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主要切入点[文档资料]_第1页
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主要切入点[文档资料]_第2页
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主要切入点[文档资料]_第3页
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主要切入点[文档资料]_第4页
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主要切入点[文档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主要切入点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因工作环境和知识结构的局限,从事理论研究通常存在困难 .而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则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一定的成效 .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研究教材是一线教师容易上手的教学研究项目 .可以从发现瑕疵、问题拓展、比较研究等方面切入开展教材研究 .研究教材要从哪里入手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个主要切入点,以供参考 . 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变式、引申、推广和拓展 ,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为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 【案例 1】过点 P( 1, 2)的直线 l 与 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 A、 B 两点,当 ABC 面积最小时,求直线 l 的方程 . 讨论解法后发现,面积最小的三角形恰好以点 P 为斜边的中点,这是否具有一般性?这个问题可类似于例题用解析法进行研究 .答案是肯定的,并有下面推广 . 推广 1:过已知直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直角的两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定点是斜边的中点 .(也可以用几何法证明,此处略去) 若已知角 不为直角,结论如何?经过研究发现结论仍然成立 . 推广 2: 过已知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角的两边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定点为其所在边的中点 . 证:已知 XOY= ,其内部定点 M,过 M 的直线 l 交两边与 A、 B 两点, 过 M 作 OA、 OB的平行线分别交 OB、 OA 于 A 、B ,由基本不等式得 S 最小时 M 为 AB边的中点 . (还可用平面几何知识简洁证明,此处略去) 将推广 2 拓展到空间,有下述命题成立 . 推广 3 : 已知顶点 O 为的三面角,其内部一定点 M. 过点 M 的平面与三面角所 围成的四面体 OABC( A、 B、 C 三点分别在三面角的三条棱上),其体积 V 最小时,点 M 为 ABC的重心 .(证明可以类比推广 2 的方法,此处从略) 注:推广 1 和推广 2 可以在例题教学中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推广 3 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也可以在 “ 推理与证明 ” 学习时作为探究的素材) . 二、 “ 破格 ”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标准按 “ 模块 ” 编制,教材按 “ 模块 ” 编写,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由此在教学中 “ 水土不服 ” 现象频频出现 .有的教师直接打破“ 模块 ” 界限重组教学内容 .这种做法既不符合 新课程的要求,也给学生使用教材带来不便 .我在教学中坚持渐进性原则,力避后置内容的前移,采用 “ 挖掘加等待 ” 的模式,打破 “ 模块 ” 阻隔给教学造成不便的格局 . 【案例 2】直线的倾斜角增大时,直线的斜率如何变化? 教材中给出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计算 k=tan (给定 )来感知变化规律 .似乎有 “ 用现代技术把结论灌输给学生 ” 之嫌 . 这个问题等到学完必修 4 中 “ 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之后可以水到渠成 .笔者经过研究认为除了 “ 等待 ” 之外,还可以挖掘现有资源消除 “ 等待 ” 之苦 . 如果直线 l 过 原点,直线上取两点 O( 0, 0), P( 1, y)易知斜率 k=y.当倾斜角 满足 090 时,斜率 k 随 的增大而增大;当倾斜角 满足 90180时,斜率 k 随 的增大而增大 . 如果直线 l 不经过原点,过原点作直线 ll , l与 l 有相同的倾斜角和斜率,由 可得同样的结论 . 综上可知,当 090 时,斜率 k 随 的增大而增大;当 90180 时,斜率 k 随 的增大而增大 . 三、 “ 指瑕 ” 研究教材可以从发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作为切入点 .而教材编写中科学性错误是 极少的 .对教材 “ 指瑕 ” 主要是指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 “ 不合适 ”. 【案例 3】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 1) aa. 编者意图是填 “” ,因为 a 是集合 a的元素 .对这个答案师生中的争执主要在 a 是集合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能否用 “” 表示 . 分析: 当 a 为实数(或者仅为 “ 英文字母 ” )时,填 “”正确; 当 S 为非空集合时, a为一个集合组成的集合,填“” 正确; 当 a=时,填 “” 正确,填 “” 也正确(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当然, a 可以代 表 “ 形形色色 ” 的数或集合,我们无法逐一讨论,但 a 是集合 a的元素是始终不渝的 . 不难看出,就 “ 学术 ” 层面而言,教材此处是没有瑕疵可指的 .而就 “ 教学 ” 层面而言,即从有利于学生的 “ 学 ”和教师的 “ 教 ” 而言,还是值得讨论的 . 建议:作为练习,编者一定不会让学生思考如此复杂的情形,这个练习引起这样的讨论应属 “ 意外 ” ,这种讨论也略有超越课程标准之嫌 .“ 纷争 ” 源于 a 的 “ 自由 ”.建议在教材中把此题加上限制(如 a ) .作为教师,对问题应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扮演好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在课堂生成的 “ 意外问 题 ” 面前方可从容淡定,游刃有余 .从广义来说,集合与集合之间也可能出现 “” 关系 .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学识,轻易说 “ 不可能 ” ,那就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 四、争议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产生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对某个问题争论的现象 .争议常常又源于教材的界定(或者未作界定) .对争议的研究和处理当然成为研究教材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 【案例 4】教材中对函数零点作了这样的界定: ( 1) f( x) =0的实数 x 的值叫做函数 y=f( x)的零点 .函数 y=f( x)的零点就是 f( x) =0的实数根,也就是y=f( x)函数的图像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 (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和二次函数y=ax2+bx+c,设 =b2 -4ac.当 =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x1=x2,二次函数图像与 x 轴有唯一交点( x1,0) . 分析:根据教材的界定,对于二次函数 y=ax2+bx+c 在=0 时的零点问题,说成有两个相等的零点或者说成有唯一的零点都是有根据的 .但是教材引入 “ 零点 ” 的初衷是沟通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同时还可以使数学表述更为简洁 .而在 “ 二 次函数 y=ax2+bx+c 在 =0 时的零点 ” 这个问题上不光没有使表述更简洁,反而产生明显的争议 . 建议: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回避上述争议问题,因为这种争议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 教材在此应予以明确,如果教材中 “ 不便妄言 ” ,可以在教参中 “ 发出声音 ”. 五、比较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进行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但最贴近教学实践的当然是新课标教材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 【案例 5】关于集合表示法(必修 1 中 1.1) 人教 A 版 给出 “ 描述法 ” 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 . 这种编写产生两个问题: 1.竖线前后不就都有共同特征了吗? 2.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是不是描述法只能表示数集呀? 对于这一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