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2 二次盐水的精制子任务1 一次盐水的预热知识点1 传热理论 淄博职业学院 职业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离子膜烧碱生产操作 课程 会操作列管式换热器 能分析传热的基本方式 能力目标 理解掌握流体传热的基本知识 掌握傅里叶定律 知识目标 二次盐水精制生产任务 从一次盐水工序送来的盐水 还不能直接送入离子膜电解槽内进行电解 用于电解槽盐水的纯度远远高于隔膜电解槽 它必须在原来一次盐水生产的基础上 再进行第二次精制 本工序要完成盐水精制工作任务 二次盐水精制工艺流程 图2 1二次盐水精制仿真操作工艺流程图 根据树脂塔的工作温度要求 盐水的温度达到65 5 才能使树脂塔内的鳌合树脂的活性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那么就要对盐水进行预热升温 二次盐水精制任务完成的基础条件 传热 图2 3水 蒸汽传热过程操作工作流程图 一传热的基础理论 一 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化工生产中的传热问题有两大类 1 强化传热过程 如各种换热设备设备中的传热 2 削弱传热过程 如对设备和管道的保温 以减少热损失 传热的基础理论 凉水塔 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法 将生产中已经提高了温度的水进行冷却降温之后循环使用 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例如热力发电厂或核电站的循环水 合成氨生产中的冷却水等 经过水冷却塔降温之后再循环使用 这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二 工业生产上的换热方式 1 直接混合式换热 是指冷 热流体直接接触 在混合过程中进行传热 这种传热方式速度快 效率高 设备简单 但只适用于用水来冷凝水蒸汽等允许两种流体直接接触混合的场合 实例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图2 4直接接触式换热 2 蓄热式换热这种形式的换热通常是在一个被称为蓄热器的设备内进行的 蓄热器内装有耐火砖一类的固体填充物 用来贮藏热量 传热的基础理论 图2 5蓄热式换热 3 间壁式换热 传热的基础理论 图2 6列管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的特点是冷 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面隔开 分别在壁面的两侧流动 互不相混合 传热时热流体将热量传给固体壁面 再由壁面传给冷流体 间壁式换热器适用于两股流体间需要进行热量交换而又不允许直接相混的场合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图2 7沉浸蛇管换热器 图2 8喷淋蛇管换热器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图2 9夹套式换热器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三 传热的基本方式 图2 10传热方式 1 热传导 导热 定义 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 或同一物体中不同温度的各部分之间 由于分子 原子或自由电子等微粒的热运动而发生的热量传递是热传导 特点 物体内的分子或质点不发生宏观的运动 需要传热媒介 发生场合 导热一般发生于固体 静止的流体或与层流流体流动方向垂直的传热 注意 热传导不能在真空中进行 传热的基础理论 2020 1 7 21 2 对流传热 定义 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宏观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交换 特点 流体质点发生了宏观相对位移 需要传热媒介 分类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发生场合 发生于流体中 化工生产中的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传热 传热的基础理论 3 热辐射 定义 因热的原因物体发射辐射能并在周围空间传播而引起的传热 特点 不仅有能量的传递 同时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不需要传热媒介 发生场合 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 都能发射辐射能 但只有物体的温度差别较大时 辐射传热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四 稳定传热和不稳定传热 稳定传热 在传热过程中 传热面上各点的温度因位置不同而不同 但不随时间而改变的传热 注意 在稳定传热的情况下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是不变的 连续生产过程中的传热多为稳定传热 不稳定传热 若传热过程中 传热面上各点的温度既随位置变化 又随时间而变化的传热 传热的基础理论 二 热传导 一 傅里叶定律 Q 导热速率 W 比例系数 称为导热系数 W m 温度梯度 表示热传导方向上单位长度的温度变化率 规定温度梯度的正方向总是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 传热的基础理论 图2 11固体壁的热传导 热导率 的物理意义 当间壁的面积为1m2 厚度为1m 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1K时 在单位时间内以热传导方式所传递的热量 影响 的因素物质的组成 结构 状态 温度 各种物质的 1 固体的 1 金属T 纯度 2 非金属T 2 液体的 T 水和甘油除外 3 气体的 T 传热的基础理论 二 通过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1 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在稳定导热条件下 Q A 均为常量 故分离变量后积分 得 图2 12单层平壁的导热 传热的基础理论 实例计算 现有一厚度为240mm的砖壁 内壁温度为600 外壁温度为150 试求通过每平方米砖壁的热量 已知该温度范围内砖壁的平均导热系数 0 6W m 解 传热的基础理论 第一层 第二层 假设层与层间接触良好 相接触的两表面温度相同 2 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图2 13多层平壁的热传导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第三层 n层平壁 结论 多层平壁导热的推动力是内外壁面的总温度差 导热的总热阻为各层热阻之和 实例计算2 2有一炉壁 内层由24cm的耐火砖 1 1 05W m K 中层由12cm的保温砖 2 0 15W m K 外层由24cm的建筑砖 3 0 8W m K 组成 稳态传热时 测得内壁温度为940 外壁温度为50 试求单位面积的热损失和各层交界面上的温度 传热的基础理论 解 传热的基础理论 三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1 单层圆筒壁 图2 14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 传热的基础理论 传热的基础理论 对数平均半径 平均导热面积 传热的基础理论 导热热阻 2 多层圆筒壁 假设 各层间接触良好 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1 2 3 厚度分别为 1 2 3 传热的基础理论 图2 15三层圆筒壁的热传导 在一 60 3 5mm的钢管外层包有两层绝热材料 里层为40mm的氧化镁粉 平均导热系数 0 07W m 外层为20mm的石棉层 其平均导热系数 0 15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创新方案
- 城区综合管廊工程技术方案
- 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英语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
- 工会组织建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班主任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 建筑建筑机械施工方案
- 2025财税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编程三级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编导创意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毕节中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项目工程挂靠协议书范本
- T-HNTI 018-2020 湘西黄金茶 绿茶
-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题卷(标准含答案)
- 高中物理好题集萃:电磁感应(题目版)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件 项目1 初探人工智能
- TREM2在小胶质细胞介导帕金森病神经炎症中的核心角色与作用机制研究
- 妇产医院五年发展规划范文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qa笔试题目及答案
- 微积分学-P.P.t-标准课件00-第1讲微积分的发展历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