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探坑技术交底.doc_第1页
人工挖探坑技术交底.doc_第2页
人工挖探坑技术交底.doc_第3页
人工挖探坑技术交底.doc_第4页
人工挖探坑技术交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1/T808-2011技术交底记录(表C2-5)编号DLG-001第1页共6页工程名称8888888分部工程名称竖井分项工程名称人工挖探坑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13年12月2日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工具准备:铁锹、洋镐(每个竖井各5把)。(2)、每个竖井需5工人。二、技术要求(1)、作业前应了解地下管线的情况,按要求挖探坑。先由测量人员放出竖井圈梁范围内地下管线所在位置及走向,然后安排工人人工开挖,待地下管线暴露时应按要求进行保护。(2)、开挖前现场技术人员应向施工人员交待探坑附近的管线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对地下管线较密集地段,施工时要听从技术人员的安排,不得使用风镐等破坏性较大机械擅自乱挖。开挖过程中如遇地下管线及时上报现场技术人员,待确认并提出解决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探坑挖完后,需经现场技术人员的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施工中注意事项:开挖探坑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未知管线,如发现未知管线应立即停止开挖,及时上报,待进一步明确之后方可继续施工。三、各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1、*(1)、5#西侧圈梁向东1.6米为雨水管线DN=900,深3.5米,南北走向。(2)、6#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井中心线向东1.4米为污水管线,南北走向,管径不详,深度6.9米。 井中心线向东4.4米为污水管线,南北走向,管径DN=1500,深度2.2米。 井中心线向东9.6米为给水管线,南北走向,管径DN=400,深度2米。 井中心线向西3.2米有污水井,埋深走向不详,管径不详。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DB11/T808-2011技术交底记录(表C2-5)编号DLG-001第2页共6页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竖 井分项工程名称人工挖探坑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13年12月2日交底内容:井中心线向西9.4米为雨水井由北向西、西侧管径DN=500,北侧管径DN=300,埋深4.3米。井中心线向西7.7米为污水管线(3)、7#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井中向东1.8米为污水管线,南北走向,管径不详,深度7.2米。 南侧圈梁外壁向南2米为电信过河井,深6.8米。(4)、8#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井中向北1.56米为路灯井的管线,深0.7米,东西走向。 北侧圈梁外壁向北1米为给水井,东侧为直埋,西侧为方沟(断面1.7m*1.8m),方沟深2.2米,管顶深1.3米,东西走向方沟南侧墙进圈梁0.2米。(5)、9#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井中线线北侧2.4米有一路灯井,井深0.2米,东偏北接入现状路灯杆。路灯杆紧靠北侧圈梁内壁。紧靠南侧圈梁内壁也有一座路灯井,路灯井吃南侧圈梁结构。此2座井有管线穿越,南北走向。 西侧圈梁范围内有一座自来水井及南北走向自来水管线,自来水井距南侧圈梁1.5米。 距东侧圈梁外壁2.3米处有一自来水井及南北走向自来水管线,管线深0.85米。 北侧圈梁外壁0.8米处有一信号灯井,井深0.1米,圈梁东南角有一信号灯井,此2座信号灯有管线穿过,管线斜穿南北侧圈梁。 距北侧圈梁外壁1.5米处有一道自来水管线管线深1.4米,管线接入圈梁东北角自来水井。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DB11/T808-2011技术交底记录(表C2-5)编号DLG-001第3页共6页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竖 井分项工程名称人工挖探坑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13年12月2日交底内容: 东西方向井中心线附近有一道电信管线。(6)、11#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井中心线向北6.9米为给水管线DN=600,深1.9米,东西走向。井中心线向北3.5米为消防管线DN=100,深1.4米,东西走向。井中心线向南0.4米为电信管线(单层6根DN=100,深100,双层6根9空,宽0.7米,高0.35米,5根线(管底)深1.2米。 (7)、13#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北侧圈梁外壁向北6.8米有一燃气检查室,深3.85米,从检查室引出两道燃气管线,均距北侧圈梁外壁约3米。东侧燃气管线DN=300,东西走向。西侧燃气管线DN=500东西走向。北侧圈梁外壁2米处有一道自来水管线,DN=600,埋深1.9米。东西方向井中心线深约3.8米处有一不明类型管线,管线东西走向。东侧圈梁外壁向东6.5米,井中心线向北2.1米二者交汇处有一新做的燃气井,管线东西走向,埋深2.1米。 (8)、15#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井中心线向北3.8米为不明管线,深1.8米。 井中心线向北6.9米为给水管线东西走向,DN=600深1.8米。 井中心线向北8.1米为燃气管线东西走向,DN=500深1.8米。 (9)、17#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井中心线向北6.8米为雨水管线,东西走向,DN=800,深3.2米。井中心线向南2.3米为不明管线,东西走向,深1.2米。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DB11/T808-2011技术交底记录(表C2-5)编号DLG-001第4页共6页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竖 井分项工程名称人工挖探坑施工单位北京西亚建筑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交底日期2013年12月2日交底内容:(10)、18#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井中心线向北7米为雨水,DN=800,深3.8米,走向由北向南进入圈梁东北角雨水井,从井引出由东向西走向。 * (1)、1#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西侧圈梁外壁向东0.5米,深6.75米,管径不详。 DN600给水管线,东西走向,位于南侧圈梁外皮北侧1.3米,埋深0.9米。 DN500燃气由东向西折向北,位于竖井井中心线向南2.6米,东侧圈梁外皮西0.3米,埋深2.5米。 距北侧圈梁外壁向南0.9米为电信管线,东西走向,埋深0.9米。 距南侧圈梁外壁南侧0.3米为电信管线,东西走向,埋深1.6米,其南北分支距井中心线1.66米,埋深1.6米。 (2)、2#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井中心线向北0.6米为电信管线,9孔3根2层,东西走向,埋深1.5米。 南侧圈梁外壁向北2米为DN500燃气管线,东西走向,埋深2.1米。 南侧圈梁外壁向北0.5米为DN600给水管线,东西走向,埋深0.9米。 (3)、3#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西侧圈梁外壁向东1.4米为电信井,向北有分支,管线为9孔3排2层,埋深0.8米。井中心线向北3.5为DN400污水,东西走向,埋深4.1米,东侧圈梁外壁向东2米有一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DB11/T808-2011技术交底记录(表C2-5)编号DLG-001第5页共6页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竖 井分项工程名称人工挖探坑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13年12月2日交底内容:污水三通,北分支DN=400, 埋深3.5米。井中心线向北1.4米为DN1200雨水,东西走向,埋深3米。东侧圈梁外壁向东0.6米有一雨水三通井,东侧为DN1000管,北侧为DN800管,西侧为DN1200管,埋深2.1米。井中心线向南2.6米为DN600给水,东西走向。3-1点向西2.6米为给水井,井深1.1米,北分支为DN400管。紧靠南侧圈梁外壁为DN600燃气管线,东西走向,北侧有分支,支线为DN300管,埋深2.1米。(4)、5#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北侧圈梁外壁向北2米为DN300污水管线,埋深1.1米,东西走向。北侧圈梁外壁向北1.4米为给水管线,走向不明,埋深1.5米。井中心线向南0.5米为物探的不明管线,埋深1米。南侧圈梁外壁向南0.4米为DN400污水管线,埋深3.8米,东西走向。南侧圈梁外壁向南2.6米为DN1000雨水管线,埋深2.5米,东西走向。 (5)、8#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圈梁东南角向南1.2米为DN500燃气管线由东向西走向后折向西南,后继续东西走向。给水管线穿铁路及8#,走向不明管径为DN2000钢筋混凝土顶管,套DN600给水管,位置不详,埋深3.8米。 (6)、10#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 南侧圈梁外壁向南2.1米为电信管线及一座电信井,走向由向北拐弯,深1.4米,0.4*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DB11/T808-2011技术交底记录(表C2-5)编号DLG-001第6页共6页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竖 井分项工程名称人工挖探坑施工单位*交底日期2013年12月2日交底内容:03管线。南侧圈梁外壁向南2.2米,给水井管线过铁路顶DN2000管,套管为DN600给水管东西走向,埋深3.8米。南侧圈梁外壁向北0.9米为燃气DN500管线及燃气井,东西走向,埋深3.6米。 (7)、13#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东侧圈梁外壁向东1.7米,北侧圈梁外壁向南0.4米交汇处为一电信井,埋深1.4米,管线为2排2层。圈梁东南角处有一座电信井,距南侧圈梁外壁向北1.9米,距东侧圈梁外壁2.4米。南侧圈梁外壁向南2.8米为给水井及DN600给水管线,东西走向,埋深1.3米。南侧圈梁外壁向南4.75米为电信管线,向北有分支,有一电信井位于圈梁东南角外,此井管线为9孔3排2层,埋深0.8米。(8)、13#竖井施工范围内现状管线说明:南侧圈梁外壁向南有一电信管线,东西走向,埋深2.1米。管块断面为高0.8米*宽0.7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