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技术讲稿.ppt_第1页
统计技术讲稿.ppt_第2页
统计技术讲稿.ppt_第3页
统计技术讲稿.ppt_第4页
统计技术讲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七大手法 检查表 Checklist 散布图 ScatterDiagram 特性要因图 CharacteristicDiagram 直方图 Histogram 控制图 ControlChart 层别法 Stratification 柏拉图 ParetoDiagram QC七大手法講義概述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管理 但只有将管理 改善 统计方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相连贯运用 才能在整体上发挥效果 今天所讲的QC手法就是如何灵活运用统计方法来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达到解决问题 改善质量目的的方法 QC手法最初出现于日本 日本之所以在战后迅速崛起 与日本企业重视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日本货质量好是世界公认得 日本的品保手法就成了世界研究和效法的对象 日本企业发明的QC七大手法所应用的统计方法都很简单 但非常有效 接下来我们就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QC七大手法淺說 1 根据事实与数据发言 图表 Graph 检查表 Checklist 散布图 ScatterDiagram 2 分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以探讨潜在性的问题 特性要因图 CharacteristicDiagram 3 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独用平均数来考虑 应了解事物都有变差存在 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性来考虑 直方图 Histogram 控制图 ControlChart 4 所有数据不可能仅考虑平均 须从数据来龙去脉 考虑适当分层 层别法 Stratification 5 并非对所有原因都要采取措施 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 3项来采取措施 即所谓重点管理 柏拉图 ParetoDiagram 七大手法簡介 A 特性要因圖 尋找因果關係 B 柏拉圖 找出 重要的少數 C 直方圖 了解數據分布與制程能力 D 層別法 按層分類 分別統計分析 E 查檢表 調查記錄數據用以分析 F 散布圖 找出兩者的關係 G 管制圖 了解制程變異 品管七大手法所體現的精神 1 用事實與數據說話 2 全面預防 3 全因素 全過程的控制 4 依據PDCA循環突破現狀予以改善 5 層層分解 重點管理 檢查表 CheckList 1 定義 檢查表是使用簡單且易了解的標准化表格或圖形來記錄數据或點檢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對檢查 2 分類 1 記錄用檢查表 2 點檢用檢查表 3 檢查表制作的注意事項 1 明确制作目的2 決定檢查的項目3 決定檢查的頻率4 決定檢查人員及方法5 相關條件的記錄方式 如 場所 時間 工程 6 決定檢查表的格式7 決定檢查記錄的符號 4 檢查表的制作方法 1 點檢用檢查表的制作方法 1 列出每一需要檢查的項目 2 非列不可的項目是什么 3 有順序要求時 注明序號 依序排列 4 如可行盡量將机械類別 人員 工程別 等加以分開 利于分析 5 先用用看 如有不符需求處 加以改善后 才正式付印2 記錄用檢查表的制作方式 1 決定希望掌握的項目和所要收集的數据 2 決定檢查表的格式 3 決定記錄的符號 4 決定收集數据的方法 5檢查表記錄的項目 1 標題 目的是什么 WHAT 2 對象 項目 為什么 WHY 3 人員 由誰作 WHO 4 方法 何种方法 HOW 5 時間 何時 頻率 WHEN 6 過程類別 檢查站 何地 WHERE 7 結果整理 8 傳送途徑 誰要了解 要報告給誰 6 檢查表的制作注意事項 1 并非一開始就要求完美 可先行參考他人的示例 模仿出新的 使用時有不理想再作改善 2 越簡單越好 容易記錄 看圖 以最短的時間將現場的資料記錄下來 3 一目了然 檢查的事項應該清除陳述 使記錄者在記錄時能明了所記錄的內容 4 以TeamWork的方式 大家集思廣益 切忌不可遺漏重要項目 5 設計不會讓使用者記錄錯誤的檢查表 以免影響統計分析的真實性 层别法 Stratification 1 定义 为区别我们所收集的数据中 因各种不同的特点儿对结果产生影响 而以个别特征加以分类 统计 此类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 2 层别的分类 1 部门别 2 过程区域别 3 操作员别 4 机械 设备别 5 作业条件别 6 时间别 7 原材料别 8 测量 人 法 设 环 别 9 检查 人 法 设 环 别 10 环境 气候别 11 地区别 12 制品别 13 其它 3 层别法的实施步骤 1 选定调查的对象2 设计收集资料的窗体3 设定资料的收集点并培训员工如何填写窗体4 记录及观察所得的数据5 整理数据 分类绘制应有的图表6 比较分析与最终推论 4 层别法使用注意事项 1 首先确定分层的目的2 检查表的设计应该针对所怀疑对象而设计3 数据的性质分类应该清晰详细记载4 依各类可能原因加以分层 以找出真正原因5 分层所得结果应该与对策相连接 并付诸实际行动 5 层别法的运用方法 对QC手法上的图表均可运用层别法加以分类对比分析1 推移图的层别2 直方图的层别3 控制图的层别4 柏拉图的层别5 特性要因图的层别6 散布图的层别 6 实例 层别法 特性要因分析图 CharacteristicDiagram 1 定义 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 结果 受到一些要因 原因 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 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2 特性要因图的分类 1 原因追求型2 对策追求型 3 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 1 确定特性2 绘制骨架3 大略记载各类原因4 依据大要因 找出中要因5 要更详细列出小要因6 圈出最重要得要因7 记载所依据的相关内容 4 绘制时注意事项 1 特性注明 为什幺 才会激发联想2 特性的决定不能使用含混不清或抽象的主题3 收集多数人的意见 可运用脑力激荡原则4 层别区分5 无因果关系的 不予归类6 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7 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上 并依结果提出对策 方法依5W2H8 以事实为依据9 依特性要因图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5 特性要因图的应用 1 改善分析用2 制定标准用3 管理用4 质量管理方法导入及培训5 配合其它方法活用 更能得到效果 6范例 鱼骨图 案例 為何床箱尺寸偏高 柏拉图 ParetoDiagram 1 定义 根据所收集的数据 按不良原因 不良状况 不良项目 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 分类 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 状况或位置 按其大小顺序排列 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 柏拉图的制作步骤 1 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2 决定收集项目的期间3 依数据分类项目别 作数据整理 并作统计表4 记入图表用纸并依数据大小排列画出柱状图5 绘累计曲线6 绘累计比率7 记入必要的事项 目的 期间 工程 人员 3 柏拉图的应用 1 作为降低不合格的依据 A 全体不合格有多少 B 各种不合格占多少 C 降低那些不合格可将全体不合格率降低70 80 以上 真正影响不合格的大原因只2 3项 只要对2 3项主要原因把握住 整个不合格就减掉大半了 2 决定改善目标 找出问题点3 确认改善效果4 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5 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6 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7 验证或调整特性要因图8 配合特性要因图使用 4可以整理成柏拉图的数据有 1品质方面 2 时间方面 效率 3 营业方面 4 成本方面 5 交通方面 6 安全方面 7 选举方面 8 治安方面 9 医学方面 5 范例 柏拉图 控制图 ControlChart 1 定义 控制图是一种以实际产品质量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研判的过程能力的控制界限比较 而以时间顺序表示出来的图形 2 控制图的原理 1 质量变异的形成原因 一般在制造过程中 无论是多幺精密的设备 环境 他的质量特性一定都会有所变动 绝对无法作出完全一样的产品 而引起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俩种 一种为偶然原因 不可避免得原因 非人为得原因 共同性原因 一般性原因 是属于控制状态的原因 一种为异常原因 可避免得原因 人为得原因 特殊性原因 局部原因等 不可让其存在 必须追查原因 采取必要的行动 使过程恢复正常控制状态 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 控制界限的构成 控制图是以常态分布中的三个标准差为理论依据 中心线为平均值 上下控制界限为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的值 以判断过程中是否有问题发生 3 控制图的种类 1 计量值控制图 2 计数值控制图 4 控制图的绘制 X bar R 1 先行收集100个以上的数据 依测定的先后顺序排列2 以2 5个数据为一组 分成20 25个组3 将各组数据计入数据表字段内4 计算各组的平均数X bar5 计算各组的极差R6 计算总平均数7 计算极差的平均数8 计算控制界限9 绘制中心线及控制界限 并将各点点入图中10 计入其它有关事项11 检查 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下 检讨制程能力 1 控制状态的判断 1 多数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2 少数点子落在控制界限附近 3 点子的分布与跳动呈随机状态 无规则可寻 4 无点子超出控制界限外 2 可否延长控制界限作为后续过程控制的研判基准 1 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控制界限内 2 连续35点中出现在控制界限外的点子不超过1点 3 连续100点中 出现在控制界限外的点子不超过2点 3 检查判断的原则 1 应视每一个点子为一个分配 而非单纯的点 2 点子的变化代表过程的变化 3 异常的一般检定原则A 3点中有2点在A区或A区以外 2 3A B 5点中有4点在B区或B区以外 4 5B C 连续6点上升 下降 6连串 D 有8点在中心线的俩侧 但C区并无点子 8缺C E 连续9点在C区或在C区以外 9单侧 F 连续14点交互一升一降 14升降 G 连续15点在中心线上下俩侧的C区 15C H 有一点在A区以外 1界外 5实例 直方图 Histogram 1 定义 直方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特性值或结果值 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 并将各区间内所测定值依出现的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 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 也叫柱状图 2 解释名词 1 次数分配 将许多数据按期差异的大小分成若干组 在各组内填入各值的出现次数2 相对次数 各组出现的次数除以全部次数3 极差 R 最大值减去最小值4 组距 h 极差 组数 组距5 算术平均数 X bar 数据总和除以数据总数6 众数 M 次数分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7 组中点 m 一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 3直方图的绘制 1 收集数据并记录 超过50个 2 找出最大与最小值3 求极差4 决定组数 k 1 3 32logN5 求组距6 求各组上限与下限1 求组中点2 作次数分配表3 制作直方图 4 常见直方图形态 1 正常形2 缺齿形3 切边形4 离岛形5 高原形6 双峰形7 偏态形 直方圖常見的形態 1 正常型 如附圖 3 偏態型 如附圖 35 檢查員對測定值有偏好或測量儀器不精密會出現此情形 定位松動 工具磨損 技術不熟練 會有此情形發生 4 絕壁型 如附圖 5 雙峰型 如附圖 原因為數據經過篩選過 或制程本身有經過全檢過 會出現該形狀 兩台機台或兩種材料 兩個不同作業員的數據混入 會出現此種形狀 應予以層別 6 离島型 如附圖 7 高原型 如附圖 測定有錯誤 使用不同原料等引起該情形 不同平均值分配混在一起 應予以層別 5 直方图的应用 1 计算过程能力2 计算不合格率3 观察分配形态4 用以制定规格界限5 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6 调查是否混入俩个以上的不同群体7 研判设计时的控制界限可否用于过程控制2 过程能力 计算CPK与PPK 案例 散布图 ScatterDiagram 1 定义 用来表示一组成对数据是否有相关性 2 散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