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二_第1页
21-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二_第2页
21-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二_第3页
21-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二_第4页
21-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二)第二节 缓释、控释制剂三、经皮给药制剂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常用剂型为贴剂。1.经皮给药制剂的优点(1)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效应。(2)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顺应性。(4)患者可自主用药,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患者。2.经皮给药制剂的局限性(1)起效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2)大面积给药,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3)存在皮肤代谢与储库作用。(二)经皮给药制剂的质量要求(1)外观(2)残留溶剂测定(3)黏附力测定:初黏力(手感黏性):压敏胶与皮肤轻轻的快速接触时表现出对皮肤的黏接能力;持黏力:压敏胶内聚力的大小;剥离强度:表示压敏胶黏结力的大小。(4)释放度测定(5)含量均匀度测定(三)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与类型1.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 (1)背衬层:防止药物的挥发和流失。材料:铝塑复合膜、玻璃纸、尼龙或醋酸纤维素。(2)药物贮库层:药物分散在材料中。材料: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3)控释膜:经皮给药制剂的关键部分。材料渗透性和膜的厚度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4)胶黏膜:天然树胶、合成树脂类。(5)保护膜:具有保护药膜的作用。(四)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材料1.骨架材料:疏水性的聚硅氧烷与亲水性的聚乙烯醇。2.控释膜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硅氧烷。3.压敏胶:聚异丁烯(PIB)类、丙烯酸类和硅橡胶压敏胶。4.背衬材料:多层复合铝箔、PET、高密度PE、聚苯乙烯。5.防黏材料: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6.药库材料:卡波姆、HPMC、PVA。练习题-A型题属于控释制剂的是A.阿奇霉素分散片B.硫酸沙丁胺醇口崩片C.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D.复方丹参滴丸E.硝苯地平渗透泵片网校答案:E练习题-A型题下列缓、控释制剂不包括A.分散片B.植入剂C.渗透泵片D.骨架片E.胃内漂浮片网校答案:A练习题-A型题关于药物经皮吸收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在皮肤内蓄积作用,有利于皮肤疾病的治疗B.汗液可使角质层水化,从而增大角质层渗透性C.皮肤给药,只能发挥局部治疗作用D.真皮上部存在毛细血管系统,药物到达真皮即可很快地被吸收E.药物经皮肤附属器吸收,不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网校答案:C练习题-B型题 A.乙基纤维素B.蜂蜡C.微晶纤维素D.羟丙甲纤维素 E.硬脂酸镁1.以上辅料,属于缓(控)释制剂不溶性骨架材料的是2.以上辅料,属于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是3.以上辅料,属于缓(控)释制剂溶蚀骨架材料的是网校答案:A;D;B练习题-X型题有关经皮吸收制剂的正确表述是A.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B.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C.可以减少给药次数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E.常称为透皮治疗系统网校答案:ABCE第三节 靶向制剂一、概述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三体)将药物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一)靶向制剂的特点提高药物在治疗部位的浓度,增加药物对靶组织的指向性和滞留性;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顺应性。要求: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及生物可降解性。 (二)靶向制剂的分类1.从靶向达到的部位分:一、二、三级靶向,分别针对靶组织或靶器官、细胞、胞内某些特定靶点。2.按作用方式分: (1)被动靶向:静脉注射微粒的分布取决于粒径大小:小于10nm,骨髓;小于7m, 肝、脾;大于7m,肺。(2)主动靶向制剂:用修饰的药物载体将药物定向输送到靶区。包括特定的高分子材料修饰、配体修饰和前体修饰药物。(3)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包括磁导向制剂、热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和栓塞制剂。 (三)靶向性评价1.相对摄取率re:re=(AUCi)p/(AUCi)sre1表示有靶向性, re1则无靶向性。同一器官,不同制剂。2.靶向效率te: te =(AUC)靶/(AUC)非靶te表示药物制剂或药物溶液对器官的选择性, te值大于1表示对器官有选择性,te值越大,选择性越强。3.峰浓度比Ce:Ce =(Cmax)p/(Cmax)s峰浓度比Ce值越大,表示改变分布的效果越明显。 二、脂质体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小囊泡。脂质体的特点: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缓释性和长效性;细胞亲和性(像细胞的亲戚)和组织相容性;降低毒性;提高药物稳定性。(一)脂质体的组成、结构与膜材料1.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极性基团向外侧的水相、非极性烃基彼此面对面形成板层状或球状双分子层结构。2.膜脂质体的膜材料:主要由磷脂与胆固醇构成。(二)脂质体的性质(1)相变温度:温度升高,脂质体双分子层疏水链可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该温度称相变温度,取决于磷脂种类。(2)荷电性。(三)脂质体的质量要求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2.包封率(应大于80%)和载药量;3.脂质体的稳定性:物理稳定性:渗漏率;化学稳定性:磷脂氧化。 三、微球药物溶解或者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属于基质型骨架微粒。1.微球的作用特点:(1)缓释性(2)靶向性:静脉注射的微球,粒径小于 1.4m者全部通过肺循环,7 14m的微球主要停留在肺部,而3m以下的微球大部分在肝、脾部停留。(3)降低毒副作用 2.微球的载体材料埋植型或注射型缓释微球制剂的可生物降解骨架材料包括:(1)天然聚合物:淀粉、白蛋白、明胶、壳聚糖、葡聚糖。(2)合成聚合物:聚乳酸(PLA)、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PLGA)、聚丙交酯乙交酯(PLCG)、聚己内酯、聚羟丁酸。3.微球的用途(1)抗肿瘤药物载体; (2)多肽载体;(3)疫苗载体;(4)局部麻醉药实现长效缓释。 四、微囊1.药物微囊化的特点(1)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3)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4)控制药物的释放(5)使液态药物固态化(6)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7)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2.囊心物:主药+附加剂,固体或液体。3.囊材(1)天然高分子囊材:明胶 阿拉伯胶 海藻酸盐 壳聚糖(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羧甲基纤维素盐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 (3)合成高分子囊材非生物降解,且不受pH影响的囊材:聚酰胺、硅橡胶;非生物降解,但可在一定pH条件下溶解的囊材: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聚酯类,PLA和PLGAFDA批准。 练习题-A型题关于脂质体特点和质量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通常应在10%以下B.药物制成脂质体,提高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药物毒性C.脂质体为被动靶向制剂,在其载体上结合抗体、糖脂等,也可使其具有特异靶向性D.脂质体形态为封闭多层囊状物,贮存稳定性好,不易渗漏E.脂质体是理想的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但只适用于亲脂性药物网校答案:C 练习题-A型题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A.半乳糖修饰的脂质体 B.免疫脂质体C.微球 D.甘露糖修饰的脂质体E.pH敏感制剂网校答案:E 练习题-A型题粒径小于7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脉注射后的靶部位是A.骨髓B.肝、脾C.肺D.脑E.肾网校答案:B 练习题-B型题【1-2】A.长循环脂质体B.免疫脂质体C.半乳糖修饰的脂质体D.甘露糖修饰的脂质体E.热敏感脂质体1.用PEG修饰的脂质体是2.表面连接上某种抗体或抗原的脂质体是网校答案:A;B 练习题-B型题A.骨髓 B.肝、脾 C.肺 D.脑 E.肾1.小于10nm的纳米囊或纳米球,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2.粒径小于3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3.大于7m的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网校答案:A;B;C 练习题-B型题A.载药量 B.渗漏率 C.磷脂氧化指数 D.释放度 E.包封率1.在脂质体质量要求中,表示微粒(靶向)制剂中所含药物量的项目是2.在脂质体质量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