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国际贸易新理论 国际贸易新理论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背景 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和新现象 技术更新速度加快 技术的跨国转移普遍 发达国家间国际贸易比重增加 等 新现象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理论的前提条件越来越接近现实 强调动态研究 1 本章主要内容 4 1技术与贸易4 2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4 3产业内贸易理论4 4国家竞争优势论 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当代的国际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间而不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一国为什么会同时大量进口和大量出口同一类商品 例如汽车 促进贸易发展的企业作用和外部环境因素 2 4 1技术与贸易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仅考虑三种生产要素 劳动力资本土地考虑技术对国际生产和贸易的影响技术差距论 波斯纳 M V Posner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能 R Vernon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劳动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劳动 资本 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被忽视 3 1 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GapModel 波斯纳 R V Posner 1961年 工业品贸易 很大一部分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 在创新国和模仿国间 存在着技术差距 innovationcountry 研究开发实力雄厚 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imitationcountry 技术较落后 模仿技术先进国家 4 技术差距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 创新国 研究开发实力雄厚 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模仿国 出口 口出 专利权的转让 技术合作 对外投资等 创新国的技术流传到国外 模仿国自行生产并减少进口 5 技术差距的贸易模式图示 来源 唐海燕编著 国际贸易学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年2月第1版 P139 需求滞后 Demandlag 反应滞后 Reactionlag 掌握滞后 Masterylag 甲国 创新国乙国 模仿国 摹仿滞后 Imitationlag 6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弗农 RaymondVernon 提出 威尔士 L T Wells 等进行发展 弗农论文 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TradeintheProductCycle 1966年 TheoryofProductCycle 动态理论 工业制成品的生命和贸易周期 新生期 newproductphase 成长期 productgrowthphase 成熟期 productmaturityphase 销售下降期 salesdeclinephase 让位期 demisephase 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贸易 投资特点各不相同 7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示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 原来的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原来的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 来源 美 DominickSalvatore著 International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杨冰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第1版 p151 8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 不同类型国家生产和出口产品的更替 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发生了变化 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发生了变化 导致进出口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来源 方齐云 方臻旻编著 国际经济学 研究生教学用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p55 稍有改动 9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和生产国 出口国的变化 劳动力密集型 发展中国家 资本密集型 研究与开发密集型 欧洲和日本 美国 产品成熟时期 产品创新时期 产品标准化时期 生命周期阶段 要素密集性质 生产国和出口国 10 小结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分析基础和方法 分析方法 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新要素 技术 理论 理论基础 分析角度 动态 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 分析内容 国际贸易的基础贸易模式的动态扩展 11 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12 4 2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需求因素在之前的国际贸易理论中被忽视 如H O理论假定 两国需求完全相同 现实中 需求有差异性 决定需求的因素实际需求 地理气候等环境差别喜爱偏好 历史文化 风俗习惯差异等收入水平 收入差异 13 1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来源 美 DominickSalvatore著 International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杨冰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第1版 p64 两国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前沿 要素禀赋和技术完全相同两国社会无差异曲线不同 仅仅因为需求的差异 也能产生国际贸易 14 2 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 StaffanB Linder 1961年在 论贸易与转换 一书中提出 从需求方面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认为国家间需求和偏好越相似 贸易量就越大 偏好相似理论 TheoryofPreferenceSimilarity 又称收入贸易说 或重叠需求理论 TheoryofOverlappingDemand 或需求相似理论 强调需求结构的相似性对贸易的影响 15 国际间制成品贸易发生的原因 为本国市场生产新产品 市场饱和 出口 产品多出口到偏好相似的国家 人均收入与商品需求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需求的相似性也可以用人均收入水平的相近来代替 人均收入 PerCapitaIncome 人均收入相近 16 偏好相似理论图解 人均收入与贸易的可能性示意图 人均收入越接近的国家 需求结构越相似 越容易发生国际贸易 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 需求结构相似 贸易的重叠需求大 人均收入决定了偏好 进而决定了贸易的可能性 代表性产品 人均收入 偏好相似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局限 自行车 电视机 电脑 汽车 I1 I0 重叠需求 17 偏好相似理论 另一种图形表达 A B 不同的收入水平 OP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a b A B收入水平下消费商品的典型加工深度 两国的消费区间 a b 交叉区域为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 即贸易的基础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收入对应一定的消费区间 18 4 3产业内贸易理论 60年代以来出现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 H G Grubel 等发现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并不是按H O原理进行的 他们认为 当代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大致有两种 产业间贸易 Inter industryTrade 产业内贸易 Intra industryTrade 国际贸易的新现象 要用新的理论解释 可以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行解释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特征 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 是同类产品的交换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19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0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商标 牌号 款式 包装 售后服务等的差异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可以降低成本 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人均收入越高 消费需求越趋向于多样化 产品的差异化 规模收益递增 21 1 产品的异质性与国际贸易 完全竞争 PerfectCompetition 的假定条件之一 产品同质 现实经济中 大部分商品是有差别 differentiatedProduct 的 产品的差别意味着不完全竞争的存在 22 异质产品的两种表现形式 这两种差异都可以形成各个不同的生产者在消费市场的垄断地位 产业内贸易由此而发生 23 2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 EconomiesofScale 产品的长期平均成本会受生产规模的影响 如果生产规模太小 产品的平均成本会较高 随着规模的扩大 产量的增加 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微观经济理论称之为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Returnstoscale 24 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 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 产出等比例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 产出增加更多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 产出增加较少 25 规模经济 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的关系 随着生产的规模扩大 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少 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投入要素加倍 产生比加倍更多的产出 26 规模经济的函数定义方法 令Q f X1 X2 表示两种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 其中X1 X2 投入数量 Q 产出数量 设 为比例系数 f X1 X2 Q 则为规模经济 报酬递增 f X1 X2 Q 则为规模不经济 f X1 X2 Q时 则为规模经济不变 当两种投放要素等比例增加时 如果产出有更大的增加 那么就存在规模经济 27 案例 汽车工业 马克斯 斯尔伯斯 曲线 马克斯和斯尔伯斯 汽车工业 他们整理1954年英国某公司成本结构数据 发现单位成本随产量扩大而呈下降趋势 其主要结论为 当年产量由0 1万辆增加到5万辆时 成本下降40 由5万辆到10万辆时 成本下降15 由10万辆到20万辆时 成本下降20 由20万辆到40万辆时 成本下降5 以后产量每增加10万辆 成本下降比例及下降幅度更小 直到100万辆为止 28 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来源 方齐云 方臻旻编著 国际经济学 研究生教学用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第1版 p57 29 规模经济的两种表现形式 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硅谷的IT行业华尔街的金融业 30 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前沿 规模报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 生产可能性前沿的可能形状来源 方齐云 国际经济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研究生用书 2002年1月第1版 p103 机会成本不变和递增的情况下的国际贸易我们已经学习过 随着X产品生产的增加 机会成本不断下降 31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理论观点 在两国要素禀赋 需求偏好 技术等影响贸易的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仅仅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 两国也可能发生互利的贸易 规模经济也是引起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因素 主要代表人物 克鲁格曼 PaulKrugman 赫尔普曼 E Helpman 等 克鲁格曼重要著作 文章 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 规模经济 产品的异质性和贸易模式 产业内分工及从贸易中获利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地理和贸易 32 TheSverigesRiksbank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2008 PaulKrugman 1953 USAPrincetonUniversityPrinceton NJ USA forhisanalysisoftradepatternsandlocationofeconomicactivity 来源 http nobelprize org nobel prizes economics laureates 2008 1991年获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 贝茨 克拉克经济学奖 克鲁格曼在有关规模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33 基于内部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电脑和照相机 假设 两个国家 美国和日本 两种产品 电脑和照相机 2 2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前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行业都具有规模经济 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量的增加 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 两国的孤立均衡点是E点 社会福利水平是CIC0E点切线的斜率 绝对值 即为电脑的相对价格PT PW由于两国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产量 消费量相同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两国不会发生贸易 电脑QT 34 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相对价格的变化 假定美国的电脑生产规模扩大 生产点从E移到I 由于规模经济 在I点上 电脑的相对成本下降而相机的相对成本上升 假定日本的相机生产规模也扩大 生产点从E移到C 相机的相对成本下降而电脑的相对成本上升 电脑的相对价格分别变成pI pC 美国的生产点从E移到I日本的生产点从E移到C 35 规模经济带来的国际贸易 这时 两国的生产成本发生了变化 美国电脑的相对成本低于日本 而日本相机的相对成本低于美国 因此 两国有了贸易的动力 美国会出口一部分电脑进口一部分相机 日本正好相反 两国的交换价格介于pI与pC之间 pI pF pC 两国都能在F点上消费 社会福利水平上升到CIC1 36 规模经济下的进出口 在生产点和消费点之间两国的贸易三角 两国间进出口的均衡 37 完全分工情况下的贸易福利 极端的情况 也是最优的情况 美日两国进行完全分工 然后进行交换 则两国都在G点消费 社会福利水平大大提高 达到最优状况 贸易三角形达到最大 38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图示 完全分工60X 60Y福利水平大大提高 来源 美 DominickSalvatore著 International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杨冰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第1版 p145 39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小结 承认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 但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 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 尤其是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间的贸易的原因在于报酬递增而不是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历史偶然性甚至也是形成国际分工模式的一个因素 40 历史的偶然性 路径依赖与国际贸易格局 各国的专业化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 生产区位在较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 一旦区域专业化格局形成 就会通过国际贸易不断积累 发展并推演至国家间 国家间的专业化和贸易格局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Path dependence 189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达尔顿 Dalton 一个女孩为了送朋友结婚礼品 制做了一套簇状床罩 该手工艺结婚礼品使得达尔顿成为二战后美国的地毯制造之都 全国最大的20家地毯制造公司中 有6家位于达尔顿 该市和邻近地区有2万人在地毯制造部门就业 其他如纽约州特洛伊的衣领 衣袖制造 纽约州的格拉佛斯维尔 Gloversville 和约翰斯敦 Johnson 的皮手套制造 麻省东北部的制鞋业等 均有与达尔顿相似的原因 来源 李小建等 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 1999年第6期 P97 102 41 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来源 美 DominickSalvatore著 International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9版 杨冰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p166 外部规模经济依赖于厂商数量的扩大而不是单个厂商的规模扩大 在外部经济条件下 所有厂商都享受较低的平均生产成本 DW 世界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AC1 甲国的平均成本曲线AC2 乙国的平均成本曲线 42 动态外部规模经济与分工 在动态过程中获得经验 学习曲线 来源 美 DominickSalvatore著 International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9版 杨冰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p168 当前累计产出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时 平均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43 规模报酬与产业内贸易举例 日本和美国的汽车 日本 美国 专业生产大排量 车内空间大的汽车 出口 出口 需求的多样性 专业生产小排量 经济适用的汽车 专业生产的好处 规模收益递增 专业生产的好处 规模收益递增 44 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衡量指标 巴拉萨指数 格鲁贝尔 劳埃德 G L 指数 T 该国产品i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Xi 一国产品i的出口额Mi 该国产品i的进口额当一国的进出口值完全相等 Xi Mi 时 T 1 进出口中有一项为0 Xi或Mi 0 时 T 0 T的取值范围 0 1 T值越大 产业内贸易越发达 反之则越不发达 T 该国产品i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Xi 一国产品i的出口额Mi 该国产品i的进口额如果进出口平衡 Xi Mi 则指数为0 如果只有进口或者出口 Mi 0或Xi 0 则指数为1 直观上 产业内贸易量越大 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小 所以该定义不方便理解 45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优点和局限 内容小结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承认国家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 但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 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 尤其是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间的贸易的原因在于报酬递增而不是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历史偶然性甚至也是形成国际分工模式的一个因素 46 4 4国家竞争优势论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 波特 MichaelPorter 提出竞争优势理论 在国际竞争中 为什么一国会成功而别的国家会失败 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 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 波特 产业链对于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举足轻重 47 两种不同的竞争优势 高层级的竞争优势 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 来源于对设备 技术 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资和创新 低层次的竞争优势 低成本竞争优势 来源于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 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英语 Unit 5 Canada The True North Writing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物理中级职称考试题型及答案
- 餐饮店卫生管理及检查评分标准
- 企业资产固定物品移交清单
- 股权方案设计咨询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
- 企业员工关怀与激励管理实施方案
- 陕西网络主题活动方案策划
- 项目招投标文件编制实务指导
- 2. 电磁波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科版2019
- 人员保密管理方案
- 信息技术(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PDCA医院改善项目申报书
- 2024年北京昌平一中初二(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 高中数学项目化教学案例
- 江苏金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连乘与实际问题(课件)
- 部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教学课件
- HP增霸卡安装使用手册
-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词汇表
- 中职学校实训室管理制度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