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5、古诗词三首总课时:2第 1 课时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实施时间: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读题.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你正在浏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5.指数名学生说.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练习背诵.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作业设计: 每课一思: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5、古诗词三首总课时:2第 2 课时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实施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千帐”等词语2、学习长相思和秋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诗词,默写秋思3、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感受诗人暗藏于始终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想象已经,领会诗情,背诵诗词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诗人思乡怀亲的情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二、读入情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名回答.)三、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四、议深情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五、记生字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4.学生练写作业设计: 每课一思: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6、梅花魂总课时:2第 1 课时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实施时间: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训斥、玷污、郑重、眷恋”等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华侨老人热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乡感情3、 理清课文层次,对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有所了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二、解题:1、齐读课题。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3、教师小结归类: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2、学生自学。3、小组汇报。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相关的词语。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文坛:文艺界。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玷污:弄脏。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折节:屈服。秉性:性格。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无所谓:说不上。眷恋:深切地留恋。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作业设计: 每课一思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6、梅花魂总课时:2第 2 课时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实施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默读批注法初读了22课,谁还记得文章写了哪五件事?(吟诗落泪、弄脏梅图、提起回国、赠送梅图、赠送手绢五件事。)2 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写事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学习课文。二、新授1 师:同学们,你们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来。(课件:梅花图)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与外祖父之间的往事。(1分)(学生听,进入情境。) 2 请大家默读文章所写的五件事,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外公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划完后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4分)(学生用心去读书,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3 两人一组汇报句子,一人读外公的表现,另一人读“我”的表现。(初步感知)(2分)(1)外公落泪我拍手笑(2)外公发脾气我不理解(3)外公哭起来我不明白(4)外公送我梅图我不知为什么(5)外公送我手绢我不解(板书五件事)4 从“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 (总结出婴儿不理解外公的所作所为。)5 当时幼小的莺儿不理解外公的感情,你明白吗?你是从哪读懂的?请你从刚才划的外公表现的句子中找到最能表达外公感情的的句子,大声的朗读。6 请你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来评议。7 全班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要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加以评议,如果你觉得自己比他读得还好,那你就站起来读。第一件事: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1)指名读(2)同学加以评议:重点体会外公在吟诵诗句时的意境,体会老人思念故乡之情。(3)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个人试着读读。(4)全班齐读,共同体会老人的思乡之情。第二件事: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1)指名读(2)同学评议:声不在高,批评的分量重,十分严厉。(3)带着这样的感情试着读出来。(4)指名读。(5)简单评议。第三件事:(10分)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一)(1)学生读到时出示投影(2)是啊!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歌颂了梅花精神,你知道哪些呢?(学生诵读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文。)(3)你见过梅花吗?想再看一看吗?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梅花,边看边结合着同学们找的的句子、资料和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梅花与其他的花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评议,抓住愈是寒冷句,教师边总结边变“愈”字的颜色。)(4)每个同学试着读出这种感情。(5)指名读。(二)(1)外公由梅花联想到什么?(2)自由读外公说的话,想想还有哪些有气节中国人?(学生反馈,说自己知道的有气节的人。)(3)在读,读出中国人的气节。(三)(1)我们再看13自然段,这是在我即将离开外公时他对我说的一段话,想一想此时的外公应用怎样的语气对我说这段话?(学生讨论:语重心长,教育,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期望之情等。)(2)每个人试着用这种语气来读。(3)指名读,大家评议。(4)师生对读,体会外公的感情。8 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也可以结合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来谈。9 老人为什么把自己珍爱的梅图送给我呢?齐读16自然段,思考。(把他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到祖国)多少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了外公的心。10 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有深入的学习了梅花魂,知道了这篇文章由我看到了梅花想到了外祖父,回忆起他生前的五件事,进一步体会到了老人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的感情,也从中感受到了老人盼望回归的心。11 学忘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 (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12 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请大家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爱国华侨们的心声。作业设计: 每课一思: 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7、桂花雨总课时:1第 1 课时设计者:语文语文组实施时间: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3、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二、 初读课文思考:1、 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三、 学习课文1、 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2、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3、 学习三至六自然段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结合学生的想像点题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4、 学习第七八自然段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5、 带感情读课文再读课文,理解内容作业设计: 每课一思: 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8、小桥流水人家总课时:1第 1 课时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实施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交流: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板书设计小桥流水人家那么美,那么自然“我”热爱,“我”思念作业设计: 每课一思: 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口语交际 习作二总课时:3第 1 课时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实施时间:9、29教学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次活动,学生重点讨论的问题是活动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要积极地参与,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淡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畅所欲言.抒发情感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展示活动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作业设计:每课一思: 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口语交际 习作二总课时:3第 2、3 课时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实施时间:教学目标1、 写想象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3、 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教学媒体教学过程:谈话导课,激发兴趣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大胆想象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打开思路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试写初稿.自行修改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小组评议,互改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佳作赏评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赏评作业设计:每课一思:高王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稿教材内容回顾拓展二总课时:1第 1 课时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实施时间: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2、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儿童职业体验教育行业场馆运营与盈利模式分析报告
- 2025-2030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服务行业顾客反馈分析改善方案工具
- 农业生产托管合作协议与实施方案
- 房地产中介法律风险防范与合同模板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社区护理学专项)-社区护理安全管理与团队试题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社区护理学专项护理教育学试题
- 医学人文与临床思维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针灸临床考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版
- 云南医护招聘考试题临床及答案2025年版
-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游离皮瓣移植术护理教学查房
-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讲课件
- 国际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为例
- T/SHPTA 033-2022聚氯乙烯软制品用钙锌复合热稳定剂
- 探究2025年中小学STEAM教育跨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 GB/T 45604-2025船舶与海洋技术大抓力平衡锚
- 上门灭蚊合同范例
- 双休背景下的自律学习的重要性课件-高一下学期自律的力量主题班会
- 工贸公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