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桂花雨 小学教案设计.doc_第1页
12桂花雨 小学教案设计.doc_第2页
12桂花雨 小学教案设计.doc_第3页
12桂花雨 小学教案设计.doc_第4页
12桂花雨 小学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案设计课题桂花雨 课时安排3备课成员主备人教学内容桂花雨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练习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描写桂花的诗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师 生 互 动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课文的题目叫桂花雨。(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二、初读课文1、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一些时间,把课文再读一读。希望在读的过程中,能够把昨天还没有读准的字音再多读几遍,把昨天没有读顺的句子多读几遍,。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进行巡视。3、反馈: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你觉得自己比昨天读得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 提出听读要求:请其他同学注意,一边听,一边想他哪些地方读得比我好,我需要想他学习的,他哪些地方读得还有些不足的,需要我帮助他改进的。 指名读书,进行评价、纠正:第一自然段:笨笨拙拙(拙:第一声)第二自然段: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第三自然段:撮(cu)袅袅(niao),即时/口占一绝,诗要好好读读第四自然段:和(hu)第五自然段: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4、现在大家一定比刚才更有进步了,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这一遍争取把文章的韵味读出来。(可以跟着配套光盘听录音或者听教师范读)5、读到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桂花雨”了吧?默读课文,将有关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读一读。6、你觉得作者喜欢这桂花雨吗?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说明作者喜欢这桂花雨?(摇花乐)7、桂花雨是摇落下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了摇桂花的整个过程呢? 那根据此,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呢?三、学习生字1、拣 这个字和谁是好兄弟?哪一笔最需要我们注意? 书空。描红。2、描红其他的字,注意字形和结构。四、总结,布置作业:习字册。第二课时一、导入谈话: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美丽的桂花雨。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过渡:因为桂花美,所以桂花雨才让人喜爱。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喜欢桂花的什么?2、出示句子: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指名读。 教师引导:把“真是”去掉,换个词读一读。在“我”的心中,桂花的香气味儿是无花能够比的,我想不说它香都不行,我实在是佩服它的香气传播地远,香气的持久。把这种感情再读读。3、桂花这么香,可是它却不起眼,这也是作者喜爱桂花的一大特点。读一读前面的句子。 4、指名读。 分号:这里用分号,说明在这里写了桂花在不开花和开花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三、感悟课文 体会“摇花乐” 过渡:摇桂花是作者的一段童年往事,你能感受到她摇桂花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吗?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板书:乐)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她一起去感受摇桂花的快乐。自由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摇花乐,把让你体会到摇花乐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1、自由默读 2、交流。(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句子)A“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1)想象情景:作者是怎样缠着母亲,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2)师生表演“缠”(3)齐读。B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1)交流体会: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2)指导感情朗读。(3)小结:这就是儿童的快乐,只有儿童才能了解,这正是父亲诗中写的那句:(引读)儿童解得摇花乐。C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1)朗读(2)想象体会:看着这纷纷落下的桂花雨,你们觉得像什么?这缤纷的花雨落在你的头上,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3)怪不得淋着桂花雨的作者会喊(引读)(4)这桂花雨刚才也淋着你了吧,你会怎么喊?能加个提示语,喊一喊吗?(出示:我就()地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过渡:作者在桂花树下感受到了那份摇花的快乐,所以,作者这样写小时候,(引读), 其实在这场桂花雨中,感受到快乐的又何止作者一人,还有谁也在这场桂花雨中感受到了快乐了呢?(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感悟不同内容)父亲: (1)引读描写父亲的句子。(2)读父亲的诗母亲:(1)想象交流:母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们能想象出来吗?你们从哪看出来?(2)出示原作的句子,自由读并交流体会。(出示:母亲每天都要在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全村人:(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从课文的描述中,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3)桂花丰收了,大家都忙碌开了,这就是(出示引读: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4)齐读诗句。小结:桂花不仅给“我”,给我们全家、还给全村人带来了浓浓的乐趣。四、小结。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1) 这就是桂花树,作者喜欢它,不是一般的喜欢,从文中哪个句子看出来?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出示: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2)复习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板书:香)小结:呼吸着阵阵飘逸的桂花香,作者陶醉了,所以,作者这样写(引读)(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作者最喜欢桂花,仅仅是因为桂花香吗,还有什么?(3)复习描写摇花乐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二、感悟思乡情过渡:桂花的香,摇花的乐,都是作者最喜欢的,但仅此而已?还有特殊原因吗?让我们再深入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吧,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引读:许多年后,作者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常常说:。(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3)母亲为什么这么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创设情境,引读母亲的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所以当我把杭州的桂花捧给她时,母亲深情地说,缕缕花香,传悠悠摇花乐,淡淡笔触,抒浓浓思乡情(板书:情),难怪母亲常常会说:,我把母亲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也轻轻地对自己说,(引读)。(5)(出示第六自然段)引读: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我,感染了我,于是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总结:桂花是作者的童年,作者难忘童年的桂花雨,桂花雨中,有甜甜的回忆,桂花雨中,有浓浓的乡情,所以,作者这样写:小时候,;让我们再一次读出作者内心深处浓浓的情。三、拓展阅读过渡:乡情难忘,童年难忘,琦君这辈子最喜欢写的便是故乡的人和事,这里有一段话想读给大家听,这是作者另一部作品烟愁里的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1、从这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 写感言:从作者身上,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