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港口设施.doc_第1页
上海港港口设施.doc_第2页
上海港港口设施.doc_第3页
上海港港口设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条件1 、气象 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全年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约 16 度,年降水量约 1148.8 毫米 。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 10 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市区全年平均雾日 43.3 天,长江口 24.2 天。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 2 至 3 小时,对港内航运、装卸影响不大。百年来航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港口规划1 、吞吐量预测 经预测,国民经济对上海港各现划期内的需求吞吐量大致如下: 2010 年,上海港总的货物吞吐量约为 4.6 亿吨,其中集装箱 2400 万标准箱。集装箱重量 2.25 亿吨;外贸吞吐量 2.63 亿吨;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 2020 年,上海港总的货物吞吐量约为 6.0 亿吨,其中集装箱 3700 万标准箱,集装箱重量 3.55 亿吨;外贸吞吐量 3.85 亿吨;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 2 、“十一五”建设重点 ( 1 )加快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形成以远洋干线运输为重点的深水港区。重点是继续建设洋山二期工程。 ( 2 )建设罗径港区二期工程,新建一批煤炭泊位、矿石泊位、化肥泊位、钢杂货泊位及相应的水水中转泊位。 ( 3 )建设外高桥六期码头,新建若干汽车滚装泊位、杂货通用泊位和散装水泥泊位等。 ( 4 )建设国际邮轮母港。 ( 5 )支持和配台交通部开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上海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 ,1987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是全国性的多功能枢纽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水上客运枢纽和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完成集装箱装卸量最多的港口,是全国最 大的卸煤港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港区岸线长度280公里,其中黄埔江内120公里,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公里公路铁路: 上海港的交通发达便捷,集疏运条件良好。铁路干线有津炉线和沪杭线,港区的开平、北票、张华浜和军工路码头均有铁路专用线。公路通过204、312、318、320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并与国内其他主要公路干线相通;与204国道相连接的沪嘉(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与320国道连接的莘松(莘庄到松江)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航空运输: 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空中航线国内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国际航线可通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10多个主要城市。 其它: 内河航道共有225条,其中通往外省市的干线航道有8条;海上客、货运航线遍及沿海各主要港口,其中客运航线可达大连、青岛、宁波、温州、海门、福州、厦门、广州等地。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按照码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 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 上海港内河港区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 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外贸进口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13.7万标准箱。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106班,其中,远洋航线498班,近洋航线535班,内支线794班,内贸航线每月279班。 历史上上海港的吞吐量 20世纪50年代末 上海港货物年均吞吐量虽然仅为0.17亿吨,但已经超过解放前的最高纪录。 1984年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当时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仅22%。 2000年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破2亿吨大关,外贸货物比重升至37%。 2002年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3年超过2亿吨,2002年达2.64亿吨,比上年增长19.4%。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61万标准箱,已超过高雄港,居世界第4位。 2003年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达3.16亿吨,比上年增长19.8%。,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28万标准箱,居世界第3位。 2004年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与2003年同比增长19.8%,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吞吐量 15%,超过了荷兰鹿特丹港(约3.54亿吨),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3.88亿吨)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 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5.4万TEU(标准箱),较2003年增长29%,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集装箱量的24%,超过深圳港,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后列世界第三。 此外,2004年上海港内河货物吞吐量完成1.06亿吨,同比增长7.3%。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升至世界第二 集装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三。 2004年上海港全年新开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33条,其中欧洲、北美、中东、澳洲等远洋班轮航线21条,通达世界12大航区,与近20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500余个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目前平均每月始发的国际国内航班密度已达1716班,其中国际航班827班。 2005年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比2004年增长16.7%,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08万TEU。 2006 年 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外贸进口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13.7万标准箱。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106班,其中,远洋航线498班,近洋航线535班,内支线794班,内贸航线每月279班 2007年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6亿吨,比上年增长4.2%,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15万标准箱,增长20.4%,首次超越香港,跃居世界第二,明年有望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这里,通达北美、欧洲、地中海、波斯湾、红海、非洲、大洋洲等世界12大航区,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吸引了国内外65家船公司加盟国际班轮航班营运,平均每月开出的国际国内航班达2182班,其中国际航班达1009班。 2008年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82亿吨,同比增长3.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80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1%,货物吞吐量完成3.68亿吨,同比增长4.5%;外贸吞吐量完成2.55亿吨,同比增长9%;其中外贸进口完成1.2亿吨,外贸出口完成1.3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9.6%和8.5%,仍位列世界第2。而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1500万标箱,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作出了重要贡献。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4.7%,水水中转比重达到50%。 上海港全年引领各类中外船舶6.19艘次,同比增加2,100艘次。 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上海港集装箱货轮出入境数、集装箱吞吐量与2007年相比都略有下降。2008年,外高桥口岸共办理出入境船舶1.727万艘次、出入境人员24.3万人次,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滑3%和7%。这也是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货轮出入境数、出入境人员、集装箱吞吐量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数据下滑。专家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已通过贸易扩散至航运市场。为降低成本,不少航运公司采取了减少航线运力、船舶减速等多种手段,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009年 1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3862万吨,同比减少19.2%。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3358.8万吨,同比减少19.8%,内河货物吞吐量503万吨,同比减少15.0%;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1596.4万吨,同比减少28.8%,内贸货物吞吐量2265.4万吨,同比减少10.8%。全港集装箱吞吐量190.1万标准箱,同比减少19.3% 。 2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3547.5万吨,同比减少13.9%。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3053.90万吨,同比减少19.23%,内河货物吞吐量493.60万吨,同比增加45.52%;全港外贸货物吞吐量1475.20万吨,同比减少21.22%,内贸货物吞吐量2072.30万吨,同比减少7.80%。 2月份,全港集装箱吞吐量152.80万标准箱,同比减少17.72%;国际出口航线46.20万标准箱,同比减少29.79%,国际进口航线71.40万标准箱,同比减少1.65%。 2009年全年 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20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优化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欧美市场复苏、世博会对经济的拉动以及相关政策效应显现,上海港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增长显著。根据快报数据显示,去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5万标准箱,超过新加坡港50万标准箱左右,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枢纽港”重要标志的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37.7%;货物吞吐量完成6.5亿吨左右,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上海港现状 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按照码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 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 上海港内河港区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 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外贸进口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集装箱吞吐量中,内支线集装箱量202.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箱78.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313.7万标准箱。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106班,其中,远洋航线498班,近洋航线535班,内支线794班,内贸航线每月279班 (二)位置及交通 1 、位置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 31 度 14 分,东经 121 度 29 分。 2 、交通 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沿海北距大连 558 海里 ,南距香港 823 海里 ,长江西溯重庆 2399 公里 。 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 204 、 312 、 318 、 320 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