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中华中医药学会).ppt_第1页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中华中医药学会).ppt_第2页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中华中医药学会).ppt_第3页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中华中医药学会).ppt_第4页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中华中医药学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委员周玉新 内容 一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概述二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指导原则三 指纹图谱研究的相似度计算四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五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示例演示 实验 一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概述 一 中药指纹图谱与中药质量 二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学 三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 指纹图谱 稳定性 可控性 安全性 有效性 1 中药指纹图谱与中药安全 有效 稳定的关系 一 中药指纹图谱与中药质量 2 国内中药质量评价现状 植物学方法 原植物鉴定 显微鉴定等植物化学方法 理化鉴定分析化学方法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等药理学方法 生物鉴定法 生物等效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DNA指纹鉴定 3 国外植物药质量评价概况 标准制剂 银杏人参西洋参五味子甘草黄芪贯叶连翘定量测定结合主成分比例固定产地以生产质量恒定制剂多种分析手段和方法包括药材 中间体等指纹图谱 4 中药指纹图谱的意义 是全面反应中药所含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 进而反映中药的质量 尤其在现阶段中药的有效成分绝大多数没有明确 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的方式 将有效地表征中药质量和稳定性有利于中药及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5 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原则 系统性 指纹图谱所反映的化学成分 应包括中药有效部位所含大部成分的种类 或指标成分的全部特征性 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信息 具体表现为保留时间或位移值 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 是这些信息的综合结果稳定性 指纹图谱在规定的方法与条件下应能作出相对一致的指纹图谱色谱特征的稳定性 特征峰特征区特征参数色谱条件稳定性 不同仪器的验证不同实验室的验证不同操作者的验证 品种鉴别 真伪 基源鉴别 产地 药用部位的鉴别 根 茎 叶 花 果 提取工艺 药材炮制 限量成分的控制 一致性 不同批次的产品 6 指纹图谱研究目的 品种多 产地多 采收 加工不一致 化学组分与含量不同 产品品质优劣不同 有效组分种类繁多 含量相对少 非有效组分成分复杂 含量高 分析检测困难 质量控制指标不统一 基础研究薄弱药材GAP建设滞后 7 建立中药指纹谱所面临的问题 8 对策 加强GAP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加强中药种植与加工 炮制的规范化加强中药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仪器设备技术人员研究经验系统性问题稳定性问题特征性问题 9 中药指纹谱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色谱法1 液相色谱法 LC 2 气相色谱法 GC 3 薄层扫描法 TLC 4 毛细管电泳法 CE 其它1 质谱法 MS 及色谱与质谱联用2 X 衍射法3 近红外法 NIR 等 二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学 三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 应用范围仪器设备与软件指纹图谱标准 二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指导原则 一 目的和要求 二 中药指纹图谱标准起草说明 三 中药指纹图谱标准的建立 中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中药质量管理 提高中药质量 保证药品安全 有效 稳定 可控固定原料药 中药材 品种 产地和采收季节的前提下 需制定原料药 中药材 和注射剂的指纹图谱 一 目的和要求 二 中药指纹图谱标准起草说明 1 名称 汉语拼音 2 来源 产地 采收期 炮制 按中药的命名原则制定 药材 产地 采收期 炮制中间体 提取工艺或提取物的来源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有效成分 专属性成分 指标性成分 的理化性投质并结合检测方法的要求提取工艺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对照品内标物标准提取物 中药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的验证 1 检测方法测定方法 仪器 试剂 测定条件 2 验证专属性 空白试验 精密度试验 RSD 3 重复性与重现性试验 S 0 95 稳定性试验 S 0 95 系统适应性试验6 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三 中药指纹图谱标准的建立 注意事项 1 所有成分应在2小时左右洗脱 并提供2小时的指纹图谱 2 可建立各个组分的指纹图谱 3 可建立多种方法的指纹图谱 4 可选择典型样品的指纹图谱 或标准提取物的指纹图谱 或具有代表性的勾兑样品的指纹图谱作为标准指纹图谱 2 指纹图谱标准的建立 1 药材 中间体指纹图谱标准为企业内控标准 列入起草说明 2 10批供试品 3 标准的规定 供试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提取物 标准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一致 或供试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 标准图谱 一致 或通过对各特征峰的位置 相对保留时间 比移值等 丰度 积分面积或峰高 及相对丰度 光谱特性 颜色 等综合参数的描述予以确定 指纹图谱标准书写格式 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照高效液色谱法 中国药典一部附录VID 结合指纹图谱的要求测定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如以对照品做系统适用性试验 则参照中国药典书写格式 如以随行对照提取物做系统适用性试验 则只书写所用仪器 色谱柱型号及有关参数和各项具体试验条件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如有对照品则照中国药典书写格式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 或对照用提取物溶液 各XXml 分别流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本品指纹图谱的主要特征供试品指纹图谱与质量标准所附的对照指纹图谱 或随行对照提取物指纹图谱 经计算软件计算 相似度大于XX 符合要求 或相似度小于XX 不符合要求 三 指纹图谱研究的相似度计算 一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原则与方法 二 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原理 三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 一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原则与方法 原则 整体性 模糊性 特征性方法 直接观察 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计算 1 引用参数2 数据获取途径3 相似度算法 二 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原理 1 引用参数 保留时间 RT 峰高 Height 峰面积 Area 峰面积百分比 Area 相对保留时间 RatioofRetentionTime RRt 积分相对比值 RatioofArea RA 2 数据获取途径 1 图形 图像转化成ASCII数据 2 截片数据 3 色谱数据 3 相似度算法 夹角余弦算法 相关系数算法 优化算法 1 软件开发原则2 市售 常用软件简介3 相似度软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 1 软件开发原则 系统独立性 2 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3 数据接口通用性 4 操作过程及应用的实用性 2 市售 常用软件简介 浙江大学陈一宇教授中南大学梁逸增教授沈阳药科大学毕开顺教授西北大学李华教授二军大Waters 3 相似度软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数据接口与数据类型数据的校正算法的选择 四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案设计 二 样品的选择与收集 三 供试品的制备 四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研究的思路 五 相似度值的研究与指纹特征 一 研究方案设计 资料收集与整理文献 工艺资料 质量标准方案的设计 1 研究对象 有效成分 2 研究方法的选择 色谱法 HPLCGCTLC 及其它方法 3 研究内容 根据技术要求的规定 包括 名称 来源 制备 检测方法 标准规定及起草说明 二 样品的选择与收集 要求 10个批次道地药材与GAP基地药材典型性与代表性离散样品的剔除 三 供试品的制备 依据 有效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生产或提取工艺检测方法的需要 四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研究的思路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 1 检测波长的选择 简 2 柱温的选择 略 3 进样量 简 4 色谱柱的选择 重点 5 检测成分的选择 重点 6 流动相 梯度表 的选择 重点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示例 蜂胶 BeePropolis 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80nm 360nm 254nm 210nm 波长选择 280nm 4 色谱柱的选择 选用市场上较常见的填料所填充的色谱柱 例如 Eka Nobel的KromasiC18 5mm 其分离效果好 性能稳定 无论是国产填充的Kromasi色谱柱 还是国外公司填充的Kromasi色谱柱 在分离效果上基本相同 因此对于大多数中药注射剂 可选用Kromasi色谱柱 如选用乙腈 缓冲溶液 应根据缓冲溶液的特点 选用相应的色谱柱 如为酸性缓冲溶液 可选用ZorbaxSB C18色谱柱 pH6 示例 不同的色谱柱对三七总皂苷的分离效果 Lichosorb Polaris Kromasil Diamonsil Carbosorb 5 检测成分的选择 重点 示例 何首乌 何首乌生品的液相色谱图 全局图 何首乌生品的液相色谱图 局部放大图 图9上海制首乌指纹图谱 北京良方药业制首乌 北京金象药店制首乌 北京寿春堂药店制首乌指纹图谱 6 流动相 梯度表 的选择 主要影响因素1 起始浓度2 梯度速率3 流速 为体积百分比 V V 指纹图谱流动相梯度优化 为体积百分比 V V 梯度表 初始色谱条件 初始色谱条件的设定依据及目的 依据 化合物极性大小 如未知时 假设有效组分中包含各种极性的成分 目的 快速确定主要或大部分化合物被洗脱时流动相的组成 为优化条件的选择提供依据 优化条件的选择 选择依据 初始色谱图 梯度洗脱表及一定的经验示例 1 淫羊藿总黄酮 40 提取物 2 钩藤总生物碱 3 黄连药材 4 知母总皂苷 淫羊藿提取物在初始条件下的色谱图 淫羊藿提取物第一次优化后的色谱图 梯度速率 初始 100 60min 1 7 min优化 0 1 7 CH3CN CH3CN Min Min 初始条件 CH3CN Min 三七人参西洋参 CH3CN Min 起始浓度 根据初始色谱图中主要色谱峰被洗脱时的流动相组成 相应减少 20 流速 0 5 2 0ml min 2 气相色谱法 1 影响色谱峰分离程度的因素色谱柱的类型载气流速起始柱温升温速率 2 研究示例样品 广藿香油指纹图谱研究过程 方案设计 检测方法 1 色谱方法广藿香油为广藿香药材经水蒸汽蒸馏而得到的挥发油 均为易挥发组分 拟采用气相色谱法 GC 2 仪器 Agilent6890GC 3 色谱柱的选择可供选择的色谱柱 极性非极性中等极性 4 进样方式的确定手动自动顶空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广藿香油适量 加醋酸乙酯溶解 即得 注 对于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 如供试品溶液中含少量的少 最好干燥后进样 2 色谱条件的摸索 1 对梯度速率及流速进行微调 由粗到精 初始条件流速 3 0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50 升温速率 30 min 第一次优化流速 2 0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50 升温速率 20 min 第二次优化流速 1 0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50 升温速率 10 min 第三次优化流速 1 0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50 升温速率 5 min 第四次优化流速 0 5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50 升温速率 5 min 2 选择细化的初始条件 由细到精 初始条件流速 1 0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50 升温速率 1 0 min 第一次优化流速 1 0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150 升温速率 1 min 3 根据初始条件 由粗到精 下的色谱图 计算大多数色谱峰出峰时的柱温范围 确定第一次优化时柱温的梯度变化范围 初始条件 结果 RT 7min后 基本没有色谱峰 RT 8min后 基线平直 主要色谱峰被洗脱时的RT 4min 7min主要色谱峰被洗脱时的柱温范围 170 250 第一次优化流速 1 0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100 升温速率 5 min 第二次优化流速 0 5ml min进样口温度 250 检测口温度 280 初始柱温 100 升温速率 5 min 结论对本供试品中的组分的分离 升温速率是主要影响因素 载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