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课程设课件.ppt_第1页
石油地质课程设课件.ppt_第2页
石油地质课程设课件.ppt_第3页
石油地质课程设课件.ppt_第4页
石油地质课程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石油大学地科院 2011年11月28日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 一 课程设计的概念二 课程设计要求三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四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 1 什么是设计 针对某一件事或任务进行的事前的一种构思 谋划 策划 思考 然后把这一设想付诸实施变成现实产品 与设计有关的词汇 设计欣赏 设计理念 设计文化 设计艺术 设计基础 设计规范 设计大师2 设计的种类 设计包含于人们生产 生活的方方面面 常听说 常见的设计 广告设计 商业设计 室内设计 毕业设计 创意设计 平面设计 网页设计 服装设计 发型设计 建筑设计 奥运会鸟巢 水立方馆设计 桥梁设计 三峡大坝工程设计 三峡大坝选址设计 大亚湾核电站工程设计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设计 管线走向设计 签名设计 等等3 什么是课程设计 是毕业设计前的一次小练兵 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4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 一 课程设计的相关概念 1 根据烃源岩和生油凹陷的有关资料 从烃源岩分布 有机质丰度 类型和成熟度等指标综合评价生烃潜力 2 根据储层有关资料 参照储层评价规范 对研究区的储 盖条件进行分析 3 根据自生伊利石测年和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资料确定油气运移期和成藏期 4 根据研究区域构造发育历史 分析圈闭形成的时期 结合生 排烃期和成藏期等情况 分析圈闭的有效性 根据所给资料 研究油气藏类型 5 根据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和成藏作用 编制成藏事件图 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条件 6 根据所给资料 分析研究区形成大油气田的地质条件 二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三 本课程设计的要求 1 设计最终提交成果设计报告 8000 10000字 含图表 A4纸单页打印或手写2 设计报告的表现形式封面 1页 设计任务书 1页 目录 1页 摘要 1页 设计正文 7 10页左右 包括文字 图 表 设计成绩评价表 1页 封面 所填部分必须手写 所填部分必须手写 设计任务书的填写 小四宋体 注意行距合适 摘要 独立一页 不用页码 中文摘要 200字左右 书写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 1 发现的问题 或出于怎样的研究目的 或前人研究中没有涉及的内容 或你感兴趣的研究 2 针对1 采用的 方法或手段 3 利用 资料 对 内容进行研究 4 得到 结果 由此得出 的认识如下 注意 字体小4号宋体 注意标题居中字体3号黑体上下空1行 注意 行距多倍1 25 目录 页码用i ii iii形式并单独排页码 目录前言 1一 页码二 页码三 1 2 四 五 结论或认识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注意 页码右对齐 注意 字体小4号宋体 注意标题字体3号黑体上下空1行 注意 行距多倍1 25 i 前言书写内容 1 研究论题的目的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包括 理论方面和实际地区的 3 研究内容和思路或技术路线 思路或技术路线用框图 4 主要研究的工作及实物工作量 前言 独立起页 页码居中 1 2 3 注意 字体小4号宋体 注意标题居中字体3号黑体上下空1行 注意 行距多倍1 25 课程设计正文内容 每部分可以独立起页 页码居中 课程设计正文 参考文献要求和格式 另起页 小4号宋体字 行距1 25 文献 中英文 数目至少10篇 注意格式 尤其是标点符号 文献类型标识码和例子见后页 主要例子 1 董凤娟 注水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D 西安 西北大学 2010 5 10 2 王雅春 王胜男 源岩 超压和断裂空间匹配对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成藏的控制作用 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656 661 3 HindleAD Petroleummigrationpathwaysandchargeconcentration athreeDimensionalModel J AAPGBull 1997 81 1451 1481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编码并标注 非公开发表的参考文献以页脚注形式标注 文献的作者名称一律采用 姓前名后 形式 外国人名应缩写 作者超过3人的只写前3位 后加逗号和 等 字 文后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0个 并严格按格式著录 期刊论文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J 刊名 出版年份 卷次 期号 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 作者 书名 M 版本 第1版不注 译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A 论文集名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D 保存地 保存单位 年份 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S 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P 专利国别 专利号 批准日期 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电子文献 载体类型标识 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 引用日期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指导教师 2011年 月 日 成绩评定 最后一页 必须有 大民屯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的东北部 古近系分布面积约为800km2 凹陷主要为巨厚的新生界所覆盖 局部发育中生界 新生界最大埋深达6000m 凹陷含油气丰度高 是我国东部著名的 小而肥 含油气凹陷 大民屯凹陷构造单元划分图 据肖乾华修改 2003 大民屯地区呈南宽北窄的不对称三角状 三边为断层所限制 根据基底结构特点 沉积特征 构造类型及其发展演化规律 大民屯凹陷可划分为西部斜坡带 中央深陷带和东侧陡坡带3个亚一级构造单元 若干二级构造带 构造圈闭划分为潜山 断裂 褶皱 泥岩刺穿和差异压实等五种基本构造类型 其中以潜山 断裂 褶皱三种基本构造类型最为发育 四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 1 区域地质概况 大民屯凹陷构造演化史 Inline1541 根据凹陷的基本构造特征 沉积作用特点及其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变特性 可将大民屯凹陷构造发展与演化划分为前新生代盆地基底构造发育期 沙四期 沙三期和沙一期至第四纪等四个发展阶段 从沙四期至沙一 第四纪期 初陷阶段 垒堑式断陷阶段 盆地整体沉降 沉陷 阶段等三个显著的构造发展演化阶段 表现为由断裂控制裂陷作用转变为区域拉张沉降作用的盆地演变过程 肖乾华 2003 大民屯凹陷从下到上 发育太古界 元古界潜山基底 中生界 古近系房身泡组 沙河街组 东营组 新近系馆陶 明化镇组及第四系 沙四段和沙三段的油页岩 暗色泥岩是凹陷的主力生油岩 目前已在凹陷内发现五套含油气储集层 其中前古近系潜山和古近系砂岩是最重要的产油气层 2 研究内容 论题1 大民屯凹陷烃源岩评价与成烃潜力研究 论题2 大民屯凹陷储 盖层评价与有利发育区预测 论题3 大民屯凹陷油气运聚时间以及圈闭有效性研究 论题4 大民屯凹陷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综合分析 四个论题可任选其一 其二 其三 论题1 大民屯凹陷烃源岩评价与成烃潜力研究目的和任务 清楚烃源岩评价的基本内容及原理 分析研究区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E2S34烃源岩的地质特征和地化特征 综合评价烃源岩的生烃潜力 3 各论题要求 推荐研究过程 1 根据数据文件 表2 a 编绘E2S34的烃源岩等厚图 2 讨论E2S41 E2S42和E2S34烃源岩展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相的关系 3 通过研究烃源岩 E2S34 的有机质丰度 类型 成熟度等指标 评价烃源岩 绘制E2S34TOC Ro等值线图 绘制TOC S1 S2 Ro等参数直方图 根据烃源岩有机质显微组成特征计算KTI 确定干酪根类型 计算H C和O C原子比数据 氢指数HI和Tmax数据 氢指数HI 氧指数HO 划分干酪根类型 根据给定的烃源岩的族组成特征数据 划分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 最后讨论E2S34有机质丰度 类型和成熟度在纵向及横向的变化规律及与沉积相的关系 讨论烃源岩生油气潜能 有能力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有效烃源岩的问题和生油气量问题 论题2 大民屯凹陷储 盖层评价与有利发育区预测 目的和任务 清楚储层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分析研究区储层的特征 探讨影响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 预测其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 论题3 大民屯凹陷油气运聚时间以及圈闭有效性研究 论题4 大民屯凹陷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综合分析 目的和任务 清楚油气富集成藏的必要条件 搞清本区油气藏的生 储 盖 运 圈 保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