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甲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ppt_第1页
邓中甲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ppt_第2页
邓中甲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ppt_第3页
邓中甲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ppt_第4页
邓中甲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解剂 1 概述 1 定义 2 分类 3 使用注意 和解剂 2 和解剂 狭义和解 其于不内不外 半表半里 既非发汗所宜 又非吐下所用 是当和解则可矣 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 论析少阳病小柴胡汤 广义和解 和者 和其不和也 解者 解化之 使其不争而协其平也 概述 定义 3 概述 定义 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寒热 表里双解等作用 治疗伤寒邪在少阳 肝脾不调 寒热错杂 表里同病的方剂 统称为和解剂 4 概述 分类 和解剂 少阳病证 和解少阳肝脾不调 调和肝脾寒热错杂 调和寒热表里同病 表里双解 5 概述 使用注意 和解剂 1 邪不在少阳 或在表 或已入里 不宜用 2 往来寒热因劳倦内伤 饮食失调 气血两虚而见者 忌用 6 分述 1 和解少阳剂 2 调和肝脾剂 3 调和肠胃剂 和解剂 4 表里双解剂 7 分述 和解少阳 和解剂 太阳 少阳 阳明 表 里 半表半里 8 分述 和解少阳 和解剂 适应证 邪在足少阳胆经 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 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 口苦 咽干 目眩等 9 分述 和解少阳 和解剂 用药特点 半表半里正气不支胆火上炎气机阻滞津液壅滞 透邪外出益气扶正清泄胆热疏畅气机祛除水湿 柴胡 青蒿 生姜人参 大枣 甘草黄芩 青黛柴胡 陈皮 枳壳半夏 茯苓 10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小柴胡汤 伤寒论 11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组成 柴胡半斤 24g 黄芩三两 9g 人参三两 9g 甘草三两 炙 6g 半夏半升 9g 生姜三两 9g 大枣十二枚 4枚 功效 和解少阳 12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主治 1 伤寒少阳证 2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以及疟疾 黄疸与内科疾病见少阳证 13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临床表现 1 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食 心烦喜呕 口苦 咽干 目眩 舌苔薄白 脉弦 2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月经不调 寒热有时 14 正邪分争 往来寒热气机阻滞 胸胁苦满 神情默默 循经上炎 咽干 目眩 心烦犯胃失和 口苦喜呕 不欲食 胆热 苔薄白 脉弦 伤寒少阳证 主证病机分析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15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方解 君 柴胡 疏散少阳之邪臣 黄芩 清泄少阳之热二者相伍 一散一清 和解少阳佐 半夏 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人参 大枣 甘草 扶正祛邪 实里以防邪入使 甘草 调和诸药 16 配伍特点以祛邪为主 兼顾正气 以少阳为主 兼和胃气 用量特点 柴胡重用 柴胡 人参 甘草1倍以上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17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证治要点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苔薄白 脉弦 18 随证加减 半里之热渐盛 心烦不呕去半夏 人参 加瓜蒌口渴去半夏 加天花粉肝脾不和 腹中痛去黄芩 加芍药气滞痰郁 胁下痞硬去大枣 加牡蛎水气凌心 心下悸 小便不利去黄芩 加茯苓表邪仍在 口不渴 外有微热去人参 加桂枝兼有肺寒留饮 兼咳嗽去人参 大枣 生姜 加干姜 五味子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19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感冒 流行性感冒 疟疾 慢性肝炎 肝硬化 急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 急性胰腺炎 胸膜炎 淋巴腺炎 中耳炎 产褥热 急性乳腺炎 睾丸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 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 20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使用注意 1 服本方后 一般是不汗出而病解 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 这是正复邪去 胃气和降而致 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 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 服用本方 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 战汗 现象 此种情况虽属正盛邪却 但也应严密观察 防其虚脱 21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剂 使用注意 2 肝火偏胜 肝阴虚 肝阳上亢者不宜使用 3 柴胡用量大于芩 参 草 否则会引邪入里 22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23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组成 青蒿钱半 4 5g 黄芩一钱半 4 5g 半夏一钱半 4 5g 淡竹茹三钱 9g 陈皮一钱半 4 5g 枳壳一钱半 4 5g 碧玉散三钱 9g 赤茯苓三钱 9g 24 功效 清胆利湿 和胃化痰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主治 少阳湿热痰浊证 25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临床表现 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口苦膈闷 吐酸苦水 或呕黄涎而粘 甚则干呕呃逆 胸胁胀疼 小便黄少 舌红苔白腻 间现杂色 脉数而右滑左弦 26 方解 君 青蒿 清透少阳之邪 化湿辟秽黄芩 清泄胆热 且燥湿二者相伍 内清湿热 透邪外出臣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竹茹 清胆胃之热 化痰止呕佐使 枳壳 陈皮 理气化痰碧玉散 赤茯苓 清热利湿 引湿热从小便而解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27 证治要点 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胸胁胀闷 吐酸苦水 舌红苔腻 脉弦数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28 随证加减 胆热犯胃甚者 加黄连 苏叶 湿重 加藿香 苡仁 蔻仁 小便不利 加车前子 泽泻 通草若见黄疸则加茵陈 栀子 大黄以清热利湿退黄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29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肠伤寒 急性胆囊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 耳源性眩晕 肾盂肾炎 疟疾 盆腔炎 钩端螺旋体病等属少阳热重 湿热痰浊内阻者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30 使用注意 邪犯少阳 寒重热轻者禁用 和解少阳 蒿芩清胆汤 和解剂 31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主证比较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咽干目眩心烦口苦喜呕 苔薄白 脉弦 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胸胁胀痛 胸闷 口苦 吐酸苦水 或呕黄涎而粘 甚则干呕呃逆 舌红苔白腻 脉滑 小柴胡汤证 蒿芩清胆汤证 32 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主治及功效比较 邪踞少阳胆胃不和 和解少阳调和胆胃 少阳湿热痰浊 胆热偏重 兼有湿热痰浊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小柴胡汤证 蒿芩清胆汤证 33 分述 1 和解少阳剂 2 调和肝脾剂 3 调和肠胃剂 和解剂 4 表里双解剂 34 分述 调和肝脾 和解剂 临床表现 胸闷胁痛 月经不调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 大便泄泻 手足不温等 适应证 肝气郁结 横犯脾胃 或脾虚不运 影响肝之疏泄 35 分述 调和肝脾 和解剂 用药特点 理气疏肝和养血和血药 肝用 肝体 配伍健脾助运药 36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四逆散 伤寒论 37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组成 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各十分 6g 功效 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 38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主治 1 阳郁厥逆证 四逆即手足不温 四逆散方证因外邪传经入里化热 热壅气机 导致阳气内郁 不能达于四末 致阳气内郁 2 肝脾不和证 39 1 阳郁厥逆证外邪传经入里郁遏气机阳气内郁 不得温养四末脉弦影响诸脏功能四逆腹痛 泄利下重咳逆 心悸 小便不利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40 肝脾不和 肝脾气郁 肝气郁滞 脾气郁滞 胁肋胀闷 脉弦 2 肝脾不和证 脘腹疼痛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41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方解 君 柴胡 透邪升阳 疏肝解郁 肝用 臣 芍药 柔肝养血 肝体 柴胡 芍药合而调肝佐 枳实 理气解郁 泄热破结配柴胡升降气机 配芍药调和气血佐使 甘草 益气补脾 调和诸药甘草 枳实合而理脾 42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证治要点 手足不温 四逆程度较轻 冷不过肘 膝 或仅指 趾不温 或胁肋疼痛 脉弦 43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慢性肝炎 胆囊炎 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 肋间神经痛 胃溃疡 胃炎 胃肠神经官能症 附件炎 输卵管阻塞 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 肝脾 或胆胃 不和者 44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和解剂 使用注意 阳衰阴盛之寒厥 忌用 45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6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组成 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各一两 各9g 甘草半两 4 5g 生姜一块薄荷少许 47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功效 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 48 主治证候分析 肝郁 脾虚 血虚 胁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 神疲食少脉虚 口燥咽干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49 2020 1 7 50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方解 君 柴胡 疏肝解郁 肝郁 臣 白芍 养血柔肝 血虚 当归 养血和血 血虚 佐 白术 茯苓 甘草 益气健脾 脾弱 薄荷 散肝郁所生之热 肝郁 烧生姜 温胃和中 脾弱 51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证治要点 胁肋疼痛 神疲食少 或 和 月经不调 脉弦而虚 52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现代应用 治疗慢性肝炎 肝硬化 胆囊炎 胆石症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 经前期综合症 乳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更年期综合征 盆腔炎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53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随证加减 若胸闷胁胀 气郁较甚者 可加香附 陈皮以疏肝解郁 54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随证加减 肝郁化火者 加丹皮 栀子以清热凉血 本方加丹皮 栀子名 加味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血虚甚者 加熟地以养血 当本方加生地或熟地时 名为黑逍遥散 适用于肝郁血虚 临经腹痛等 55 调和肝脾 逍遥散 和解剂 使用注意 肝郁多因情志不遂所致 治疗时须嘱病人心情达观 方能获效 56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 57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组成 白术二两 6g 白芍二两 6g 陈皮一两五钱 4 5g 防风一两 3g 58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功效 补脾柔肝 祛湿止泻 主治 痛泻 土虚木乘 59 主治证侯分析 肝脾不和 肝旺 乘脾 腹痛 脾虚 生湿 泄泻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60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方解 君 白术 甘苦温 补脾燥湿臣 白芍 柔肝缓急止痛佐 陈皮 理气燥湿 醒脾和胃佐使 防风 散肝舒脾 胜湿止泻 引经 61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证治要点 肠鸣腹痛 大便泄泻 泻必腹痛 脉弦而缓久泻者加升麻 62 随证加减 久泻不止 加升麻 舌苔黄腻 加黄连 木香 泄泻呈水样 加茯苓 车前子 气滞甚者 加厚朴 木香 脾虚甚者 加党参 山药 兼食积 加山楂 神曲 麦芽 中焦虚寒 加干姜 吴茱萸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63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急性肠炎 慢性结肠炎 神经性腹泻等属肝木乘脾者 64 调和肝脾 痛泻要方 和解剂 使用注意 湿热或热毒引起的腹痛泄泻 禁用久泻者加升麻 65 分述 1 和解少阳剂 2 调和肝脾剂 3 调和肠胃剂 和解剂 4 表里双解剂 66 分述 调和肠胃 和解剂 临床表现 心下痞满 恶心呕吐 脘腹胀痛 肠鸣下利 适应证 寒热互结于中焦 升降失常 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 67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68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 组成 半夏半斤 12g 干姜黄芩人参各三两 各9g 黄连一两 3g 大枣十二枚 4枚 炙甘草三两 9g 功效 和胃降逆 开结除痞 69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 主治 寒热互结之虚痞 本方原治因小柴胡汤证误下 损伤中阳 外邪乘虚而入 以致寒热互结 成心下痞 70 病机与证候分析 邪在少阳 误下 邪热内陷下伤中阳寒邪内生 寒热互结中焦 阻滞气机 升降失调 心下痞满 呕吐 下利 苔薄黄而腻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 71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 方解 君 半夏 辛散结除痞 降逆止呕臣 干姜 辛温中散寒黄连 黄芩 苦降泄除热佐 人参 甘草 大枣 甘益气补虚 72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 组成特点 小柴胡汤去柴胡 生姜 加黄连 干姜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 辛开苦降 补泻兼施证治要点 痞 呕 利 苔腻微黄使用注意 心下痞满因气滞或食积 不宜用 73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和解剂 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 慢性结肠炎 神经性胃炎 慢性肝炎 旱期肝硬化等属于寒热互结 症见痞 呕 下利者 均可应用 74 分述 1 和解少阳剂 2 调和肝脾剂 3 调和肠胃剂 和解剂 4 表里双解剂 75 分述 表里双解 和解剂 适应证 表里同病以寒热辩证 可分为表里俱寒 表寒里热 表里俱热 表热里寒以虚实辩证 可分为表里俱实 表实里虚 表里俱虚 表虚里实 76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和解剂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77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和解剂 组成 柴胡半斤 12g 黄芩芍药各三两 各9g 半夏半升 9g 生姜五两 15g 枳实四枚 9g 大枣十二枚 4枚 大黄二两 6g 78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和解剂 功效 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 79 往来寒热胸胁胀满呕不止心烦 心下满痛便秘 苔黄 脉弦数有力 少阳证 阳明腑实证 少阳阳明合病 主证分析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和解剂 80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和解剂 方解 君 柴胡和解重用臣 黄芩少阳大黄 内泻热结轻用枳实 行气除痞佐 芍药 柔肝缓急止痛半夏 生姜重用 和胃降逆 81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和解剂 证治要点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心下满痛 呕吐 苔黄 脉弦数有力 组成特点 小柴胡汤去人参 甘草 小承气汤去厚朴 加芍药 82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和解剂 随证加减 若发热较重 可加栀子 石膏 金银花以清其热 胁肋胀痛 可加延胡索 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止痛 出现黄疸 可加茵陈 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 胆石症者 可加金钱草 海金沙 郁金等以化石解郁 83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和解剂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急慢性胆囊炎 胆结石急性胰腺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 阳明合病者 84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85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组成 葛根半斤 15g 炙甘草二两 6g 黄芩三两 9g 黄连三两 9g 86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功效 解表清里 主治 协热下利 表证未解 误用攻下 虚其里气 致表热内陷阳明而下利不止 87 主证分析 表里俱热 身热 胸脘烦热 口干作渴 苔黄脉数热陷阳明 下利臭秽 肛门灼热里热迫肺 逼津 喘而汗出 表邪未解邪热入里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88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方解 君 葛根 解表清热 升阳止泻臣 黄芩 黄连 清热燥湿 厚肠止利使 甘草 和中调药 89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证治要点 身热下利 苔黄 脉数 90 随证加减 腹痛 加芍药 痢疾里急后重 加木香 槟榔 呕吐 加半夏 夹食滞 加山楂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91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急性肠炎 细菌性痢疾 肠伤寒 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 里热甚者 均可加减应用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92 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和解剂 使用注意 热泻或热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