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答辩ppt课件.ppt_第1页
副高答辩ppt课件.ppt_第2页
副高答辩ppt课件.ppt_第3页
副高答辩ppt课件.ppt_第4页
副高答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报2008年度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 个人简历 杨岚 女 1973年8月出生 1997 07 2002 10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中医皮肤科医师2002 10 今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中医皮肤科主治医师 2 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学习经历2002年8月到2003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进修1年 系统学习了西医皮肤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2005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 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 完成全部学习考核 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全国中医皮肤科高级研修班学习 先后在北大医院 空军总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参加皮肤病理学习班 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按年度完成了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 3 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医疗工作担任皮肤科主治医师工作以来 按照规定完成门急诊 病房的工作任务 承担实习 见习医师和进修医师的临床带教和讲课任务 参与和组织疑难病例会诊 能够胜任主治医师的各项工作要求 在病房工作期间 负责院内会诊 指导实习 进修医师工作 指导下级医师完成日常工作 参与危重病人抢救 掌握了皮肤科疑难 危重疾病如结缔组织病 大疱性皮肤病 红皮病 重症药疹等的诊断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并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参与科室建设 创建我科红蓝光治疗室和病理室 目前工作已顺利开展 2006年6月 2007年9月 到北京延庆县中医医院开展支援农村医疗工作 4 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科研工作参与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规范 方证效研究 中医皮肤科古籍整理与研究 北京市中医皮外科四大名医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 等课题 承担科研观察 病例收集 名老专家采访和资料整理工作 作为负责人完成我院常用制剂 痤疮合剂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 出版专著 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 银屑病 编者 2003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损容性皮肤病中西医特色疗法 编者 2008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皮肤病图谱 副主编 待出版 5 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发表论文情况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9篇 1 汗法治疗毛发红糠疹 北京中医 2003 22 4 36 2 巨唇 面瘫 皱襞舌综合征1例报道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4 20 3 268 269 3 儿童播散型环状肉芽肿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 33 8 498 499 4 粟丘疹样表现的外阴汗管瘤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 33 10 5 儿童无肌病性皮肌炎1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 18 7 430 431 6 逍遥散加减在皮肤科的应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 20 11 704 7 石蓝草合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5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7 6 738 739 8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荨麻疹的体会 北京中医 2007 26 8 529 9 中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 北京中医 2007 26 11 733 以第三作者发表的论文 1篇 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探讨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5 3 175 181 6 答辩论文 石蓝草合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5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杨岚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7 6 738 739 7 激素依赖性皮炎 hormonedependencedermatitis HDD 是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患处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性 导致皮肤的非化脓性炎症 是近年来皮肤科常见病之一 我们采用中药石蓝草合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5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8 一般资料 35例 其中男2例 女33例 年龄18 45岁 病程24天 8年 曾经使用的药物为 皮炎平 皮康王 肤轻松 恩肤霜及各种医院自制激素类外用药 所含成分主要包括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去炎松等糖皮质激素 9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风热郁肺 以丘疹性痤疮样皮损为主 见面部皮肤潮红 有较密集的针头至粟米大小红色丘疹 时瘙痒 口干 舌质红 热毒滞肺 以脓疱性痤疮样皮损为主 见面部发红 有粟米至绿豆大小红色丘疹 其顶端有脓疱 且触痛 皮肤灼热 大便干燥或秘结 舌质红 苔黄 10 诊断标准 肺胃热盛挟湿 以酒渣鼻样皮炎 口周皮炎样皮损为主 见颜面中部 特别是鼻头 两颊 口周等处 皮肤潮红 可见细小红色丘疹或脓疱疹 遇冷热及刺激性食物均可加重 舌质红或深红 苔黄腻 血虚风燥 面部皮肤干燥 脱屑 瘙痒 皮肤有紧绷感 口渴 舌质红或淡红 气虚血滞 面部皮肤变薄 面颊发红 可见树枝状或网状毛细血管 参考文献 郑蓉 辨证论治面部激素性皮炎100例 皮肤病与性病 1997 19 4 27 28 11 诊断标准 本文参照张志礼教授根据皮损和自觉症状相结合辨皮肤病及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思路 对于颜面皮肤红斑色鲜红 新皮疹不断出现 潮红肿胀 丘疹色红 脓疱 灼热 疼痛 瘙痒剧烈 毛细血管扩张 遇热加重 得冷则舒 口干 便干 小便黄赤 心烦 夜睡不安 舌红苔黄 脉滑数者 辨证为热毒壅滞证 参考文献 安家丰 张芃 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10 19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同一部位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 出现激素依赖现象 即停药后反跳 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或加重 重复使用后症状减轻 客观症状 皮肤红斑 潮红肿胀 丘疹 脓疱 色素沉着 毛细血管扩张 表皮变薄 发亮 萎缩 脱屑 主观症状 瘙痒 灼热 干燥 紧绷 刺痛 具有 和 且 和 中各1个症状以上 参考文献 杜晓航 宋为民 许爱娥 清热解毒养阴法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 1 46 48 13 治疗方法 石蓝草合剂 主要成分 生石膏 板蓝根 马齿苋 龙胆草 丹皮 黄芩 赤芍 生地 六一散 车前草等 每次30ml 每日2次 4周为1个疗程 皮肤瘙痒不适 灼热感者 以中药马齿苋煎水或冷水湿敷 皮损干燥 脱屑者 外用维生素E乳膏或复方黄连膏 我院制剂 14 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4周对红斑 水肿 干燥 脱屑现象和瘙痒 不适感进行评价 痊愈 皮损全部消退 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 皮损消退 70 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 皮损消退30 70 自觉症状减轻 无效 皮损消退 30 自觉症状未曾改善 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参考文献 赵继华 胡建中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00例临床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 2005 14 4 475 476 15 治疗结果 35例中 痊愈7例 显效18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71 4 改善情况 红斑 消退率为68 6 水肿 消退率为100 干燥 脱屑 症状消退或减轻为62 9 瘙痒不适 症状消退或减轻为74 3 16 讨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好发于面部 自觉灼热 瘙痒 紧绷感 严重者皮肤肿痛不适 临床可见皮肤潮红 丘疹 萎缩 变薄 毛细血管扩张 痤疮 酒渣鼻样改变等 参考文献 田分 张守民 激素依赖性皮炎及其诊疗 医学综述 2005 11 10 911 913 17 讨论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因是外用激素不当 主要为长期过度外用激素所导致的原发皮损对激素的依赖 从而引起皮肤炎症性损害 包括 适应症掌握不准确 药物品种选择不当 为中强效含氟制剂 外用激素类药物剂量大 时间长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用药部位选择不当 18 讨论 传统中医医籍中并无此病的记载 但以中医基础理论辨证其病机不外风 湿 热 毒 阻滞肌肤 浸淫血脉所致 中医认为 本病病性多属热 亦有气血不足 脉络瘀滞者 对于临床见皮疹色红 脓疱 灼热 疼痛 瘙痒剧烈 口干 便干 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 脉滑数 辨证为热毒壅滞者 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凉血为大法 激素类药物属中医辛燥 甘温之品 助阳生热 久用有生热耗津 亢阳伤阴之弊 参考文献 陈勇 陈彤云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综合疗法 中国美容医学 2004 13 2 153 155 19 讨论 石蓝草合剂由生石膏 板蓝根 龙胆草 丹皮 黄芩 赤芍 马齿苋 生地 六一散 车前草等组成 具有清热凉血 解毒除湿之功效 生石膏入肺胃经清气分热 与丹皮同用有清热凉血 解毒化斑之功 龙胆草清肝胆热 黄芩清肺热 板蓝根 马齿苋清热解毒 丹皮 赤芍 生地清热凉血消斑 六一散 车前草清热利湿 给湿热之邪以出路 20 讨论 对本组35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分析 治疗3 5天后红斑开始消退 疗程结束时 红斑消退率为68 6 水肿症状在治疗1周后有较大程度改善 4周后无1例有水肿症状 干燥 脱屑症状及瘙痒不适感在治疗1周后有不同程度减轻 4周后消退或大部分改善 21 讨论 现代研究证实 石蓝草合剂具有抗速发型 型 和迟发型 变态反应作用 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又可对抗组胺 5 HT和PGE2的致炎作用 并抑制PGE的合成或释放 张志礼教授对石蓝草煎剂进行药理 药效学动物实验 结果证实该方有显著的抗过敏 抗炎症作用 作用强度与消炎痛 强的松相似 参考文献 袁盛榕 杨东旭 姚娴 王丽娟 石蓝草煎剂的抗变态反应作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4 10 1 22 23 张志礼 石蓝草煎剂治疗急性皮炎及湿疹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3 26 6 337 22 主持危急重症抢救或解决疑难病例和关键 重大技术 科研 问题的实例表 23 病例一 患者男性 51岁 主因 身反复起皮疹33年 加重2月 入院 病案号 28380 24 体格检查 T 36 5 P 78次 分R l8次 分BP 130 80mmHg 全身皮肤 粘膜无黄染 右腹股沟可及黄豆大小淋巴结 活动可 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无压痛 皮科情况 头部浸润性红斑 白色鳞屑厚积 未见明显束状发 颜面潮红斑片 躯干 四肢弥漫淡暗红色浸润性斑片 上覆片状银白色鳞屑 薄膜现象 点状出血不明显 指趾甲浑浊 变形 皮疹面积超过体表面积90 舌暗红苔少 脉沉细涩 25 中医诊断 白疕红皮 阴虚血瘀证 西医诊断 红皮病型银屑病 入院后给予养阴清热 活血化瘀中药内服 并注意顾护脾胃 外用白凡士林以润泽皮肤 芩柏软膏外用红斑处以清热解毒止痒 中药浸浴以养血润肤 解毒止痒立法 26 红皮病型银屑病又名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 是较少见的一种严重的银屑病 多见于成人 男性多于女性 极少累及儿童 本病常因银屑病在急性进行期中的某些刺激因素 如外用刺激性较强的或不适当的药物引起 少数可由寻常型银屑病自行演变而成 近年来 亦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银屑病 在长期大量应用后 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 使症状复发增剧而引起红皮病 此外 脓疱型银屑病在脓疱消退过程中 亦可出现红皮病改变 27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急性期多因心火炽盛 兼感毒邪 毒热入营 薰蒸肌肤而发 治宜凉血解毒 活血除湿之法 稳定期则血脉瘀阻 阴液亏耗 肌肤失养 治宜养阴活血解毒之法 28 我们在治疗上一般采用 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 辨证用药时多以血分辨证 解毒贯穿始终 急性期以口服中药汤剂为主 外用安抚药物 避免刺激 后期注意润泽保护皮肤 酌情应用角质剥脱剂 稳定期配合中药洗疗 29 对于既往治疗复杂 不稳定型银屑病病情较重的患者 祛邪兼顾扶正 根据病情必要时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 不主张应用糖皮质激素 因其减停药物后易致病情反复 红皮病型银屑病病程长 大量脱屑 消耗大 应注意综合治疗 加强调护 合理饮食 加强优质蛋白 维生素的补充 注意皮肤清洁 避免发病诱因 并加强支持疗法 30 病例二 患者女性 58岁 主因 身起疹伴瘙痒2天 入院 病案号 111507 31 皮科情况 躯干 四肢密集粟米至蚕豆大小鲜红色斑丘疹 斑片 压之褪色 部分皮疹融合成片 边缘略隆起 呈虹膜状损害 可见水疱 渗出 双手掌 足跖粟粒至甲盖大红斑 口唇水疱 糜烂 结痂 外阴未见皮疹 舌质红 苔白腻 脉滑 32 中医诊断 药毒 湿热感毒证 西医诊断 药疹 多形红斑型 入院后给予清热除湿 解毒止痒中药内服 并静点维生素C 钙剂促进排泄 抗组胺药口服脱敏治疗 并嘱患者清淡饮食 避免刺激口唇加重病情 33 药疹在皮科临床较为多见 与目前临床用药复杂有关 在诊断药疹时 需注意与疹形类似的皮肤病加以鉴别 并与传染病鉴别 药疹在发病前有明确用药史 有一定潜伏期 可伴全身症状 重症药疹如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可危及生命 因此尽早明确诊断 早治疗 可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临床中要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配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抗生素 但需避免烂用 34 病例三 患者男性 49岁 主因 面部起疹1年余 泛发周身1月 入院 病案号 114495 35 皮科情况 面部 双耳 躯干 四肢伸侧弥漫水肿性环形红斑 边缘隆起 相互融合成片 无明显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