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ww.CRTER.org陈靖,等.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缺损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缺损陈 靖,石松生,张国良,陈建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文章亮点:试验的特色在于回顾性分析56例因肿瘤侵蚀导致硬膜缺损的大型凸面脑膜瘤病例,术中采用人工硬脑膜修复硬膜缺损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证实应用人工硬膜修补安全、可靠,既能保持颅腔解剖结构完整,又能减少并发症,保护脑功能。关键词:生物材料;细胞外基质材料;膜生物材料;人工硬脑膜;脑膜瘤;硬膜修补;硬膜缺损主题词:生物相容性材料;脑膜瘤;硬膜;膜摘要背景:修复硬脑膜的完整性对于脑膜瘤患者的手术预后非常重要。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大型凸面硬脑膜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因肿瘤侵蚀导致硬膜缺损的大型凸面脑膜瘤病例,术中采用人工硬脑膜修复硬膜缺损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除2例并发局部积液,1例出现术侧少量硬膜下积液,1例出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外,其余病例均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癫痫、组织排异等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复查头颅CT及MR,证实植入人工硬膜的部位未见异常影像学改变。5例患者修复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融合良好,无粘连及炎症反应发生。说明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能够较好地重塑颅腔原有解剖层次,保护脑皮质,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Bio-artificial dura mater in repair of dural defects Chen Jing, Shi Song-sheng, Zhang Guo-liang, Chen Jian-p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Union Hospital, Fuzhou 350001, Fujian Province, China)陈靖,男,1981年生,汉族,福建省连江县人,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3799439589139.com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344(2013)51-08914-06 修回日期:2013-11-03(201308229/GWW)Chen Jing, M.D.,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Union Hospital, Fuzhou 350001, Fujian Province, CAccepted: 2013-11-03AbstractBACKGROUND: Repairing integrity of the dura ma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nvex meningioma.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bio-artificial dura mater on giant convex meningioma.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6 cases of dural defects due to tumor erosion in patients with giant convex meningioma was carried out. Meanwhile, the clinical efficacy,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 results of the repair with artificial dura mater were analyzed.RESULTS AND CONCLUSION: Except two cases complicated with local effusion, one case with a small volume of subdural effusion in operative side, one case with tardive epidural hematoma, the remaining patients had no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intracranial infection, epilepsy, tissue rejection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Postoperative CT and MR examinations confirmed the site of implantation of artificial dura without abnormal radiographic changes. Five patients underwent cranioplasty of skull repair in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and the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artificial dura mater had a good fusion with normal dura mater, with no adhesion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io-artificial dura mater can reshape the original anatomical level, protect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significantly.Subject headings: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meningioma; dura mater; membranesChen J, Shi SS, Zhang GL, Chen JP. Bio-artificial dura mater in repair of dural defects.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3;17(51):8914-8919. 3 P.O.Box 1200,Shenyang 110004 0 引言 Introduction硬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作为天然屏障,其完整性对于保护颅脑手术患者的脑组织功能,维持神经电生理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大型凸面脑膜瘤易广泛侵蚀硬脑膜,甚至累积颅骨,根治此类肿瘤需彻底切除肿瘤和受累及的硬膜,往往造成较大面积的硬膜缺损。硬膜缺损可导致切口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颅内感染及脑膜脑膨出等并发症;此外,手术皮瓣下及肌层的积血可直接扩散至蛛网膜下腔,机化后形成组织粘连愈合,引起头痛、脑膜刺激征及增加癫痫发生概 率1。如手术过程中能适当的修补硬脑膜,可明显减少上述并发症的产生。所以,寻找合适的硬脑膜替代材料成为神经外科界及材料组织工程领域的焦点。以往常使用自体膜作为硬脑膜修补材料,但因为受限于修补形状、取材面积,以及操作繁杂,新增创面及患者痛苦等原因,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2-3。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替代人工硬膜的生物及人工合成修补材料相继出现,包括牛心包、牛跟腱提取制成的脑膜补片,高分子合成的可吸收人工硬脑膜(如胶原海绵硬膜补片)等,这些材料经特殊技术处理后,化学性能较稳定,物理机械强度较高,生物兼容性好,排异反应和过敏反应轻,不干扰术后CT、MR等影像学复查4-5。近年来,国外高科技公司在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的选材和技术开发方面取长补短,研制出了一批新型的硬膜替代材料,如生物胶原基质胶、丝素蛋白膜、细菌纤维素膜、高分子聚合材料等,但由于面世时间较短,其生物学毒性、理化性能及制作工艺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长期试验确证6。美国FDA提出,理想的硬膜替代材料需具备以下特性:良好的生物学惰性和组织相容性,不会引起机体排斥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细胞毒性作用,无传播疾病的风险;具有可吸收性和促进组织再生,当新生硬膜样组织生成后即可被机体吸收;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和强度,可与人脑硬膜紧密相连,致密性好,不易形成脑脊液漏;易获得和储存,使用方便,取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3-8。因此,如何选择凸面脑膜瘤术中硬膜缺损的修补材料,有效重建硬脑膜的完整性,成为手术成功的一条关键因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补片对56例因肿瘤侵蚀导致硬膜缺损的大型凸面脑膜瘤患者进行硬膜修补,取得了良好效果。1 对象和方法 Subjects and methods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对象:纳入56例行大型凸面脑膜瘤切除并在术中行人工硬脑膜修补的病例,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13-78岁,平均36.6岁。肿瘤位于大脑凸面,其中额部6例,颞部4例,顶部7例,枕部8例,额颞部5例,额顶部11例,颞顶部5例,顶枕部6例,颞枕部4例。内皮型13例,成纤维型17例,砂粒型15例,混合型11例。肿瘤最大直径12 cm,最小直径5 cm。脑膜瘤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癫痫、视野缺损、肢体感觉及活动障碍、记忆力下降、失语等。病史最长5年,最短2个月。影像学资料,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密度或信号较一致的占位性病灶。肿瘤形态各异,以椭圆形居多,扁平状较少。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脑膜瘤。纳入标准:根据术前CT、MR资料和术中测量,将最大直径在4.5 cm以上者称为大型脑膜瘤。本组选择5 cm者。术中证实因肿瘤侵蚀破坏致硬膜缺损或不足,而进行人工硬脑膜修补者。排除标准:肿瘤最大径小于4.5 cm者。位于颅底、脑室内、大脑镰旁等其他部位的脑膜瘤。修补材料: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购于北京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材料主要来源于牛心包组织,具有高张力,低延展性,纤维定向性,弱抗原性,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体内无排异反应,与细胞亲和力高,可刺激细胞增殖、分化和生物降解性等优良特性。采用无菌技术收集,经严格的处理流程,射线消毒,植入体内后通常被降解成对人体无害的氨基酸、短肽,成为组建细胞的原料或通过新陈代谢途径排出体外,不致影响组织的生长。方法:治疗方法:在全麻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病例均获得Simpson级切除(全切肿瘤与粘连的硬脑膜及颅骨)。术中先紧靠骨窗缘适当行硬脑膜悬吊,再沿受侵蚀突破的硬膜中心向外围切开硬脑膜,直至到达肿瘤与正常脑组织边界,形态以弧形瓣状、长方形等为主,剪开硬脑膜边缘尽可能光滑平整。全切肿瘤后,根据硬膜缺损面积大小、形状、颅内压高低及脑组织张力大小等适当取材并将人工硬脑膜修剪成形。修补时人工脑膜的光滑面朝向皮质,用1-0细丝线将其与硬脑膜边缘间断缝合,缝合需严密、均匀,修补后硬脑膜能松弛地敷于脑皮质上,一般至少允许脑组织外隆1.5-2.0 cm,硬脑膜有一定浮动度。术后处理:所以病例行肿瘤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后均转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术后监护处理,常规行颅内压监护,保持气道通畅,酌情脱水,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积极营养神经,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微循环等治疗,促进功能恢复。并发症观察和随访:术后对人工硬脑膜修补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主要观察指标:大型凸面脑膜瘤术中硬膜缺损应用人工硬脑膜修补后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皮下积液、癫痫、脑脊液漏及组织排异。 2 结果 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所有病例均完成1年以上随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2 随访结果分析及与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皮肤切口均为期愈合、拆线。未出现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组织骨窗疝、癫痫等并发症,未发现人工硬膜与宿主的血液、组织间的排斥反应。5例患者于期手术切除受肿瘤侵蚀的大面积颅骨,在治疗后3个月返院行期颅骨修补,修补过程中发现人工硬脑膜与头皮组织之间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解剖层次,创面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分离后见硬膜完整、脑组织无损伤,无脑膜脑粘连及修补区域严重炎症反应等。术后2例出现切口局部皮下积液,予穿刺抽吸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好转;1例出现术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未行特殊处理,动态复查头颅CT显示积液逐步吸收减少;1例术后第3天出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经二次血肿清除手术后治愈。2.3 影像学复查结果 见图1。B:手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脑膜缺损A:治疗前磁共振显示一额颞叶巨大凸面脑膜瘤C:治疗后18 d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全切,且植入人工硬脑膜区域未见异常影像学改变图1 采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巨大型凸面脑膜瘤硬膜缺损前后的磁共振影像Figure 1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MRI findings of dural defects repaired with bio-artificial dura mater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序号性别年龄(岁)脑膜瘤直径(cm)治疗方式随访时间不良反应 1男276.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2个月无 2男458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6个月无 3女38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无 4男468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1个月无 5女327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3个月无 6男379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2个月无 7女665.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3个月无 8女5110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9个月无 9男286.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5个月无10女259.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6个月无11男448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5个月无12女327.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11个月无13女399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7个月无14女1311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3个月无15女356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3个月无16男226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4个月无17女378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8个月无18女4212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2个月皮下积液19男3310.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10个月无20女396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6个月无21女487.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4个月无22女559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7个月无23男186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7个月无24男367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2个月无25女356.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2个月无26女676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1个月皮下积液27男239.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3个月无28女7310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1个月无29女628.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7个月无30女589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2个月无31男31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3个月无32女365.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1个月无33男396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5个月无34女248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6个月无35女557.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1个月无36女3810.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3个月无37女1910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4个月无38女688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3个月无39男309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7个月无40女468.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5个月无41男207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2个月无42女337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6个月无43男669.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4个月无44男595.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11个月硬膜下积液45女326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3个月无46男24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5个月无47女458.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9个月无48女417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10个月硬膜外血肿49男379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1个月无50女2011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7个月无51男786.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4个月无52女50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3个月无53女528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6个月无54女238.5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2个月无55男306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2年1个月无56女379显微手术切除及人工硬脑膜修补1年8个月无本组所有病例术后均于住院期间完成头颅CT和MR复查,其中39例治疗后6个月-1年再次复查头颅MR,影像学资料提示植入人工硬脑膜的部位未见异常影像学改变,见图1。3 讨论 Discussion在凸面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中,硬脑膜缺损是临床上常面临的问题。术前肿瘤侵蚀破坏硬膜,术中彻底切除瘤周增生血管化的硬膜组织,以及脑组织水肿、脑肿胀及止血电灼硬脑膜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硬脑膜无法关闭,形成缺损9-10。如不进行修补可导致皮下积液、脑脊液漏、脑膨出、颅内感染、癫痫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周期11。因此,手术行硬膜修补封闭硬膜下腔,重塑原有的解剖层次,减少外界因素变化对脑皮质的刺激,已成为神经外科界的共识。对于2 cm的硬膜缺损,因张力缝合不上时,作者认为可直接采用自体组织修复硬脑膜,包括帽状腱膜、颞肌深浅筋膜、颞肌肌片、颅骨骨膜等,这类材料组织相容性好,不会产生免疫反应,而且现取现用。但自体膜受取材尺寸和形状的限制,手术繁杂,新增创面,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且在软脑膜损伤的情况下,自体膜可与脑组织产生一定程度的粘连,有导致癫痫发生的隐患12-13。尤其是对于大型凸面脑膜瘤手术切除后形成的大面积硬脑膜缺损,往往需要采用人工硬脑膜替代材料。自Beach于1890年首次术中将金箔用于保护1例脑损伤伴间歇性癫痫患者的脑组织,1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硬脑膜的代用品。目前国内外已有40多种脑膜替代品曾经或正在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同种异体材料。包括异体人硬脑膜、阔筋膜,无细胞人体真皮层等,这些材料可经过多种技术手段处理灭活,裂解组织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筛选其中的胶原和纤维细胞,清除物质表面免疫性抗原,组织相容性好。但缺点是移植后会导致宿主的疾病传播,如传染“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另外其来源局限、价格昂贵,并且存在伦理方面的问题,还有此类制品的细胞组织间隙较大,术后易导致脑脊液漏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14-15。异种生物材料。硬脑膜生物替代材料取材主要来自动物器官组织,常见的有胶原海绵、牛心包、牛腹膜、猪腹膜、猪肠系膜及羊心包等,具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但此类材料加工过程中多需经环氧化物或戊二醛等消毒剂处理,有报道称它们具有细胞毒性,可对机体造成损害,导致无菌性的炎症。另外,这类材料植入宿主后吸收时间很长,一般为6-8个月,常导致纤维化、慢性炎性反应、与颅骨或脑组织粘连等并发症16-17。随着生物组织工程技术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异种硬脑膜移植实验研究日渐趋于成熟,目前多数异种生物硬脑膜材料均具有不受硬脑膜缺损大小限制、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生物物理性能良好等优点,且取材方便、来源广泛、感染发生率低、与宿主亲和力高、细胞毒性低18。部分材料还能起到止血、促进组织生长和结构重建等作用,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试验所选用的人工硬膜替代材料即为来源于牛心包组织的异种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主要包括聚酯尿烷纤维硬膜补片、丝素膜硬膜补片以及涤纶硅橡胶等,此类硬脑膜替代材料易塑形、易缝合,节约手术修补时间,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稳定性,一般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粘连反应较轻,可还原硬膜的完整性、密闭性,重建正常的生理解剖结 构19-20。但人工合成材料对接受移植的宿主永远是异物,植入后有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反应、瘢痕或包裹反应、术腔感染、迟发性出血、机械压迫等,还存在组织相容性等问题,而且此类材料大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难于在基层医院临床中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经验表明,理想的人工硬脑膜补片应具备以下特性:稳定的生物学惰性和组织相容性,不引起宿主排异和各类急慢性炎症反应。较好的安全性,无毒,无致癌、致畸作用,对生物膜型的人工硬脑膜要求不能传播潜在的感染21-22。在物理性能上与人硬脑膜相似,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并经得起缝合;不易与脑组织粘连,致密性好,无渗透性,能有效的恢复解剖层次的完整性。能为硬脑膜的自体修复提供支架,以利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和移动,从而促使硬膜再生。新硬膜形成后,移植物能被逐渐吸收,以防长期存在于体内的异物带来不良影响23。易于消毒储存,使用方便,手术操作简单。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本组病例使用的生物型人工脑膜补片经专有技术处理,去除抗原性,具有类似硬脑膜的抗张性,生物相容性好,力学顺应性强,致密性好,不透水。植入体内后可促进宿主细胞迅速长入孔隙,启动自体硬膜再生重建,3-9个月后彻底降解吸收,无残留,符合理想的人工硬脑膜几大特点。国内外关于人工硬脑膜修补脑膜瘤硬膜缺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较少。张永明等11应用生物型外科补片对术中有硬脑膜缺损的15例患者进行硬膜修补,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无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癫痫等发生。15例患者术后1周、6个月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未见与人工硬脑膜有关的特殊发现。2例4-6个月后颅骨修补术中的观察及病理分析表明,人工硬脑膜封闭隔离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良好,炎症反应轻,证明生物型外科补片可安全、有效地用作硬脑膜修补材料。穆霄静 等15按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将155例硬脑膜缺损修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新型人工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及自体筋膜修补,分别在术后10 d及1,3,6个月进行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脑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癫痫发生,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无与修补材料相关的不良事件。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而对照组为3.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新型人工硬脑膜脱细胞生物膜修复硬脑膜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自体筋膜相当,可起到及时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张世明等21以动物实验探讨丝素膜为人硬脑膜修补材料的可能性。实验取新西兰兔额顶部正中切口,作双侧颞顶部开颅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剪除兔硬脑膜和蛛网膜 1.0 cm0.8 cm,硬脑膜缺损处分别用牛心包和不同的丝素膜膜修补。结果显示术后无伤口感染、脑膜炎及抽搐现象,行为及进食无异常变化。早期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晚期呈轻度慢性炎性反应,致密丝素膜与脑皮质之间可见薄层假膜形成,脑皮质形态正常。说明对制作工艺加以改进,丝素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脑膜替代材料。董震等24应用胶原海绵修补凸面脑膜瘤术中硬膜缺损89例,与未使用此材料的对照组105例比较,证实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可以安全应用于凸面脑膜瘤手术中的硬膜修补,并能降低患者术后皮下积液、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但术后癫痫及颅内感染率无明显改变。而于书卿等25使用胶原海绵作为人工硬脑膜用于修补或贴敷191例颅内脑膜瘤术中硬膜缺损,9.8%的患者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皮下积液,多数需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治疗,表明免缝、可吸收性的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的黏附性还不够强,脑脊液可以从贴敷周边的缝隙中渗出,形成积液。对此,他们建议硬脑(脊)膜缺损面较大,大于 3 cm以上者,使用可缝但不能吸收的人工硬脑膜进行缝合。与作者的实验相同,张祖权等26亦采用以牛心包为原材料的脑膜补片修补颅脑手术硬膜缺损73例,除1例因爆炸致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伤口感染外,其余手术切口均达到期愈合,硬膜外腔不论是否放置引流管都没有皮瓣下积液发生,未发生脑组织外露和颅内感染。石建宇等27也同样运用以牛心包为原材料的脑膜补片治疗30例神经外科手术病例,术后3个月行2次颅骨修补时未发现脑膜补片与下方脑皮质组织间形成粘连,人工硬膜厚度、张力强度及弹性与人体硬脑膜基本相似,且易于裁剪及缝合,与组织相容性极佳;12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时发现其与皮下、肌肉、筋膜组织均紧密粘连,有血管组织再生,证实此类修补材料安全、有效。从本组资料结果来看,采用生物人工硬脑膜减张缝合修补硬膜缺损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仅2例出现切口局部皮下积液,1例并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术后复查颅脑CT及MR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改变;5例返院接受期颅骨修补手术的患者,术中发现人工生物硬脑膜与原有硬脑膜之间已经完全融合,且人工硬脑膜与头皮组织、颞肌之间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解剖层次,未见炎性反应及粘连,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脑膜重建。通过采用人工脑膜修补硬膜缺损的大量临床实践,作者认为其对大型凸面脑膜瘤术中硬膜修补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充分暴露肿瘤的需要,此类大型肿瘤的硬膜外创面相对较大,皮肌瓣及颅骨板障渗血、渗液易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脑血管痉挛,影响脑组织血液供应。严密修补硬膜缺损,恢复其膜性屏障功能,可避免血性脑脊液对软脑膜的刺激,减少因蛛网膜的粘连形成脑积水的概率28。部分脑膜瘤患者因术前巨大肿瘤机械压迫、术中静脉回流系统改变等因素,切除肿瘤后常出现顽固性脑水肿。采用人工硬膜减张缝合修补硬膜,可有效扩大硬膜下腔的体积,增加脑表面受力面积,提高颅内代偿空间,从而缓解术后颅内高压。同时,完善颅腔膜性结构避免了术后脑组织过度膨出,防止骨窗缘对肿胀的脑组织形成锐性切割。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出现顽固性脑膨出及骨窗疝29。硬脑膜修复后避免了脑表面与皮下组织及颅骨的粘连,减少了脑表面瘢痕形成,降低了并发癫痫的概率。作者体会术中修补时还应注意人工硬脑膜光滑面朝向脑皮质,缝合修补后将硬膜下腔注满生理盐水,减少颅内气体及残留的血性液体对脑皮层的刺激。大型凸面脑膜瘤可广泛侵蚀浸润颅骨,连同肿瘤一并切除后常留下较大面积颅骨缺损,择期行颅骨修补时,由于生物人工脑膜的阻隔,解剖层次清晰,分离头皮-皮瓣肌层组织时相对简单、安全,不易损伤脑组织,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另外,由于帽状腱膜下膜性结构完整,使得置入修补材料后悬吊消灭死腔也比较容易,减少硬膜外血肿、皮瓣下积液的发生。部分靠近颅底位置的凸面脑膜瘤,开颅过程中常开放额窦及乳突气房等结构,采用人工脑膜,就可以在术中将颅底和额窦处的硬膜外翻缝合并用人工脑膜进行铺垫保护,使感染始终局限在颅外,显著减少由于窦腔穿通所致的颅内感染30。 目前人工脑脑膜已被广泛用于神经外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将人工硬膜常规应用于大型凸面脑膜瘤切除后硬膜缺损的修复,证实应用人工硬膜修补安全、可靠,既能保持颅腔解剖结构完整,又能减少并发症,保护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作者贡献:第一作者进行实验设计,第四作者进行实施,第三作者进行实验评估,资料收集为第一、四作者,第一作者成文,第二作者审校,第一作者对文章负责。利益冲突:课题未涉及任何厂家及相关雇主或其他经济组织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或利益的赞助。伦理要求:参与实验的患病个体及其家属自愿参加,在充分了解本治疗方案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及治疗方案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学术术语:人工硬脑膜-为硬膜缺损部位提供有利于成纤维细胞长入和演生新硬膜组织的型胶原支架,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有效减少脑脊液的渗漏和颅内感染,同时也减少了脑或脊髓组织与邻近组织之间形成瘢痕组织。作者声明:文章为原创作品,数据准确,内容不涉及泄密,无一稿两投,无抄袭,无内容剽窃,无作者署名争议,无与他人课题以及专利技术的争执,内容真实,文责自负。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1 Tsuji M,Inoue Y,Sugaya C,et al.gher toxicity of dibutyltin and poly-L-lactide with a large amount of tin but lower toxicity of poly-L-lactide of synthetic artificial dura mater exhibited on murine astrocyte cell line.Yakugaku Zasshi.2010;130(6): 847-855.2 钱惠农,王有刚,姜峰.改良人工硬脑膜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观察(附46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0,50(30):44-45.3 曹胜武,傅震,耿晓增,等.硬膜替代材料胶原海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7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5): 160-161.4 褚纪发.标准外伤大骨瓣神经补片修复脑膜缺损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J.江创伤外科,2008,13(5):415-416.5 袁鹏,方波,黄涛,等.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复脑静脉窦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16):1566-1568.6 徐晨,陈世文.人工硬脑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38(4):396-399.7 罗武锋,李汉城,陈曼华,等.生物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患者硬脑膜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1): 3869-3872.8 张念平,刘舫,田学文,等.应用冻干羊膜进行的硬脑膜修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397-399.9 Fathi AR,Roelcke U.Meningioma.Curr Neurol Neurosci Rep. 2013;13(4):337. 10 Pettorini BL,Tamburrini G,Massimi L,et al.The use of a reconstituted collagen foil dura mater substitute in paediatric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experience in 47 patients.Br J Neurosurg.2010;24(1):51-54.11 张永明,漆松涛,冯文峰,等.生物型外科补片在硬膜缺损修补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6,27(2):241-242.12 陶小虎.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2):2217-2220.13 张念平,付振,王元飞,等.硬脑膜修补材料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29-131.14 Kim DW,Eum WS,Jang SH,et al.A transparent artificial dura mater made of silk fibroin as an inhibitor of inflammation in craniotomized rats .J Neurosurg. 2011;114(2):485-490.15 穆霄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保基金举报管理办法
- 社会救助经费管理办法
- 山东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导游综合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2025年)
- 出血与血栓基础理论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出差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出境出差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汽车租赁委托合同样本范文
- 2025年建筑工程钢筋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如何确定合同终止的时间合同纠纷的管辖
- 辅警结构化面试题及答案(2025年)
- 抚州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2025年托管厨师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家用美容仪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我是什么》课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黑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医院空气净化标准
-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2024版)
- 幼儿园视频宣传工作计划
- 宣传物料采购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