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板支模方案 0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及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建筑面积 21240 m2 其中三层生活间建筑面积为 2652 m2 单层辅助用房建筑面积为 1162 m2 厂房建筑层数为一层 建筑高 度为 13 650 米 女儿墙至室外地面 三层生活间建筑高度为 12 85 米 屋面面层至室外地面 本工程为结构形式为门式钢架 结构 生活间及辅助用房为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厂房墙面压型彩钢板使用年限为 15 年 抗震烈度按 7 度设防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99 本工程施工图纸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 模板的选用及装拆方法模板的选用及装拆方法 2 1 模板选用 1 模板支撑 本工程柱梁板均采用钢支撑 2 模板面料 构件采用 1830 915 18mm 胶合板 九夹板 外配 40 100mm 松木枋 对尺寸相同的构件 则采用专门制作的定型木模板 以便在现场直接拼装成型 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3 支撑立柱材质 50 钢管 2 2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施工图进行配模设计 绘制模板安装图 2 2 1 柱模板安装 根据施工图 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 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模板支模方案 1 根据弹好的柱边线用 1 3 水泥砂浆抹抄平层 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 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另外 在外柱部位 继续安装模板前 要设置模板 承垫条带 并校正其平直 柱模板组装前根据柱尺寸配制拼装 检查所有模板边平直度 外形尺 寸等有无质量问题 组装时 水平接头要错开 并随时检查并纠正位移 垂直度和柱顶对角线 梁与柱接头处的柱模板应按梁 柱接头处柱剩余的几何尺寸下料配制 定型模板 并在胶合板背后钉好木枋支撑肋 做好编号 便于对号安装 而梁与柱接头处的梁模板 则用整块较长模板 把不符合模数的补口留 在离梁头较远处 并要注意做好柱头部分模板的支撑加固工作 不容许 向内或向外跑模变形现象发生 保证梁 柱接口处混凝土光滑 平整 顺直 柱模四周用钢管对拉丝间距 50cm 进行加固处理 柱模板底部应留置清扫口 以保证浇筑柱混凝土前清洗废物和模板淋 水用水顺利排出 冲洗湿润完毕后 再及时封闭清扫口 2 2 2 梁 板模板安装 本工程梁 板采用钢管支撑 梁板木支撑做法为 梁顶撑间距约 0 6 1 0m 楼板牵杠撑间距约 0 8 1 0m 在顶撑立柱 牵杠撑半高处纵横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在梁顶 撑之间 牵杠撑之间设剪刀撑 按照规范规定 梁底跨度大于 4m 时 跨中梁底应起拱 1 3 主次 梁交接时 先主梁起拱 后次梁起拱 上下层对应的模板支柱应设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楼面模板铺完后 应认真检查支撑是否可靠 以防塌模事故发生 立柱稳定 立柱底部的垫块材料 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不得 用砖块垫高 查垫块 全数 用 5 厚木材作垫块 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支撑高度为 3 M 时 立杆间 2 道水平支撑 模板支模方案 2 纵横向剪刀撑开档间距 5 M 立杆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纵向 1000 mm 横向 1000 mm 查方案与实物 纵 横距各 30 点 立杆纵距 950 横距 1000 有二道水平支杆 立杆接头应错开 钢管连接采 用接头扣立杆 水平杆采用十字扣连接 扣件固定其紧固力矩为 45 50N M 2 2 3 楼梯模板安装 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 先安装休息平台梁模板和楼梯模板斜楞 再铺设楼梯底板模板 安装楼梯外帮侧板 然后在楼梯外帮侧板内侧弹 出楼梯底板厚度线 用套板画出踏步侧板位置线 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 档木 在现场装钉踏步侧板 2 3 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 除了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 混 凝土强度大于 1 2N mm2 方可拆除外 底模应按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02 的有关规定执行 模板拆除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遵循先支后拆 先 非承重部位 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一般是 板底模 梁底 模 梁侧模 拆除模板时必须站在安全的地方操作 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模 板 装拆模板时 严禁抛扔 上下应有人接应 妥善传递 随拆随运转 并应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 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 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 应先从跨中开始 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高空模板 应设有红色信号标志和警示牌 作业区周围及进出口 处设有专人负责安全巡视 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拆下的模板 配件等 应按指定地点分类堆放 并及时清理 维修和 涂刷好隔离剂 以备待用 模板支模方案 3 3 模板及其支撑设计模板及其支撑设计 本工程采用组合木模 木支撑及钢管支撑 设计梁 板模板及其支撑 时 梁截面取 200 500 950 板厚取 120 160 其余梁 板模板及其支撑 参照其设计和施工 本章以下如选用 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 公式 表 则省略该书 名称 3 1 楼板钢支撑模板 板厚按板厚按 120mm 计计 地下室 1 楼板模板的荷载设计值 模板自重 0 6 1 2 0 9 0 65kN m2 钢筋砼自 25 1 0 12 1 2 0 9 3 25kN m2 计算挠度的组合荷载 3 9kN m2 施工荷载 2 5 1 4 0 9 3 15kN m2 计算强度的组合荷载 7 05kN m2 2 楼板模板验算 1 胶合板验算 楼板模板采用 18 厚胶合板 外配间距为 500mm 的木搁栅 每米宽度胶合板模板上的均布线荷载为 qw 3 9 1 0 3 9N mm qm 7 05 1 0 7 05N mm 模板支模方案 4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如下 最大弯应力 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标准值 2 5kN m2时 22 2 2 2 2 68 9 49 3 6 181000 50005 7 107 0 6 107 0 mmNfmmN bh lq W M m m 可 施工荷载按集中荷载标准值 2 5kN 时 6 181000 5009 04 1250010 0 5009 3107 0 6 10 0 107 0 2 2 2 2 21 bh pllq W MM w 可 22 68 9 85 4 mmNfmmN m 最大剪应力 可 22 2 1 18 0 1810002 50005 7 607 0 3 2 3 mmNfmmN bh V Ib VS v 最大挠度 mm l mm EI lqw 25 1 400 500 400 35 0 181000 12 1 4680100 5009 3632 0 100 632 0 3 44 可 2 木搁栅验算 木搁栅间距 500 牵杠木间距 800 牵杠撑间距 1000 木搁栅采用 50 80mm 松木枋 木搁栅上由胶合板传来的均布线荷载为 qw 3 9 0 5 1 95N mm qm 7 05 0 5 3 53N mm 按两跨连续梁计算如下 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标准值 2 5kN m2时 可 22 2 2 2 2 13 3 5 6 8050 80053 3 125 0 6 125 0 mmNfmmN bh lq W M m m 模板支模方案 5 施工荷载按集中荷载标准值 2 5kN 时 6 8050 8009 04 125001 080095 1 125 0 6 188 0 125 0 2 2 2 2 21 bh pllq W MM w 可 22 13 81 11mmNfmmN m 最大剪应力 可 22 4 1 65 0 50802 80053 3 625 03 2 3 mmNfmmN bh V Ib VS v 最大挠度 可 mm l mm EI lqw 2 400 800 400 25 0 8050 12 1 9000100 80095 1 644 0 100 644 0 3 44 3 牵杠木验算 牵杠木采用 80 100 松木枋 其间距 800mm 牵杠撑间距 1000 牵杠木上由木搁栅传来荷载为 qw 3 9 0 8 3 12N mm qm 7 05 0 8 5 64N mm 按两跨连续梁计算如下 施工荷载按均布荷载标准值 2 5kN m2时 可 22 2 2 2 2 13 29 5 6 10080 100064 5 125 0 6 125 0 mmNfmmN bh lq W M m m 施工荷载按集中荷载标准值 2 5kN 时 6 10080 10009 04 12500188 0 100012 3 125 0 6 188 0 125 0 2 2 2 2 21 bh pllq W MM w 可 22 13 37 7 mmNfmmN m 模板支模方案 6 最大剪应力 可 22 4 1 66 0 100802 100064 5 625 0 3 2 3 mmNfmmN bh V Ib VS v 最大挠度 mm l mm EI lqw 5 2 400 1000 400 33 0 10080 12 1 9000100 100012 3 644 0 100 644 0 3 44 可 4 牵杠撑验算 模板及立杆荷载设计值为 楼板模板及其立杆自重 0 95 1 2 0 9 1 03kN m2 钢筋砼自重 25 1 0 12 1 2 0 9 3 25kN m2 施工荷载 2 5 1 4 0 9 3 15kN m2 合计 7 43kN m2 牵杠撑采用 80 的圆木 牵杠撑设于楼板模板牵杠木十字节点处 每一区格面积为 0 8 1 0 8m2 承受荷载为 7 43 0 8 5 94kN 1 计算牵杠撑稳定系数 牵杠撑按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在牵杠撑半高处纵横各设一道 水平拉杆 则其计算长度 为 o l mll241 1 482 2 2 1 2 1 0 由 2 12a 式得 对强度等级为 TC13 的木材 模板支模方案 7 当长细比时 91 1 62 8025 0 1241 25 0 00 d l i l 523 0 65 1 62 1 1 65 1 1 22 2 强度验算 由表 2 108 得 可 22 10 18 1 4014 3 1095 5 2 3 mmNfmmN A N c n 3 稳定性验算 由表 2 108 得 可 22 10 65 2 4014 3 523 0 1095 5 2 3 mmNfmmN A N c n 模板支模方案 8 4 2 梁模板木支撑 1 梁模板的荷载设计值 梁 200 550 模板的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设计值列于下表 梁梁模模板板的的荷荷载载设设计计值值 荷载名称及其组合 模板自重 0 6 2 h hb b 1 2 0 9 kN m 0 78 钢筋砼自重 25 5 bh 1 2 0 9 kN m 3 1 计算挠度的组合荷载 kN m 3 88 振捣荷载 2 b 1 4 0 9 kN m 0 51 梁底模 计算强度的组合荷载 kN m 4 39 最小侧压力 24hB 1 2 0 9 kN m2 3 11 最大侧压力 24h 1 2 0 9 kN m2 14 26梁侧模 振捣荷载 4 1 4 0 9 kN m2 5 04 注 hB 120mm 2 底模验算 梁底模采用 350 40mm 厚松木板 底模下的顶撑间距为 800mm 底模上的均布线荷载为 qw 3 88KN m 3 88N mm qm 4 39kN m 4 39N mm 考虑松木板长度限制 按两跨连续梁计算如下 最大弯应力 模板支模方案 9 可 22 2 2 2 2 13 77 3 6 40350 80039 4 125 0 6 125 0 mmNfmmN bh lq W M m m 最大剪应力 可 22 4 1 29 0 403502 80039 4625 0 3 2 3 mmNfmmN bhIb s 最大挠度 mm l mm EI lqw 2 400 800 400 87 0 40350 12 1 9000100 80088 3 912 0 100 912 0 3 44 可 3 侧模验算 梁侧模采用 18mm 厚胶合板 q1q2 2 15 1111 326 14120mKNqqq 22 0 26 14 11 3 2 1 q q 65 0 3 1 2 v 最大弯应力 22 2 3 2 2 2 3 2 2 68 9 08 5 22 0 1 6 22 01 22 0 65 0 2 6 181000 430 04 5 26 14 1 6 1 2 6 2 mmNfmmN v bh lq W M m 可 模板支模方案 10 最大剪应力 可 22 2 1 145 0 61810002 430 04 5226 14 3 2 3 mmNfmmN bhIb s 最大挠度 可 mm l mm EI lq EI lq 72 1 250 430 250 71 1 181000 12 1 4680 430384 11 3 515 1100652 0 384 5 00652 0 3 44 1 4 0 4 顶撑验算 中跨顶撑立柱采用 80 的圆木 其间距为 800mm 支柱撑于梁底模下 梁传给每根立柱的荷载为 N 4 39 0 8 103 3512N 1 计算顶撑稳定系数 顶撑立柱按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在顶撑立柱半高处纵横设一 道水平拉杆 则其计算长度 为 o l mll13 1 26 2 2 1 2 1 0 由 2 12a 式得 对强度等级为 TC13 的木材 当长细比时 915 56 8025 0 1130 25 0 00 d l i l 53 0 65 5 56 1 1 65 1 1 22 2 强度验算 由表 2 108 得 可 22 10 7 0 4014 3 3512 2 mmNfmmN A N c n 模板支模方案 11 3 稳定性验算 由表 2 108 得 可 22 10 32 1 4014 3 53 0 3512 2 mmNfmmN A N c n 1 梁模板的荷载设计值 梁 200 950 模板的水平荷载和竖直荷载设计值列于下表 梁梁模模板板的的荷荷载载设设计计值值 荷载名称及其组合 模板自重 0 6 2 h hb b 1 2 0 9 kN m 1 3 钢筋砼自重 25 5 bh 1 2 0 9 kN m 5 24 计算挠度的组合荷载 kN m 6 54 振捣荷载 2 b 1 4 0 9 kN m 0 51 梁底 模 计算强度的组合荷载 kN m 7 05 最小侧压力 24hB 1 2 0 9 kN m2 3 11 最大侧压力 24h 1 2 0 9 kN m2 24 63 梁侧 模 振捣荷载 4 1 4 0 9 kN m2 5 04 注 hB 120mm 2 底模验算 梁底模采用 350 40mm 厚松木板 底模下的顶撑间距为 800mm 底模上的均布线荷载为 qw 6 54KN m 6 54N mm qm 7 05kN m 7 05N mm 模板支模方案 12 考虑松木板长度限制 按两跨连续梁计算如下 最大弯应力 可 22 2 2 2 2 13 1 6 6 40350 80005 7 125 0 6 125 0 mmNfmmN bh lq W M m m 最大剪应力 可 22 4 1 37 0 403502 80005 7 625 0 3 2 3 mmNfmmN bhIb s 最大挠度 mm l mm EI lqw 2 400 800 400 45 1 40350 12 1 9000100 80054 6 912 0 100 912 0 3 44 可 3 侧模验算 梁底模采用 18 厚木夹板和 3 根 50 80 松木枋 侧模竖楞间距为 500 mm 侧模上的均布线荷载为 qw 24 63 3 11 2 0 83 12 31N mm qm 24 63 3 11 2 5 04 0 83 16 5N mm 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如下 最大弯应力 可 22 2 2 2 2 13 7 2 6 80503 500 5 16105 0 6 105 0 mmNfmm bh lq W M m m 最大剪应力 可 22 4 1 63 0 805032 5005 16606 03 2 3 mmNfmmN bhIb s 最大挠度 模板支模方案 13 mm l mm EI lqw 25 1 400 500 400 18 0 80503 12 1 9000100 50031 12883 0 100 883 0 3 44 可 侧模竖楞验算 侧模竖楞采用 1 48 3 5 钢管 竖楞下端用扣件与梁下横向钢管相扣 接 在竖楞一定高度上用对拉螺栓拉接固定横楞 使竖楞成为一端悬挑 的简支梁 竖楞上的砼侧压力分布为矩形加三角形 qminqmax ml BA 竖楞上的线荷载 qmaxm 24 63 5 04 0 5 14 84KN m 14 84N mm qminm 3 11 5 04 0 5 4 08KN m 4 08N mm qmaxw 24 63 0 5 12 32KN m 12 32N mm qminw 3 11 0 5 1 56KN m 1 56N mm 支座弯矩 mmN mq ml mqq M m mm B 7 353755 35508 4 2 1 355475 6 355 08 4 84 14 2 1 6 2 3 2 min 3 minmax 跨中弯矩近似取为 22 min 2 32 minmax 1 8 1 1 1 2 6 lq rlqq M m mm 中 模板支模方案 14 式中 75 0 475 355 l m 43 0 830 355 lm m 74 0 3 143 0 43 0 3 1 22 r 代入上式得 最大应力 可 22 205 7 69 5080 7 353755 mmNfmmN W MMAX 侧模竖楞支点 A B 处对拉螺栓验算 支点反力 N lq l mlmlqq R m mm A 1667 75 0 1 47508 4 2 1 4753 355475 1 3 355475 08 4 84 14 1 2 1 3 1 3 2 2 min minmax N lq l mlqq R m mm B 4115 75 0 1 47508 4 2 1 4756 355475 08 484 14 1 2 1 6 2 2 2 min 2 minmax 侧模竖楞支点对拉螺栓每隔一个竖楞设置一个 侧模横楞按三跨连 续梁计算 则最大拉力 N 1 0 675 0 625 4115 9464 5N 12 6KN 选用 M12 对拉螺栓 其容许荷载 N 12 9KN 12 6KN 可满足要求 4 顶撑验算 中跨顶撑立柱采用 80 的圆木 其间距为 800mm 支柱撑于梁底模下 梁传给每根立柱的荷载为 N 7 05 0 8 103 5640N 1 计算顶撑稳定系数 模板支模方案 15 顶撑立柱按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在顶撑立柱半高处纵横设一 道水平拉杆 则其计算长度 为 o l mll13 1 26 2 2 1 2 1 0 由 2 12a 式得 对强度等级为 TC13 的木材 当长细比时 915 56 8025 0 1130 25 0 00 d l i l 53 0 65 5 56 1 1 65 1 1 22 2 强度验算 由表 2 108 得 可 22 10 12 1 4014 3 5640 2 mmNfmmN A N c n 3 稳定性验算 由表 2 108 得 可 22 10 11 2 4014 3 53 0 5640 2 mmNfmmN A N c n 4 3 柱模板 柱截面 1000 1000 本工程采用泵送砼 由 8 6 7 式得 9 02 122 0 2 1 211 VtrF oc 9 02 1 15 200 22 0 2 1 21 V T rc 9 02 18 115 1 2 1 1525 200 2422 0 2 1 模板支模方案 16 2 kN m79 2 5 9 02 1 2 HrF c 2 mkN 84 519 02 1224 取两者中较小值 即 2 mkN 84 51 F 2 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为 2 1 4 0 9 2 52 kN m2 3 荷载组合 qw 51 84kN mm2 qm 51 84 2 52 54 36kN mm2 2 柱模板验算 柱短边模板采用 18 厚胶合板 柱箍间距为 300 1 胶合板模板验算 沿高度方向每米胶合板上的均布线荷载为 qw 51 84 1 0 51 84N mm qm 54 36 1 0 54 36N mm 按二跨连续梁计算如下 最大弯应力 可 22 2 2 2 2 68 9 23 3 6 181000 17536 54105 0 6 105 0 mmNfmmN bh lq W M m m 最大剪应力 可 22 2 1 48 0 1810002 17536 54606 0 3 2 3 mmNfmmN bh V Ib VS v 最大挠度 mm l mm EI lqw 44 0 400 175 400 02 0 181000 12 1 4680100 17584 51644 0 100 644 0 3 44 模板支模方案 17 可 2 柱模松木枋验算 木枋上由胶合板传来的均布线荷载为 qw 54 36 0 175 9 5kN m 9 5N mm qm 51 84 0 175 9 1kN m 9 1N mm 考虑木枋的长度 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如下 最大弯应力 可 22 2 2 2 2 13 7 4 6 8050 5005 9105 0 6 105 0 mmNfmmN bh lq W M m m 最大剪应力 可 22 4 1 1 1 80502 5005 9606 0 3 2 3 mmNfmmN bh V Ib VS v 最大挠度 mm l mm EI lqw 25 1 400 500 400 2 0 8050 12 1 9000100 5001 9644 0 100 644 0 3 44 可 3 柱箍验算 NN 柱箍采用 L30 角铁 其间距 300mm 柱箍上的荷载近似按均布荷载考虑为 qw 54 36 0 5 27 18kN m 27 18N mm qm 51 84 0 5 25 92kN m 25 92N mm 1 强度验算 模板支模方案 18 轴向拉力 8kNR679550018 275 0 2 C N l qN m 最大弯矩 mmNlqM m 84937550018 27125 0 125 0 22 由 钢结构设计规范 式 5 2 1 得 式中 rx 1 0 因受振动荷载 f Wr M A N nxx X n 可 22 215 1 181 50800 1 849375 489 6795 mmNfmmN 2 挠度验算 mm l mm EI lqm 25 1 400 500 400 84 0 1019 121006 2 385 50092 255 384 5 45 44 5 模板的使用规定模板的使用规定 1 当柱浇筑高度大于 2m 时 应用泵送布料软管送入柱内 泵送布料 软管末端离柱底高度不宜大于 2m 柱混凝土应严格分层浇筑 以免涨模 2 混凝土泵输出的混凝土在浇捣面处不要堆积过量 以免引起过载 3 模板上实用的施工荷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标准值不得超过 2 5kN m2 集中荷载不得超过 2 5kN 4 梁板模板木支撑立柱严禁使用木杆分段支顶 模板支模方案 6 模板的安装和拆除要求模板的安装和拆除要求 1 模板应按配模图和施工说明书的顺序组装 以保证模板系统 的整体稳定 模板位置要准确 拼缝应严密 平整 2 柱模板的底面应找平 下端应设置定位基准 靠紧垫平 向 上继续安装模板时 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 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3 楼板模板支模时 应先完成一个格构的水平支撑及斜撑安装 再逐渐向外扩展 以保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4 预埋件 预留洞以及水电管线 门窗洞口必须留置准确 安 设牢固 5 模板的拆除 除了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 坏时 混凝土强度大于 1 2N mm2 方可拆除外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 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梁板构件同条件养护试块砼强度 应达到设计的 75 及其以上 悬臂构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砼应达到设 计强度的 100 6 模板拆除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遵循先支 后拆 先非承重部位 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一般是 梁侧模 板底模 梁底模 7 拆除模板时必须站在安全的地方操作 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 砸硬撬模板 8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 应先从跨中开始 分别向两端 拆除 9拆下的模板 配件等 应按指定地点分类堆放 并及时清理 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 以备待用 模板支模方案 7 安全要求安全要求 1 装拆模板人员应戴安全帽 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2 拆除高空模板 应设有红色信号标志和警示牌 作业区周围 及进出口处设有专人负责安全巡视 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3 登高作业时 连接件必须装入箱盒或工具袋中 严禁放在模 板或脚手板上 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 以防掉落伤人 4 高空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或脚手架等上下 也不得在高空 的墙顶 独立梁及其模板等上面行走 5 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 协同工作 模板装拆时 上下 应有人接应 模板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 不得乱抛 模 板应随装拆随转运 不得堆放在脚手板上 严禁从高处抛下 装模 中途停歇 应将就位的支柱 模板联结稳固 不得架空搁置 以防 掉下伤人 拆模间歇时 应将松开的模板和配件及时运走 防止因 踏空 扶空而坠落 6 装拆模板 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境外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合同
- 西湖园林景观特色解析
- 平面构成logo设计运用
- 痛风常见症状及护理措施解析
- 度娘度娘做菜方法
- 乳制品营养与选购
- 彭城微课社团介绍
-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
- 2025版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症状与护理指南培训
- 2025河北工勤人员技师考试行政办事员训练题及答案
- DB11-T 941-2021 无机纤维喷涂工程技术规程
- 隧道正洞机械开挖(电子雷管引爆)项目专项预算定额
- 2025年中国电信国际分公司招聘笔试模拟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真题及标准答案
- GB/T 3863-2025工业氧
- 2025离散型数字化工厂MES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 面部清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秋冬流行性疾病防治课件
-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交底记录表
- 异常子宫出血课件
- VTE防控知识专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