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吊装方案8.21.doc_第1页
管道吊装方案8.21.doc_第2页
管道吊装方案8.21.doc_第3页
管道吊装方案8.21.doc_第4页
管道吊装方案8.2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与XXXXXXX连接临时通道工程 管道吊装专项方案XXXXXXXXXXXXXXXXXXXXXX临时通道工程管道吊装专项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武汉XX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1-4-30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述11.2 工程特点11.3 主要工程量12 施工依据及编制依据32.1 施工依据:32.2 编制依据:33 施工部署43.1 项目管理机构43.2 具体人员安排44 施工准备64.1 施工工艺64.2 施工技术准备64.3 施工场地安排及施工机具准备64.4 施工前进行教育培训65 受力分析75.1 排水管规格及参数75.2 吊车受力分析75.3 钢丝绳的受力86 施工方法96.1 吊装前准备工作96.2 吊装注意事项96.3 吊装方法97 雨季施工措施118 安全保证措施128.1 安全技术的基本要求128.2 吊车吊装安全技术要求128.3 发现问题的应急措施139 应急预案14附表:16武汉市XX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1 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本工程处于江汉平原东部边缘地带,位于武汉市汉阳区范围内,沿线绝对高程最大为21.0m左右,地形平坦,路线所经地段,为农业区,匝道建设处多有原汉蔡高速兴建时的填筑土,并经过碾压和多年固结。本工程共包括一条主线,六条匝道,主线为南北走向,下穿汉蔡高速,向南通往快活岭,向北通往襄河堤,属于XXXXX周围的主要支路,是疏导XXXXX车辆进出汉蔡高速的一条重要枢纽;匝道为汉蔡高速连接线,是方便车辆上、下高速公路的通道。主线全长300m,设计路幅宽度为8.5m(0.5m路缘带+7.5m行车道+0.5m路缘带),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I级,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双向匝道A(长259.54m)、F(长208.266m)设计路幅宽度为8.0m(0.5m土路肩+3.5m行车道+3.5m行车道+0.5m土路肩),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单向匝道B(长83.193m)、C(长90.821m)、D(长84.187m)、E(长93.995m)设计路幅宽度为4.5m(0.5m土路肩+3.5m行车道+0.5m土路肩),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工程内容包括:改扩建现状道路,新建匝道,路基,路面,排水工程,交通工程。1.2 工程特点1、本工程线路位于武汉市汉阳区范围内,通过处无基岩裸露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性土和砂性土,地貌单元属冲积平原(汉江级阶地),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2、为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业主应协调好各方的关系,保证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3、施工前应对土方平衡调配及短距外运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安排。 4、工期: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工程,我公司本着以创建优良工程为宗旨,以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术,充分发挥我公司高技术水平的优势,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按要求拟定(240)天完工。1.3 主要工程量一、涵洞工程本次工程内容包括:B、C匝道和D、E匝道与汉蔡高速路基边沟相交处增设的2个1.2圆管涵。为保证原汉蔡高速两侧道路边沟的排水畅通,在本互通区内的B、C匝道和D、E匝道与汉蔡高速道路边沟相交处,各增设一道1.2圆管涵。C-B匝道涵洞与B匝道斜交55,交点道路里程BK0+041.930,与C匝道斜交130.4,交点道路里程CK0+043.270,函长45.5m。E-D匝道涵洞与D匝道斜交120,交点道路里程DK0+043.198,与E匝道斜交48,交点道路里程EK0+048.071,函长46m。圆管涵采用预制管节为D1200mm钢筋混凝土管,管身包裹C25混凝土,洞口一字墙采用C30钢筋混凝土。二、排水工程本工程在主线距道路中心线东侧2m处设置一条雨水管道,由桩号K0+010起,K0+276结束,共(变更之后)463.2米,以d500的雨水管道由南向北接入集水池。本次由于增加了通道内排水系统,整体水流走向百威西路经提升泵站进入百威西路排水系统(排水泵站由地方进行管理)。本工程雨水管采用D500承插式钢筋砼管(级),橡胶圈接口,雨水管采用120砂石基础,工程量为(设计变更之后)463.2米。雨水支管采用D400承插式钢筋砼管(级),工程量为21.1米。雨水口接入管采用D300承插式钢筋砼管(级),工程量为(设计变更之后)173米。2 施工依据及编制依据2.1 施工依据:1、根据施工图纸资料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我公司与甲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2、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2.2 编制依据:1、根据XXXXX与汉蔡高速连接临时通道工程设计图纸、资料及业主要求;2、根据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 20201-2000;3、根据实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3 施工部署3.1 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熊雨辉技术负责人:贾保正经营预算负责人:何丽霞安全负责人:李卫民材料供应负责人:余燕质量负责人:罗念后勤保障负责人:黄兰婷现场施工负责人:徐启辉3.2 具体人员安排1、项目经理:负责工程的全面施工管理,是项目施工的总指挥,是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组织协调、施工总部署、决策的第一责任人。2、技术管理负责人: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要求全面负责施工中技术问题,并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化建议。3、质量管理负责人:严格贯彻执行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负责工程的检查验收,对质量验收资料进行整理、填报。4、材料设备供应负责人:负责领取、存放、管理、分发合格的设备、器材、工具和原材料:对设备、器材的有关合格证、说明书、检查验收鉴定文件进行整理,归档,材料的合格证、化验单、鉴定书要及时整理,形成材料质量证明文件。5、安全施工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安全施工工作提出有效措施和办法及奖罚细则,保证安全施工。4 施工准备4.1 施工工艺吊装场地强度核实吊车就位工作半径核实挂钩试吊正式吊装管道就位摘钩。4.2 施工技术准备施工前,先对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进行熟悉,对于施工图纸上不明白的地方,待进行图纸会审及设计技术交底时提出并解决,同时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4.3 施工场地安排及施工机具准备1、施工场地的安排:沟槽坡顶用来进行管道吊装的场地应进行处理,保证荷载满足吊装要求,吊车支腿距沟边至少1.5m以外。吊车、拖板车的行走路线应通畅坚实,道路转弯处的回转半径应能够满足车辆的转弯要求。2、施工机具准备根据工程情况因此采用汽车吊(附表长江QY-16性能表)进行管道吊管。进行管道吊装所使用的施工机具一览表如下:施工机具一览表序号机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汽车吊长江QY-16台12手动葫芦5T台43卡环3T个104螺旋式千斤顶25T台45枕木M36钢丝绳32若干4.4 施工前进行教育培训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安全、技术方面的教育及本工程施工工序技术员介绍施工技术要求。在进行管道吊装的过程中,吊车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5 受力分析5.1 排水管规格及参数较大规格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及,其他较小规格不在此叙述序号名称数量(m)管径(mm)有效长度(mm)壁厚(mm)参考重量(t)1预制钢筋混凝土企口管91.5D120025001203.1652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463.2D5002500500.55所得排水管重量以下公式计算得出:P=DTLS注:P管道重量;圆周率;D管径;T壁厚;L有效长度;S钢筋混凝土系数2.85.2 吊车受力分析1、预制钢筋混凝土管D1200,起吊高度约为2m,管道重量3.165t。吊装载荷:Q=K1*(G+1+2)=1.1*(3.165+0.05+0.4)=3.504t注:K1动载系数;G管道重;1索具重量;2钩头重量吊车选用:根据以上条件,16吨吊车吊装时吊车回转半径9m,出杆16.65m,起重能力为:4.5吨3.504吨,可以满足吊装要求,此时吊装高度为2m。2、预制钢筋混凝土管D500,起吊高度约为2m,管道重量0.604t。吊装载荷:Q=K1(G+1+2)=1.1(0.55+0.05+0.4)=1.1t注:K1动载系数;G管道重;1索具重量;2钩头重量吊车选用:根据以上条件,16吨吊车吊装时吊车回转半径12m,出杆16.65m,起重能力为:2.5吨1.1吨,可以满足吊装要求,此时吊装高度为2m。5.3 钢丝绳的受力钢丝绳的选用根据管道重量的计算,吊装方法采用绳索兜底平吊法时,吊绳与管子的夹角不宜过小,一般夹角应大于45为宜。钢丝绳的选用应根据其有效破断拉力Pp来确定,若钢丝绳的有效破段拉力Pp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P,那么钢丝绳就可以选用。在施工现场中,钢丝绳的有效破断拉力可由下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Cd2=Pp即:钢丝绳的直径为:d=(Pp/C)1/2=(3.5/55)1/2=32mm注:C:取5550倍。6 施工方法6.1 吊装前准备工作吊车、拖板车、索具道木等车辆和机器都已准备齐全,各个工种的人员准备完善,吊装方案已经批准,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在管道吊装区域内,应留出吊车的进出路线和站车位置。6.2 吊装注意事项1、吊装作业要设专人指挥,各个吊车都应服从统一指挥,协调作业。2、吊装使用的吊装带必须满足设备荷载,主线施工现场应留有吊车行走的路线。3、凡参加吊装及施工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根据指挥者的命令进行工作,必要时刻进行预演。哨音必须准确、响亮,旗语应清楚,工作人员如对信号不明确时应立即询问,严禁凭估计、猜测进行操作。4、指挥者应站在能看到吊装全过程并被所有施工人员全能看到的位置上,以利于直接指挥各个工作岗位,否则应通过助手及时传递信号。5、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吊装带的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将工件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6、吊装时应动作平稳,避免设备振动和摆动。7、吊装不得在风力五级和五级以上时进行,吊装难度较大的作业宜在晴朗的上午起吊。吊装时施工人员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吊装带附近及其它有危险的地方停留。8、吊装时任何人不得随同管道或吊装机具升降。特殊情况必须随同升降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负责人批准。9、施工人员不得攀沿拖拉绳或其它绳索上下,进行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所带的工具应拴上保险绳,防止脱手坠落,高空作业区内严禁抛掷物件,只能用绳索拴系传递。6.3 吊装方法涵洞管道吊装,场地广阔,吊车可自由移动至便于施工的吊装部位。主线管道吊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吊车吊装部位。下沟前首先复测管沟沟底标高、沟底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清理沟内塌方、石块、杂物等。当到达管道吊装部位后将车尾对向下管部位,吊车距离沟槽边1.5M的部位,在起吊前先将垫板垫放在吊车的4个起重脚下,当4个起重脚固定平稳后在进行下管工作。管道起吊下沟,下管时采用分段式下管,即将管一根一根分别吊起后下入沟槽内组对。7 雨季施工措施(1)起重吊装设备是雨季施工的重点控制项目,其基础要按要求高于地面以及时检查员观测有无变化;(2)安装避雷装置,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在施工现场为避免雷电袭击造成安全事故,必须在吊车等安装有效的避雷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3)管道堆放地点要平整坚实,周围要作好排水工作,严禁管道堆放区积水、浸泡,防止泥土粘到预埋件上;(4)雨天停止吊装工作;(5)雨后吊装时,应首先检查吊车本身的稳定性,确认吊车本身安全未受到雨水破坏时再做试吊,将管道吊至1m左右,往返上下数次稳定后再进行吊装工作;(6)由于管道表面及吊装绳索被淋湿,导致绳索与管道之间摩擦系数降低,可能发生管道滑落等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此时进行吊装工作应加倍注意,必要时可采取增加绳索与管道表面粗糙度等措施来保护吊装工作的安全进行;8 安全保证措施8.1 安全技术的基本要求对吊装工作中各种数据的采集正确有效是确保吊装成功的基础。应进行严格正确的吊装受力计算,使设备吊索具、吊车处于安全工作范围并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吊装用的吊车必须经过年检,且检验合格;吊车司机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吊装方案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如果吊装条件变化即设备、现场环境、吊装机械等变动时,应修改原方案。操作人员应熟悉了解吊装方案,并具有相应熟练的技能,多台吊车作业时,应互相密切配合指挥得当,确保吊装工艺过程合理。对现场制作专用吊索具应符合方案设计要求,并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吊装方案应有审批制度,如有较大变更,要重新进行审批。现场进行吊装作业时,必须在作业场地设立警戒线,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督。吊装作业前必须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编制吊装作业指导书以指导吊装工作,统一作业信号。起重作业应在白天进行,五级风以上不得进行吊装作业,雨天不得进行吊装作业。8.2 吊车吊装安全技术要求吊装方案制定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经济、本地区现有的吊车,以免吊装方案作重大变更。吊装地面应平整、硬实,对回垫土应进行压实处理,如地面耐压力不足,应采用重新铺设碎石路面,地面耐力应达到15t/m2(15吨/米2)以上,以利吊车进出场。对大型和特大型吊车,在其支腿部位铺垫厚钢板,以确保吊车在工作状态时仍保持其水平状态。吊装站位后应根据吊装条件将吊臂回转一周,以确认吊臂与配重不与近物体相碰。绳扣、卡环与吊耳、耳板连接时,应提前检查其配合尺寸,即卡环轴能否放入耳板孔内后,是否还有绳扣放置的空间,在吊装过程中卡环与吊耳的相对运动是否有障碍的地方。吊车挂好吊索具后,应根据设备起吊后不同状态再次确认吊索具不会与设备外侧附件相碰。对吊装过程因吊装工艺需要,设备需临时支承或吊车需换钩等情况,吊车将引起受力的变化时,需要校核设备支承的强度,同时也要核对该支承点构筑物的强度。同时应严格按方案规定执行。吊装过程中,吊车、设备与周围设施的安全距离应大于200mm。8.3 发现问题的应急措施由于土方边坡上部有供水管线,无法进行处理,如在吊装过程中出现边坡滑坡、塌陷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吊装作业,将人员第一时间撤离现场,待滑坡、塌陷等情况停止后,视现场情况再进行处理。9 应急预案一、目的为及时有效的处理事故,防止事故恶化,减少损失,制定本预案。二、组织网络及职责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材料员等成立应急小组。项目负责人熊雨辉同志任应急小组组长。组员:熊雨辉、李卫民、贾保正、罗念、徐启辉、黄兰婷、何丽霞、余燕。具体分工如下:1、熊雨辉 负责事故现场的总协调及对外信息联络。2、贾保正 负责现场事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做好现场警戒,随时将情况汇报给项目经理。3、李卫民 负责现场,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4、何丽霞 负责联络,根据应急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等单位的沟通;5、罗念 黄兰婷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及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6、徐启辉 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7、余燕 负责抢险物资材料的准备、机械车辆的调度分配三、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在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机械的运转。2、组织人员抢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