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基础知识-中国话剧史略.ppt_第1页
编导基础知识-中国话剧史略.ppt_第2页
编导基础知识-中国话剧史略.ppt_第3页
编导基础知识-中国话剧史略.ppt_第4页
编导基础知识-中国话剧史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戏剧史 新剧 影视传媒类艺考专业基础课 第一个十年 中国的话剧从无到有 在不断的革新中 完成了由写意之旧戏曲到写实之现代话剧的转变 第一个十年的话剧 关注时局 人生和社会现实 也不断尝试丰富其艺术手段 既引进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也引进了现代主义手法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演出机制 建立了新的戏剧美学原则和表演体系 模式 一 由 文明戏 到 爱美剧 文明戏 又称 新剧 或 文明新戏 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 以言语 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注重布景 道具 化妆 表演等的写实性 辛亥革命前 以宣传革命的政治戏居多 辛亥革命后 以家庭伦理戏居多 因其后期内容过于庸俗化 商品化 及 幕表制 过于随意的非专业演出方式 五四 前夕走向衰落 春柳社留日学生可视为最早话剧团体之一1906年底 曾孝谷 李叔同 陆镜若 欧阳予倩 吴我尊 马绛士等一批留日学生于日本东京发起成立 中国人表演话剧 剧目 茶花女 黑奴吁天录 左 李叔同 息霜 与曾延年 孝谷 在 茶花女 后台 右 春柳四友 欧阳予倩 吴我尊 马绛士 陆镜若 左 李叔同 息霜 茶花女 中饰玛格丽特剧照 右 弘一法师1920年在杭州 时年41岁 已受戒一年 陆镜若肖像及剧照欧阳予倩肖像及剧照 中国话剧的新生 现代话剧开山之作 1919年3月胡适的独幕剧 终身大事 两个剧团 民众戏剧社 1921年3月上海戏剧协社 1921年12月 两个剧团的宗旨 极力倡导 爱美剧 爱美剧 爱美 系英文Amateur的音译 意为业余的 爱美剧 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二阶段 指五四运动后短暂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 1921年 汪优游针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 首次提出组织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设想 并成立了民众戏剧社 不久 陈大悲著文提出 爱美剧 主张 引起热烈反响 自此爱美剧在北京 上海等地迅速取代已没落的文明戏 成为20年代初中国话剧的主流 它倡导小剧场运动 重视剧本 以 导演制 代替 明星制 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 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 上海民众戏剧社1921年五四后第一个新剧团体沈雁冰 郑振铎 熊佛西 陈大悲 欧阳予倩等十三人创办最早专门性戏剧刊物 戏剧 月刊提出 爱美剧 主张重理论与人才培养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应云卫 谷剑尘 欧阳予倩 洪深等重舞台实践提倡编写剧本建立导演制开男女同台风气之先现代话剧最早的创作剧本 胡适 终身大事 左 欧阳予倩1925年 打鱼杀家 剧照 右 欧阳予倩30年代在上海 左 最早提出 话剧 一词的洪深20年代归国前 右 30年代洪深在上海戏剧协社 南国社1927年田汉创办欧阳予倩 洪深等大师参与发展小剧场话剧作品往往带有感伤成分和浪漫色彩不少成员成为中国戏剧 电影 音乐 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如陈白尘 徐悲鸿 冼星海 聂耳 金焰等 上 周恩来在 一元钱 中饰演女主角孙慧娟 下 部分南开新剧团成员合影 后立者为周恩来 7 现代主要剧作家 田汉 浪漫剧 20 现实剧 30 田汉的戏剧创作丁西林 喜剧 开先河 喜剧 独幕剧 洪深 社会问题剧 农村三部曲 曹禺 现实剧郭沫若 浪漫历史剧 失事求似 陈白尘 讽刺喜剧 升官图 夏衍 市民戏剧 历史剧 知识分子戏剧 上海屋檐下 赛金花 法西斯细菌 二 话剧文学的开创者 田汉 丁西林 田汉中国现代 革命戏剧运动奠基人 先发起创造社后创办南国社早期代表作 获虎之夜 古潭的声音 名优之死 南归 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浓重的浪漫感伤意味诗一般流动华丽的语言执著地关注爱 美 艺术的幻灭 特点 A艺术家形象 B 美 爱情 艺术 的幻灭与毁灭 艺术特色 诗人写剧 重视 语言的艺术 风格偏于华丽 运用人物的长篇独白 或叙事或抒情 推动戏剧的发展 田汉中后期著作 2 30 40年代戏剧主要两类题材反映工人生活与斗争 代表作独幕剧 梅雨 描写工人生活的苦难 歌颂他们反压迫求解放的斗争精神 表现抗日爱国主题 代表作 回春之曲 共写了20多个抗日宣传剧以及抗日为背景的社会问题剧 抨击美帝国主义的罪行与国民党政府地黑暗 代表作 丽人行 3 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剧代表作 文成公主 关汉卿 获虎之夜 黄大傻我寂寞得没有法子 到了太阳落山 鸟儿都回到窠里去了的时候 就独自一个人挨到这后山上 望这个屋子里的灯光 尤其是莲姑娘窗上的灯光 看见了她的窗子上的灯光 就好象我还是五六年前在爹妈身边做幸福的孩子 每天到这边山上喊莲妹出来同玩的时候一样 尤其是下细雨的晚上 那窗子上的灯光打远处望起来是那样朦朦胧胧的 就像秋天里我捉了许多萤火虫 莲妹把它装在蛋壳里 我一面呆看 一面痴想 身上给雨点打的透湿也不觉得 直等灯光熄了 莲妹睡了 我才回到戏台底下 田汉1930年在上海田汉1936年在南京 获虎之夜 剧照 名优之死 剧照 丁西林物理学家我国现代喜剧创始人丁西林是带着机智 幽默和微笑登上剧坛的 被誉为 独幕喜剧的圣手 代表作 一只马蜂 压迫 酒后 三块钱国币 妙峰山 创作多重理性趣味在短小篇幅中表现 欺骗 主题 对 欺骗 朦胧与多义的嗜爱并构筑逻辑悖论陷阱 别出心裁的结构灵动活泼 机智幽默匠心独运的戏剧结尾 三块钱国币 剧照 第二个十年 30年代戏剧 一 无产阶级戏剧运动1 上海艺术剧社 1929年秋 由郑伯奇 沈端先等在上海成立 第一次提出 无产阶级戏剧 口号 出版 艺术 月刊 是我国最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戏剧团体 2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中心 联合辛酉 摩登 南国等剧社成立 1931年1月改组为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简称 剧联 3 国防戏剧 1936年初 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 制定了 国防戏剧纲领 提出 国防戏剧 的口号 保卫国家疆土的戏剧 以代替 无产阶级戏剧 的口号 4 国防戏剧 新人新作a 新人有尤兢 于伶 宋之的 陈白尘等 新剧目有 走私 咸鱼主义 洋白糖 东北之家 等 b 好一计鞭子 是 三江好 最后一计 放下你的鞭子 三个抗战短剧的合称 当时演遍中原大地 大江南北 c 夏衍创作多幕剧 赛金花 自由魂 上海屋檐下 其中历史剧 赛金花 被誉为 国防戏剧的力作 二 主要剧作家及创作 本时期的主要剧作家有田汉 洪深 曹禺 熊佛西 李健吾 袁牧之 宋之的等 洪深 欧阳予倩 田汉被称为 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洪深 田汉 曹禺 夏衍被称为 中国话剧四大名家 三 洪深的戏剧创作 中国话剧 电影运动的奠基者之一 1922年创作了话剧 赵阎王 袭用美国剧作家奥尼尔 琼斯皇 的艺术手法 1924年把英国王尔德的名剧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改译为中国化了的 少奶奶的扇子 在中国话剧界建立起正规的话剧表演和导演体系 30年代参加左翼剧联 创作左翼剧作 农村三部曲 五奎桥 香稻米 青龙潭 三剧都以作者熟悉的江南农村为背景 展示了20 30年代农民的苦难以及 丰收成灾 的社会现实 洪深1894 1955 曹禺与 雷雨 日出 原野 一 曹禺创作道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戏剧家 以其煌煌巨著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也为中国话剧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被称为 中国的莎士比亚 原名万家宝 曹禺 是他1926年发表小说 今宵酒醒何处 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曹禺1910 1996 儿时和少年时代的剧场熏陶给了他最初对戏剧直观的感受 1925年在南开中学开始演剧生涯 舞台演出的经验 使他懂得了舞台 有了实践的经验 1930年秋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清华大学的系统学习使曹禺的戏剧有了一个理论上的提升 文明戏的观众 爱美剧的业余演员 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 1933年完成成名作四幕话剧 雷雨 1934年第一卷3期的 文学季刊 破例全文刊载 1935年先由留日学生在日本演出 同年8月天津孤松剧团在国内首次公演 立即引起轰动 刘西渭 这是 一出动人的戏 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茅盾 当年海上惊雷雨 1936年创作 日出 1937年创作 原野 1941发表 北京人 1942年据巴金小说改编话剧 家 曹禺仿佛是为话剧而生 从看戏 演戏 导戏到写戏 终其一生 无怨无悔 以话剧文学名世 构筑起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话剧帝国 二 曹禺创作的三个阶段 1 从 雷雨 日出 到 原野 是第一阶段 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在三个剧作中不断发展和深化 揭露中国社会的封建性和黑暗性 显示出曹禺独特的戏剧风格与悲剧艺术才华 2 从 全民总动员 到 桥 是第二阶段 现实性明显加强 蜕变 北京人 家 等 3 从 胆剑篇 到 王昭君 是第三个阶段 历史剧创作的新高度 三 一鸣惊人的 雷雨 主题 一部纠缠着复杂的血缘关系和聚集着许多的巧合 但却透露着必然的悲剧 在一天 两个舞台场景中 展示30年间封建家庭不合理关系造成的悲剧 剖析了人性中爱与恨的交织 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震撼力 雷雨 三一律 原则受易卜生戏剧的影响巧合 爱恨情仇周朴园 鲁侍萍繁漪周萍四凤周冲 一 雷雨 主要人物 1 周朴园 是 雷雨 中心人物 其性格特征主要通过与侍萍 蘩漪两位女性以及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他性格冷酷 自私 虚伪 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 专横独断 唯我独尊 是一个人性复杂的人物 周朴园的形象意义在于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着一种可怕的力量 在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成长的资产阶级 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血肉联系 周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具有顽固腐朽的封建性 雷雨 主要人物 2 蘩漪 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 她聪明美丽 热情 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强烈愿望 有 蛮性 的原始力量 又是封建家庭中的受害者 是一个具有 雷雨 性格 最使人怜悯的女人 她身上交织着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蘩漪的悲剧有较深刻的意义 这个复杂性格人物的反抗 既有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主的进步性 也带有自身的局限性 雷雨 主要人物 3 周萍 是个空虚 忧郁 卑怯 矛盾的人物 他的灵魂始终被笼罩在周朴园精神统治的阴影中 周萍的悲剧反映了在封建专制主义环境中 人的灵魂被压抑 毒化 吞噬的悲剧 雷雨 主要人物 4 侍萍 是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形象 她纯朴 善良 坚强 她历尽了人间艰辛 面对残酷的命运 她表现出惊人的耐力和顽强的生活意志 周朴园二十年前的遗弃 造成了她一生的不幸 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千方百计地避开过去悲剧的重演 但她最后的一线希望还是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二 雷雨 的艺术成就 1 精湛巧妙的戏剧结构 时间 场景 人物集中 2 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 八个人物 3 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 戏剧性 偶然性 4 简练精确的个性化语言 八个个性化人物 周朴园 荒唐狂妄 专横伪善周蘩漪 任性孤独 强悍抗争梅侍萍 忍痛挣扎 苦里求生周萍 荒淫放荡 懦弱颓唐周冲 纯真质朴 幻想憧憬四风 天真纯洁 诚挚善良鲁大海 勇敢无私 爽朗粗犷鲁贵 奴性下贱 堕落卑鄙 四 名震剧坛的 日出 一 日出 的内容 对于 损不足以奉有余 社会的揭露 主要是通过 不足 与 有余 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比来实现的 2 宝和下处 以翠喜为代表 包括小东西等人 悲惨不幸 没有人的地位和尊严 被社会吞噬 日出 截取了现代大都市的两个环境 高级大旅馆和三等妓院 将剧中人物分成 有余者 和 不足者 两大营垒 表达作者对悖乎 天道 的 损不足以奉有余 的 人之道 的愤慨与忧虑 1 陈白露的高级客厅 围绕陈白露 聚集一群社会上等人物 花天酒地 荒淫无耻 过着奢靡的生活 二 日出 的人物 1 天堂里 生活着的 鬼 似的人们 有余者 荒淫无耻 心狠手辣的大丰银行行长潘月亭 庸俗愚蠢 故作多情的富孀顾八奶奶 油头粉面 下流卑鄙的面首胡四 不择手段 卑污虚伪的李石清 装腔作势 趋炎附势的洋奴张乔治 狡黠势利的茶房王福升 2 地狱里生活着的 不足者 们 下等妓院里操着皮肉生涯的妓女翠喜 逃不出金八魔爪的女孩小东西 大丰银行录事小职员黄省三 日出 人物 日出 剧本人物众多 全剧十五个人物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全剧矛盾的主角 3 陈白露虽是全剧的主人公 但她只是一个贯串人物 她的悲剧形象展示了剧本的灵魂 一方面 她清醒 有正义感 仍保留着对生活的一丝热情 另一方面 她沉沦 堕落 无力摆脱资产阶级腐朽的享乐生活和对金钱的依赖 陈白露形象 陈白露是现代大都市为金钱以及金钱控制着的物质生活所诱惑 所侵蚀的年青知识女性 竹筠时代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 曾是爱华女校的高材生 受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而离开家乡 只身来到都市 渴望摆脱过去 实现自我 陈白露 高级交际花 被都市繁华眩目的物质享受生活所包围 委身于潘月亭 凭借自己的青春美丽 牺牲最宝贵的东西 做着高级交际花 把聪明才智耗费于与 有余者 的周旋中 4 方达生是剧本中阴晦的环境里带有光明气息的人物 尽管他的行为有些天真幼稚 但正是他带来了日出的感觉 日出 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 雷雨 更成熟 更显露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三 雷雨 与 日出 比较 雷雨 是 回溯式 三一律 结构 纵向描写 写的是封建专制对人的压抑造成的家庭悲剧 日出 是 横断面 的戏剧结构 写的金钱社会对人的毒化造成的社会悲剧 五 别具一格的 原野 一改以往所擅长表现的都市生活 而去写一个发生在旧中国农村中的复仇故事 原野 是曹禺写的最深 最富争议 也是最好的一部戏 其思想深度 艺术成就远远超出 雷雨 日出 1 原野 是曹禺在戏剧创作上的一次新开拓 用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等手法 表现了这个传奇故事 2 一部悲剧却写得像散文诗般凄美 悲壮 浪漫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仇虎的形象中有一股 原始的力 剧本通过内外两种冲突来塑造仇虎的形象 在他身上交织成两种戏剧冲突 一是复仇杀人 一是杀人后的自责负罪感 花金子是满怀狂热的青春激情 风流泼野的女性 其性格在与仇虎的激情呼应中得以展示 血肉丰满而富有魅力 北京人 一 主题 三幕剧 以曾家的经济衰落为线索 串连起全剧的矛盾冲突 展示家庭中善良与丑恶 新生与腐朽 光明与黑暗的冲突 通过这些冲突反映了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 以及人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北京人 主题 通过描写曾家的腐朽 没落来表现埋葬旧生活 走向新生活的主题 二 北京人 戏剧情节 北京人 写的是时代的悲剧 新与旧的矛盾 三代北京人的悲剧 三 北京人 的形象 老一代 北京人 曾皓 曾皓 封建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 在仁义道德下藏着自私虚伪的心 第二代 北京人 曾文清 曾文清 聪颖清俊 潇洒飘逸 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却是个即不能守成也不能创业的酒囊饭袋 北京人 的形象 曾思懿 曾思懿 封建家庭继承者 干练泼辣 能说会道 可惜只用在收拾破烂摊和控制丈夫上 愫方 愫方 沉默忍让 寄人篱下 曾老太爷的殉葬品 与曾文清爱情的牺牲品 她以坚韧的耐力和忍让 显出执着的人格力量 昭示出人类对光明 自由的向往 北京人 写的是时代的悲剧 新与旧的矛盾 戏剧冲突主要有两个方面 曾思懿与曾皓之间 曾思懿与曾皓的冲突是封建家庭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曾思懿与曾文清 愫芳之间的矛盾冲突 既是性格冲突 又夹杂着感情纠葛 四 北京人 的艺术特色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 表现人们勾心斗角的紧张气氛和尖锐矛盾 对人物性格 心理的细腻刻画 把人物的兴趣 心态等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虚实结合 对照 象征等手法 实写现在的北京人 虚写过去和未来的 北京人 以棺材为象征 表达封建阶级早晚要进棺材的寓意 曹禺话剧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悲剧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影响 易卜生的影响 奥尼尔的影响 契诃夫的影响 六 曹禺悲剧的艺术风格 不断发展的悲剧观1 从自己的创作个性出发 有机地吸收西方戏剧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营养 形成了个人的创作风格 2 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浓郁抒情性的悲剧形象 3 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 4 戏剧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和抒情性 曹禺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贡献 1 集中深刻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 人 的主题 2 发展了我国戏剧的悲剧艺术 进一步开拓了悲剧文学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深度 为悲剧艺术提供了典范 3 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 奠定了五四以来话剧这一新的艺术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雷雨 日出 原野 等的发表 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 促进了话剧从 案头剧 向 剧场剧 的发展 促进了大型多幕戏剧的发展 6 四十年代戏剧 1937年12月31日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标志着中国抗日戏剧运动形成了自己的统一战线 戏剧中心 上海 武汉 重庆 四十年代主要剧作家 一 现实题材的剧作1 夏衍 上海屋檐下 法西斯细菌 芳草天涯 等 2 田汉剧作表现了抗日和民主两大主题 主要剧本有 秋声赋 丽人行 3 宋之的 雾重庆 祖国在呼喊 是40年代较有影响的作品 4 于伶的剧作大都以上海的现实生活为题材 夜上海 长夜行 等 5 陈白尘戏剧作品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讽刺喜剧 著名的 升官图 另一类是 正剧 岁寒图 6 吴祖光抗战期间创作代表作 风雪夜归人 二 历史题材剧作1 郭沫若 屈原 等六部历史剧 2 欧阳予倩创作历史剧 忠王李秀成 3 阳翰笙历史剧 李秀成之死 天国春秋 和 草莽英雄 4 阿英 孤岛 时期创作的 南明史剧 碧血花 海国英雄 杨娥传 郭沫若的历史剧 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春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先后创作了 棠棣之花 屈原 虎符 高渐离 孔雀胆 南冠草 等六部大型历史剧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屈原 A 棠棣之花 取材于 史记 刺客列传 在20年代诗剧 棠棣之花 和史剧 聂嫈 的基础上整理和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五幕历史剧 歌颂聂氏姐弟的爱国和自我牺牲精神 B 虎符 取材于战国时期信陵君 窃符救赵 的故事 塑造如姬和信陵君形象 C 高渐离 写荆轲好友高渐离忍辱含垢多年 等待时机以筑击杀秦王未遂身死的悲壮故事 D 孔雀胆 是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 指出了导致爱情悲剧的妥协主义危害 贯穿着诅咒邪恶 歌颂正义的精神 E 南冠草 写明朝末年少年民族英雄夏完淳 推戴鲁王 起兵复明 为汉奸所陷 被捕殉国的故事 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征 1 遵循 失事求似 的艺术虚构原则 适当改动历史事实 虚构人物和事件 做到古为今用 2 主观写意的诗化品格 强烈优美的主观抒情 浓厚的诗情话意 如 雷电颂 3 崇高 的悲剧艺术追求 其悲剧人物都是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的英雄人物和志士仁人 4 奔涌的革命激情 巧妙地艺术构思 5 古今相通 生动凝练 富于诗意的语言 夏衍 浙江杭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和电影 戏剧理论家 一 历史剧 两个剧本 赛金花 和 自由魂 二 现实题材剧本 上海屋檐下 一年间 心防 愁城记 水乡记 法西斯细菌 离离草 和 芳草天涯 其中 上海屋檐下 是代表作 体现了现实主义特色 上海屋檐下 截取上海一幢普通弄堂里一天的生活 同时展开了五个家庭的灰暗生活场景 戏剧的重心是杨彩玉与林志成 匡复之间的戏剧关系 小学教员赵振宇一家 大学毕业生黄家楣夫妇 海员的妻子施小宝 老报贩李陵碑 匡复 林志成 杨彩玉三人的爱情纠葛为结构主线 另外四条线索交错相辅 2 法西斯细菌 1942 是作者抗战时期最优秀的剧作 主人公俞实夫是 悲剧里的英雄 3 芳草天涯 是剧作家的第三次艺术冒险 主人公 尚志恢 三夏衍剧作的艺术特色 1 以真实自然为刻画人物的准则 塑造众多的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形象 2 朴素洗炼 含蓄隽永的艺术风格 1 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 提炼出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主题 2 在刻画戏剧人物时 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3 结构简约 谨严 新歌剧 民族化 大众化 生活化秧歌剧代表作 兄妹开荒 新歌剧 白毛女 1945年5月 鲁艺师生根据民间流传的 白毛仙姑 的传奇故事集体改编 由贺敬之 丁毅执笔编剧 马可 张鲁等作曲的五幕十六场大型民族新歌剧 白毛女 成为现代民族新歌剧的奠基之作和代表之作 五十年代剧作 新中国之戏剧 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 两结合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新剧 评剧 刘巧儿 旧戏改造运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北京人艺 第一戏 龙须沟 老舍编剧 焦菊隐导演 老舍与 茶馆 老舍 1899 1966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满族 北京人 我国 五 四 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 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 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 人民艺术家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 我这一辈子 话剧 残雾 张自忠 归去来兮 等九部 1939年至1943年间 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 龙须沟 方珍珠 茶馆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