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讨论.doc_第1页
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讨论.doc_第2页
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讨论.doc_第3页
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讨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政策分析围绕“领导带班下井”所展开的论述一、事件及相关政策: 2010年10月16日,国家安监总局昨日下发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要求地下矿山企业须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领导带班下井。“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将由煤矿扩大到所有的矿山企业。规定要求,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生产企业必须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领导在井下现场带班;领导带班下井情况与其经济收入挂钩;对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而没有领导带班下井的矿山企业,对其主要负责人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安全资格证。发生特大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对于重大、特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矿山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任何矿山企业矿长等。(摘自搜狐新闻网)时至今日,根据我国矿难源源不断的特殊情况,国家安监局出台了种种政策,从个体小煤矿的整顿到各大矿产企业的安全治理。矿产业“被迫”进行改革。然而,悲剧仍然在不断发生。“领导带班下井”政策将从煤矿扩大到了所有的矿山企业。然而这项政策的实际效果还有待商榷。二、从政策视角提出的问题:政策出台后的每次矿难是不是都有领导带班下井?如此三令五申的政策是否真的如期望的那样切实有效? 2010年10月16日清晨,河南平禹煤电公司四矿零点班在防突打钻执行局部措施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截止到17日,遇难矿工升至26人,井下仍有11人被困,生存希望渺茫。(摘自搜狐新闻网)国家安监局的文件才刚刚出台,又一悲剧就这样讽刺性地发生了。据新闻报道称,零八年,该矿曾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时造成2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30万元人民币,与这次事故发生在同一矿井的同一个作业面。这已经充分说明了该矿领导对于本矿山的安全治理严重匮乏,政府的各项政策也没有落到实处,导致灾难的反复发生。然而,平禹矿难也只是继“领导带班下井”政策出台后的各大矿难中的一个。此次出台的政策只是对“领导带班下井”政策的再次细化和重申。摆在眼前的现实让人不禁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政策出台后的每次矿难是不是都有领导带班下井?这一政策是否真的如期望的那样切实有效?如果一项政策真正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政府为何还要对其如此三令五申?当然,我们不能妄自断言这项政策毫无意义,但其实际效果不尽人意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这项政策称不上完美,是有漏洞可挑的。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善或者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以达到更好的实际效果。三、政府出台此政策的背景、原因及做法:矿产业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支柱,是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一次次接踵而至的矿难所引发的一场场悲剧从来没有停止过。可以说,矿难已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殊现状。基于这种历史背景,政府从几年前一直在加大力度整治。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有从个体小煤矿到矿产企业的各大事故,死伤无数。我们相信,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一直在不断寻求一种最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这也是政府不断出台关于治理矿产企业的政策的根本原因。“领导带班下井”这项政策已经根据愈演愈烈的矿难情况经过多次细化和重申,政府实施这项政策,不是因为领导下井带班就天然安全,一旦出了事故,有了领导的井下现场指挥,可以更好地逃生,而是因为由此可以倒逼矿领导更加重视安全生产,以减少矿难的发生。可以说矿难屡次发生与矿产企业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有直接责任,而各项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在落实到实处时大多被空置,再加上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悲剧依然愈演愈烈。而今,国家安监总局已将“领导带班下井”这项政策扩大至整个矿产企业,可以看出,政府对此是高度重视的,但实施的政策却依然存在症结也不可否认。四、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为何政策背后依然是屡禁不止的矿难,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沉思。正如第二部分提出的两个问题:政策出台后的每次矿难是不是都有领导带班下井?如此三令五申的政策是否真的如期望的那样切实有效?前者是针对政策出台之后各矿山企业的执行情况,即是否真的遵循政策规定;后者则针对政策本身,即这项政策被遵循后是否真的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政策的执行2010年9月5日,广西朝阳煤矿闪电提拔7名矿长助理下井,以此来顶替领导带班下井。这便是对“领导带班下井”政策执行扭曲的一个案例。经媒体曝光后,安监总局经过核查,决定给予朝阳煤矿15万元的经济处罚;给予其矿长蓝芝华行政记大过处分;责令朝阳煤矿立即纠正矿长助理顶替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的错误做法,限期完善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的规定。(摘自腾讯新闻网)然而,不难看出,此次丑闻是先有媒体的曝光,才有安监部门的后知后觉,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政府出台的政策到了执行者那里即被空置,或是逃避,或是想方设法用各种手段去蒙蔽上级部门的眼睛,手段极其高明。广西朝阳煤矿的做法若不是先有媒体曝光,安监部门可能还被蒙在鼓里。此事发生后,安监总局和煤监局要求各地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严明纪律,坚决制止各种弄虚作假行为;认真吸取教训,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严格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要求执行到位。然而谁敢保证这样的书面材料到最后不会是一纸空文。政府已对这项政策强调多次,但对于执行者而言,这样的细化和重申真的会起到作用吗?我们已看到,此项政策的执行不尽人意,这也是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政策本身的缺陷“领导带班下井”这项政策颁布之后,矿难发生的频率依然没有降低,这也不禁让我们思考,原因是否也出自政策本身。我们已经了解,16日颁布的“领导带班下井 ”已扩大到所有矿产企业,这是对原政策的又一次细化和重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如果原政策切实有效,何必多此一举。这说明,此项政策本身就有症结,它未能达到原本所预期的效果。平禹矿难是否有领导带班下井我们现在还无从知晓,如果没有,则是对政策的违背;如果有,则恰恰说明了政策的缺陷。正如广西大明山铜矿广一名矿长带领两名管理人员下到停产矿井查看设备时,发生窒息事故,该矿长和一名管理人员死亡的事例一样,可见,这项改之又改的政策依然没能经得起考验。5、 我的建议 每当看到关于矿难的新闻报道,我们都怀着一种既沉重又悲痛的心情,矿难已经带来太多的悲剧了。然而,为何这一次次的灾难却都无法唤起矿山企业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在这个高度金钱化、利益化的社会里,企业被各种利益所诱惑。当制度冲击了利益的时候,他们选择放弃制度,不择手段,无视法律,然而这种行为被揭露出来的仅是冰山一角。如何落实政策,让应该遵守的人严格遵守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政策的落实需要法律的监督,也需要监管部门持续有效地监察。加大力度不是通过纸上说说就能起作用的,重要的是实际行动所给予的保证。然而,一个值得大家遵守的政策也必须是一个能真正起到实际效用的政策。这便是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政策本身经得起实际的考验,才值得政府花力气去执行与监测,否则费时费力且得不到实际效果。所以,归根结底,制度本身必须不断完善。在我看来,对于“领导带班下井”政策,三令五申已没有必要,不如多花时间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来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