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技术》期末考试题-园艺对口升学.doc_第1页
《农业生物技术》期末考试题-园艺对口升学.doc_第2页
《农业生物技术》期末考试题-园艺对口升学.doc_第3页
《农业生物技术》期末考试题-园艺对口升学.doc_第4页
《农业生物技术》期末考试题-园艺对口升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春期园艺专业期终考试农业生物技术试题班级:_考号:_姓名:_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微生物: 2、培养基:3、菌落:4、碳源:5、纯化二、填空(每小题0.5分,共25分)1.微生物的特征为_,_,_,_。2.微生物简单的分类主要为_,_,_。3.1969年,塔克首先提出了五界系统,后经我国学者丰富为六界,分别是_,_,_,_,_,_。4.一般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分为_,_,_。5.放线菌菌丝体分为_,_,_三部分。6.酵母菌的个体类似细菌,大多数为单细胞,一般呈_,_,_。有些菌体能相互连接并延长成菌丝体,成为_。7.微生物的生长需要_,_,_,_,_,_六大部分营养。8.根据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和能源不同,将微生物分为_,_,_,_共4种营养类型。9.培养基按选用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同,将培养基分为_,_,_。10.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又可将培养基分别调制成_,_,_三种不同形式。11.食用菌母种的制作过程中纯种的分离常用的方法有_,_,_三种。12.金针菇是一种_的食用菌,有性阶段产生_,每个担子产生_个担孢子,有_,_,_,_4种交配型。13.金针菇消毒的方式有_和_等方法。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金针菇是目前国内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 )2、食用菌菌种的生产主要为园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 )3、金针菇在转潮期间进行搔菌处理,有利于菌丝恢复生长及下潮菇的生产。( )4、灵芝有仙草、瑞草的称呼,在我国只有长江以南可以栽培。( )5、香菇栽培中最容易污染的杂菌是霉菌,污染应后立即采取措施防治。( )6、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液体菌种在食用菌栽培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酵母菌只有无性繁殖一种繁殖方式。( )8、土样浸提液水浴温度不可高于75摄氏度(非芽孢菌不要水浴),时间要多于10分钟。( )9、细菌培养温度一般在30摄氏度下培养,真菌一般在20摄氏度下培养,人体微生物培养温度一般在37摄氏度。( )10、采集来的样品应及时分离,不能立刻分离的应放于4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四、选择(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下列哪种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微生物( ) A、真细菌 B、古细菌 C、真菌 D、病毒2、 细菌中单个球菌的直径为( ) A、(0.51)微X5微米 B、(0.52)微米X(150)微米C、(0.51)微米X6微米D、0.51微米3、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量一般在( )A、0.2-0.5% B、0.2-0.4% C、1.5-2.0% D、1.5-1.9%4、 人体微生物培养温度一般在( ) A、30摄氏度以下 B、28摄氏度以下C、30摄氏度以上 D、30摄氏度5、 真菌培养时间一般为( ) A、24小时 B、20小时 C、2-3天 D、2-4天6、细菌和单细胞微生物的菌悬液浓度要求必须大于( ) A、106以上 B、105以上 C、104以上 D、108以上7、对于以菌丝为主的种子,取出生长旺盛的种子按( )的体积分数进行接种。 A、1:10 B、1:8 C、1:7 D、1:68、 杏鲍菇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 ) A、22-28 B、22-24 C、20-22 D、18-20五、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1、金针菇在间歇管理期间,进行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