Q500D已进行小批量供货试用 存在问题 目前 国内高强度专用钢板市场中Q690及以下级别品种供应量不断增加 较需求量增加快 竞争日趋激烈 Q800及以上级别的部分产品则主要依靠进口 高级别钢材品种供给能力不足和产品质量不稳定是目前国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供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另外 工程机械结构件由于多为板材拼焊而成 因此在选用钢板时 还要求高强度钢板具备优良的焊接性能 目前 制约液压支架用Q960钢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配套的焊接材料性能较差 焊丝约占钢板消耗量的7 这一点行业内整体认识和开发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规格方面 由于国内高强度钢坯料厚度有限 连铸坯厚度多为180 330mm 单重受限 压缩比不高 日本连铸坯厚度可达500mm 单重为30 35t 连铸坯在厚度和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 加上热处理工艺较复杂 特别是调质用钢的生产更加困难 因此 国内在生产质量要求很高 较厚规格 不小于50mm 的高强度钢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同时 如何消除薄规格超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残余应力也是国内生产企业的难题之一 60kg工程机械用钢主要用于工程结构 煤机制造行业 如大型推土机底板 汽车起重机的液压支架 挖掘机底板 液压支架等 目前 可以大批量生产60kg工程机械用钢的主要有舞钢 鞍钢 济钢 武钢等企业 其生产工艺根据不同的厚度规格和不同的组织形态各有不同 60kg工程机械用钢 四 不同级别工程机械用钢产品及生产 济钢的JG590厚度在30mm以下 通过TMCP工艺热轧交货鞍钢的HQ590DB通过层流冷以贝氏体组织形态交货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铁水预脱硫 转炉冶炼 RH处理 连铸 板坯加热 粗轧 精轧 层流冷却 卷取 70kg工程机械用钢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 煤矿液压支架 军用舟桥 起重机吊臂等 目前 国内可以生产70kg工程机械用钢有舞钢 武钢 鞍钢 安钢 济钢等厂家 70kg工程机械用钢 舞钢采用Mn Nb Cu B系合金设计 研发出超低碳贝氏体钢WH70 为了能够在40mm以上规格的厚板中获得更多的贝氏体组织 将钢中C含量控制在0 05 以下 Mo含量控制在0 35 左右 并通过LF VD和控轧控冷以及 Cu时效工艺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和钢板强度 武钢从1998年开始研制700MPa级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DB685 通过Nb B等的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 以及Cu Mo的析出强化 采用弛豫控制析出原理 实现含有高密度位错的低碳贝氏体的组织 达到高强度 采用超低碳和低P S含量及夹杂物控制技术 实现高焊接性能和高韧性 在生产过程中 结合武钢实际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 生产出了3 18mm的热连轧卷板和10 50mm的中厚钢板 80kg工程机械用钢主要应用于大型电铲 钻机 推土机的铲斗 起重机吊臂和转台 煤机结构件等 目前 国内可以生产80kg工程机械用钢有宝钢 济钢 武钢 鞍钢等厂家 80kg工程机械用钢 武钢800MPa级焊接高强度结构用钢板HG80 通过LF和RH真空处理降低钢中P S含量及夹杂物 净化钢水 采用控轧控冷 弛豫控制析出原理以及微合金析出强化等工艺手段细化晶粒 提高钢板强度 其工艺流程如下 铁水脱硫 LD复吹 RH真空处理 连铸 精整 粗轧清坯 加热 2800mm轧板 热处理 检验入库 济钢80kg低碳贝氏体钢JG785DB 为获得轧后充分的沉淀强化和微合金析出强化效果 控制加热温度在1180 1220 使Nb CN 相颗粒充分固溶到奥氏体中 为获得轧后较细的晶粒 高温再结晶区道次变形率 15 未再结晶区采用低温大压下 终轧温度控制在800 880 随后进行控冷 冷速控制在3 8 min 对较厚的钢板最后还要进行回火工艺处理 工艺流程如下 高炉铁水预处理 铁水热装 或分装 转炉冶炼 钢包精炼 板坯保护浇注 精整 检验 入库 加热炉加热 高压水除鳞 控轧控冷 矫直 热处理 冷床冷却 精整 入库 目前 济钢 宝钢 鞍钢 武钢都已经研发出100kg工程机械用钢 但未见有批量生产和使用的报道 表中列出了鞍钢和宝钢100kg工程机械用钢的化学成分 力学和工艺性能指标 100kg工程机械用钢 五 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质量控制关键 Q900及以上级别超高强度钢主要从瑞典等国进口 替代进口要求迫切 Q900及以上级别超高强度钢一般采用两种工艺生产 薄规格 3 6mm 为非调质热轧板卷 厚度大于6mm的钢板需要轧后进行调质处理 质量控制关键 成分设计是基础 材料相变淬透性 与设备能力 冷速条件相匹配 组织精细化控制元素 国内Q900MP以上的焊接结构钢板 如WELDOX系列及DILLIMAX都从瑞典 德国等国进口 此类钢板一般采用 碳 锰 钼 硼系化学成分 为提高其淬透性和回火抗力还添加了较多的镍 铜 铬 钒 鈮等元素 以保证钢板在高温回火后仍具有极高的强度 锰 镍 铜等是提高奥氏体热稳定性的元素 以推迟铁素体相变 有利于得到贝氏体 马氏体组织 硼会在奥氏体晶界发生显著的偏聚 阻碍铁素体在晶界形核 提高淬透性 经硼处理的钢得到了十分细小的板条贝氏体组织 提高材料低温冲击韧性 文献介绍 对于板条贝氏体或马氏体组织类型的高强度热轧钢板 其原奥氏体晶界宽度约10 m左右 内部的贝氏体板条宽度150 300nm 使钢板在达到极高屈服强度的同时 仍具有极佳的低温韧性 材料微观组织设计 高强钢板性能保证 高强度 耐磨 耐冲击 耐疲劳 低温韧性 耐腐蚀 复相组织 细的马氏体板条 粒状贝氏体 细小二次相粒子 50nm 很少量残奥 工艺设计 材料相变规律 薄规格热轧板卷 二段轧制 控冷 非调质处理 板厚大于6mm板 轧后进行调质热处理 研究材料均质化控制 强韧化机制控制 LabofMaterialsFormingTheoryandQualityControlMSE USTB Q960MPa高强板性能 LabofMaterialsFormingTheoryandQualityControlMSE USTB 2 汽车用先进高强钢 热轧双相钢 汽车安全性保证 汽车构件要显著增强汽车数量增多 车速提高 车祸增多 能源紧张 环保要求 汽车轻量化 高强度的新材料 广泛地用于制造汽车加强板 联轴器加强体 轮盘 大梁 保险杠等构件 汽车用先进高强钢 双相钢 双相钢 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经过临界区热处理或控制轧制工艺 铁素体 F 少量 体积分数 20 马氏体或贝氏体 M或B 组成的先进高强度钢 AHSS 双相钢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及冷成形性 汽车车轮 翻边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 显微组织具有细化晶粒 晶界强化 第二相弥散强化 亚晶结构及残留奥氏体利用等强韧化手段 双相钢综合性能优良 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塑性 马氏体双相钢 1 高强度 高韧性 具有很好的强度和韧性配合 具有较低的屈强比 0 2 b 较高的延伸率和很高的加工硬化率 而且无不连续屈服现象 低的屈服强度使冲压构件易于成形 回弹小 同时冲压模具的磨损也小 无屈服点 曲线呈平滑的拱形 避免成形零件表面起皱 而不需要附加的精整轧制或其它附加操作 撞击吸能和疲劳强度高 均匀延伸率和总延伸率大 2 具有小的平面各向异性 3 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 这是由于处于铁素体中的马氏体作为高硬度的第二相阻止了裂纹的扩展 从而提高了双相钢的冲击韧性 4 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双相钢的性能特点 贝氏体双相钢与F M相比 F B有良好的扩孔性能和翻边性能 以及断裂韧性 但屈强比高 有屈服现象 强度与塑性匹配略低 双相钢成分 工艺 组织控制思路 铁素体体积分数尺寸形态控制 残留亚稳奥氏体状态 亚稳奥氏体转变产物体积分数尺寸形态控制 两段水冷间隔温度和时间 卷取温度 马氏体贝氏体 精轧变形温度与变形量 成分设计 淬透性与设备能力匹配轧制工艺控制 温度控制对于双相钢是十分重要的 其中终轧温度 轧后冷却 包括冷却速度 分段冷却起始温度 空冷时间 卷取温度等指标对于双相钢的组织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轧后冷却制度 生产双相钢的核心 分段冷却 铁素体转变卷取温度 强化相形态 不同成分系列F M双相钢双相组织控制原理示意 不同成分系列双相钢双相组织控制原理示意图 C Si Mn Cr Mo成分系列实验钢采用Cr Mo结合成分设计 适合中温卷取 工艺稳定性高 但合金成本高 C Si Mn Cr成分系列实验钢添加合金Cr 不适于中温卷取 而低温卷取过程对卷取前水冷冷速要求低 工艺稳定性相对较高 选用成分 C Si Mn成分系列实验钢成分设计简单 淬透性低 对工艺参数敏感 工艺稳定性较差 工艺控制精度要求高 不同强度系列热轧F M双相钢开发与应用 已经形成540 600 700 800 980MPa不同级别热轧双相钢系列700MPa级C Si Mn Cr系双相钢已进行三次工业化生产 性能稳定抗拉强度 700 740MPa 屈服强度 365 395MPa伸长率 24 6 27 屈强比 0 50 0 56540 600MPa级C Si Mn Cr系双相钢已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800 980MPa级C Si Mn Cr Nb系双相钢已实现中试 高强度热轧双相钢应用过程需要注意问题 1 缺口敏感性强 2 加工硬化率高 各强度级别F M热轧双相钢成分与工艺控制 现场大生产条件下 元素含量对于双相钢组织性能影响更为显著 分段冷却低温卷取具有较高的工艺控制稳定性和较为宽泛的工艺参数控制范围 540 590MPaF B双相钢研究与开发 与F M相比 F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