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ppt_第1页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ppt_第2页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ppt_第3页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ppt_第4页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1 第一节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1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防治 2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第一节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地理环境 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是由地质 地貌 气候 水文 植被 动物和土壤等组成的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3 1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类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 地理环境是人类出现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自然资源 人类的生存发和发展受自然的气候 地形 水分布等的制约 4 北方平原聚落 南方山区聚落 相对集中 规模大 人口多 相对分散 规模小 人口较少 地形平坦开阔 地形复杂 团聚状 棋盘式聚落沿陆路分布 带状聚落沿河分布 5 不同时期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阶段 农业化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主要影响因素 形成条件 实例 地形 水文 气候等要素 自然条件好 资源丰富 四大文明古国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 后天性资源 科技知识发达 美国硅谷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逐渐减弱 6 2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觉 积极改造 不自觉 破坏 影响某个自然要素 整个区域环境 7 一 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矿产的开采特点 使土壤 覆盖物和基岩迁移积极影响 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如 有利于生产力的布局 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有利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等负面影响 废渣占据农田 浪费土地资源 破坏景观 污染环境 造成地面塌陷 地下水漏失等问题如山西的煤矿开采 8 二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特点 解决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积极影响 1 社会效益 缓解缺水地区人们的用水困难问题 有利于社会稳定 2 经济效益 保证生产用水 3 生态效益 美化环境 改善居住条件 改善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及小气候 有利于水土保持及防止地面沉降等负面影响1 移民问题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受的严重影响 3 人工河道清理问题 4 调水过多 9 三 生物资源利用 积极影响 培育农产品新品种 三高农业 改善环境 提高土地产出量如西瓜的改良 无籽 个小皮薄 黄肉负面影响 过度利用 破坏生态平衡 如过度砍伐森林 利用草场 猎杀动物等 10 环境问题 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 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能力大大增强 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并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 人类发展到现在 环境问题的特征是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 11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全球变暖与臭氧空洞二 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三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四 环境污染 12 海平面上升 水 淹没沿海低地 大气co2增多 地貌 大气 一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 植被 气温升高 气候变暖 全球降水 干湿状况变化 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13 第二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暴雨 干旱 第三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改变 第四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产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 包括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第五 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扩大疾病流行 影响人体健康 第一 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改变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4 气候变暖 北极熊同类残杀 15 臭氧空洞 臭氧的产生 O2 h 2OO2 O O3臭氧层的现状 南极上空出现空洞现象 近15年在不断减少破坏臭氧层的影响 16 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氟氯碳化物 CFCs 是氟氯碳化物释放出的氯原子 17 氟氯碳化物的用途 噴霧推進劑 冷媒 18 二 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 土地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生产劳动的产物 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 耕地 林地 园地 草地 住宅用地 交通用地等等 19 土地退化 表现在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 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20 荒漠化 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没有植被保护 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 形成如同荒漠般般的景观 即发生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过程 21 事实上 在荒漠化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 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调查表明 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 有90 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1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 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加剧荒漠化的进程 22 三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物多样性概念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有规律的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括 遗传 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3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1 人口迅速增加2 生态环境的破坏3 环境污染4 外来物种的入侵 24 四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 工业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 来源分 化学污染 生物污染 物理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 电磁波 固体废物污染 能源 核 污染 25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 自然资源概述 二 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6 一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概念 是指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一切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分类 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按自然属性分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水力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27 根本原因 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生产力水平 时间 能源时代 主体能源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 20世纪60年代以后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不发达 蒸汽机 内燃机 木柴 水力 煤 石油 天然气为主 能源结构多样化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28 以煤炭为主 下降趋势 石油上升趋势 水电和天然气明显增加 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及其图示 29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 即土地的自然属性 也包括经济范畴 即土地的社会属性 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30 中国的土地资源问题 土壤的水蚀和风蚀现象严重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 土地总面积大 人均量小 31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我国的资源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存在乱砍伐森林树木 乱浪费资源等 32 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 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 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其储量是有限的 矿产资源 33 新能源 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常见新能源形式 太阳能 核能 海洋能 风能 生物质能 地热能等 未来的几种新能源 波能 可燃冰 煤层气 微生物 第四代核能源 34 二 自然资源的属性 稀缺性 固有属性 整体性 地域性 多用性社会性可变性 35 三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 基础 基础 可持续 可持续 全面分析可持续的必要性 1 从经济角度分析 由于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资源利用的不断扩大 而资源的有限 分布不均和不可再生性 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 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农业中的生态农业 2 从历史角度分析 世界 我国历朝历代 争夺土地 领土扩张 3 从政治角度分析 再腐败的政府 在领土问题上 都有过值得称颂之处 清朝康熙 民国西藏问题等 4 从环境角度分析 环境本是一个开放循环的同一系统 人类的经济发展应考虑的是如何参与到自然的循环中去 36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资源总量大 人均少 土地第三位 耕地第四位 林地第五位 草场第二位 水资源第六位等 但人均是世界人均的 耕地1 3 林地1 5 水资源1 4 资源的分布于生产力的分布不匹配 矿产资源的质量高低差别大 低劣资源比例较高 铁矿 自然资源总体组合良好 但仍有结构上的缺点 能源 资源 地区 37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供求矛盾突出 后备资源不足 耕地 林地 石油等 利用效率不高 浪费现象严重 38 土地资源 居住 交通 工厂 商业 学校 医院 公共绿地 娱乐等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 导致的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等 其后果是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将不断减少 这样会严重影响人类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等 维护生态平衡 水禽栖息地 保护环境 对气候土地荒漠化水旱灾害等 39 矿产资源 40 生物资源 直接原因 肆意捕杀野生动物 尤其是珍奇动物 破坏森林减少湿地 使生物失去栖息地 间接原因 由于对环境的破坏 如大气污染 臭氧层空洞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是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 41 水资源 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 水需求量也迅速增长工农业生产 导致水污染严重 4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集中投资 持续发展 有利于环境保护 加速经济发展 4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 1 教育 宣传 监管 具体条例等2 开展公益活动 4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 1 资源法 环境法 水法 森林法等 2 经济手段 水价 塑料袋的有偿销售 3 利用科学技术 努力让濒临灭绝的生物保存下来4 利用生物技术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