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Q GIS采集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1页
Hi-Q GIS采集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2页
Hi-Q GIS采集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3页
Hi-Q GIS采集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4页
Hi-Q GIS采集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Q GIS 采集软件使用手册 中海达GPS创中国GPS第一品牌Hi-Q软件使 用手册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地址: 广州市番禺区迎宾路730号天安节能科技园创新大厦10楼 邮编:511400电话:(020)22883666传真:(020)22883900Email:使用手册修订情况1.0.0 版 2008.1.25 1.1.0 版 2008.5.8 目录Hi-Q1使用手册修订情况2目录3第一章 软件的安装、更新与卸载51.1 软件组成51.2 软件安装51.3 更新软件51.4 软件的卸载6第二章 手持机快速启用62.1 一般手持机操作流程62.2 手持机数据传输操作6第三章 手持机外观界面说明73.1 手持机外观说明73.2 手持机按键说明93.3 桌面界面10第四章 Hi-Q GIS采集软件114.1 Hi-Q GIS主界面114.2 关于124.2.1 软件版权124.2.3 手持机信息124.2.3 手持机注册134.3 仪器设置144.3.1 仪器设置界面144.3.2 GPS设置154.3.3 SBAS设置164.3.4 采集设置174.3.5 选择设置174.3.6 碎步采集设置184.3.6 放样设置194.4 卫星图194.5 坐标系统214.6 网络设置234.7 实时采集284.7.1 采集主界面284.7.2 采集文件操作304.7.3 数据的采集操作364.7.4 图形基本操作454.7.5选取地物454.7.6图层管理514.7.7 手绘采集554.7.8 高级5 长度面积计算5 碎步点采集5 偏距采集6 公共点采集6 系统设置6 GPRS设置6 使用工具6 放样目标点6 显示经纬度坐标70 查看坐标系统744.8 后处理采集754.9加一个外接天线进行静态采集794.10 工具814.10.1 串口工具824.10.2 数据字典824.10.3 参数计算864.10.4 在线更新90第五章 手持机仪器设置QSet935.1 QSet主界面935.1.1 查看精度94第六章 实例946.1实时差分采集点状地物946.2采集过程中求解参数并更新当前项目坐标系1036.3 根据选择设置选取地物1146.4采集过程改变层的样式和属性的编辑1176.5点放样1296.6 线放样1376.7 碎步点文件(*dtl)文件格式143第一章 软件的安装、更新与卸载1.1 软件组成手持机上软件有两个:Hi-Q软件和QSet1.2 软件安装直接将Hi-Q软件和QSet这两个文件夹拷到手持机上的NandFlash盘的根目录下。一般在仪器出厂的时候软件已经装好在仪器上了,用户只需查看软件版本是否最新,及时更新。注意:在使用Hi-Q软件和QSet软件的时候,要将GeoData文件和Dic文件一起拷贝到NandFlash目录下。1.3 更新软件公司将不定期的在公司官方网站上更新最新版本软件,并可提供用户直接下载更新,用户在下载的文件中,直接将Hi-Q软件全能版和QSet这两个文件夹拷到手持机上的NandFlash盘的根目录下,覆盖以前的文件即可,建议覆盖前对原来的exe文件做备份。在公司网站上的下载目录里,同时有三个链接:Hi-Q软件,数据字典文件和坐标系统文件,软件使用说明书。其中Hi-Q软件和软件使用说明书同步更新,坐标系统文件和数据字典文件相对稳定。除非在更新说明里有表明,可以不用更新。1.4 软件的卸载手持机软件只要将Hi-Q软件全能版和QSet这两个文件夹删除即可。第二章 手持机快速启用2.1 一般手持机操作流程一、 在电脑上新建工程文件、数据字典和坐标系统,详见桌面说明书。二、 将电脑上建好的文件传输到手持机里面。三、 接下来到户外用手持机工作之前,得先确定用何种作业模式进行工作和仪器的预先设置或者是坐标系统和网络参数设置等,比如差分选择设置等。四、 用手持机进行各种采集工作。五、 将手持机采集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在电脑上进行各种编辑和成图等各种GIS数据处理操作,或转换成其它GIS等软件支持的文件格式。2.2 手持机数据传输操作1、 在桌面软件上的操作详见桌面说明书。2、 在电脑上第一次使用连接手持机之前,首先要安装随机附赠的光盘里面的手持机连接程序Microsoft ActiveSync 4.5,然后将数据线的USB口连接电脑USB口,将数据连接线有针一头连接手持机数据传输接口。3、 接下来会在电脑上弹出发现新硬件,此时到光盘的手持机驱动里面找到相应的驱动安装即可。4、 然后就可以实现手持机与电脑的交互,实现下载数据或上传数据,与U盘一样可以对文件进行复制粘贴操作。可将桌面的图层和工作文件复制粘贴到手持机的NandFlash或SD卡里面的盘里。实现数据的手持机上传。同样可以将手持机里面的数据复制粘贴到电脑上面,实现数据的手持机下载。5、 用附件中的另一根单头数据连接线可以连接基站,数据线一头连接手持机数据传输口,另一头连接RTK基站,就可以直接对RTK基站设置,与基站通迅。第三章 手持机外观界面说明3.1 手持机外观说明52341图3-11、 数据传输接口。将数据连接线有针一头连接此接口,可以连接电脑下载数据或上传数据,支持USB连接操作,作U盘一样可以对文件进行复制粘贴操作,作数据传输使用,或者连接基站设置基站,与基站通迅。2、 3.5英寸TFT彩色触摸显示屏。显示和进行各种交互操作。3、 内置卫星天线接收区域。4、 外置天线接口。可将标配的附件中外挂天线连接到此口,卫星接收中心转到外挂天线相位中心。5、 功能按键操作区域。3.2 手持机按键说明12111017139876161415图3-26、 电源键。长按电源键35秒将启动或关闭手持机。7、 回车键。按此键为回车确认操作。8、 F4功能键。9、 F3功能键。10、 F2功能键。11、 F1功能键。12、 ESC键。此键为退出功能。13、 背景灯键。按此键为控制背景灯的开和关。14、 左移键。15、 下移键。16、 右移键。17、 上移键。3.3 桌面界面 开机以后将进入如下界面。此为wince的桌面。1、 点击“我的设备”可进入设备管理区域,对磁盘的管理和文档的操作和控制面版等的系统设置管理操作。此为电脑知识的基本操作,在此不作详述。2、 点击“QSet”进入手持机设置软件。详见第四章操作。3、 点击“Hi-Q GIS”进入手持机GIS采集软件的工作。详见第五章,手持机GIS采集软件操作说明。 图3-3第四章 Hi-Q GIS采集软件程序退出关闭按钮4.1 Hi-Q GIS主界面图4-1在主界面上有九个按钮,分别为“实时采集”、“后处理采集”、“静态采集”、“坐标系统”、“网络设置”、“仪器设置”、“卫星图”、“工具”、“关于”。这里先讲一下数据的存储: 此软件采集的数据不需我们选择保存路径,它会自动保存到“NandFlash”文件夹。即我们采集了数据之后它会自动在“NandFlash”文件夹新建一个“Project”文件夹,如果我们进行“实时采集”它则会在“Project”文件夹新建一个“RTD”文件夹,用来存储实时采集的数据;如果进行“后处理采集”,它则会在“Project”文件夹新建一个“postDiff”文件夹用来存储后差分数据;同理,如果进行“静态采集”,它则会在“Project”文件夹新建一个“Static”文件夹用来存储静态数据。所以我们采集完之后到“NandFlash”文件夹找到“Project”文件夹,打开就可以找到采集的数据了。4.2 关于图4-24.2.1 软件版权在此关于界面可以查看软件的版本号,软件版权所有,联系开发者。如图4-24.2.3 手持机信息可以查看手持机仪器号,注册有效期及操作系统。如图4-3图4-34.2.3 手持机注册在此界面输入注册码,进行接收机注册。(此界面注册码为示例数据)图4-44.3 仪器设置4.3.1 仪器设置界面图4-5仪器设置里面的设置按钮:GPS设置、SBAS设置、采集设置、选择设置、碎步设置、放样设置。4.3.2 GPS设置图4-6GPS类型:本软件可以接CSI主板的接收机和NovAtel主板的接收机。HD8600代表CSI主板的一类接收机,V8代表NovAtel主板的一类接收机。COM端口:与主板的内置接口为COM2,如果不外接仪器,该端口不用设置。波特率:与主板通信的波特率,如果不外接仪器,按照默认设置即可。天线高:此处天线高设置针对动态采集有效。静态文件中需要重设天线高。差分龄期:当差分龄期大于设定值时,解状态转为单点定位。这个设置会自动保存,关机后不丢失不用重设,如果下次工作还是按此操作设置不变,则可以不用重新设置。完成后点“确定”返回仪器设置界面。4.3.3 SBAS设置图4-7自动:会自动收索卫星取消SBAS差分:取消跟踪的SBAS卫星定制:选择要跟踪的卫星号,最多选择两颗星。在我国选择129,137即可。如图:4-8 图4-8SBAS设置确定以后会自动保存,开关机不丢失。如果每次采集都用SBAS方式,只要设置一次,以后就可以不用重新设置了,除非要改变了差分模式。设置完成后点“确定”返回仪器设置界面。4.3.4 采集设置图4-9记录方式:分为按照距离采集,时间采集和手动采集。时间或者距离采集时,需在记录间隔设置相应的间隔值。HDOP限制:当大于设定值时,不予采集。解类型限制:单点定位、SBAS、RTD、RTK浮动解、RTK整数解,精度依次提高。设置为较低精度时,当前解精度高于的时候可采集,反之,不可采集。参数输入完成后点“确定”返回仪器设置界面。4.3.5 选择设置具体请参见6.3节实例。图4-104.3.6 碎步采集设置 图4-11此为碎步点采集之前进行的一系列设置。1、 碎步点名前缀:即与下面的“起点编号”组合形成点名。且编号是以1为步长增加。2、 碎步点标记:即加标注的时候会显示在图上碎步点旁边。3、 加标记:选中“注点名”则图上点名在碎步点旁显示;选中“注标记”则图上碎步点标记在碎步点旁显示。4、 碎步点层可见:用来控制碎步点的可见与否。4.3.6 放样设置 图4-12此为进行目标点放样的时候进行的一系列设置。1、 放样提示精度:即在这个范围内图上则会显示为 ,即表示接近放样点,在自己设置的放样提示精度之内。2、 放样精度:即在这个范围内图上则会显示为,即表示已在自己设置的放样精度内,此处即确定为放样点的位置。4.4 卫星图此功能为查看当前卫星状态。直接关闭界面则为退出,返回主界面。74586321图4-131、 卫星信噪比,当前所有卫星对应的信噪比柱状图。以第一个柱体为例:下排2表示卫星号,上排48表示该卫星此时刻的信噪比。2、 列表查看信噪比按钮。打开界面,可以查看每颗可见卫星的卫星号、高度角、方位角、信噪比等的精确值。此时在测试的时候,输入文件名,点击按钮“记录信噪比”,可以记录下每个时段的信噪比,并记录在文件里面,默认路径为在当前程序所在文件夹内。图4-123、 卫星图。在此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每个卫星的高度角和卫星号。最里面高度角为90度,由里往外每一环逐一减少30度。4、 状态栏。在状态栏上面一行显示的是当前GPS时间和当前高程,在时间上加8小时为北京时间。下面一行显示的为当前经纬度坐标。5、 为关闭当前窗口按钮。6、 手持机电源电量7、 当前解状态模式。一共有四种模式:、无解。即当前没有可用卫星达到定位,可能手持机是在室内或卫星屏蔽区域,所有无卫星状态或极少卫星状态。、单点定位。即当前是无基站无差分状态,是单点定位状态。、SBAS差分 。、RTD差分解 。、RTK浮动解 。、RTK整数解 。、固定位置 8、 可用卫星数。就是当前参与解算的卫星数目,与下排可见卫星数目有可能不一致。14.5 坐标系统图4-13在上图中(1)下拉列表里面会显示列出以前所有保存的坐标系统设置。需要哪个直接选择即可。如果要重新设置则在标签“坐标系”下的当地椭球列表中选择所需要的椭球。然后点击标签“投影”。修改坐标参数后,点击“保存”按钮,可生成新的坐标系文件。但模板坐标系文件不可修改。图4-14在投影方法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要的投影,如例子中的是高斯自定义投影方法,可以设置中央子午线和各个常数或者是其它投影所需要输入的各个参数。然后点击标签“椭球转换”。见图4-15图4-15在转换模型列表中选择所要的转换模型,然后在内容里输入相应的参数。然后点击标签“平面转换”。图4-16选择转换模型,然后输入相应的值。或进入无平面转换,则选择无。点击标签“高程拟合”。图4-17在高程拟合里选择拟合方法和模型或无高程拟合。然后输入相应的参数。此时一定要注意记住保存坐标。然后直接关闭界面则为退出,返回主界面。 注:当所有设置完成以后,记住保存坐标。否则所有设置无效。4.6 网络设置做GPRS差分则必需对网络进行设置。在GPRS打开之前确定是否已经安装好了手机卡。或者手机卡没有装好则会在界面下方出现提示。图4-18当初始连接通过以后,即第二行状态变绿色后可以进入设置里面进行各项网络参数设置。图4-19如果当前GPS网络选择为“VRS参考站”模式。则设置如下:网络地址:在网络地址里输入IP。如果是中海达网络为4,如果是城市VRS则为由运营商提供的IP。网络端口:在网络端口里面输入相应的端口,用中海达公司服务器VRS方式登录,手持机采用的端口为2102,基站的端口设置为8000;如果是城市VRS则为由运营商提供的端口 。GPS网络里面选择VRS。用户名:中海达CORS为输入当前手持机背后的标示的仪器号,且将第一位数0改为1。如果是城市VRS则由运营商提供。密码:为中海达公司提供的服务器密码。如果是城市VRS则由运营商提供。源结点。为中海达CORS则为提供当台手持机差分基站的网络工作组和用户组组合后的一串数字;如果为城市参考站VRS则输入相应VRS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源结点要获取源列表,要选择为DGPS或者RTCM。设置完成以后点确定保存即可。如果当前当前GPS网络选择为“中海达网络模式”。则设置如下:网络地址:在网络地址里输入IP。网络端口:在网络端口里面输入相应的端口,手持机和基站的端口都要设置为8000仪器号:中海达CORS为输入当前手持机背后的标示的仪器号,且将第一位数0改为1。用户组:与基站要设为同一个组号,前4位为区号,后三位为组号,且只能小于255。工作组:与基站同一工作组号,只能填小于255的三位数。设置完成以后点确定保存即可。注:如果运营商更改了则保存参数后退出软件重新进入网络设置重新连接一次。21图4-20当参数设置好返回以后。点上图1连接服务器按钮。当GPRS启动成功,并初始化成功后,点“连接服务器”才可用。当用户名和密码验证通过以后如果基站有差分过来则可以看到进度条会不断的滚动。然后点击2按钮则可以进入实时差分工作界面开始采集工作。附:做中海达VRS时,手薄设置基站相应设置:1、 要将基站的网络设置“中海达网络”。2、 要将基站的网络端口设置为8000。3、 在基站的基准站上应设置为如下图所设:A、 将差分方式选为:DGPSB、 将差分电文选为:RTCM4.7 实时采集69108754.7.1 采集主界面191311164181715412314421图4-211. 工具条。采集操作的所有工具按钮和实现操作几乎都在此。依次为:放大、缩小、平移、全屏、获取当前GPS点的位置、选取地物、图层编辑和手绘采集。2. 图形界面工作区。在此区域可以实时查看所采集的所有要素的图形直观显示。并在工作区域可以实现对要素的选择编辑放大缩小等等图形操作。3. 采集按钮。“+”:采集当前GPS点所在的位置,点击一次,记录一个GPS点。“+”为自动记录GPS点,按照“采集设置”里的设置来采集。采集过程中状态为“|”,结束一地物采集后状态为“+”。此采集只保存在内存中,所以要注意点记录,这样才不会丢失。4. 交叉采集按钮。采集的时候交叉采集另外一个要素的开始与结束控制。5. 界面关闭。按此按钮则为退出采集界面返回到主界面。关闭时同时保存为*zgs文件,如果新建文件,不保存,则将之前文件删除;如果是打开原有文件,不保存,也会将原有打开文件保留。6. 电池电量显示。数字为剩余电量的百分比。7. 差分源显示。点击可查看当前的差分状态下,差分源是SBAS还是GPRS。旁注数字为差分龄期,差分龄期大于10时,显示为红色字体。8. 解状态。可点击查看具体状态。9. 参与解算卫星数目。显示的数字为当前参与解算的卫星数目。点击可以打开卫星图界面实时查看当前卫星状态。10. 当前工作项目文件名显示。11. 当前图形界面上图形显示的比例尺。12. 当前GPS点的坐标,单位为米。可显示为经纬度坐标或平面坐标。13. HDOP值,如上面介绍的4.3.3采集设置中可进行HDOP值的限定,采集的过程中如果超过那个限定,如图HDOP值将变为红色,且不可采集;如果符合限定就是黑色表示,可正常采集。14. 高级:点击显示高级功能。具体见以下内容。15. 已采集的地物。16. GPS当前点,大红箭头表示。17. GPS轨迹点,小绿色十字丝表示。18. 撤消,逐个减少未记录的点,点击一次取消一个直至未记录的点全部取消。19. 方向指示,箭头所指方向为北。4.7.2 采集文件操作图4-22点击文件按钮,在列表中选择“设置工作文件”,打开工作文件菜单管理。在这可以新建工作文件或打开工作文件,也可打开上次的工作文件。在新建工作文件后,接下来让你选择一个对应的已经建好的数据字典文件:然后选择确定后,再选择一个当前项目所需的坐标系统文件:点击“确定”会弹出坐标系统的具体各项值,这里您可以修改坐标系的名字(注意不可修改“国家名-”即如图不可修改“中国-”只可修改“GZ”)以及相应的参数,如果需要用修改后的坐标系工作,要点击“保存”。注意:如果修改了坐标系的参数一定要点“保存”否则设置无效;且如果无椭球转换、平面转换、高程拟合等参数,一定要选择为“无”,全是“0”的话是错误的。如下:切换到“椭球转换”页,如果需要启用三参数:点击“保存”:选择“OK”:点击“确定”就可以了。这样整个工作项目就算建完成了。就可以开始采集工作了。4.7.3 数据的采集操作 采集地物1当工作项目建立以后就开始对数据进行的采集工作了。点击1中的“+”,即可添加当前GPS所在的点,如下图点击“记录”,指名当前记录的是什么地物。如果需记录线地物,则至少需要采集两个点,记录面地物,则至少需要记录三个点。如下图记录的树,为点地物。注意:完成一个地物的采集就记录一次。可以按照数据字典里的设置,编辑采集要素。对三种数据都有两种方式的采集: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接下来的所有操作则为以下几个小节和和的操作。如此循环操作一次即可完成一个要素的采集,如此不断操作即可完成所有的要素野外采集工作。 点状地物采集如果当前设置的方式为手动采集,则采集步骤为:首先将手持机放到要采集的位置点上,然后点击下图中按钮1所指“+”即可完成采集一个点要素。如果当前设置的方式为自动采集,则采集步骤为:点击按钮2“+”则开始按钮自动采集间隔设置方式自动开始采集点。当要结束采集则再次按按钮2,此时状态为“|”即可完成自动点采集,这样采集的点为一系列的点列,即多个点。21采集完后,点“记录”,会弹出数据字典中预先设置的要素,可以选择点地物,编辑属性进行记录。 线状地物采集如果当前要素选择的是线类型,且如果当前设置的方式为手动采集,则采集步骤为:首先将手持机放到要采集的线的某个位置点上,然后点击下图中按钮1即可完成采集一个线要素上的一个点,然后再在这条线的其它拐点处用相同方法采集线上的每个点。完成点击“记录”即完成当前线地物的采集。如果当前要素选择的是线类型,且如果当前设置的方式为自动采集,则采集步骤为:点击按钮2则开始按钮自动采集间隔设置方式自动开始采集,然后拿着手持机沿着采集的线路一直走到这条线的结束采集地方。点击“|”,可结束当前的自动采集。点击“记录”即可完成自动当前线地物的采集。 面状地物采集如果当前要素选择的是面类型,且如果当前设置的方式为手动采集,则采集步骤为:首先将手持机放到要采集的面的某个位置点上,然后点击下图中按钮1“+”即可完成采集一个面状地物上的一个点,然后再在这个面的其它拐点处用相同方法采集面上的每个点。完成后点击“记录”即完成当前面地物的采集,完成后它会自动首尾封闭当前面状地物,并按钮指定的颜色填充当前面。如果当前要素选择的是面类型,且如果当前设置的方式为自动采集,则采集步骤为:点击按钮2则开始按钮自动采集间隔设置方式自动开始采集,然后拿着手持机沿着采集的线路一直走到这个面的结束采集地方。点击“|”,可结束当前的自动采集。点击“记录”即可完成自动当前线地物的采集,完成后它会自动首尾封闭当前面状地物,并按钮指定的颜色填充当前面。 交叉采集交叉采集就是当前正在采集一个地物的同时,在还没有结束当前地物的采集条件下,只暂停当前地物采集而去开始采集另外一个要素地物。操作步骤为:采集第一个地物没有点击“记录”完成采集,点1所示“+”,在弹出的 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暂停当前地物采集,如下图:然后按照采集地物的步骤,即可采集另一地物如下图:当完成后点“记录”就可完成采集,如下图然后拿着手持机到继续第一个地物采集的位置,开始继续刚才第一个地物的采集操作。点击红色框处“+”,重新开始第一个地物的采集采集完后,记录即可。14.7.4 图形基本操作11所示的红色框中,顺序为放大,缩小,平移,全屏,获取当前。4.7.5选取地物点击下图1所示“选取地物”按钮,即可选取当前视图上的某个地物。当点击到某个地物上时,如果选中该地物,会弹出如图所示菜单,可以对选中的地物做进一步的操作。1点击“查看地物”,如下图:被选中的地物前有个+号。2311:当前选中地物所属的要素层。2:当前选中的地物在该要素层里是第几个地物。3:当前选中的树层中,还有的别的地物。展开:1231:该地物的坐标。0:表示该点地物的第一个坐标(也就仅有一个坐标)。线面地物会有多个点组成,每个节点的坐标会依次列出。2:该地物的属性3:如果该是线地物,会列出线地物的长度;面地物,会列出其周长和面积。展开各节点,如下图:如果修改地物的属性值,如图,211:选中要修改的项,2:在此处输入要修改的属性值输入后,点击“确认修改”即可。即修改了属性值为“杨树”。点击“”按钮,返回到主界面。1我们可以看到上图1所指的地方多出了一个方向指示,它们的单位都为米,可以对放样起到一个指示的作用。同时上图也可以看到目标点周围多出一些虚线的圆环,这表示我们已经接近目标点,这个是否接近的数值是由我们自己在“高级”系统设置放样设置中设定。如下图,我们设置的放样提示精度是10米,即如果图上有虚线的圆环出现即表示我们进入了目标点10米范围。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同时也看到还有一个“放样精度”,即在此范围内则表示找到放样点。这时候也会有一个提示,如下图,圆环会变为红色的实线。如需要取消目标点,请重新选择该地物,如图:点击上图中的“设为目标点”即可取消。也可在选择地物后对其进行删除和取消选择的操作。4.7.6图层管理1点击按钮1可以进入图层要素管理界面,在这可以设置图层的可见可编辑状态。在此界面中列出了工作项目的所有图层要素。35421在此界面下选中一个要素图层,然后点击表头的可见或可编辑表头,即可改变当前选中要素图层的状态。1:图层上移和下移。在多个图层显示时,如果同一个点有多个地物,最下层的图层里的地物,会被上层的图层遮挡。2:地物列表,会显示该图层的所有地物。如下图:3:图层属性,可查看数据字典中对该地物的设置。4:全屏图层,选择要全屏显示的图层,点击“全屏图层”,则主界面会显示该要素的所有地物。5:删除图层,会将选择图层里的所有已采集的地物删除,但数据字典中还保留对该层的设置,可以重新采集地物。点击“是”,则返回主界面,已采集的两颗树已被删除。如下图:4.7.7 手绘采集1点击1处按钮,点击屏幕工作区域,就可以开始手绘点。如果需要撤销一个未记录的点,结束绘制,点“记录”按钮,选择地物,编辑属性,记录即可。4.7.8 高级 长度面积计算先采集一个地物,没记录之前点击“量算长度面积”,就会弹出当前蓝色线条的长度和所围的面积,如下图 碎步点采集这里讲的碎步点采集是一个独立的只采集地理坐标的一种简单的采集方式,它没有图层的概念,最终采集的结果会保存为*.dtl格式,可用记事本直接打开。首先需确定碎步点记录的文件,如下打开或者新建一个碎步点文件:输入文件名: 确定之后来到采集主界面,如下图。这时候点击“”即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界面,我们可以输入点名和标注。点击“记录”就保存,“放弃”就取消此次采集。当再次点击“”采集时,点名会以1为步长进行累加。+也可以点击“”自动采集,在此之前我们要到“高级”“系统设置”“采集设置”/“碎步设置”中将“记录方式”选择为“时间”或者“距离”/修改点的初始名,确定回到主界面之后点击“”采集才有效。这时候它是实时保存的。图中小黑色三角符号显示的即为碎步点采集记录的点:记录的碎步点如果停止碎步点记录,则应先在高级中取消,即将碎步点采集前的勾取消掉。点击此处取消“碎步点采集”碎步点采集的文件格式为:点名采集时间纬度B经度L高程H(m)平面坐标x(m)平面坐标y(m)平面坐标h(m) 注记 解状态 HDOP值 偏距采集偏距采集主要用于采集GPS无法解算坐标处的点的采集。可在周围GPS解状态较好处采集一点或者多点,利用其与待测点的距离或者方位来定待测点的坐标。或者选择已采集的地物来做偏距采集的基点。具体见下内容:分为四种方式:“两点和距离”,已知两点和两点到待测点的距离,根据前方交会的原理求待测点。:“两点和方位角”,已知两点和两点到待测点的夹角,根据前方交会的原理求待测点。:“单点距离和方位角”,已知一点,和该点到待测点的距离,以及该点和待测点连线和正北方向的夹角,求待测点。:“首尾点等间距”,已知首尾两点,和间距,按照间距记录一系列点。以I为例:点击“采集第一个点”之后返回主界面:可以采集第一个点,依次采集第二个点,点击“采集第二个点”:输入两点到待测点的距离:点击确定,回返主界面:上图中两蓝色的小方框表示偏距采集的基点,红色的小圆圈表示根据基点求解的偏距点。点击记录,即可记录偏距采集的点。在主界面选择刚偏距采集的地物,可以查看刚才采集的地物的具体指标。其他三种偏距采集方式类似。 公共点采集点击“高级”,选择“公共点采集”,会提示先选择作为公共点的地物:则,先选择地物,之后点击“公共点采集”,在可见区域捕获公共点即可。如下图:点击记录,选择采集要素记录即可。 系统设置 详见4.3节仪器设置。 GPRS设置详见4.6节网络设置。 使用工具详见4.10节工具。 放样目标点点击“高级”,选择“放样目标点”这时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界面,即点放样有三种形式:1、 从碎步点库中选择:如下图所示,从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碎步点文件。下面有一个“连续放样”,因为当我们第一次点击“放样目标点”的时候,“放样目标点”前面会打勾,且可以进行点放样,当我们再次点击前面有勾的“放样目标点”时,就关闭了点放样,而“连续放样”勾上的时候就不会关闭“点放样”这个功能。2、输入坐标:可以手动输入目标点坐标进行放样。如下图所示: 3、屏幕点击:可通过点击屏幕来设置目标点。如需要取消目标点,重新点击“高级”,再点击“设置目标点”取消即可 显示经纬度坐标显示为经纬度坐标点击显示经纬度坐标,再次点击“显示经纬度坐标”,即可显示默认的平面坐标显示。0 查看坐标系统可查看当前文件正在使用的坐标系统,但不可以修改。如下图:4.8 后处理采集主界面点击“后处理采集”:进入“后处理采集”设置采集文件:新建文件:动态文件的新建同实时差分文件。静态文件:类似下节静态采集文件的新建。输入天线高和高度截止角。打开文件如下:选择文件,点击确定即可。后处理采集的动态采集过程类似实时差分采集,但采集过程中,不用登录网络服务器。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基准站和手持机同时提前开机5-10分钟,进行初始化2、 最好保证手持机收到卫星,不失锁。如果一旦失锁,则重新锁定后5-10分钟再进行采集。采集过程中最好保持5颗星以上。3、 采集完所有地物后,再采集5分钟左右,之后再结束后差分的采集。4、 采集后的zgs文件和zhd文件要先在HDS2003中进行高精度数据处理,再通过Hi-Q Tools中进行后处理。具体内容详见Hi-Q Tools说明书。4.9加一个外接天线进行静态采集点击“新建静态采集文件”,弹出窗体输入文件名,点击确定,则新建了静态采集文件。输入天线高,输入采集间隔,输入高度截止角。当所有设置完成后可以点击开始采集,当达到3D状态以后开始采集。点击“开始采集”:211、 采集状态显示。2、新建采集文件按钮。此时在界面下方上图1标示中会显示已经采集的文件大小,和到现在已经采集了多长时间。当采集完成后点击退出采集完成采集按钮操作。点查看卫星可以在采集静态文件的同时打开卫星状态界面查看当前卫星状态情况。1 按钮1点击可返回静态采集界面状态。不会中断静态采集文件。4.10 工具 工具里面提供了四种功能工具,包括串口工具、数据字典、参数计算和在线更新。4.10.1 串口工具串口工具供测试调试者使用,可以查看仪器的主板卫星解算情况和各种参数查看等等。4.10.2 数据字典可以新建数据字典或者打开数据字典进行对数据字典的查看编辑等等各项操作。新建或打开数据字典都会打开数据字典操作界面。1345672 1、 当前选中的字典要素或属性的详细信息显示区域。2、 当前创建的或打开编辑的字典文件里面的所有要素项与属性项。3、 增加一个要素项。点击单选按钮“点”、“线”、“面”则可以进入点或线或面要素的创建和修改。增加一个点要素:输入完成后点确定保存并返回数据字典操作主界面。增加一个线要素:输入完成后点确定保存并返回数据字典操作主界面。增加一个线要素:输入完成后点确定保存并返回数据字典操作主界面。4、 增加当前选中要素的一个对应属性项。在类型列表里选择你所需要的属性值类型可以自动切换到相应的属性编辑创建界面。增加线要素的一项文本属性。增加点要素的一项数值型属性:增加面要素的一项菜单型属性:5、 修改当前选中的要素或者属性项。6、 删除当前选中的要素或属性项。7、 退出当前数据字典操作。4.10.3 参数计算点击参数计算,弹出参数计算所需要的坐标系统界面,选择一个坐标系:点击“确定“,可进行三参数/四参数/七参数计算此时点添加,添加坐标对,输入坐标值。如图,点这个按钮,则可直接获取当前点的经纬度坐标,然后输入当地坐标。点确定,返回计算界面,刚才输入的点则加入到计算界面。然后选择所需要的点,如下图前面打勾的则参加计算,点计算,则可以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得到计算结果后,如果点确定会弹出是否应用到刚才选择的坐标系统里面。 点是,如果应用成功,则显示应用成功,如果显示应用失败则重新建过一个坐标系统重新计算。注:为防止误操作引起数据更新,这里计算参数保存到NandFlashGeoData目录下,并没有直接更新项目文件里的坐标,需要重新确认更新才会改变文件里的坐标。4.10.4 在线更新当前Hi-Q 采集软件退出,进入程序更新部分:点击“开始在线更新”:开始连接网络(如上图),如果连上如下图,即开始下载:下载完成时,将从网络上下载新版本的文件拷贝到Hi-Q文件夹中,并覆盖原来的旧版软件。原来旧版软件则备份在Hi-Q文件夹下的OldSoft文件夹中,如果新版不能预期完成工作,可把OldSoft中重新拷贝回Hi-Q中。 在下载过程序中如果出现如下提示,则点击“中止下载”,等几秒后,重新点击“开始在线更新”,这会断点续传,从上次未下载完的文件开始下载直至出现提示“软件更新成功”即可点击“退出程序”,重新启动仪器即可完成更新工作。第五章 手持机仪器设置QSet5.1 QSet主界面图5-1所有的操作与Hi-Q GIS软件中仪器设置的相对应功能操作一样。5.1.1 查看精度这里介绍“查看精度”。固定放在一个点上,点击进入查看精度界面后可以看到如下界面,这时候可以直接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文件”这时候它将记录GGA数据,里面包括经纬度以及高程等信息。如果想直观的查看它的精度的话可以点击“坐标系”选择需要的坐标系统,确定之后可以看到“点数”后面的文本框不断的增加,即为采集的点数,同时可以看到上图的圆环内出现小红点,我们可以看到左上角的比例尺(可以调),旁边的圆环是一个圈代表1米,这里看到的只是内符合,即以采集一段时间的数据平均值作为基准进行比对的精度显示。如果之前一直是单点定位的话,那个平均出来的基准就是无意义的了。所以最好等实时差分一会之后再查看它的内符合精度。如何确定它是否达到实时差分了呢?我们可以看到下图有一个“龄期”,如果龄期后面是0或者60以上的话就是单点定位了,一般在1到10比较好。第六章 实例6.1实时差分采集点状地物已有数据字典和坐标系统文件,分别为test.dic和中国-py.dam文件。点击“实时采集“:新建采集文件:点击确定。如需登录网络或者进行SBAS设置,操作如下登录网络:登录成功后,点击将当前窗体隐藏,即可开始当前实时采集工作;如需关闭,则点击退出网络。设置SBAS:点击确定即可设置SBAS差分,如果取消SBAS,则如下:设置完差分方式后,即可开始实时采集工作。为了确保一定的采集精度,我们可以进行“采集设置”,点击采集设置可看到如4.3.3采集设置所示:来进行HDOP值及解状态的设置。可点击图层编辑按钮,隐藏GPS轨迹点的显示:确定后,返回主界面:点击“+“,记录当前GPS位置点:点击记录即可:采集一树地物:也可手绘采集,点击手绘采集按钮:之后再屏幕区域捕获要采集的点:点击记录可把当前四个点记录为树要素:确定后,即新加四颗树:同理,可采集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采集完毕,点击退出按钮:点击是,保存为zgs文件,点“否“会丢失此文件的修改。所以要确定保存。6.2采集过程中求解参数并更新当前项目坐标系以上述采集文件为例,打开zgsFile文件:察看当前项目的坐标系:应用了三参数:察看当前点地物坐标:给第一个地物来个特写:求解参数,设求七参数:选择参数计算:弹出当前的坐标系及投影参数,点击“确定”:选择参与求参数的点:选择是,即可根据求得的参数更新当前地物坐标:再给第一个地物来个特写:发现坐标已经更新。(这里改变幅度较小,在小数部分有变化)如果更新坐标选择否,则不改变当前项目文件的坐标 。6.3 根据选择设置选取地物当采集面上有点,或者面上有线等情况下,选取地物不便时,可以通过设置只选择某个层上的地物来获取。可设置不选择面层的地物:点击确定,返回,即在主界面绕开面地物选取。6.4采集过程改变层的样式和属性的编辑首先,在采集的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索引的唯一性,有一些内容是不可编辑的。对要素而言:不可改变要素名,要素注释,要素类型(是点线或者面)可改变要素的符号,线形,颜色,大小等。如果该要素已采集了地物,则不可增加属性值对属性而言:整数可编辑是否按照步长值增加以及步长,该属性是否标注 文本可编辑缺省值,是否标注菜单类型可编辑是否标注,编辑菜单选项 日期类型可编辑是否标志,默认日期时间类型可编辑是否标注1. 采集过程中修改要素符号改变树的符号和颜色,首先点击图层编辑如下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