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食剂 第十七章 1 行气 活血 祛湿 祛痰 消食 驱虫等 定义 凡是以消食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食导滞 健脾化积 促进消化等作用 治疗食积证的一类方剂 统称为消食剂 功用消食导滞主治食积 体现何法 消法范围 食积停滞 消食导滞 2 适应证与分类 适应症 食积 因 食 而积 因虚而积 分类 1消食化滞 饮食太过 脾失健运 消化呆滞所致的食积证 常见有胸脘痞闷 嗳腐吞酸 厌食呕逆 腹痛泄泻等症状 常以山楂 神曲 麦芽 莱菔子 枳实等为主组成方剂 2健脾消食 饮食积滞 脾虚消食药 健脾药 3 食积 暴饮暴食 脾虚不运 消食化滞 健脾消食 食积成因与治法 4 食积病理与临床表现 湿热食积 阻于大肠泄泻 重 或便秘 腹胀痛 食积 阻气 伤胃 伤脾 生湿 化热 证轻 胃 证重 肠 5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 组方配伍结构 消食药 和胃行气清热 健脾祛湿 轻 重 配伍 导滞攻积 6 使用注意 1 攻伐之剂 故不宜久服 纯虚无实者禁用 2 属渐消缓散之剂 与泻下剂同中有异 7 8 使用注意 1 辨有形实积之轻重缓急 正确使用泻下剂与消食剂 泻下剂攻逐急下 以汤剂居多 适用于病势较急 积滞较重之食积证 消食剂渐消缓散 以丸剂为主 适用于病程较长 病势较缓之食积证 若应泻而用消 则病重药轻 其疾难愈 若应消而用泻 则病轻药重 易伤正气 病反加重 2 消食剂虽较泻下剂缓和 但毕竟属于攻伐之剂 故不宜久服 纯虚无实者禁用 9 第一节消食化滞 10 保和丸 丹溪心法 组成 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莱菔子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滞胃脘证 食积停滞 症见胸脘痞满 腹胀时痛 嗳腐吞酸 厌食呕恶 或大便泄泻 苔厚腻微黄 脉滑 11 病机分析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食积 多因饮食过度 或暴饮暴食 寒温不调 或肆啖酒肉油腻等引起 由于饮食过量 故脾运不及 运化无力 则停滞而为食积 食停中脘 阻遏气机 则胸痞脘闷腹胀 甚则腹痛 胃纳脾运 一降一升 以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所伤 纳运不调 升降失司 则嗳腐吞酸 厌食吐泻 苔腻 脉滑则为食积征象 若苔黄腻则为食积阻滞 生湿化热的趋向 12 治法 消食和胃 山楂 消一切食积 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 神曲 消食健胃 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 莱菔子 下气消食除胀 长于消谷面之积 连翘 清热散结 既可散结以助消积 又可消解食积所生之热 半夏 陈皮 理气化湿 和胃止呕 茯苓 健脾利湿止泻 炊饼为丸 意在消食健脾 食积容易阻气 生湿 化热 13 1 适宜于食积胃脘之轻证 病位偏上 2 使用指征 脘胀 嗳腐 苔腻 脉滑3 中成药类型 保和丸 保和口服液4 临证加减 本方既是治疗食积之基本方 又可作为食积证的通治方 应用要点 配伍特点 标本兼顾 消食化积治本为主 行气 化湿 清热兼治其标 消食轻剂 药性平稳 炊饼为丸 药力缓和 14 常见加减 若食滞兼脾虚者 可于本方加白术 名大安丸 是消中兼补的治法 若食积较重 腹胀明显者 可加枳实 厚朴 木香 槟榔等 以行气导滞消胀 食积化热甚 而见苔黄 脉数者 可加黄连 黄芩 以清热泻火 兼脾虚者 宜加白术 党参 甘草等健脾益气药物 痢疾初起而兼食滞者 可用本方去茯苓 以黄连易连翘 加槟榔 枳实 以调气清热导滞 现代 消化不良 急慢性胃肠炎 婴儿腹泻 肝炎等属于饮食积滞所致者 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15 症见脘腹胀痛 便秘或泄泻不爽 舌苔黄腻 脉沉有力 属食积湿热阻于大肠者 如何加减 减消食和胃之药 楂 曲 菔 陈 夏 加清热祛湿导滞药 连 芩 大黄 枳实等 或视腹症之轻重选用枳实导滞丸 木香槟榔丸 16 治泄方小结 痛泻要方 扶土抑木 肝旺脾虚痛泻理中丸 温中祛寒 中焦虚寒之泻参苓白术散 补脾渗湿 气虚湿盛之泻四神丸 温补收涩 肾寒五更泻真人养脏汤 涩肠温补 久泻伤脾标重藿香正气散 化湿调气 外寒里湿之泻保和丸 消食和中 食积内停之泻 17 枳实导滞丸 组成 大黄一两 枳实麸炒 去瓤 神曲炒各五钱 茯苓去皮 黄芩 黄连 白术各三钱 泽泻二钱 功用 消积导滞 清利湿热 主治 湿热食积证 脘腹胀痛 下痢泄泻 里急后重 或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舌红 苔黄腻 脉沉有力 18 病机分析 湿热食积 饮食不节 食积内阻 饮食积滞久而生湿化热 或素有湿热又与食积互结于肠胃 湿热食积内停 阻遏气机 则脘腹胀痛 胃为积滞所阻而失于和降 湿热积滞下迫 故下痢或腹泻 脾为湿邪所困而不能升运 若湿热积滞内雍 腑气不通 又可见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舌苔黄腻 脉沉有力 皆为湿热征 19 治法 消积导滞 清利湿热 大黄 清热泻火 攻积泻热 使积热从大便而下枳实 破气消胀 行气导滞消积 既除痞满胀痛 又增大黄泻下之功 二药合用 既针对病因 又能治疗主症对于下痢或泄泻 通因通用 黄芩 黄连 苦寒 清热泻火燥湿 止痢 茯苓 泽泻 渗湿止泻 使湿热从小便分消 与通腑之大黄相配 使 邪有出路 神曲 消食和胃 与黄 枳相合 共除致病之因 白术 甘温益气 健脾燥湿 20 临床应用 1 枳实导滞丸为治疗湿热食积证之常用方 辨证要点 脘腹胀痛 下痢后重 或大便秘结 舌红 苔黄腻 脉沉实 2若气滞腹痛明显者 宜加木香以行气止痛 若热毒泻痢者 宜加金银花 白头翁以清热解毒止痢 若兼呕吐者 宜加竹茹 以清胃止呕 若胀满甚者 可加木香 槟榔以增行气消胀之力 纳差者 宜加山楂 鸡内金等消食之品 腹痛明显者 可加芍药 甘草以缓急止痛 3 现代 胃肠功能紊乱 急慢性胃肠炎 痢疾初起 细菌性痢疾 消化不胃以及肠麻痹 肝炎 肝硬化腹水 泌尿道感染等见有上述指征 属于湿热食积者 使用注意 脾虚食积 或泻痢而无积滞者 不宜使用 21 消食导滞三方比较 22 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比较 23 2020 1 7 24 第二节健脾消食 25 健脾丸 证治准绳 26 组成 白术二两半炒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 茯苓去皮二两 人参一两伍钱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炒麦芽 山楂 山药 肉豆蔻各一两 功用 健脾和胃 消食止泻 主治 脾虚食积证 脘腹痞闷 面色萎黄 倦怠乏力 不思乳食 食则饱胀 食少难消 大便溏薄 唇舌色淡 舌苔腻而微黄 或苔白微腻 脉虚弱 27 适应证脾虚食积证 临床表现较之保和丸证何异 脾虚之象较著 泄泻或便溏 脉虚 脾胃纳运无力 故见食少难消 大便溏薄 气血生化不足 则倦怠乏力 脉象虚弱 食积阻滞气机 生湿化热 故脘腹痞闷 苔腻微黄 病机要点 脾虚胃弱 运化失常 食积停滞 郁而生热 28 立法与保和丸证有何不同 加强益气补脾渗湿止泻之力 29 炒白术 白茯苓 健脾祛湿以止泻 人参 山药 益气补脾 助苓 术健脾 山楂肉 神曲 麦芽 消食和胃 除已停之积 酒炒黄连 清热燥湿厚肠 木香 砂仁 陈皮 理气开胃 醒脾化湿 既除痞胀 又补而不滞 肉豆蔻 山药 涩肠止泻 甘草 补中 调和诸药 30 1 治疗脾虚停食之要方 2 使用指征 伤食史或食少难消 便溏或泄泻 脘痞 苔腻微黄 脉虚弱 3 临证加减 若畏寒喜温者 合理中丸以温中散寒 泄泻较著者 配入参苓白术散以渗湿止泻 应用要点 配伍特点 消补兼施 补重于消 补中寓涩 补而不滞 消不伤正 31 现代 对慢性胃炎 慢性肠炎 肠功能紊乱 消化不良 结肠过敏及肠结核等病属脾虚停食者 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使用注意 本方用于脾虚的湿热饮食积滞证 若因暴饮暴食所致的食积证 非本方所宜 食积属于实证者 不宜使用 32 33 34 枳实消痞丸 组成 干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 厚朴四钱炙 枳实 黄连各五钱 功用 行气消痞除满 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虚气滞 寒热互结 心下痞满 不欲饮食 体弱倦息 倦怠乏力 大便不调 舌苔腻而微黄 脉弦 35 1 为清半夏 生姜汁 白矾 六神曲 面粉等制成的曲剂 或法半夏 赤小豆 苦杏仁 面粉等与鲜青蒿 鲜辣蓼 鲜苍耳煎出液制成的曲剂 2 味苦 辛 性平 功能化痰湿 消食滞 主治咳嗽 痰多 呕恶 食积 泄泻 3 内服 煎汤 纱布包 5 10g 4 饮片新参 内热烦渴者慎服 半夏曲 36 病机分析 脾胃虚弱 升降失司 气滞湿聚 寒热错杂 互结 虚实相兼 脾虚失运 胃纳不振 则不欲饮食 食亦难消 脾虚不运 食积内停 影响大肠传导之功 而见大便不调 气机阻滞 寒热互结 则心下痞满 脉弦 食积气郁而化热 则苔腻而微黄脾胃虚弱 气血生化不足 四肢百骸失其濡养 则见体弱倦怠乏力 脾虚为本 痞满为标实多虚少 热重寒轻 标急于本 37 行气清热 消痞除满 健脾和胃 枳实 行气消痞厚朴 行气除满 下气除满黄连 苦寒降泄 清热燥湿半夏 辛散开结 降逆和胃干姜 温中散寒 人参 白术 茯苓 益气扶正 健脾化湿 以复脾运 麦芽 消食和胃 甘草 调和诸药 辛开苦降消痞除满温清合用寒热并除 38 枳实消痞丸 1 主治脾虚气滞 寒热互结证 四君子汤 枳术汤 半夏泻心汤 2 由三方加减变化而成 与半夏泻心汤证之异同 加厚朴麦芽 去芩枣 39 消重于补 清重于温 配伍特点 消补兼施 清温并用 辛开苦降 以苦降为主 40 临床应用 1 本方为行气消痞的重要方剂辨证要点 心下痞满 不欲饮食 体弱倦怠 大便不调 苔腻而微黄 2 寒邪偏盛 脘腹疼痛者 减少黄黄连用量 加重干姜用量 或再加附子 肉桂 良姜等 以温中散寒 气滞明显者 宜加木香 陈皮以行气止痛 饮食不消者 宜加山楂 神曲以消食和胃 若胸膈痞闷 痰湿重者 加砂仁 陈皮 桔梗 以调中祛痰 兼有虫积者 加使君子 槟榔杀虫驱虫 3 本方现常用于慢性胃炎 胃肠神经官能症 消化不良等属于脾虚气滞 寒热互结者 41 类方比较 本方与健脾丸均同消补兼施之剂 但本方消大于补 主治心下痞满等以气滞为主者 而健脾丸则补大于消 适用于食少体倦等以脾虚为主者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均体现寒热并用 辛开苦降 补泻同施 不同的是 本方以行气 清热 苦降为主 而半夏泻心汤则无行气之功 使用注意 本方适用于脾虚食滞 实多虚少之证 若脾虚甚者 慎用本方 42 葛花解酲汤 脾胃论 组成 白豆蔻仁 缩砂仁 葛花各五钱 干生姜 神曲炒黄 泽泻 白术各二钱 橘皮去白 猪苓去皮 人参去芦 白茯苓各一钱五分 木香五分 莲花青皮三分 功用 分消酒湿 理气健脾 主治 嗜酒中虚 湿伤脾胃证 43 病机分析 酒本水谷之精液酝酿而成 体湿性热 其性剽悍 少饮能通行气血内助消化 外御风寒 若饮酒无度 酒毒熏蒸则头晕 头痛 心烦 脾胃受伤 升降失常则呕吐 腹泄 食少体倦 脾虚生湿 湿阻气机 则小便不利 胸膈痞闷 苔腻脉滑等 44 葛花 甘寒芳香 解酒醒脾之良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utput-06-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考试
- 2025年度财务人员每周工作总结范文
- 高考家长会课件
- qpy考试题及答案
- pcba考试卷及答案
- 电缆研发知识培训课件
- 电焊知识与技能培训总结课件
- 电焊机安规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河北保定市唐县招聘社区工作者64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菏泽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新交际英语(2024)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会务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逐梦飞翔·奋进高二-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 酱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