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1、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2、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实践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等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 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象片,直观的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 围绕“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如期回归祖国等内容的学习,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树立大胆创新意识。 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3、 教学内容要点(1) “一国两制”的构想 1、基本内容: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形成过程: 邓小平首先提出,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事实上包含了“一国两制”的一些基本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做了全面阐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2) 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2)、回归历程: 1982年,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 澳门回归:(1)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船遇风暴,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私自扩展土地,开始长期占据。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签到中葡和好通商条约。(2)、回归历程: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3)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海峡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到国内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三通”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三通:通航、通邮、通商)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讲话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4) 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难点:“一国两制”的内涵以及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上的运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以“习马会”这一时政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祖国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让班上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或对港、澳、台有了解的学生对此三地进行简单讲述。由这两点引出所讲内容。(2) 教学1、“一国两制”的构想(1)、什么是“一国两制”? 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 、让学生一分钟粗读第一子目内容,回答问题:“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的?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3) 向学生介绍台湾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图文并茂)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解放军准备渡海攻台,台湾当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4) 引导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地位和意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根本方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向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继续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5) 知识补充:“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异同?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异:设立的地区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不同。2、 香港、澳门回归 让学生学习“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1) 香港回归A、 “一国两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通过香港地图来回顾被侵占的过程) 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中国没有立即收回。但是,我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B、回归条件的成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等。C、带领学生学习课本77页的内容,学习香港回归历程。(2) 澳门回归A、 听七子之歌澳门导入,然后介绍澳门地图。B、 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澳门被侵占的过程。C、 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澳门回归的历程,同时强调香港回归为其提供范例。(3) 引导学生理解港澳顺利回归的意义。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洗刷了百年国耻;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有利于祖国完成统一大业;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4) 根据史料,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 史料:材料一 邓小平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申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原因: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法律依据:联合申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香港和澳门人民期盼回归 国际环境: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5) 启示: 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3、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 粗读第三子目,学习海峡两岸的新进展。并看“知识链接”,了解“三通”。(2) 同时,通过时政“习马会”,补充更多有关海峡两岸新进展的知识。(3) 让学生思考实现祖国统一的障碍“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4) 讨论:你认为应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五、小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满解决了中英、中葡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以及港澳顺利回归这一范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6、 能力小测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一国两制”内容的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有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的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和独立主权 A、 B 、 C 、 D 、2、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港澳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3、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A、告台湾同胞书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C、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中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4、 (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品质检验及优化方案框架
- (正式版)DB15∕T 3207.2-2023 《秋播大葱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栽培》
- 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承诺函(5篇)
- 机械基础 第2版 习题答案
- 采购与供应商信息管理及操作指引平台
- 宋代词牌赏析:大三语文辅导教案
-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与案例分析模板
- 质量控制流程及检测记录模板
- 守秘责任下知识产权保护承诺书(8篇)
- 医疗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和护理
- 国际金融学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南京大学商学院
- HY/T 087-2005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 GB/T 556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
- GB/T 3600-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 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
- OA流程表单案例
- 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申请表
- 《边坡稳定性分析》课件
- 刮板输送机-课件
- 深信服防火墙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