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1页
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2页
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3页
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4页
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戊戌变法 课程标准1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 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分析其特点 3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 材料一 时局图 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 在香港发表 图中 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 的对联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 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 这幅漫画反映了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方式 2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 沉沉 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甲午战争后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分而治之 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 挽救民族危亡 2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企业 材料而反映了什么现象 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甲午战后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为资产阶级运动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 材料三 这两部作品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有何影响 托古改制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奠定了变法的思想基础 这一时期 宣传变法思想的人物和作品还有哪些 梁启超 倡民权 谭嗣同 冲决网罗 严复 天演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4 请结合材料一 二 三 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 1 社会危机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激发了民族意识 救亡图存 成为时代口号 2 经济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 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派的产生和维新思潮的形成 1分钟掌握 5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怎样评价这一特点 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社会环境 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影响深远 斗争策略 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利 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减少改革阻力 弊 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材料一 梁启超说 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 不变亦变 材料二 谭嗣同说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 尤为黑暗否塞 无复人理 沿及今兹 方愈剧矣 材料三 严复认为 人类社会同样受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天然法则的支配 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 但是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 奋起直追 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 由弱变强 天演论 仁学 变法通议 学习西方政治文教制度 发展近代工业 变法图强 主张变法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 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 7 运动过程 请结合教材 指出下列事件在变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车上书 时务报 和强学会创办呈递 应诏统筹全局折 成立保国会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戊戌政变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运动 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 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使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标志着维新变法正式开始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2分钟掌握 8 请思考 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维新变法 其爱国意识使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 光绪帝亲政后并无实权 企图借维新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 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力 材料一若夫美 法民政 英 德宪法 地远俗殊 变久迹绝 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 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然求其时地不远 教俗略同 成效已彰 推移即是 若明书佳画 墨迹尚存 而易于临摹 如宫室衣裳 裁量恰符 而立可铺设 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 百度甚多 惟要义有三 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 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 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日本之强 效原于此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1 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借鉴哪国及其理由 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9 日本 理由 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 习俗与中国不同 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 不易效仿 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 维新时间较近 成效显著 便于直接效法 地位 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10 维新内容 请阅读教材变法内容的表格 用5分钟记住变法的措施 请思考 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措施与维新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 行宪法 大开国会 设立制度局等政治主张 局限性 想减少阻力 也说明维新派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光绪帝的 君权 之上 反映了维新派的阶级局限性 光绪帝支持变法的目的在于巩固清朝统治 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光绪帝的变法并非想在中国实行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光绪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 其阶级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11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 易装游法 变政而遂霸大地 日本为俄美所迫 步武泰西 改弦而雄视东方 此二国者 其始遭削弱与我同 其后底盛强与我异 闻日本地势近我 政俗同我 成效最速 条理尤详 取而用之 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 康有为政论集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俄 日改革 由弱变强 中国应仿效日本 更易见效 12 2020 1 7 13 材料二1682 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 采纳西欧模式 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 1697 1698年 他率团往德 荷 英考察 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 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 对军事 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中 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募 在当时的俄国 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 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 留着被视为 上帝赐予的装饰品 的大胡须 无所事事 彼得下令 除神职人员外 一律禁止留须 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 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 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 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塞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 几经犹豫后 彼得将儿子处死 在整个历史上 几乎没有什么人能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 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 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 由于他的努力 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 此后 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 并愈益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摘编自 美 帕尔默等 近现代世界史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14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向西方学习 涉及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 改革成效显著 国力增强 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15 2 2009 山东 33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 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 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 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 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 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 1898年11月25日 1 材料中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的含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未能 打破鸡蛋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含义 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 改革才能成功 或 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16 2 为了 打破鸡蛋 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 建立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 实现四民平等 17 3 2009 福建 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若夫美 法民政 英 德宪法 地远俗殊 变久迹绝 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 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然求其时地不远 教俗略同 成效已彰 推移即是 若明书佳画 墨迹尚存 而易于临摹 如宫室衣裳 裁量恰符 而立可铺设 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 百度甚多 惟要义有三 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 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 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日本之强 效原于此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1 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 取鉴于日本之维新 的理由 不得照抄原文 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理由 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 习俗与中国不同 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 不易效仿 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 维新时间较近 成效显著 便于直接效法 地位 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18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井直毅说 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 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 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 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 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 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 建立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 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19 三 维新时期的遗产 变法的历史意义1 性质 是一次运动 具有进步意义 2 政治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3 思想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解放运动 具有启蒙性 4 经济 有利于的发展 5 文化 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推动了近代文化 传媒 和 新式学堂 的发展 6 习俗 摒弃陈规陋俗 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领 3分钟填空掌握 20 5 戊戌奏稿 一书于宣统三年 1911 在日本出版 内收康有为戊戌年间所上奏折20篇 编书序文5篇 常被作为研究康有为及维新派变法思想的基本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简称 断发折 原载 戊戌奏稿 今原折未见 按 自编年谱 所记 原折仅请改元易服 未言断发 断发折 则首请断发 与之不合 又 原折是康有为在政变即将发生 因而 日夜忧危 的情况下赶拟的 其宗旨是对抗旧党 保存新政 断发折 言断发易服之旨则在变 儒缓之俗 发 尚武之风 亦与之不合 宋德华 考略 1 据材料一的考证可得出什么结论 结合时代背景 分析康有为这样做的原因 就研究戊戌变法而言 应如何使用 戊戌奏稿 4分 21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并非戊戌年所写的原折 适应时代形势变化的需要 结合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分析 经考证后使用 4分 材料二康有为贸然抛出 易服 主张 让人们脱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 换成西装革履 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 维新派的威望也因而降低 支持变法的社会力量因而涣散 余音 百年黄昏 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2 据材料二 指出康有为 易服 主张的最终结果 2分 激化社会矛盾 加速变法失败 2分 22 材料三 康 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 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 以犯科学家之大忌 此其所短也 有为之为人也 万事纯任主观 自信力极强 而持之极毅 其对于客观的事实 或竟蔑视 或必欲强之以从我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3 指出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史实依据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 著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缺乏群众基础 领导人的策略 人品 4分 据此 请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3 1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的弱小和封建顽固势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