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1.doc_第1页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1.doc_第2页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1.doc_第3页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1.doc_第4页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接器 线缆选型及其 组件设计规范 Q ZX 2001 Q 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2001 发布 2001 实施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目目 次次 前言前言 1 范围范围 1 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1 3 定义定义 1 4 连接器的选型连接器的选型 2 4 1 连接器的分类连接器的分类 2 4 2 欧式连接器选型欧式连接器选型 2 4 2 1 欧式连接器的特性欧式连接器的特性 2 4 2 2 欧式连接器选型欧式连接器选型 7 4 3 2MM 连接器选型连接器选型 7 4 3 1 2MM 连接器特性连接器特性 7 4 3 2 2MM 连接器选型连接器选型 14 4 4 RF 连接器选型连接器选型 14 4 5 D SUB 连接器的选型连接器的选型 15 4 6 扁平电缆连接器的选型扁平电缆连接器的选型 16 4 7 IC 插座的选型插座的选型 17 4 8 圆形连接器选型圆形连接器选型 17 4 9 各种接线端子 电源连接器选型各种接线端子 电源连接器选型 18 5 电缆选型电缆选型 18 5 1 电线选型电线选型 18 5 2 通信电缆的选型通信电缆的选型 18 Q SZX 2001 01 5 3 RF 电缆的选型电缆的选型 18 6 电缆组件的设计电缆组件的设计 19 7 验证验证 19 前前 言言 本标准主要依据电连接器 电缆及 RF 电缆组件有关标准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DMA 事业部工艺结构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 CDMA 工艺结构部工艺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傅周友 本标准于 2001 年 12 月首次发布 Q SZX 2001 01 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CDMA 通讯设备所用连接器 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 使用下列标准最新 版本的可能性 GB T 17738 1 1999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第一部份 总规范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GJB 142A 94 机柜用外壳定位小型矩形电连接器总规范 IEC 1076 4 101 1995 CONNECTOR WITH ASSESSED QUALITY FOR USE IN d c LOW FREQUENCY ANALOGUE AND IN DIGITAL HIGH SPEED DATA APPLICATIONS PART 4 Printed Board Connectors IEC 60603 1 1991 印制板用频率低于 3MHz 的连接器 第一部分 总规范 一 般要求和编制有质量评定要求的详细规范的导则 IEC 60603 2 1995 09 印制板用频率低于 3MHz 的连接器 第二部分 有质量评定 的具有通用安装特征 基本网格为 2 54mm 的印制板用两件 式连接器详细规范 IEC 61169 1 1992 08 射频连接器总规范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电缆组件 具有规定性能作为单个元件来使用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组合件 连接器 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 范 Q SZX 2001 01 Q SZX 2001 2 连接器 通常装接在电缆或设备上 供传输线系统电连接的可分离元件 转接器除外 3 1 术语 3 1 1 类型 type 一个特定的分门类中的连接器 例如 单件式连接器 边缘插座连接器 两件式连接 器 3 1 2 品种 style 一个类型中的一种特定的连接器 3 1 3 规格 variant 一个类型和品种内或相关的一系列连接器中连接器的变异 4 连接器的选型 4 1 连接器的分类 本规范根据 CDMA 通讯设备实际使用连接器的状况 把连接器分成以下几类 a 欧式连接器 b 2mm 连接器 c RF 连接器 d D Sub 型连接器 e 扁平电缆连接器 f IC 插座 g 圆形电连接器 h 各种接线端子 电源连接器 对上述所有连接器的选型 都应满足 系统内 外接口定义及说明 中的要求及相应 连接器标准的有关电气 机械 环境要求 4 2 欧式连接器选型 4 2 1 欧式连接器的特性 a 气候类别见表 1 表 1 气候类别 温度范围稳态温热 性能水平气候类别 低温 高温 温度 相对湿度 天数 d Q SZX 2001 3 155 125 56 551254093 56 255 125 21 551254093 21 355 125 100 55125不适用 b 耐电压 表 2 耐电压 PL 1 2 3 B064 C096 C064 C032 D032 E048 E032 F048 F032 G064H015M078 M060 M042 品种 Q064 R096 R064 R032 S032 T048 T032 U048 U032 V064 接触件 接 触件 1000V r m s 1 550V r m s 3100V r m s 1000V r m s 接触件 试 验板 1 550V r m s 2 550V r m s 3100V r m s 1 550V r m s c 欧式连接器的脚号排列顺序见图 1 所示 以 24 8 为例 插针面向读者 图 1 欧式连接器的脚号排列顺序 d 接触电阻 品种 B C M Q R 型为 20m 品种 D E F G S T U V 为 15 m 品 种 H 为 8 m e 绝缘电阻 106M min f 机械操作 最大速度 10mm s 间隔时间 30s 不插合 表 3 机械操作 性能水平 123 操作次数 50040050 g 插入力与拔出力如表 4 所示 最大速度 10mm s Q SZX 2001 4 表 4 插入和拔出力 连接器质量 mMAX1 品种接触件数目插入和拔出力 FMAX N 阳 g 阴 g B Q 646015 9690 6460 C R 3230 2025 78 特种接触件74 100 2 2025 60 特种接触件57 200 2 1520 M 42 特种接触件40 100 2 1520 D S 32401525 4860 E T 3250 2030 4875 F U 3250 3045 G V 641003555 H15903045 1 计算值 2 括号内的值包括特种接触件 h 插合数据 插入方向 连接器在完全插合至 U 14 2 时 应保证达到规定的接触电阻 详见图 2 Q SZX 2001 5 图 2 插入方向 垂直于插入方向 如果印制板或固定板装连接器是浮动安装的 自由和固定板装连接器的设计应给 出至少 1mm 能调节的位移量 注 对于固定板装连接器的刚性安装 安装机架必 须有适当严格的公差 图 3 垂直于插入方向 倾斜度 自由和固定板装连接器的设计允许有倾斜度误差 其纵轴向为 4 横轴向为 4 Q SZX 2001 6 图 4 倾斜度 i 轴测图和尺寸 图 5 轴测图 表 5 轴测图尺寸 尺寸字母 代号mmin 说明 C1953 74固定板装连接器的最大长度 M17 2 15 6 0 677 0 614 电啮合的范围 见图 4 注 仅供参考 Q SZX 2001 7 字母 代号 尺寸 说明 mmin X1903 543固定板装连接器两个安装孔之间的距离 X2 88 93 5 自由板装连接器两个安装孔之间的距离 注 安装孔也应 按 60097 规定的 2 54mm 网格排列 a 5 630 222 固定板装连接器的基准点与通过 32 号接端的中心线之间 的距离 b 0 30 012 固定板装连接器的基准线与通过 b 排接端中心线之间 的距离 c n 2 54n 0 1 固定板装连接器接端的间距注 当采用 2 2 54mm 5 08mm 的间距时 接端应只排列在 2 4 6 32 的偶数位置上 d3 650 14基准线与印制板装元件一面之间的距离 e 5 30 209 自由板装连接器的印制板边缘与第一排元件孔之间的距 离 f2 540 1自由板装连接器的安装孔与第一排元件孔之间的距离 g 5 030 2 自由板装连接器的安装孔与 1 或 32 号接端的元件孔之间 的距离 h 853 346 固定板装连接器安装开孔的最小长度或安装托架之间的 最小距离 i2 50 098固定板装连接器安装板或托架的最大厚度 n14 2 12 4 0 559 0 488 保证可靠接触的范围 j 电缆连接器的外形图如图 6 及线规如表 6 所示 Q SZX 2001 8 图 6 3 8 连接器外形及脚号排列 表 6 3 8 连接器的触点数及线规 位数触点数目线规号触点位置 1 8 壳体灰色 8 30 26 2 8 壳体灰色 8 30 26 行 a c 列 1 8 1 8 壳体黑色 8 26 22 2 8 壳体黑色 8 26 22 行 a c 列 1 8 1 8 壳体灰色 8 30 26 2 8 壳体灰色 16 30 26 行 a c 列 1 8 1 8 壳体黑色 8 26 22 2 8 壳体黑色 16 26 22 2 8 壳体黑色 16 26 22 行 a c 列 1 8 4 2 2 欧式连接器选型 欧式及其混装连接器通常使用在背板互连系统 被选用的连接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 应优先选用 C R M 型 其外形尺寸 安装方式应符合 IEC60603 2 的有关规定 PCB 打孔图应参照连接器参数库中的有关图样 b 欧式连接器的参照系 Q SZX 2001 9 固定板连接器的安装面上 通过安装孔中心位置的线作为基准线 用靠近 32 号接 触件安装孔的标称中心作为基准点 c RF 混装型的连接器 RF 端子的频率范围 阻抗特性 VSWR 插入损耗 应满足一 定的要求 带电源端子混装型连接器应满足一定的功率要求 安装混装连接器时 必须有适当的公差和导向要求 若能实现浮动安装最好 d 选用的连接器应易于安装 并且所有的欧式连接器都具有相同安装特性 e 连接器应接触可靠 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插拔次数满足 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 f 考虑 PCB 厚度对连接器引脚长度的要求 穿孔焊接连接器的引脚露出板面高度 1mm 保证焊接可靠 g 连接信号的电缆与连接器必须保证阻抗匹配 h 若有 EMC 要求 连接器必须满足 EMC 要求 i 连接器的端接形式有压接 焊接 PCB 等几种形式 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 4 3 2mm 连接器选型 4 3 1 2mm 连接器特性 2mm 连接器是基于 IEC1076 4 101 IEC917 标准设计的 用于连接低频模拟信号和高 速率数据信号 是一种模块式的 HARD METRIC 互连系统 它有以下一些电性能 a 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详见表 7 所示 表 7 气候类型 温度类别稳态湿热 性能水平气候类别 低温 高温 天数 155 125 56 5512556 255 125 21 5512521 355 125 00 551250 b 耐电压 不同接触件排列方式 见表 8 所示 Q SZX 2001 10 表 8 耐电压 Contact to contact Rows 1 fully loaded 2 and 3 Every second column 4 and 5 Chess a c e b d in low 750 Between rows 1500 1500 a b c a b c d a b c d e 750 in row 1500 Between rows 750 in row 1500 Between rows 1200 Contact to grounding rows or shielding 750 c 额定电流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 装载所有接触件 额定电流如表 9 和图 7 所示 表 9 额定电流 Loading pattem Rows 1 Fully Loaded 2 and 3 Every second column 4 and 5 Chess a c e b d 1 5A at 70 See curve B 2A at 70 See curve C a b c a b c d a b c d e 1A at 70 See curve A 1 5A at 70 See curve B 1 5A at 70 See curve B Q SZX 2001 11 图 7 额定电流与环境温度关系曲线 d 接触电阻 单个接触电阻 20 m Max e 绝缘电阻 104M f 机械操作 最大速度 10mm s 间隔时间 30s 不插合 如表 10 所示 表 10 机械操作 Performance level123 Operation50025050 g 啮合与分离力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 啮合与分离力速度最大为 10mm s 表 11 啮合与分离力 Contacts Total engaging force n 0 75N max individual withdrawal force 0 15N min Grounding rows and shielding Total engaging force n 1N max individual withdrawal force 0 15N min n number of involved male contacts h 印制板 金属化孔直径在 0 55 0 65mm 背板厚度在 1 4 5 6mm 单 印制板厚 为 1 4 4 2mm Q SZX 2001 12 i 耐久性 至少 500 次循环 j 接触件尺寸 接触件有三种长度 三种长度 Mating Level 1 Mating Level2 Mating Level3 分别为 8 2 9 7 11 2 每种长度的接触件相差 1 5mm b 排阳接触件高度只能 为 Mating Level1 和 Mating Level2 这是因为单板连接器 b 排接触件有效的插 入深度受到印制板边缘的限制 图 8 2mm 连接器的三种长度接触件 k 公制设备惯例 Metric equipment practice 按 25mm 设备习惯 允许背板向前弯曲最大 0 3mm 向后弯曲最大为 0 9mm 图 9 25mm metric equipment practice 配合尺寸及其公差 l 垂直方向尺寸 Q SZX 2001 13 图 10 Height dimensions modular pitch of 25 mm m 深度尺寸 配合尺寸 Mref 7 2mm 14mm 这是一个理论值 实际上设备的制造公差并不 允许连接器完全插入 在深度方向连接器的电啮合范围见本节第 o 条 图 11 深度尺寸 n 横向尺寸 Q SZX 2001 14 图 12 横向尺寸 o 电啮合范围 图 13 有效电啮合范围 三种长度的连接器电啮合范围见表 12 所示 表 12 三种不同长度的接触件电啮合范围 Contact Level123 Contact range14 to 16 514 to 1814 to 19 5 p 垂直啮合方向 垂直啮合方向见图 12 所示 Q SZX 2001 15 图 14 纵向 横向所允许的未对准 q 倾斜见图 15 图 15 横向 纵向轴所允许的倾斜 r 2mm A 型连接器的脚号排列 图 16 A 型连接器的脚号排列 s 2mm B 型连接器的脚号排列 Q SZX 2001 16 图 17 B 型连接器的脚号排列 t 2mm M 型连接器的脚号排列 图 18 M 型连接器的脚号排列 u 4 6 线缆连接器脚号排列 4 6 线缆连接器脚号排列如图 19 所示 图 19 4 6 线缆连接器脚号排列 4 6 电缆连接器接线线规范围为 30 28 v 4 5 线缆连接器脚号排列 图 20 4 5 线缆连接器脚号排列 Q SZX 2001 17 4 5 电缆连接器接线线规范围为 30 26 26 24 以上指标主要来自 IEC1076 4 101 标准 仅供选用连接器时参考 详见供应商提供材料 4 3 2 2mm 连接器选型 选 2mm 连接器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a 本产品主要用于直流 低频模拟电路 高速数字电路 传输的数字信号时 可根 据不同的速率 选择所需要的连接器品种 b 所选连接器的阻抗应尽可能符合设计要求 c 信号畸变 串音 驻波比应尽可能地小 d 选用的连接器其外形尺寸 安装方式应符合 IEC1076 4 101 的有关规定 PCB 板 打孔图可参照连接器参数库的有关图样 e 多个连接器进行拼接使用时 拼接受到一些限制 没有 MPC 的连接器 如 B 型 仅用在有 MPC 连接器之间 C N 型连接器仅用在至少有一个 MPC 连接器的底部 f 若有 EMC 要求 连接器必须满足 EMC 要求 g 连接器应接触可靠 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插拔次数满足 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 h 考虑 PCB 厚度对连接器引脚长度的要求 穿孔焊接连接器的引脚露出板面高度 1mm 保证焊接可靠 i 连接器的端接形式有压接 焊接 PCB 等几种形式 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 4 4 RF 连接器选型 RF 连接器在 CDMA 通信系统中起到连接 RF 信号的作用 它的品种类很多 但基本上都是 同轴 结构的 从结构形式上分有直式和弯式 从安装形式上有自由端和固定端连接器 从等级上分有通用连接器 2 级 高性能连接器 1 级 标准试验连接器 0 级 精密 连接器 精密连接器以可分为实验室精密连接器 LPC 和通用精密连接器 GPC 从连接 形式上分为螺纹连接 卡口连接 推拉式连接 从接口形式上分为 SMA 型 SMB 型 SMC 型 MCX 型 N 型 7 16 型 C4 型等等 选型要根据实际情况并按下列原则选用 a 选定的连接器要符合实际使用的频率的范围 b 通常情况下 直式 RF 连接器的电性能比弯式的要好 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 c 选定的连接器要有较小的驻波比 d 选定的连接器要有较小的插入损耗 Q SZX 2001 18 e 选定的连接器要与配接的连接器或电缆的阻抗匹配 f 螺纹连接器的 EMC 比任何卡口式 推拉式连接器好 且螺纹连接的连接器可靠性 也较高 但推拉式连接器有连接快速 方便等特点 可用于那些插拔次数少的模块 内部 RF 连接 g 有 IM 要求时 要考虑连接器的材料及镀层 h 有功率要求时 要考虑连接器所能承受的功率容量和耐射频高电位电压 以免被 击穿 如 7 16 连接器可在中高功率场合 N 型可用在中功率的场合 i 通用连接器能满足要求时 不选用高性能连接器 有较好的性价比 j 表面贴装连接器体积小 占用 PCB 的空间小 可用于小微型化电路系统中 k 连接器应接触可靠 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插拔次数满足 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 l 考虑 PCB 厚度对连接器引脚长度的要求 穿孔焊接连接器的引脚露出板面高度 1mm 保证焊接可靠 4 5 D Sub 连接器的选型 D 型连接器品种很多 作为一个串 并行输入 输出连接器 它有下列工业标准 1 HIPPI 标准有 50 位 68 位和 100 位 接触件列间距为 1 27mm 接触件行间距为 2 54mm 端接方式为 IDC 2 SCSI 3 标准有 68 位 接触件列间距为 1 27mm 接触件行间距为 2 54mm 端接方式 为 IDC 3 IPI 2 标准有 50 100 位 接触件列间距为 1 27mm 接触件行间距为 2 54mm 端接 方式为 IDC 4 IEEE802 3 标准有 40 位 接触件列间距为 1 27mm 接触件行间距为 2 54mm 端接 方式为 IDC 5 RS232 标准有 25 位 接触件列间距为 2 77mm 行接触件间距为 2 84mm 端接方式 为焊接或压接 6 RS449 标准有 9 37 位 接触件列间距为 2 77mm 行接触件间距为 2 84mm 端接 方式为焊接或压接 7 RS485 标准的接触件列间距为 2 77mm 行接触件间距为 2 84mm 端接方式为焊接 或压接 另外 还有一些工业标准 有 9 15 25 37 50 位其接触件列间距为 Q SZX 2001 19 2 77mm 行接触件间距为 2 84mm 端接方式为焊接或压接 8 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工业标准 但已有军标 GJB142A 94 其孔位排列与以上标 准略有不同 在选型时需要注意 D 型连接器的标准很多 品种也很多 选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具体可参照以下几点 a 根据不同的协议来选择相应的连接器 b 根据传输不同的数据速率来选用连接器 c 选用连接器时还要注意其孔位排列 以免造成连接器之间不兼容 d 选用的连接器其外形尺寸 安装方式 PCB 板打孔图应符合相应的有关标准 e 连接器应接触可靠 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插拔次数满足 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 f 有部分外壳定位的连接器 其安装形式有固定安装和浮动安装形式 可根据需要 来选择 g 考虑 PCB 厚度对连接器引脚长度的要求 穿孔焊接连接器的引脚露出板面高度 1mm 保证焊接可靠 h 连接器的端接形式有 IDC 压接 焊接等形式 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其中焊接 接触可靠性最高 i GJB142A 规定的插头 插座安装浮动轴套如图 21 和 22 所示 图 21 插头浮动安装轴套 Q SZX 2001 20 图 22 插座浮动安装轴套 4 6 扁平电缆连接器的选型 扁平电缆连接器实际上是一种内部互连连接器 主要符合 SCSI 标准 端接形式主要为 IDC 和焊接 选用扁平电缆连接器还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根据不同的协议来选择相应的连接器 b 根据传输不同的数据速率来选用连接器 c 选用的连接器其外形尺寸和 PCB 板打孔图应符合相应的有关标准 d 连接器应接触可靠 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插拔次数满足 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 e 考虑 PCB 厚度对连接器引脚长度的要求 穿孔焊接连接器的引脚露出板面高度 1mm 保证焊接可靠 f 对具有表面安装的连接器可以选用带有定位柱和防误插装置 4 7 IC 插座的选型 本节中的 IC 插座含内存插座 CPU 插座 PLCC 插座 PGA 插座 这些插座基本上是在 模块内部使用 针对这些插座的不同特点 选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连接器应接触可靠 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插拔次数满足 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 b 考虑 PCB 厚度对连接器引脚长度的要求 穿孔焊接连接器的引脚露出板面高度 1mm 保证焊接可靠 c 内存插座安装有与 PCB 垂直 成一定角度 90 弯几种类型 可根据实际结构选 型 其电性能如下 额定电流 1A 介质耐电压 1 5KVAC 绝缘电阻 10000M 耐久性 25 个循环 Q SZX 2001 21 d CPU 插座有一般类型与零插拔力型 可根据需要选择 e PLCC 有 PCB 板焊接和表面安装两种形式 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它的主要性能如 下 接触电阻 30m 介质耐电压 600VAC 绝缘电阻 10000M 4 8 圆形连接器选型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圆形连接器最早用在航空器上 也称之为航空连接器 它的品种 很多 有符合军用标准的 有非军标的 符合军用标准的有 MIL C 5015 MIL C 26482 MIL C 38999 MIL C 83723 几个系列 我国圆形连接器的军用标准有 GJB598 GJB599 GJB600 几个系列 非军用的有小圆形连接器等 安装形式有自由连接器 法兰安装连接器 穿墙式连接器 有直式也有弯式 有卡口连接方式和螺纹连接方式这两 种 每种类型的连接器有几种壳体号 每种壳体的接触件都按固定的型谱排列 有混装形 式 有非混装形式 接触件的大小用号码表示 以 MIL C 26482 为例通常有 12 号 16 号 20 号接触件 它们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23A 13A 7 5A 端接形式有焊接 压接等形式 除 以上几点外 选用圆形连接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 连接器应接触可靠 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插拔次数满足 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 b 应根据电缆的外径 额定电流大小来选择连接器的壳体号 接触件号 c 根据使用情况来确定用螺纹连接器还是卡连接 d 符合军标的连接器一般都有气密和防水功能 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e 在选连接器时还要注意插合锁紧定位位置要一致 否则选定头与座无法插合 4 9 各种接线端子 电源连接器选型 电源连接器一般有电缆电源连接器 盲插电源连接器 端子等 接电缆连接器根据功 率选择连接器 连接器的材料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 同时要考虑介质耐电压 额定电流 较低的接触电阻 绝缘电阻等 从结构上考虑是否用防误插功能等 盲插电源连接器主要 FLATPAQ 连接器 它的主要特性是 35A 热插拔 盲插 带导向针 低插拔力 电源端子与 信号端子混装 端子根据电流大小来进行选择大小和材料 5 电缆选型 电缆分为电线 通信电缆 RF 同轴电缆三个部分 Q SZX 2001 22 5 1 电线选型 一般讲 只有金属导体的产品 或者说只有绝缘层的产品 结构比较简单 外径比较细 使 用电压和电流比较小 没有护层的 常称为电线 电线选型时一般考虑导体的材料 截面积 导线的强度 在某一温度下传送的最大电流值 在通常情况下 按每平方 5 安培计 5 2 通信电缆的选型 CDMA 通信电缆一般为数字通信电缆 选定的电缆取决于指定应用和环境 它的选型应 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 在频带内 电缆的衰减应该尽可能小 b 由线路本身产生的失真要小 c 电缆回路对相互干扰及外界干扰的防卫度较高 d 电气参数稳定 e 是否屏蔽主要取决于环境噪声 对长传输线 为确保信号与环境之间有很好的隔 离 推荐使用编织物或提供屏蔽 可是在高频时 这种类型的屏蔽能被透过 具 有典型编织带和编织物的双屏蔽电缆能较好地满足要求 f 用圆或扁平电缆将取决于环境 对低噪声的内部应用 不扭绞的扁平电缆已经足 够了 可是在有噪声环境中 常常要求屏蔽 工业标准要求屏蔽双绞线电缆 STP 也就是说 近年来已用到屏蔽的扁平电缆 g 多导体比双绞线 同轴线相比更便宜 尤其是在端接方面更易维护 而双绞线比 同轴电缆更便宜更柔软 但没有同轴线的抗扰性和宽带 传输差分数据只要求一 对双绞线 5 3 RF 电缆的选型 RF 同轴电缆的种类很多 选定的电缆取决于指定的应用和环境 它的选型应从以下几 个方面考虑 a 电缆的工作频率应满足使用要求 b 电缆的特性阻抗应和选用的连接器相匹配 c 电缆在使用的频率范围内的衰减应最小 d 在频带内电缆的驻波比应尽可能小 e 电缆在选用的长度内其特性阻抗应均匀一致 f 电缆应足够的功率容量 满足使用要求 Q SZX 2001 23 g 电缆应有良好的屏蔽性能 h RF 同轴电缆的内导体通常要有较好的电气特性 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软性 实心 内导体电气性能好 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成本低廉 因此使用十分普遍 其缺 点是尺寸较大时 柔软性变差 重量也大 因而不能用于电缆线径较大 柔软性 要求很高的使用场合 为了减少电缆的损耗 提高电缆的耐高温能力以及机械强 度 通常都采用镀银铜线 铜包钢 铜包铝等作为内导体 绞线内导体提高了柔 软性 其缺点是增大了电阻损耗 而且增大了成本 皱纹管内导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