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教科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教科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教科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教科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教科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一、填空题。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_”理论。他认为,_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_”,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_。他认为_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3.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_,它的转动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_转动。 4._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5.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_,东边_西边_ 6.北极星“不动”是因为地球转动时_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7.地球的昼夜交替是由于_ 8.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_。 9._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10.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_的。 11.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_、地轴的_有关。 12.阳光的_与_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13.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的_、_和地轴_有关。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_;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_ 14.人们以地球_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_个时区。 二、判断题。15.不同的夜晚,我们看到的北斗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变的。 ( ) 16.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 ) 17.北半球处于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 ) 18.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 ( ) 1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 ( ) 20.傅科用一个长60厘米的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 ) 2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22.同一天中,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 23.地球上只有北极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 ) 24.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相当于1小时转动15度。 ( ) 三、选择题。25.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移动。 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C.由北向南26.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下面的四个节日中,( )的黑夜最短。 A.儿童节B.国庆节C.春节27.最早成功测出一颗恒星的周年视差的天文学家是( )。 A.贝塞尔B.伽利略C.傅科28.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轨转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29.傅科是通过观察(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B.摆C.水流30.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是( )。 A.北极星B.地轴C.太阳31.下列对于“北极星不动”的秘密能作出正确解释的是( )。 A.北极星离我们太远,看上去基本不会动B.北极星正好在地轴的北端的延长线上C.北极星确实不动3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 A.赤道B.纬线C.经线33.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B.地球C.地球自转轨道34.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 )。 A.1小时B.12小时C.24小时四、连线题。35.五、请将下列观点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方框中.36.地球是球体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 地球在运动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运动 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动“地心说”理论_“日心说”理论_ 六、科学探究题。37.根据我们的观察,一年有四季。现在我们用模拟实验来证明一年中为什么会产生四季。一支蜡烛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 (2)图中、节气分别为_、_、_。(填“春分”“夏至”“秋分”或“冬至) (3)如果在时的季节,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_地区太阳会整日不落,这种现象叫_现象,考察队在该地区科学考察应该选择这个时间。相反,_地区太阳会整日不出,这种现象叫做极夜现象。温州_(填“有或“没有”)这种现象出现。 38.如右图所示,A、B代表纽约和北京,北京是中午12点,纽约是晚上11点。(1)请在括号中填上北京或纽约。A代表_B代表_ (2)在图上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3)太阳光能照亮整个地球吗?为什么?如不能,请用阴影表示能被照亮的部分。 39.小明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让乒乓球静止不动,而让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并让手电筒光始终照着乒乓球。 (1)小明用乒乓球代替地球,手电筒代替太阳,这种探究自然现象的方法称为( )。 A.模拟实验B.对比实验C.替代实验(2)这个实验所利用的假说是( )。 A.太阳不动地球公转B.太阳不动地球自转C.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动(3)实验中所利用的假说和( )的观点相一致。 A.托勒密B.哥白尼C.傅科七、简答题。40.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41.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理解的?写出你自己的想法。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 1.【答案】地心说;地球 【解析】【解答】“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这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分析】科学证明地心说并不科学。2.【答案】日心说;天体运行论;太阳 【解析】【解答】日心说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是由哥白尼提出来的,并且他还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分析】“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不科学的。3.【答案】自转;自西向东 【解析】【解答】地球自转方向由西向东,因而看到天体东升西落。【分析】掌握地球自转及公转方向。4.【答案】傅科摆 【解析】【解答】傅科摆是证明地球自转的一种简单的设备。【分析】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傅科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在先贤祠最高的圆顶下方进行,摆长67米,摆锤重28公斤,悬挂 点经过特殊设计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傅科摆试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分析这种现象,摆在摆动平面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按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因而可知,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相对运动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5.【答案】不同;早;晚 【解析】【解答】地球由东向西自转,因而导致看到的天体也是东升西落,东边最先看到太阳,所以时间早,西边相对而言就比较晚。【分析】本题考的是地球自转方向对观察天体带来的影响。6.【答案】地轴 【解析】【解答】这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假想的地轴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所以看上去北极星好像“不动”。【分析】正是因为北极星“不动”,所以可以帮人们辨别方向。7.【答案】地球的自转 【解析】【解答】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导致天体似乎东升西落,才有昼夜交替。【分析】地球公转导致四季不同。8.【答案】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绕着太阳转称为公转。【分析】本题考的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不能混淆,地球绕着地轴转称为自转。9.【答案】恒星周年视差 【解析】【解答】四季不同可证明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分析】地球自转,所以看到天体东升西落。地球公转,所以四季不同。10.【答案】倾斜 【解析】【解答】因为北极星一直是“不动”的,可推测地球在围绕假想的地轴自转。是倾斜的。【分析】北极星可以在黑夜里帮迷路的人指出一条道路。11.【答案】公转;倾斜 【解析】【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分析】掌握季节变化、太阳东升西落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所形成的原因。12.【答案】直射;斜射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而太阳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太阳直射的地方气温相对高点,斜射的地方气温相对较低。【分析】没有太阳可能地球上就没有生命。13.【答案】公转;自转;倾斜;极昼;极夜 【解析】【解答】极昼指的是一直白天,极夜指的是一直黑夜,主要在南北极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造成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分析】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带来的不同的自然现象。14.【答案】经;24 【解析】【解答】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人们以地球以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由于地球自转感觉太阳东升西落,东边时间较早。【分析】经线又称子午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人为规定的。二、判断题。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不同的夜晚,我们看到的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变的。【分析】北极星和北斗星是不同的概念,北极星是一颗星星,而北斗星是由北斗七星构成的。1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手电筒是个光源,可以模拟太阳。【分析】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1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北半球处于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或者南回归线以北附近。北半球冬至,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极极夜现象,南极极昼现象。【分析】北半球夏至,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极极昼现象,南极极夜现象。1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为公转。一圈为一年。【分析】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公转一圈为一年。1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分析】本题考的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傅科用一个长67厘米的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分析】傅科第一次以简单的实验证明了地球的自转。2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科学证明地心说是不科学的。【分析】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不科学的。2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乌鲁木齐和背景不在同一个时区,乌鲁木齐比北京还晚两个小时。【分析】地球按照经线将时间划分成24个时区。2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分析】北半球冬至,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极极夜现象,南极极昼现象;反之,北半球夏至,南半球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极极昼现象,南极极夜现象。2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自转一圈一天,地球按照经线划分成24个时区,一小时转36024=15度。【分析】地球公转一圈为一年。三、选择题。 25.【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所以观察到的天体东升西落。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的是地球自转方向造成的自然现象。26.【答案】A 【解析】【解答】冬至是一年时间中黑夜时间最长的,过了冬至黑夜时间逐渐减短,夏至是一年中黑夜时间最短的,过了冬至黑夜时间逐渐变长。六一儿童节最接近夏至,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地球公转才有四季不同。27.【答案】A 【解析】【解答】A、贝塞尔最早成功测出一颗恒星的周年视差,符合题意。B、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不符合题意。C、傅科发明了傅科摆,证明了地球自转。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的是天文科学家的科学成果。28.【答案】B 【解析】【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地球自转看到天体东升西落。29.【答案】B 【解析】【解答】傅科用摆做了一个实验:摆摆动起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惊奇的看到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与摆摆动的方向悄悄地发生着“偏转”,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由于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所以这恰恰证明了地球在旋转。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傅科摆通过摆的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30.【答案】C 【解析】【解答】地球绕着太阳转是公转。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时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31.【答案】B 【解析】【解答】地球绕着地轴转动,而北极星正好在地轴的北端的延长线上,所以“北极星不动”。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32.【答案】C 【解析】【解答】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向南北方向的线叫做经线,而且经线是等长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经线的认识。33.【答案】C 【解析】【解答】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的是地球自转的轨道,并且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转动,看看谁先看到太阳,即表示谁先迎接黎明。【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该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的是地球的自转轨道。34.【答案】A 【解析】【解答】地球经线将地球划分成24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一小时。A符合题意。故答案:A。【分析】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会有昼夜交替。四、连线题。 35.【答案】 【解析】【解答】地球自转才会昼夜交替 、地区时差。公转才会有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分析】本题考的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五、请将下列观点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方框中. 36.【答案】; 【解析】【解答】本题考的是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证明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不科学的。六、科学探究题。 37.【答案】(1)自西向东(2)夏至;秋分;冬至;春分(3)南极;极昼;北极;没有 【解析】【解答】1、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2、本题考的是地球上季节和地理位置 。3、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