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原理 问题1 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是指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和相应的行为表现 问题2 回忆一下 你在大学里面的第一个朋友 问题3 人际关系形成的基本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 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 人的心理分为知 情 意三层结构 知 认识系统 情 动力系统 意 控制系统 受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成分也由人际认识 人际情感 人际行为三部分构成 认知成分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 还有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三部分 情感成分是指交往双方相互之间在情绪上的好恶程度及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 还包括情绪的敏感性及对他人 对自我成功感的评价态度等 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人际关系在心理上总是以满意不满意 喜欢不喜欢等情感状态为特征 人际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行为成分主要包括活动的结果 活动和举止的气度 表情 手势以及言语等所能测定与记载的一切量值 人际关系成分模式 认知 基础 人际关系情感 动力 成分 行为 外在表现 二 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 基本心理原理 人际心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谈朋友 处对象 跑关系 拉业务 攀亲威 陌生人 美国学者杰尔 厄卡夫 维利 伍德提出关系金字塔 二 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1 奥尔特曼 泰勒认识定向 情感探索 感情交流 稳定交往2 莱文格 斯诺克零接触阶段 觉察阶段 表面接触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交换阶段 稳定情感阶段3 一般来说可分成四个时期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四个时期 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必要的初始阶段零接触状态 双方处于相望时期具有特殊个性特征的人或具有某种激起人们兴趣特征的人 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有时这种注意非常短暂 原因也可能非常偶然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BACK 从注意转向选择 往往从自身的兴趣及需要出发 双方进行初步接触 双方留下的初始印象非常重要探索 摸底 一般都比较谨慎 礼节性交往的特征较为明显 并不亲密 BACK 进入实质性的角色接触阶段 双方沟通的内容和范畴越来越广泛 自我暴露 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渐增强 双方已经确立相互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较为亲密 双方会真诚相对 反馈信息 提供建议 彼此欣赏 建立友谊 如关系破裂 则会出现某种焦虑 牵挂 烦躁 痛苦的情绪 甚至会导致心理伤害 BACK 人际心理进入高度相融时期 彼此允许对方进入对方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 难分你我 焦不离孟 孟不离焦 三 人际关系的恶化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隔阂 疏远 回避 终止 三 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指个体对自我 他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但主要指对他人的认知 1 自我认知问题 谈谈你对自己的评价 包括对自己的需要 兴趣 能力等个性特征 社会角色的认知 对自我的认知与对他人的认知密切联系 是人际认知的基准 自我认知受客观条件限制 主观感情因素影响 生理发展过程影响 2 对他人的认知找一下你左边同学的优点 找一下你右边同学的不足 从他人的外在特征 行为表现推知其动机 态度 思想 性格等心理特征的过程 对他人的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长期积累过程 认知过程常常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 受认知者自身的认知结构 知识经验 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3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问题 你感觉自己与宿舍同学的关系如何 你感觉你前面两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游戏 人与人之间关系认知的不对称性人际相互认知 情感 和行为并非对等的 所以才会产生偏差 4 人际认知的作用1 自知者明生理自我 自身生理特征的认识社会自我 地位 名誉 作用心理自我 知识 才能 道德水平自我认知准确 合理定位 不卑不亢地处理人际关系 2 知人者智知人善交知人善任知人善教3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 可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人际环境 5 人际认知的途径1 中国传统观人术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虎画皮难画骨 人心叵测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疾风知劲草 国难见忠心 孔子 听其言 观其行 孟子 听其言 观其眸子 2 具体途径外表 通过一个的形容相貌 服饰打扮 仪表风度等外显事物认知他人的内在心理特征 表情 面部表情 身姿表情 言语表情行为 作品背景等要素 四 人际印象 1 通过人际交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人际认知客体的印象 对主体而言 人际印象会促成自我角色形象的形成对客体而言 人际印象会产生来自他人的期望效应从主客体关系来说 人际印象直接决定了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2 印象有哪些不同形式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存储过程没有前摄干扰对后获信息的理解有强烈定向作用 首因效应 启示注意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不要根据第一印象轻易下定论怎样做 才能在交往中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 与一个人初次会面 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往往是交往的基石 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你就成功了一半 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源自性别 年龄 衣着 姿势 面部表情等 外部特征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人的体态 姿势 谈吐 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 对方会对其作出最基本的判断和评价 外表 是第一印象形成因素中的重要部分 占一半以上比例 这里的外表不仅是指漂亮的脸蛋 还指衣着 神情 气质等 声音 是影响第一印象形成的第二大因素 占大约40 的比例 声音因素包括音调 语气 语速 节奏等 言语举止 占少于10 的比例 提升第一印象的方法一 表情 嘴角的表情和双眸都能流露笑意的话 就能给人好印象 服装打扮 穿着类似能拉近距离 差异太大则会形成距离 姿势 由姿势的开放度来决定开始交谈的时机 提升第一印象方法二 初入职场 注意自己的形象与细节 待人诚恳不耻下问 不要不懂装懂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先不要推脱慎言努力学习 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千万不要让人发现你闲着无事可做 提升第一印象方法三 遇见陌生人 主动向对方打招呼报姓名时略加说明注意自己的表情找出与对方的 共同点 了解对方的兴趣 爱好引导对方谈得意之事适时地指出对方身上的微小变化挺直的坐姿恰如其分地 附和 对方不要忽略分手的方式 在总印象形成上 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条件 先后信息材料的出现有一定时间间隔 新近信息得到注意对新近信息的记忆没有后摄干扰 对新刺激记忆深启示注意有一个好的结局防止因近因效应产生认知偏差 近因效应 买车的决策不会说话的客人先小人后君子 还是先君子后小人中国足协的主席们一般来说 熟悉的人 如朋友 同学 同事 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出现的一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 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以点代面 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 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它说好就全都肯定 说坏就全部否定 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启示不要夸大优点慎防因晕轮效应产生认知偏差 晕轮效应 又称社会定型 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以对某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看法为主要标准 对个体 群体过于简单化的分类 在同一社会 同一群体中 刻板印象有惊人的一致性 多是偏见 甚至完全错误 社会刻板效应是经过两个途径形成的 一是直接与某人 某群体接触 将其特点固定化 二是由他人间接信息影响形成 间接的信息影响 就是刻板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 刻板效应 一个公安局长和一位老人正在谈话 忽然一个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致远学院第一批次人才引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合同样本:购房定金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卫健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33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东广州市百万英才汇南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招聘14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广西柳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物理 含答案
- 2025湖北恩施州宣恩县园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多家企业人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火力电厂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商直播考试题库及答案
- 海油电焊考试题库及答案
- 咖啡大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版2025秋贵州黔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转作风重实干课件
- 村干部饮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甲状腺课件类型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
- 单招备考科学方案
- 医美咨询培训课件
- 海船船员适任 评估规范(2024)轮机专业
- DB50-T 1463.2-2023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人员防护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