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的第三次“创业”[文档资料]_第1页
千万富翁的第三次“创业”[文档资料]_第2页
千万富翁的第三次“创业”[文档资料]_第3页
千万富翁的第三次“创业”[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万富翁的第三次 “ 创业 ”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人物小名片 蒋乙嘉,男, 55 岁,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人。 曾先后荣获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遂宁市第二届道德模范、 2011-2012 年度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最美基层干部等称号,其先进事迹被拍成蓬溪县首部微电影。 站在拱市村村口,脚下一条沿着丘陵高低起伏的水泥路通向远方,这正是蒋乙嘉带领村民修建的水泥路。眼前的蒋乙嘉一身白色格纹衬衫、深蓝布裤子,破 旧的运动鞋沾着泥土,微胖的脸上一直带着温和的笑容,质朴的形象让人很难将他与 “ 千万富翁 ” 画等号。 蒋乙嘉有不少头衔,比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党支部书记、北京隆凯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四川力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宝莱阁商贸有限公司监事、遂宁市成隆人力资源有限管理公司董事长 但在一长串的头衔中,蒋乙嘉最珍视的是那个小小的村支书。 从 2006 年到现在,蒋乙嘉为拱市村所做的一切都展现在眼前:水泥路通到每家门口,田野阡陌纵横,鱼塘中鱼儿肥美,山坡上果树青翠,幢幢新修的小楼掩映其中。七八 年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却见证了他的每一分奉献。 从走出山村的军人到回乡的千万富翁 1978 年, 20 岁的蒋乙嘉参军入伍,他把当兵看作是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在部队里,第二年他就被提拔为排长,还立过二等功。 1998 年从部队复员后,蒋乙嘉投身商海,从沈阳到北京,再到内蒙古,不到十年时间,蒋乙嘉凭着敢拼敢闯的劲,很快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一个拥有千万身家的富翁。 家乡,是蒋乙嘉心中的根。 2006 年 6 月,蒋乙嘉回到魂牵梦萦的拱市村。分别 20多年后,他发现家乡似乎被时 光凝固了,仍然连一条像样的进村道路都没有,严重的旱灾让这个本来就贫穷的村子遭受了更大的困难 眼前的一切让蒋乙嘉感到心痛,他决定留下来,帮助家乡摆脱贫困面貌。 2007 年 3 月以来,蒋乙嘉先后捐资 492.7 万元,带领党员群众投工投劳 1.5 万个,新修水泥路 22.1 公里,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 数字统计看起来是如此简单明了,然而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个中的艰辛。一开始,部分村民的不理解给修路造成了不少阻碍,甚至还有村民因修路占了一窝菜的地而伸手要钱。蒋乙嘉没有一丝抱怨和委屈,逐一协调化解了矛盾。有人说 ,他是不是图名,有人说,他是不是图利,更有人甚至说,他是不是神经病。蒋乙嘉只是笑笑, “ 去父母坟前流了眼泪,就过去了 ” 。 “ 刚开始完全不能接受他的想法,觉得不切实际,像做梦一样。 ” 蒋乙嘉的妻子杨扉婷最初无法理解丈夫回村建设家乡的行为,每个妻子心目中的好丈夫都是照顾好家庭、陪伴着妻儿的,而蒋乙嘉却对家庭缺失了 7 年的陪伴。 误解和不支持并没有让蒋乙嘉停下脚步,他将公司交给妻子、股东打理,带着 1600 万元的资金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 “ 创业 ” 。 “ 有人说把钱投在县里几年翻了好多倍,我把钱投在村 里无怨无悔,没有想过要收回。我离家的时候一无所有,在部队时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现在回来只想为家乡尽自己一份力。 ” 蒋乙嘉说。 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蜕变 “ 有女莫嫁铁线沟(拱市村及周边几个村),嫁男三天背背篼 ” 。早些年当地流传的这句俗语是对这里贫穷的真实写照。然而在 2013 年,拱市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7000 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并获得蓬溪县首批 “ 小康村 ” 、县级 “ 文明村 ” 、 “ 新农村建设点示范村 ” 等称号。这一切与蒋乙嘉密切相连。 2013 年 11 月,在拱市村党支部换届中, 54 岁的蒋乙嘉全票当选 村党支部书记。 “ 山上变 银行 ,山下变 粮仓 ” 是蒋乙嘉为拱市村定下的目标。 村中一栋高大的白色欧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2008 年蒋乙嘉花了 1000 万元修建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中心不仅是村民的休闲娱乐场所,还为不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村民荣高在村里搞水产养殖, 10 多亩的鱼塘里养了草鱼、鲤鱼、鲫鱼等。荣高说,放在几年前,绝不会想到这么个旱村里还能搞水产养殖。一直以来,水源扼住了拱市村农业发展的 “ 咽喉 ” ,干旱时甚至有村民为了抢水而争闹。在修路的同时,蒋乙嘉出资修建了塘堰、蓄水池,改造 沟渠,一系列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改造为之后的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蒋乙嘉组织村民流转土地,促进规模化种植养殖,大力发展机械化操作,探索稻田养鱼模式,丘陵地种植果树,引进蜜蜂养殖 “ 我们引进了很多农产品品种,这些品种可能有的能成功,成功的就示范推广,失败的损失由我来承担。 ” 蒋乙嘉说到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 产业发展好了,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 “ 过去在外面打了 10 年工,现在回来跟着蒋书记干,家里还办了养殖场,猪牛羊都养了。不包括养殖,光打工的收入一年都有 10 来万元。 ” 村民唐才云 说,现在他的儿子也回乡务工,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光车子就有 5 辆:一辆小轿车、一辆面包车、一辆拖拉机、两辆火三轮。 下一步,拱市村计划引入鸵鸟养殖,发展旅游业。从前在镇上开饭馆的向素平打算开个农家乐,她家的新楼房修在马路边,位置好、坝子宽,开农家乐非常合适,加上自己称得上 “ 大厨 ” 的手艺,生意一定顶呱呱。向素平喜不自禁: “ 多亏了蒋四哥(蒋乙嘉),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 地涌金莲是拱市村的 “ 村花 ” ,象征着善良、奉献。蒋乙嘉就是拱市村的一朵地涌金莲,他为家乡这块土地无私奉献了太多太多,却从未想 过索取回报。一路走来,从农民到军人,再到商人,最后回归农村,蒋乙嘉画了一个圆,圆心是他对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