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建设道德高地.doc_第1页
学习传统文化,建设道德高地.doc_第2页
学习传统文化,建设道德高地.doc_第3页
学习传统文化,建设道德高地.doc_第4页
学习传统文化,建设道德高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传统文化,建设道德高地 -记武强县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2008年,在武强县一群以道德和文化为方向的志愿者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他们坚持公益,兴办了“正蒙学堂”、“爱心书屋”、“画乡和谐大舞台”,他们无私奉献,弘扬中华文化,力行传统美德,从自身做好,孝亲爱老,关爱贫寒,用爱心和真诚把温暖和感动带给周围的人群,他们的善举就像一股爱的清泉,静静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传统回归时代,温暖我们的情怀2013年10月13日,农历的重阳节,在武强县体育场的东南角,一片锣鼓声中,京剧传统剧目陈三两拉开了大幕,这是武强县画乡和谐大舞台组织的重阳节敬老的专题演出,舞台下黑压压站了二三百人,许多老年观众看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画乡和谐大舞台是武强县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这里,除了定期组织各种主题演出,还放映主旋律的电影、纪录片。从2009年以来从没有间断过。给县城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百姓的“星光大道”,同时,也把县城群众从棋牌室和游戏厅吸引出来,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又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志愿者协会偏偏选择了传统文化一个并不热门的主题进行弘扬。但是,他们却凭着一股韧劲和执着,开辟了一个又一个鲜活而生动的舞台,让群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久弥新的深厚底蕴。志愿者爱心书屋是协会另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纯公益的书屋。免费向群众借阅,还不收取押金,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刚开始,人们都说这会是一个骗局,或是认为这将是个“乌托邦”,它并不适合市场经济下的今天。但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个书屋的生意异常火爆,并且这里的书籍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在每个清晨,书屋门口都会有孩子读诵弟子规,晚上,有志愿者教大家学习民族乐器。每个周二,志愿者还组织“读书会”,大家围坐一起,分享阅读的书籍,畅谈书中的智慧。“这里是一片人间净土,志愿者的热情、真诚和快乐感染着我,在这里,大家都敞开心扉,愉快地交流,让我的心灵变得很安静”一名读者在书屋的留言册上写上了这样的话语。孝亲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年过节慰问农村里的孤寡老人是志愿者力行孝道的主要形式,为了让爱心生生不息,使爱老敬老活动常态化进行,刘建峰联合爱心人士策划了大型书画义卖。活动中,30多位书画家创造了精品力作,40多家爱心企业参加义卖,活动筹集善款2万多元,全部善款成立志愿者“安老助学基金”,基金专款专用,建立了详细的使用办法,用来救助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学生。开创了武强县公益慈善界的先河。基金成立以来,志愿者已经陆续走访了武强县200多个乡村,对2000多名老人和孩子送去了爱心和温暖。易经里有句名言“蒙以养正,圣功也”,志愿者创办的正蒙学堂就取自这句古训。正蒙学堂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在武强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腾出来三间教室供孩子们读经典。经过三年的发展,如今学堂已经有六个班级,共186个孩子,每周五、六、日晚上读书,周六早晨练习梅花拳。这些经过层层选拔和对家长考试才录取的孩子,虽然,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却设置了严格的学规和纪律,要求孩子们必须风雨无阻坚持上课。因为协会会长刘建峰认为,明礼诚信守规矩,孝亲尊师有德行是当代教育孩子的根本,他相信在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学堂的孩子一定可以沐浴着古圣先贤的恩泽,健康茁壮成长,撑起民族复兴,振兴中华的脊梁。“让传统回归时代,让经典照亮人生,”是协会这群小人物的大理想。因为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炎黄子孙的魂,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一定要用民族固有的文化来引领道德观念,来指导人们的生活。所以,志愿者们就是在努力架起这样一座作让传统和经典回归到时代的桥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新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让文化融入生活,滋润我们的心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价值观念,是符合人性的并且带有普世教育的思想体系。但是,诞生于农耕社会的价值观念如何能够被当代的人们所接受,如何利用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来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作用。这是协会一直以来探索和实践的命题。论语、孟子、老子、易经,这些闪耀着智慧和光辉的经典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汲取这些养分,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境界。协会所做的一切都是将这些经典文化重新演绎,使其在当今的社会重新焕发出光彩。照耀人生道路,温暖人们的心灵。信念是力量是无穷的,他引领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不断的求索中收获到了成果,也体会到了快乐。六年来,他们先后组织举办了三届亲子互助训练营,四届公民德行教育论坛,两次传统文化体验训练营,一次和谐家庭拓展训练。让许多家庭和孩子从中受益,在许多在无法无天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礼仪、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感恩。同时,志愿者还深入到了农村,开展幸福人生讲堂,培养人们的传统美德,教育人们在家庭作好父母、好儿女,在社会做好公民,与邻里和睦相处。深入到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习了解家乡文化,学习古圣先贤美德,爱祖国、爱家乡,作懂感恩、知孝敬的好少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无数次的学习、实践后,协会总结了一套利用国学经典读诵教育青少年成长的方法。于2011年9月创办了正蒙学堂。正蒙学堂是以弟子规、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课程,结合古乐欣赏、习练武术为一体的公益性学堂,学堂老师和教练义务教学,学生免费入学,学堂以“孩子读诵经典,家长力行经典”为理念,以“读经典、习礼仪、修定力、开智慧、长德行”为宗旨,在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面向幼儿和青少年开展经典诵读和礼仪实践;面向社会进行儒学和道德礼仪培训,传承民族美德,传播道德风尚,以不断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为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正能量,储备德才兼备的人才。刚开始,有些家长提意见说,学堂孩子读书就行了,为什么还让家长也学呢,孩子学习了,能多认识许多字,家长学有什么用?其实,学堂开设家长课堂,才是办学的真正目的所在。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几部生涩的经典,学习传统文化也不是会背弟子规就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知行合一的文化,是指导我们工作生活,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理念和方法,学习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融入生活,要对人有帮助,是要修正自身的行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净化心灵,使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为了让大家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志愿者协会利用传统的节日,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其中,有每年一次的“孝行天下”迎春联欢会,以感恩和孝亲为主题,是弘扬正能量,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平台;有“全家总动员”风筝大会,每年三月初三举办,由孩子动手画风筝,与家长一起放风筝,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丰富想象力,开阔孩子眼界和心胸;有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活动,全家人一起包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给农村孤寡老人送粽子,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和爱心;有“腊八惜福”活动,煮腊八粥,吃咸菜、馒头,感受艰苦生活,倡导低碳生活,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习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传统文化真正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让传统美德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孩子们见了长辈会行礼问好,有了好吃的东西会先给老人和父母,周末了,孩子会提醒爸爸妈妈该去看老人了。协会的志愿者涌现出了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优秀志愿者、河北省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衡水市五四青年奖章、衡水市关爱困境儿童先进个人、武强县道德楷模等许多优秀同志,协会的正蒙学堂被评为了河北省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让道德成为习惯,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习近平同志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就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要中华民族能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永远都有希望”。道德是画乡志愿者的标签,也是他们的旗帜。协会会长刘建峰认为,无论是文化,还是道德,他的作用都是教化人心,使人心向善,但是,教化的效果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多少,所以,开展多少公益活动是其次的,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己的毛病习气改掉了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志愿者,他们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用弟子规要衡量自己,用“八德”来要求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过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他们看到了志愿者的真诚、善良,他们感觉到了志愿者的成长和改变,于是,他们相信了传统文化的力量,他们愿意跟志愿者一起学习,一起感受道德的美好。志愿者协会最初成立时有3个人,发展到今天有来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人、农民等各个阶层的200多人,在协会的影响和带动下,志愿者也都发动身边的人做起了志愿活动。有一个出租车公司的老板,组建了爱心车队,在高考期间接送学生,定期为孤残老人提供服务;有一个理发店的老板也是定期组织他的店员到敬老院给老人们理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武强县各行各业都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县城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政府的号召和组织,这几年来,志愿者作的许多实实在在的活动,为这种公益之风的的形成起到了引领和带动的作用。从2008年起,协会筹建安老助学基金,帮助弱势全体,这几年志愿者走遍了武强县的238个村庄,资助的老人、孩子近2000人,协会去学校、农村、社区开展传统美德教育500多场次,超过50000人参加公民德行教育论坛和和谐家庭拓展训练。活动举办的很多,有时候志愿者会很辛苦,但是,在这种氛围和场气里,大家都觉得很快乐,不管是志愿者还是参加活动的人都觉得收获了许多,性格比以前豁达了,生活比以前更幸福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之中,他们愿意做一个爱的使者,把这种乐善助人的精神和美德互相传递出去,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有人说,这个社会道德滑坡,人心叵测,没有诚信,没有爱心。但是,志愿者不这样认为。志愿者始终相信人心都是善良的。志愿者爱心书屋就是协会证明给大家看的一个例子,一个鲜活的存在。爱心书屋刚开始,有人说“借书不收租金,也不要押金,长期下去,书就丢完了”,会长刘建峰却坚持,他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防备着别人,那就跟刺猬一样,难以亲近,我们把每个人都当成好人,大家都坦诚相待,慢慢我们都会成为朋友,这个世界其实不缺乏爱心,只是缺乏敢于先奉献爱心的人,只要我们真心对待别人,收获到的一定是真心”。果然,在实践中,周围的群众都被志愿者这种坚持的精神折服了,大家纷纷把自己的藏书,奉献出来,捐献给书屋,书屋的书越来越多了,大家都被志愿者的精神感动了,有些人开始加入了志愿者,并且主动要求到书屋值班。这就是道德的力量。发展到今天,志愿者的爱心书屋已不仅仅是一个看书的地方,它更像是一面旗帜,一个信号台,它源源不断的向周围发射着爱和诚信、友善,让更多的人,接受到这种信号,然后,再把爱传播出去,去影响更多人。爱心书屋是新时代中华美德生生不息的证明,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有力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最好诠释。一个执着于梦想的人,永远不会停下他的脚步,走到哪里,道德的光芒就照射到哪里,2012年春节,武强意笔年画的创始人王丙库找到刘建峰,他要拿出自己的30幅画,赠送给协会,支持传统文化事业的弘扬。于是,在2012年春节,“王丙库意笔年画专场义卖”活动如期举行,全部义卖善款8000余元,成立了“中华文化发展教育基金”专门用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国学教育,培养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养成明礼诚信、孝亲尊师的美德,为共建和谐社会储备栋梁之才。经常有人问,志愿者协会为什么得到而来这么多人的赞誉。那是因为,协会有一个铁的纪律和原则,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