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2)(含答案).doc_第1页
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2)(含答案).doc_第2页
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2)(含答案).doc_第3页
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2)(含答案).doc_第4页
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2)(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分子热运动一、 物质的构成 : 物质是由_构成的,它的直径约是_m。分子是由_构成的,原子是有位于原子中心的_和_组成的。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是由_和_组成的。二、 扩散现象 事例1:将黑墨水滴入清水中,你会看到: ;事例2:将堆放在角落里几年的煤炭移开,你会看到: ;事例3:将樟脑丸放在衣柜里几天后,打开衣柜门后你会: 。像这样,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 。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 、 、 中,且是分子自发地进行的, (需要/不需要)借助于外力作用。 1、定义:不同的物质的_时,彼此_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 2、发生范围:可以在_、_、_间进行。液体,固体分子间都会发生 现象,但要慢得多,表明一切物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 3、影响因素:受_的影响,_越高,扩散_。 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4、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_。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为什么腌的菜要隔很多天才能咸,而炒菜时,菜中放了盐很快就有了咸味?注意: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例题: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这是因为从鲜花中散发出的具有香味的物质分子 。实验:二氧化氮的扩散现象,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右图所示),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能运动到上面盛空气的瓶子内,使其它变成 色,而下面瓶中气体的颜色变 (填“深”或“浅”),最后两瓶的颜色变得 。分析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 。像这样,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 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_。练习一: 1将煤堆放在墙角处一段时间,发现涂在墙角处的石灰变黑了,这是_现 象,它说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也是_。 2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4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久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水中放些盐,一会儿整杯水变咸了 6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 )。 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 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 C水的无规则运动 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这是因为 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 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气流 C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 A箱子里放几颗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里都充满樟脑味 B在楼下,能闻到楼上人家的饭菜香味 C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了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很小 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且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 的,即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产生和消失。2、引力:固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说明分子间存在_。 3、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 4、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1)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作用力表现为_; (2)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平衡距离时,作用力表现为_; (3)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平衡距离时,作用力表现为_; (4)当分子相距很远时,作用力变得_,可以忽略。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_组成; 一切物质的分子在_运动;分子之间有_;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_和_。 练习二: 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 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_ 。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铁丝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C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D 磁铁能吸引铁钉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是( )。 A铁棒折断后不能自然对接在一起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气体容易被压缩 D磁铁与磁铁之间有时相互排斥 5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6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7、破镜为什么不能重圆? 图15-18“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9如图15-1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其原因是_知识点一: 分子动理论1.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物质间有间距)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质量和体积在减小)2. 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3.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电子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 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4.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和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组成.知识点二: 扩散现象1.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 。2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A物质的温度 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3“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5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当堂检测 1把两块表面刮净的铅压紧,它们便结合在一起,这是由于_ 。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属于_现象,它表明固体分子也在_。 2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而将一块打破的玻璃细心地按原样拼凑,且施加一定的压力,结果并不能合成一块,其原因是( )。 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对接处玻璃分子间距离较大,引力很小 C玻璃一旦破了就相互排斥 D玻璃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3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大气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B大气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C大气压强是由于器壁附近分子的引力和斥力同时作用的结果 D大气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的结果 4橡皮筋被拉长时,橡皮筋的( )。 A分子间引力增大而斥力减小 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C分子间距离增大,密度减小 D分子运动的速度减小,对外表现为引力 13.2 内能 1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4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 5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 。 6、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7、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8、内能的改变: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9、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 。热传递的条件是 ,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 ;放热温度降低,内能 。热传递过程中, 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 。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一、填空题1改变内能的途径是: 和 。 2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 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 改变内能的。 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能、_能,同时还具有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能. 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温度降低时,内能_ 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温度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温度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使空气的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6、火柴可擦燃也可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7、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 _的方法减少 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前者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后者的本质是能量的_8、夏天中午天气真热,这个“热”字表示 ;摩擦生热,这个“热”字表示 煤燃烧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9、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面上,里面倒入少量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绕在金属管上迅速来回拉绳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塞子 ,这是 使金属管的内能 温度 ,通过 把金属管子的一部内能转移给乙 醚,使乙醚的 增加,温度 10小明同学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_增加;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_减少了,于是李文静同学得出结论:通过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1把热的钢棒插到杯内水中,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_,这一实验表明用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二、选择题1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暧B、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将壶里的水烧开,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冬天在火炉旁烤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D物体的温度不变,它所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少 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在物体对外做功过程中,物体不断地放出内能D、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变化就越大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5、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比乙物体的温度高,这说明( ) A:甲物体的内能大 B:乙物体的内能大 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样大 D:甲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6、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则( )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 C:它的热量增加了 D:它的内能增加了 7、甲、乙两铜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把它们在沸水中煮足够长的时间,然后相接触, 则( ) A:热量由甲传给乙 B:热量由乙传给甲 C:甲、乙间无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在温度为0时,静止在桌面上的铁块 ( ) A只具有内能 B只具有机械能 C既具有机械能又具有内能 D既没有机械能又没有内能9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10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 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 1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 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 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12物体温度降低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慢 B物体的内能减小 C物体运动的动能不变 D物体运动的动能减小13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热量 B温度 C比热 D质量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的内能 B抛有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 C0的冰不具有内能 D一个物体温度不变, 内能一定不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1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18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体积将减小,比较这块0的冰和熔化成的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具有相同的内能 B 0 的水具有的内能多 C0 的冰具有的内能多 D无法判断19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2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内能变化多少,物体的热量就变化了多少2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2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2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少 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在物体对外做功过程中,物体不断地放出内能D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变化就越大2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