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目录 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 一 目录的定义 目 目的本义是眼睛 引申为条目 项目等 论语 颜渊 颜渊问仁 孔子答道 克已复礼为仁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西汉刘向奉诏整理国家图书 首先就是 条其篇目 也就是编定一书的目录 录 原指刻木时发出的声音 引申为记录 整理 次第 详细说明之意 公羊传 成公十年 此何以书 录伯姬也 目录在目录学中 目指一书的篇名或群书的书名 录指叙录 即对一篇书或对一部书的内容做的提要 两者合在一起 就是目录 目录学是指研究目录的产生 发展及功用的一门学问 属于文献学的一个分支 目录学又分为古典目录学和现代目录学 古典目录学的时间断限是从西汉起到20世纪初 现代目录学是以现代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法诞生为标志 二 古代目录的类别 一书之目录与群书之目录凡是开列一书的篇名 并对此书中每篇各作一提要 或仅对此书全书作一提要的 我们统称为一书之目录 凡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的一批图书的书名和叙录 也有只有书名没有叙录的 为群书之目录 一书之目 尔雅 目次 一 释诂 二 释言 三 释训 四 释亲 五 释宫 六 释器 七 释乐 八 释天 九 释地 十 释丘 十一 释山 十二 释水 十三 释草 十四 释木 十五 释虫 十六 释鱼 十七 释鸟 十八 释兽 十九 释畜功用 考察原书是否完整及提供辑佚和辨伪的线索 群书目录 文渊阁书目 册府元龟一部 二百五十册 册府元龟一部 一百五十册 太平御览一部 一百三十册 大平御览一部 一百册 文献通考一部 一百二十册 文献通考一部 一百二十二册 文献通考一部 四十一册 文献通考一部 一百四册 文献通考一部 一百二十册 功能 了解各历史时期文献基本状况 便于掌握某一领域图书的总体情况 第二节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一 类序二 书名三 叙录 解题 一 类序 即书目之序 是古代目录书中用来介绍某一类图书的学术流变 特点 得失的说明性文字 包括全目之序 大类之序 小类之序 1 全目之序 介绍整个目录的说明性文字 相当于后来的凡例 汉书 艺文志 前有全目之序 2 大类之序 介绍目录中每大类的说明性文字 传曰 不歌而诵谓之赋 登高能赋 可以为大夫 言感物造端 材知深美 可与图事 故可以为列大夫也 古者 诸侯 卿大夫交接邻国 以微言相感 当揖让之时 必称诗以谕其志 盖以别贤不肖 而观盛衰焉 故孔子曰 不学诗 无以言 也 春秋之后 周道寖坏 聘问歌咏 不行于列国 学诗之士 逸在布衣 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 离谗忧国 皆作赋以风 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其后其後宋玉 唐勒 汉兴枚乘 司马相如 下及扬子云 竞为侈丽闳衍之词 没其风谕之义 是以扬子悔之 曰 诗人之赋丽以则 辞人之赋丽以淫 如孔氏之门用赋也 则贾谊登堂 相如入室矣 如其不用何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於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於哀乐 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 诗赋为五种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3 小类之序 介绍目录每小类的说明性文字 纵横家者流 盖出于行人之官 孔子曰 诵 诗 三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又曰 使乎 使乎 言其当权事制宜 受命而不受辞 此其所长也 及邪人为之 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 纵横家 二 书名 书名项著录书的名称 篇卷数 以及作者姓名 附录等内容 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 隋书 经籍志 周官礼 十二卷马融注 周官礼 十二卷郑玄注 周官礼 十二卷王肃注 周官礼 十二卷伊说注 周官礼 十二卷干宝注 梁又有 周官宁朔新书 八卷 晋燕王师王懋约撰 亡 集注周官礼 二十卷崔灵恩注 三 解题 叙录 提要 叙录列于书名之后 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 价值得失 介绍作者生平事迹 学术源流 以及该书的版本 校勘 流传情况等 1 叙录体2 传录体3 辑录体 华阳国志 晉常璩 q 撰 世所行本十卷 中闕二子卷 今以影寫宋本補足 并附以張佳允所補一卷 其書述巴蜀之事 始於開闢 終于永和三年 文詞典雅 具有史裁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苏州嘉兴人 事继母孝 尝有灵芝生堂下 累官太子右庶子 时年八十余 而母无恙 给俸禄之半 及居忧 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 不可在丧为异 惟罢春秋羊酒 初还乡 县令谒之 为候门磬折 令坐 乃拜 里胥立庭下 既出 乃敢坐 经县署 降马而趋 卒 年九十六 新唐书 艺文志 邱为集 華陽國志 十二卷 晉常璩撰 華陽梁州地也 紀漢以來巴蜀人物 吕微仲跋云 漢至晉初四百載間 士女可書四百人 亦可謂盛矣 復自晉至周顯徳 僅七百嵗而史所紀者無幾人 忠魂義骨與塵埃同沒 何可勝數 豈不重可歎哉 见宋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 第三节古代目录书的类别 一 综合性目录1 官修书目 政府主持的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国家图书目录 官藏书目始于 别录 七略 魏晋南北朝后 每代皆有 了解国家的藏书水平 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学术事业发展的状况 有助于读书治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为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 又称 四库全书总目 或简称 四库提要 由清代永瑢 纪昀等编纂 该书自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开始编修 至乾隆四十六年初稿完成 经过修改 补充 于乾隆五十四年定稿 由武英殿刻版 全书200卷 著录图书3461种 79309卷 存目6793部 93551卷 分经 史 子 集四大类 大类下又分小类 小类下又分子目 每大类与小类前面均有序 子目后面有按语 简要说明此类著作的源流以及划分类 目的理由 该刊创刊于1951年8月 每月出版一期 全面介绍当月的新书出版信息 设有 书业观察 特别推荐 新书评介 书评文摘 畅销书摘 精品书廊 和 新书书目 等栏目 全国总书目 以中国版本图书馆征集的样本为依据 收录当年中国出版的公开发行和只限国内发行的各种文字的初版和改版图书 不包括重印书 也收录中小学 师范学校 业余学校教学用书 它由分类目录 专题目录和附录3部分组成 2 私家书目 由私人藏书家或学者私人纂修的 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 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遂初堂书目 尤袤饥读以当肉 寒读以当裘 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 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郡斋读书志 作者 南宋晁公武共著录图书24500卷 分经史子集四部 共45小类 有总序 大序和小序 解题很有价值或考证篇章次序 叙述作者经历 或议论一书要旨 探讨学术源流 简明扼要 著录的有些书籍亡佚 解题可让人知道该书的大概内容 鹖冠子三卷按汉志鹖冠子楚人不显名氏居深山以鹖羽为冠因自号焉著书十五篇论三才变通古今治乱之道唐柳宗元尝辩此书非古而韩愈独称焉二人皆名儒未知孰是 直斋书录解题 作者南宋陈振孙全书分53类 没有总序 只有少部分有小序 每部书都有解题 原书56卷 后亡佚 清从 永乐大典 中辑佚出22卷 老子注二卷魏王弼撰魏晋之世玄学盛行 弼之谈玄冠于流辈 故其注易亦多玄义 晁说之以道曰 弼本深于老子 而易则未也 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 而老子无资于易 其有余不足之迹可见矣 世所行老子分道德经为上下卷 此本道德经且无章目 当是古本 3 史志目录 史志目录指由史家编入史籍的目录 主要是正史当中的艺文志 经籍志 其中 汉书 艺文志 和 隋书 经籍志 最为有名 专科目录 学者对成系统的专门学科的书籍进行目录登记 是为专科性目录 作用在于可以借助它就某一门类进行深入的研究 可以轻易找到同一领域的图书资料 二 专科目录 经学目录 朱彝尊的 经义考 小学目录 谢启昆 小学考 史部目录 章学诚 史籍考 集部目录 张舜徽 清人文集别录 三 特种目录 特种目录 性质特别而又不限于一科者 如方志目录 年谱目录 丛书目录 善本书目录 禁书目录 推荐书目 鬻贩书目之类 中国地方志综录 朱士嘉编 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版 清代禁书知见录 清代禁毁书目 张之洞 公元1847年 湖北学政龙启瑞编撰了 经籍举要 梁启超 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 孙殿起 贩书偶记 基本上是一部清代的图书总目 收集了清代著作单行本以及宋 元 明代的罕见本共1 7万多种 是对 四库全书总目 一个重要的补充 第四节目录分类的沿革 一 七略 汉书 艺文志 六分法辑略 相当于总序 六艺略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论语 孝经 小学 诸子略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农家 小说家 诗赋略 屈原赋之属 陆赋之属 荀赋之属 杂赋 歌诗 兵书略 兵权谋 兵形谋 兵阴阳 兵技巧 数术略 天文 历谱 五行 蓍龟 杂占 形法 方技略 医经 经方 房中 神仙 二 荀勖 中经新簿 四分法 一曰甲部 纪六艺及小学等书 二曰乙部 有古诸子家 近世子家 兵书 兵家 术数 三曰丙部 有史记 旧事 皇览簿 杂事 四曰丁部 有诗赋 图赞 汲冢书李充的 元帝四部书目 以五经代甲 史记为乙部 诸子为丙部 诗赋为丁部 三 隋书 经籍志 四分法 经 10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纬书 小学史 13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子 14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集 3 主要著录文学书籍 隋书 经籍志 楚辞 别集 总集 后增加诗文评类和词曲类 附录 道经 佛经15类 讨论 1 汉志 为何分六类 分类的排列顺序有无讲究 2 从 汉志 到 隋志 分类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四 不守四部成规的其他分类法 南朝王俭的 七志 经典志 诸子志 文翰志 诗赋 军书志 阴阳志 术艺志 方技 图谱志 地域图书 附道佛阮孝绪 七录 经典 记传 子兵 文集 术技 佛法 仙录北宋李淑 邯郸图书志 经史子集四志外有艺术志 道书志 书志 画志 通为八志南宋郑樵 通志艺文略 将图书分为十二类 经 礼 乐 小学 子 天文 五行 艺术 医方 类书 史 文孙星衍 孙氏祠堂书目 经学 小学 诸子 天文 地理 医律 史学 金石 类书 词赋 书画 说部张之洞 书目答问 经 史 子 集 丛书 第五节目录的重要作用 一 读书治学的门径湖北学政龙启瑞编撰了 经籍举要 张之洞 书目答问 他认为 读书不知要领 劳而无功 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 事倍功半 梁启超 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 廖序东 汉语语言学书目答问 二 考辨学术源流 张衡 西京赋 曰 小说九百 本自虞初 汉书 艺文志 载虞初 周说 九百四十三篇 注称武帝时方士 则小说兴於武帝时矣 故伊尹说以下九家 班固多注依托也 然屈原 天问 杂陈神怪 多莫知所出 意即小说家言 而 汉志 所载 青史子 五十七篇 贾谊 新书 保傅篇 中先引之 则其来已久 特盛於虞初耳 迹其流别 凡有三派 其一叙述杂事 其一记录异闻 其一缀辑琐语也 唐 宋而後 作者弥繁 中间诬谩失真 妖妄荧听者固为不少 然寓劝戒 广见闻 资考证者亦错出其中 节录 四库全书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