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第小题2分,共70分)1.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 A. 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B.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 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 D. 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2.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A. 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 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 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 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3.洪秀全说:“上帝划分世上各国,以海洋为界,犹如父亲分家产于儿辈。各人当尊重父亲之遗嘱而各自保管其所得之产业。奈何满洲人以暴力侵入中国而强夺其兄弟之产耶?”材料意在说明洪秀全A. 较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世界局势 B. 已摆脱中国传统尊华贱夷观念C. 借助宗教思想反对清王朝统治 D. 斗争矛头指向了中外反动势力4.公元前630年,雅典出现第一部成文法典拉古法典。该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除了少数重要官员,其他官员都从能够制备武装的人们中选出。这说明A. 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B. 雅典民主呈现形式主义的特征C. 公民权的获得有财产资格限定 D. 政体的运行需要私人资金支持5.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年份贵族阁员非贵族阁员183218666436186718843523188519054029190619162526191819352582年份贵族阁员非贵族阁员183218666436186718843523188519054029190619162526191819352582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6.1787年宪法对联邦权力的规定采用了列举方式,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些“未尽事宜”,则依靠联邦法院对宪法的“适用解释”来明确。宪法的这种规定A. 削弱了宪法的权威 B. 保证了宪法的公正C. 赋予了宪法灵活性 D. 扩大了各州的权力7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但这种跨洋贸易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衰落。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英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 B中国重农抑商限制了生丝产量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国际劳动分工瓦解了洲际贸易8.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这说明此宪法A. 体现了共和主义原则 B. 规定了中央集权制统治C. 具有民主政治的色彩 D. 确立了权力制衡的原则9.下表是1955年中国政府制定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中对亚非会议参会国的划分。和平中立国家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接近和平中立国家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沙特、柬埔寨、老挝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这一划分A. 推动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B. 对参会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类C. 受到当时国际格局和冷战的影响 D. 表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日益成熟10.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些史实反映出A.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已开启 B. 中美关系面临改善的契机C. 美苏在军事防务中直接对抗 D. 中美苏构成了制衡的局面11.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12.“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13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映出A“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 B皇帝推卸政治责任C“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14汉代统治者在选择政治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把忠孝之道奉为至德要道,用于规范人们的观念和制约人们行为选择的政治伦理准则,对于汉代统治者来说,忠孝之道是维护汉代家天下的“大经大法”,具有其他“治道”所没有的特殊功效。汉代以忠孝治天下A推动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B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C遏制了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D是对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践15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 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16王守仁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据此可知,王守仁A强调孔孟思想才是圣人的理论 B主张知行合一C论证了心学道统思想的合理性 D认为人性本善17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18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19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主张“为无为,则无不治”,“勿伐”“不为”“不言”“无欲”“无兵”“无味”“我有三宝,持有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无为是指时有时无的一般的人类活动 B老子的主张主要是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C体现对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D是老子对现实的不满及消极避世的心态20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21. 顾炎武认为,唯有合理地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才会有利于富国裕民,才能真正地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该思想 A动摇了儒学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B强调了尊重君权前提下的“分治” C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发展了传统“民贵君轻”思想22苏格拉底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与人谈话和思考问题。他从不直接驳斥对方,而是不断发问,让对方在回答的过程中自己否定自己最初的答案,如他会问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勇敢,等等。这表明苏格拉底 A坚持个性追求个人私利 B蔑视传统推动思想启蒙C利用教育统一社会舆论 D运用理性倡导社会教化23.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物质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就像是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材料表明亚里士多德A旨在调和不同派别的争论 B批判了前人的唯心思想C完善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D已蕴含有唯物主义思想24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25康德认为,自由意志和服从道德规律的意志完全是一个东西,而只有服从道德规律的意志才是“善良意志”。据此可知,康德强调A善良是人的情感的属性 B人的行为天生是理性的C自由应该遵守理性法则 D理性应受自然规律支配26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对卢梭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B.与雅典的民主制本质相同 C.赞同三权分立的思想 D.可能导致侵犯人民的自由27大多数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认为,因为这个世界太有条理了,因此不可能没有上帝的存在,同时,这些启蒙时期的哲学家也相信灵魂不朽是合理的。材料表明上述哲学家 A缺乏理性思维 B存在认知局限 C未脱传统窠臼 D出现思想逆袭28. 南宋有学者指出,“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笔始此二人则不可也。”材料观点 A改变了纸的出现时间 B证明中国最早发明了纸C肯定了蔡伦对纸的贡献 D说明了纸和笔同时产生29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唐福向宋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材料表明A人类已告别冷兵器时代 B火药武器已经用于战争C火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宋以火药推动武器变革30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材料表明A文化发展离不开各地域的融合 B楚辞改变了中国南北文化走向C楚辞具有南北文化融合的痕迹 D浪漫主义是楚国文化的主旋律3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还经历了宝象、乌鸡等九个人间国家的妖怪横行,这里“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但这些妖怪一一都被孙悟空降服。由材料可知,该小说所蕴含的政治理想是A正本清源,匡国救民 B趋利避害,顺势而为C超然物外,消极避世 D严刑峻法,惩恶扬善32.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 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C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 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33.北宋米芾在点评怀素的书法时指出,其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即中正)由此可知怀素的书法 A形态自如,用笔细腻 B形式婉约,意境悠远 C张扬个性,兼顾法度 D章法自然,笔法随心34.唐代韩晃田家风俗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左建农家迎妇图、南宋朱光普村田乐事图南宋李嵩货郎图等,均为一代名作。对以上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风俗画出现于唐朝 B唐宋绘画趋于世俗C经济突破市坊限制 D商品经济走向农村35.唐代画家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们二人共同关注的是A浓妆淡抹的山水画 B入木三分的人物画C注重民俗的风俗画 D意境深远的文人画二、非选择题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珠玑,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氛围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然而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的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 摘编自赏析材料二 在八大山人的画作中,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一类独立不羁的形象,最能体现八大山人的独特性格。孤禽图历来脍炙人口。这幅画着墨不多,却将具有神奇的魔力,让人看一眼便会被它触动:一幅白纸,只在下方中间,有一只黑色的鸟侧身独脚站立,弓着背,缩着脖子,眼睛上翻,一股冷漠倔强之气从其身姿和眼神中透出,有横眉冷对大千世界的气势。 摘编自八大山人:书画里都是谜材料三 社会是艺术产生的源头,而艺术则是社会源头流出的一股活水。顺着时间的足迹,它一路走来,有时沉静,有时潺潺,有时又猛烈的撞击,瞬间迸发出灵动的水花。 摘编自陈洪森艺术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述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及原因,并说明此时中国思想文化出现的特点。此时佛教兴盛的原因是什么(10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孤禽图所体现的时代背景,简要指出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0分)37.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试评论该观点。(要求:围绕材料提取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0分)10月月考历史答案选择题(352分)1-10 BCCCB CACCB 11-20 BCDAD CABCD 21-30 BDDAC DBCBC 31-35 ACCBD36(20分).特点:飘逸潇洒,虚玄灵动。(2分)原因:士人群体思想较为自由;士人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