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结构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理化生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结构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理化生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结构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理化生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结构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理化生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结构一轮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1 生态系统 由 与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 群落 无机环境 种群之和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非生物的 和 物质 能量 2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动物为主寄生生物 腐生细菌 腐生真菌 自养生物 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一个没消费者的生态系统能长期存在吗 No 消费者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大肠杆菌 消费者 1 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2 生产者一定是植物 3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 自养生物包括 等 4 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蚯蚓屎克螂 分解者 腐生 绿色植物硝化细菌蓝藻 5 所有消费者都是动物吗 4 6 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硝化细菌大肠杆菌 生产者 消费者 7 所有分解者都是细菌吗 蚯蚓屎克螂 分解者 腐生 5 A C D B 无机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6 生态系统的组成 7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8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捕食关系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 网 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 9 食物链 青草 生态系统成分 营养级别 所属类型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主要是植物 食草动物 小型食肉动物 大型食肉动物 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 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青蛙 蛇 蝗虫 10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 种间关系 2 营养级 捕食 食物链上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注意 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不同 1 食物链 11 3 食物网 1 食物链的起点总是 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生产者 2 食物链是指 方向的食物连接食物网是指 方向的食物连接 单多 写食物链的技巧 12 3 第一营养级一定是 4 同一动物在不同食物链 所处营养级 7 能量是在食物链上 向流动的 6 生态系统中一般不超过 营养级 5 同种动物 所属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 不一定相同 不同的 生产者 单 4 5个 13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无论在什么生态系统中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 14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 食物链总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 无生产者是不能构成食物链的 3 一条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 所属消费级和营养级可能相同 可能不同 15 4 草 兔 狐 狼 请问 1 这条食物链中 共有 种消费者 有 个营养级 2 狐是 级消费者 第 营养级 3 4 次 3 16 生产者 同化类型 组成成分 光能自养型 绿色植物 光合细菌 化能自养型 硝化细菌 铁细菌 硫细菌 作用 自养型 无机物有机物 17 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例如 硝化细菌 硫细菌 铁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 化能合成作用 化学能 18 2020 1 7 19 消费者 同化类型 主要是捕食动物寄生植物 寄生菟丝子寄生细菌 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等病毒 噬菌体 烟草花叶病毒等 作用 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组成成分 异养型 20 分解者 同化类型 组成成分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腐生细菌和真菌 蘑菇 放线菌 腐生动物 蚯蚓 蜣螂 作用 异养型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归还无机环境 21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青虾 青虾吃泥巴 主要指浮游植物 这两句谚语是否构成食物链 请说明理由 22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高山长草 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 不构成生物群落2 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 却在南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DDT 该现象可解释为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C A 迁移拓展 23 4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 以下不正确的是 A 在垂直方向 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 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D 在水平方向上 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3 在森林群落中 乔木 灌木 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 从而使它们能 A 有效避免竞争B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 以上都正确 C D 迁移拓展 24 5 广东2004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 a b 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 a种群依赖于b种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 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 a为S型增长 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 b为J型增长 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C 迁移拓展 25 6 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 以丝兰的花蜜为食 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 幼虫才能发育 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A 共生B 竞争C 寄生D 捕食 7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A 种内互助B 种内斗争C 互利共生D 竞争 A A 迁移拓展 26 8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 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 从赤道到北极 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 丰富度越多的群落 其结构越复杂9 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 群落的物种组成B 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C 群落的空间结构D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A A 迁移拓展 27 10 2009年广东高考题 下列叙述中 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 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B 迁移拓展 11 2008年高考广东理基 取少量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 测得的数目是 A 活细胞数B 死细胞数C 菌落数D 细胞总数 D 28 12 2009年广东高考题 有关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 的实验 正确的叙述是 A 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 环境容纳量 大小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D 迁移拓展 29 13 2008年上海高考题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 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 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 100只B 200只C 300只D 400只 D 迁移拓展 30 14 2007年高考广东卷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 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 2003年 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 329 C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 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 由于微甘菊入侵 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C 迁移拓展 31 15 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 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8只 第二次捕获25只 其中有标志鼠12只 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 46B 25C 12D 100 D 迁移拓展 32 16 八面山 在湖南桂东县 海拔2042米 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 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 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 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 1800米以上为草地 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 迁移拓展 水平结构 分析 这种分带由海拔 地形 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 33 17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 关系 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是关系 又是关系 竞争 竞争 捕食 迁移拓展 34 18 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 有一种雀鸟总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 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 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 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 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 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是 关系 2 在这个森林中 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的动物和植物之外 还生活着 等微生物 微生物主要生活在 里 3 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A 森林中的所有昆虫B 森林中所有血雉C 森林中所有苔藓D 森林中所有树木 4 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称为A 群落的垂直结构B 种群的垂直结构C 群落的海拔结构D 种群的海拔结构 迁移拓展 捕食 竞争 细菌 真菌 土壤 B A 35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